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与法 > 正文

网络隐私研究回顾与前瞻

2019-09-02 10:41:26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下   作者:孙丽

摘要:  网络隐私研究回顾  伴随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度嵌入,网络隐私问题愈加凸显出来。国内的网络隐私研究大约始

  网络隐私研究回顾

  伴随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度嵌入,网络隐私问题愈加凸显出来。国内的网络隐私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从已有研究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网络隐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网络隐私概念的界定

  当前学术界并未对隐私的内涵达成统一认识。国外关于隐私的概念,主要有四种观点,即权利说、商品说、控制说和状态说。我国学者张新宝认为隐私是指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他将隐私分为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秘密两大类。①王利明指出隐私包括三种形态:一是个人信息,为无形的隐私;二是个人私事,为动态的隐私;三是个人领域,为有形的隐私。②尽管存在分歧,但在对隐私的概念界定中,学者们仍在以下两方面达成共识,即:隐私问题的核心是人;隐私问题研究涉及法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有学者借鉴以往对隐私概念的阐述,尝试对网络隐私做出自己的界定。如宋素红等认为网络隐私是个人在互联网中的个人秘密信息和私生活不受打扰,它包括个人网上秘密信息、网上行踪、个人网上生活安宁、通信秘密等四个方面。③

  2.网络隐私关注

  网络隐私关注指人们对可能失去控制自己网络隐私的担忧。回顾文献发现,学术界对网络隐私关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网络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王刊良等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加重视网络隐私关注,年龄对网络隐私关注影响不显著,受教育程度对网络隐私关注有正向影响,网络经验对网络隐私关注具有负向影响。④薛可等指出:风险感知对用户的网络隐私关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价值感知对用户的隐私关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⑤张晓娟等提出信任对用户的网络隐私关注具有负向影响,以往经验对用户的网络隐私关注有正向影响。⑥欧阳洋等研究发现,信息重要性对用户的网络隐私关注有正向影响,网站声誉对用户的网络隐私关注有负向影响。⑦

  二是网络隐私关注与其行为意向的关系。有研究表明: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网络隐私关注程度越高,消费者参与电子商务的意愿越低。用户的网络隐私关注对其行为意向没有显著影响,网络隐私关注会通过其他中介变量(如风险感知、信任) 对其使用产生间接影响;⑧网络隐私关注度对拒绝提供个人信息、伪造个人信息和投诉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⑨

  3.社交网络隐私悖论问题

  社交网络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时,确实担心其隐私泄露,但是他们不因为担忧隐私泄露而不披露个人隐私,这一矛盾现象被称为社交网络隐私悖论。在学者们看来,导致社交网络隐私悖论的因素主要有五个。第一,隐私观念转变。社交网络用户由原来对隐私信息的关注,转化为对隐私信息的控制权。第二,环境认知不足。社交网络用户对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边界认识不清,在自认为安全的情况下披露了个人隐私信息。第三,自我认知偏差。社交网络用户认为隐私泄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低于他人。第四,风险分析失衡。当社交网络用户认为隐私泄露所获得的收益大于损失时,他们就会在网络中主动披露隐私信息。第五,研究失范。隐私相关研究在理论或方法上的缺陷导致隐私悖论的假象。⑩总的来说,在社交网络的使用过程中,隐私悖论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自我披露带来的实际好处是导致隐私悖论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

  学者们在对社交网络隐私悖论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主观上,隐私关注度越高的用户越不愿意提供个人隐私信息;但客观上,这些用户在网络空间中实实在在地披露了个人隐私信息。

  4.特定人群的网络隐私状况

  大学生群体的网络隐私状况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陈堂发等研究发现:在网络隐私认知层面,对网络隐私泛化理解占主导地位,认为凡是私事都归为隐私范畴;大学生对网络隐私比较敏感,但是在隐私保护行动上欠缺;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存在性别差异,此外,学历和学科背景对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无明显差异。⑪申琦对上海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现状调查发现:上海大学生网络信息隐私认知的情况一般;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年级和网龄上的差异则不显著;当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网络风险感知对大学生的网络隐私认知具有显著影响;当控制了网络风险感知后,网络利益感知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隐私认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⑫徐敬宏等研究发现:大学生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水平不高,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硕士研究生比本科生对微信的隐私关注程度高;社会关系隐私信息的认知程度比个人信息隐私认知程度高。⑬

