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经历 > 正文

再走长征路:践行“四力”的淬火之旅

2019-09-03 16:45:27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作者:王达

摘要:  6月1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派出多名记者沿红军长征经过的省

  6月1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派出多名记者沿红军长征经过的省区市进行接力式采访。这次采访活动既是踏寻革命先辈足迹、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红色之旅,也是记者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淬火之旅。

  此次采访的一大特点是行进式采访,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进行脚踏实地的探访。我们沿着泥泞的小路寻访当年的战场,到大山深处的村庄采访了解那段历史的老人,有时要乘车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一个采访点。

  在江西于都,我的同事们穿着雨衣在当年红军走过的小路上行进了5公里,在大雨中搀扶着走过由几根树干搭成的金沙桥。当地村民听说记者团正在重走长征路,特地在路边准备了热茶和矿泉水。只有真正走过这些崎岖难行的路段,才能体会到当年红军行军的艰难困苦和坚强意志,感受到军民的鱼水情深,写出的稿件才会更加真实、感人。

  报道的过程也是众多媒体同行同台竞技的过程。在这种压力下,我们都会抓紧时间采访,并利用路上的零碎时间整理素材,或者直接在手机上写稿,熬夜加班更是常事。有同行感慨,“每一天都感觉像打仗”。

  今年是长征出发85周年,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何找到合适的角度,把当年的经典故事讲出新意,考验着每一名记者的“眼力”。虽然那些故事已经很久远,但只要找到情感的共鸣点,照样能够打动今天的青年读者。

  比如中国青年报6月13日头版的稿件《长征中的爱情是什么?也许是一双带绣球的草鞋》,从纪念馆中摆放的一双绑着两个绣球的草鞋切入,讲述了草鞋的主人老红军谢志坚和恋人春秀的爱情故事。一双用料讲究、做工精致的绣球草鞋,浓缩着根据地女青年对红军恋人的爱。两名记者从这个细小的角度切入,精心打磨出文字和视频,上线后在秒拍平台点击量迅速突破300万。

  细节往往最能直击人心。我和同事在江西省兴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看到有一条刻着23179名烈士姓名的英名廊,其中有不少类似“王四月生”“邱太阳宝”等四个字的英烈姓名。当地的讲解员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牺牲时未满18岁的小战士,还没来得及拥有自己的大名,人们只能将他们出生的月份或者小名标记在姓氏后面。这些四字烈士姓名的背后还有一段关于少共国际师的悲壮历史——一支由“红小鬼”组成的部队,全师1万余人,湘江战役只剩下2700余人。虽仅存一年半时间,但培养锻造了一批栋梁之材。我们从四字英烈姓名入手,采访党史专家,采写出《四字英烈姓名 牵出一段悲壮长征历史》,讲述这段血色青春历史,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记者的“眼力”还体现在融媒报道中。行进式报道很难有再次补充采访的机会,需要记者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和融媒意识,遇到有价值的素材马上拍下来,制作成视频产品。比如我们团队中的记者刘昶荣,在发现四字英烈姓名线索时立即录制视频,最终使这一选题的呈现更加丰富立体。

  再走长征路报道对记者的“脑力”也是很大的考验。多年来,许多大家对长征作了丰富而深入的研究,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在报道启动前,负责统筹的全媒体协调中心编辑郑燕峰早就列出了长长的书目,让记者认真阅读。正是这些案头准备,让我们更加了解那段历史的脉络,笔下增加了几分厚重感。

  这次采访报道也激活了一些之前曾经深入挖掘的素材。比如我在广东省连州市采访的冯达飞烈士事迹,他是中国共产党首批参加作战任务的飞行员之一。2017年,我曾采写过冯达飞烈士姓名被镌刻到空军英烈墙的稿件,详细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这次到他的家乡采访,还见到了之前曾电话采访的党史专家,写稿时素材丰富,做到了兼具现场感和历史感。

  同时,红军长征在各省的特点和阶段不尽相同,只有认真研读史料才能提炼出报道重点,极其考验编辑功力。在编辑的指导下,我们把长征出发地、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省的报道重点定为军民鱼水情深,反映红军深厚的群众基础;把红军进入的第一个白区广东省的报道重点定为军纪严明,阐明红军在敌占区能够迅速打开局面的原因。

  这次再走长征路采访也极大地锻炼了记者的“笔力”。采访过程中,编辑反复强调写作要遵循“客观、克制”的原则,不能把报道简单化为“阿公阿婆说”,一定要认真考证,警惕过于详尽的细节描写和文学化加工。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将清新质朴的文风、特稿化的表达方式、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呈现手法等中青报的写作风格融入报道中,发出了《华屋十七棵松已成信念之树》《闽西苏区:最早走出群众路线的地方》等报道。

  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们接受了一次探寻初心的红色教育,感受到了和同事们团队作战、分工协作、互相支持的成就感,同时也在高强度的报道任务中认识到不断提升“四力”的紧迫需求。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