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月榜 > 正文

青记每月盘点

2014-04-18 15:07:27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3月优异策划

  

  ☆《“丐帮”调查》,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3月13日

  简介:这则报道向公众展示了东莞职业化乞讨人员(俗称“丐帮”)的一些生存状况,他们把乞讨作为一项无需投入、回报率高的谋生职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发家致富的手段。这些职业化乞讨人员一般每天都能讨到20元左右,少数人有时候能讨到80多元。在他们背后,往往是残暴的犯罪集团,他们故意使小孩、老人致残,然后逼他们乞讨。他们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每天清早沿固定路线用中巴车载着乞丐逐一卸下布点,中间有专人收钱、送饭,晚上再用车接回。这则报道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多数网友称此事触目惊心,要求严惩犯罪团伙。

  点评:这一报道采访了寻找失踪家人的卢某,还原了其失踪家人落入“丐帮”的真实情况,还到山东采访了曾混迹“丐帮”以手绘扫黄地图出名的王秀勇,披露了大量一般人只是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情形,让人看后深感震撼。报道最后指出了当前相关部门对比“三不管”的原因,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没有管理权限,民政部门没有执法权,公安部门则坚持没有报警就不出警,使很多受害者得不到救助。报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东莞方面的重视,东莞市民政局已和公安、城管等部门就该问题协商合作,初步制定了解决方案。

  备选策划:

  ☆《新智库 新使命》,《决策》杂志,3月17日,2014年2~3月份合刊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报告》,《中国经济周刊》,3月10日,2014年第9期

  ☆“3·15晚会”,央视,3月15日

  

  3月优异报道

  

  ☆《“好像全国都知道我要考职称英语了!”——到底是谁偷了他们的个人信息?》/高洁 吴书光,新华网,3月10日

  简介:有不少参加全国职称英语考试者反映近期频频遭遇“卖答案”的电话骚扰,他们的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调查发现,北京、山东、陕西等多地考生接到过推销职称英语考试答案的电话和短信。不仅是电话号码,个人姓名、家庭住址、单位名称等均有被泄露的前例。山东潍坊市民马某前不久刚拿到新房钥匙,随后接连接到数个询问是否需要装修、是否需要家具的陌生电话。记者还采访了IT行业人士、人事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和律师等,探讨如何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点评:个人信息泄露几乎可以说是一个老问题,往往你刚完成一件事,就有相应方面的推销电话打来,比如在医院生完孩子回家后十有八九会接到推销奶粉的电话,泄密方不难找到,可多数人对此不计较。把这一问题在两会期间再次拎出,有助于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以便解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报道的标题有趣,引人阅读。

  备选报道:

  ☆《青海牧区:牛羊“入股” 牧民“上班”》/陈凯 骆晓飞,新华社,3月17日

  ☆“机场超前建设系列报道”,新华网,3月18日起

  ☆《如此征地太坑农》/刘建华 赵恩泽,《人民日报》,3月25日

  ☆《揭开假立功减刑内幕》/詹奕嘉 毛一竹,《瞭望》,3月15日,2014年第11期

  ☆《七常委“下团”记》/刘一,《北京青年报》,3月17日

  ☆《退不出的贫困县》/李飞,《法治周末》,3月18日

  ☆《“中国肉鸭第一县”拆除一半养鸭棚》/花宇,《农村大众》,3月14日

  ☆《改号改里程藏罚单 事故车翻新伎俩多》/曹凯杰 徐新东,《半岛都市报》,3月14日

  ☆《摘“官帽”,一年没缓过劲——一家脱钩中介的转型之路》/杨鹏 张宇鸿 付刚 王德胜,《大众日报》,3月19日

  ☆《“有偿删帖”背后的网络权力寻租》/张媛,《新京报》,3月26日

  

  3月优异评论

  