  除了对大学生网络隐私状况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对其他群体的网络隐私状况做了研究。比如孟晓明等通过对各类人群网络隐私状况的比较研究发现:中青年人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主要群体,他们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和技能不高;学历层次越低,泄露个人隐私信息的风险越高,主动保护意识越低;城市、政府机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工作人员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比例普遍高于乡镇、农村人员,但他们的隐私防范意识也相对高些。网络使用率、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率及隐私防范意识一般与文化素质成正比。⑭

  5.网络隐私保护

  网络隐私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网络隐私保护。网络隐私保护主要从技术、法律和行业规范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现有的网络隐私保护技术主要分为数据扰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数据匿名化技术。如冯登国等针对社交网络的隐私安全问题,提出面向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方案。⑮网络隐私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除了先进技术保护外,还需要结合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来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有学者提出网络隐私认证计划是实现网络隐私保护自律的一种形式。刘一兵指出,网络隐私认证计划不仅便于用户识别遵守信息收集行为规则的网站,而且方便网络服务商显示自身遵守规则的情况。⑯在网络隐私保护方面,虽然行业自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行业自律不能取代正式立法。有学者认为,网络隐私的法律保护,应以网络隐私侵权保护而非个人数据保护为基点。⑰

  网络隐私研究前瞻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隐私的研究,以第一手经验材料为支撑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没有高信度的实证材料作为依托,则无法有效探索影响网络隐私认知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也就不能科学地提出提升网络隐私保护能力的具体对策。因此,今后要加强网络隐私的实证研究,不单单使用问卷调查,根据研究内容及对象也可利用访谈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为了揭示数据背后更深刻的内涵,有条件的可采用高级数据统计方法。

  为保护社会安全而在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监控同时也侵害了公众的隐私和自由;人肉搜索、偷拍偷录侵害他人隐私及引发网络暴力;不良商家为牟利,不惜通过各种不正常手段收集和出卖个人隐私;晒朋友圈、玩自拍的同时也泄露个人隐私。所有这些都共同构成了网络隐私泛滥的媒介景观。网络隐私引起的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网络恐慌等社会问题有待于学者们的深入思考。

  网络隐私是一个跨学科性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对网络隐私的关注主要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两个学科为主。但网络隐私的研究中很多问题并非这两个学科所能解决。比如,是什么样的社会及心理特征导致了不同的网络隐私关注?不同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网络隐私认知有何影响?网络隐私认知是如何影响其网络行为的?网络隐私风险感知和网络隐私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网络用户隐私担忧心理与隐私披露行为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网络隐私保护范围该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都不是单靠一两个学科能够解决的,需要结合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方能完成。因而,跨学科的审视和合作研究,是未来网络隐私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也将会大大提升国内网络隐私研究的整体水平。

  大数据时代,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获取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很方便,且个人网络隐私数据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网民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网络隐私数据被搜集、获取、二次利用。在大数据开发应用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网民隐私数据不受侵犯,将是今后网络隐私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受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名称:重庆市大学生网络隐私认知及其对网络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6PY47)】

  注释:

  ①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8页

  ②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80-482页

  ③宋素红 罗斌:《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及侵害方式——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性质分析》[J],《当代传播》,2016年第2期

  ④杨姝 任利成 王刊良:《个性特征变量对隐私关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第5期

  ⑤薛可 何佳 余明阳:《社会化媒体中隐私悖论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

  ⑥张晓娟 李贞贞:《隐私关注对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期

  ⑦欧阳洋 袁勤俭:《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关注对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J],《情报科学》,2016年第5期

  ⑧周涛 鲁耀斌:《隐私关注对移动商务用户采纳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学报》,2010年第7期

  ⑨高锡荣 杨康:《影响互联网用户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J],《情报杂志》,2011年第4期

  ⑩管家娃 张玥 朱庆华:《国外社交网站隐私悖论问题研究综述与国内研究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第22期

  ⑪陈堂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对隐私保护倾向从宽原则——从“外滩拥挤踩踏事件”报道的伦理争议说起》[J],《新闻记者》,2015年第2期

  ⑫申琦:《利益、风险与网络信息隐私认知:以上海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J],《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7期

  ⑬徐敬宏 侯伟鹏 程雪梅:《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认知、担忧与保护:基于全国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5期

  ⑭孟晓明 张军 谢少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第21期

  ⑮冯登国:《面向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方案》[J],《通信学报》,2014年第8期

  ⑯刘一兵:《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与隐私保护》[J],《情报科学》,2003年第6期

  ⑰徐明:《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及其侵权法应对》[J],《中国法学》,2017年第1期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