  ☆《自来水异味不能总当“舆情事件”处理》/李记,《工人日报》,3月21日

  简介: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媒体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已达10起,其中6起送检后,水质合格或达标。评论从另外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说起,就是各地多将自来水异味视为“舆情事件”,而非“安全事件”去处理。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地方总会信誓旦旦地称检测结果正常,可以放心饮用;另一方面,居民很难信任环保部门的结论,只能一边期待异味消失、水质变清,一边开始忙着囤积桶装水、瓶装水等。作者指出,自来水有异味和公众对水质安全的追问,有关方面不能总将其视为“舆情事件”。确保饮水清洁安全,关乎民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居乐业。这也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的原因。

  点评:自来水异味事件多发,不少地方政府仍以应对舆情事件或危机公关的思路来应对,这种锯箭疗法只能暂时安抚人心,而无助于自来水质量的提高。民以食为天,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如果水有问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这篇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自来水异味不能总当“舆情事件”处理,有如当头棒喝,令人警醒。

  备选评论:

  ☆《舆情监测”是个什么市场》/小明,《新京报》,3月21日

  ☆《被污染的权力是更有害的污染源》/尹于世,《新华每日电讯》,3月20日

  ☆《封闭管理不是制造“死钱”》/张枫逸,《齐鲁晚报》,3月14日

  ☆《广州“急需人才”并非全是“高精尖”》/阅尽,《羊城晚报》,3月12日

  ☆《“讲真话”何时不再成两会热新闻》/郝洪,《京华时报》,3月4日

  ☆《领导干部读博应公私分明》/罗容海,《光明日报》,3月20日

  ☆《人性沉沦背后也有公权在渎职》/张剑,《扬子晚报》,3月19日

  ☆《“幸福感”是一把尺子》/袁赛男,《农民日报》,3月4日

  ☆《政府有否进步 “脱敏”也是刻度》/梅明蕾,《长江日报》,3月11日

  ☆《中移动该如何与消费者“讲道理”》/张天蔚,《北京青年报》,3月10日

  

  3月优异理论

  

  ☆《加强“否决”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姚轩鸽,《深圳特区报》,3月11日

  简介:这篇理论文章从雾霾说起,认为雾霾的大面积持续发生,燃煤、土壤尘、二次无机气溶胶、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垃圾焚烧与生物质燃烧等,不过是雾霾产生的物理原因。真正的终极原因,是因为在我们社会治理体系中,“否决”类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雾霾,不过是这种制度性缺陷的物理产出而已。

  雾霾具有典型的“负外部性”特征,叫停或纠正雾霾“负外部性”的行为,本身是政府的职能,是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果政府的这一职能缺位就意味着政府失责,意味着政府本应提供的“否决”类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要保证政府履行这种职责,必要的惩戒机制必须健全,即有力有效的监督问责机制——“否决”机制不可或缺。

  点评:作者从雾霾这一让公众深受其害的现象切入,最后指出,告别雾霾,既不能祈求风雨,也不能仰赖清官。要彻底根治,唯有优化问责机制一途,必须尽快加强“否决”类公共产品的供给。此论角度新颖,说理透彻,让人信服。

  备选理论:

  ☆《文化传承、学校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姜晓云,《学习时报》,3月10日

  

  3月优异版面

  

  ☆《叩问真相》,《东方今报》头版,3月25日

  点评:这一版面以南印度洋的蓝色为底色,上面四个黑色大字“叩问真相”引人关注,中间有马来西亚政府新闻发布会的照片,照片上方列出了发布会的主要内容,下方列出了媒体对马航四个方面的疑问,版面右侧还有“重磅阅读”介绍本期报纸的其他重要内容。这一版面设计简洁醒目,同时又信息充分,较好地实现了头版的导读功能。

  备选版面:

  ☆《马航失联》,《东方早报》头版,3月9日

  ☆《全力搜救 为生命守候》,《现代快报》头版,3月10日

  ☆《黑幕大起底》,《半岛都市报》头版,3月16日

  ☆《伤心印度洋》,《楚天金报》头版,3月25日

  

  3月热点网议

  

  ☆马航客机MH370失联真相难觅

  简介: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失去联络的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事发后,各国投入大批力量搜寻失联客机,但3月底时失联客机仍未找到,事发原因仍未有定论。其间,马来西亚政府发布的信息遮遮掩掩,对媒体的猜测报道先否认,后又不得不认同,让人费解。网民议论纷纷。

  点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国人高度关注,但真相难觅,致使媒体也连带受到指责。事发后国内媒体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实在太少,多是转载外媒的报道,还有一些媒体又使出惯用的煽情手法,因此受到一些网民的质疑和批评。这再次暴露了国内媒体在一些方面的短板,如对应急报道、科技报道等力不从心,媒体的专业化仍任重道远。

  备选网议:

  ☆地震局一年花40亿元却无法预测地震,是否该撤

  ☆媒体批国足丑陋猥琐出线

  ☆《新闻联播》大数据解码两会引关注

  ☆杭州限牌多次辟谣后成真

  

  3月传媒人物

  

  ☆邱兵:说改版

  简介:3月17日,东方早报改版,加大加重新闻分析和深度化报道。东方早报社社长邱兵撰写的社论《报纸还没有资格死》中称,关于报纸,自我审视一番,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不完美的东西,如果报纸要死,至少应该把这些不完美都解决了才有资格去死。比如,印报的纸总是皱巴巴的,又比如,下雨天送到家里的报纸总是湿漉漉的,还比如,作者的稿费经常要等很久,什么年代了,马云都快把银行搞死了,我们还在通过邮局寄稿费。报纸的运营水平,与顺丰快递比,差距何止千万里。

  点评:作为报社社长的邱兵,可以说是非常低调的,在网上搜不出多少关于他的介绍,倒是他的文字往往有很强的冲击力,发表后会引起不小的反响,如他写的东方早报元旦献词《大河奔流》,独具个性。这次的改版社论也是极具自省精神,比如他提到老报人邓拓在《燕山夜话》这本书里涉及了历史人物284位,引证的古书典籍达441部。《向徐光启学习》这篇千字文,采用了15部古书资料。“想起自己也自称是个办报纸的人,有点想挖个洞钻进去。”相信多数同行对此会有同感,我们今天的报人,应该怎么办?

  

  ☆秦枫:抢新闻

  简介:今年两会新疆代表团开放日,除了张春贤当仁不让地成为开放日的主角外,事后还有一位当事人引起媒体关注,这个人就是香港卫视采访总监秦枫,媒体称她在争抢新闻时差点被挤掉了裤子。秦枫在当晚的微博中写道:“国安委委员张春贤书记太给力啦!回答了俺和围堵同行们的所有问题……我的记者证被挤断,头发挤散,胳膊酸软,裤子快掉了,得到这些回应,值啊。”

  点评:香港媒体的记者抢新闻有这样的劲头,敬业如此,值得广大内地同行学习。

  

  ☆臧永清:议稿酬

  简介:全国政协委员、现代出版社总编辑臧永清今年的政协提案是关于稿酬税收政策的,他说:“现行的出版物稿酬税收政策的主体是30多年前定的,有很多不适合今天的出版和创作实际,应该改变。”他认为,应该变现有出版物稿酬的比例税率为超额累进税率。对大多数收入不高的作者,应大幅度降低税率,而对畅销书作者,应提高税率。稿酬税收起征点可由现在的800元调整到当地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些类别的著作如学术、科技、科普、艺术类应该考虑免税。

  点评:关于稿酬税收方面的提案还真不多,臧永清作为出版界的委员,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他的观点也很有价值,发展文化产业,税收支持从哪里用力,调整稿酬税收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 (本期盘点主持:王立纲)

  来源:青年记者20144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