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 五四在地化:五四时期山东诸城乡村地区的宣传动员活动考察2024-08-14
- 抗战时期中共华北敌后争夺话语权的缘起、路径及启示2024-08-14
- 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对敌宣传工作及成效研究2024-05-29
- 威权、道德与新知:“长江教案”中《益闻录》的辟谣取径2024-05-24
- 朝鲜《独立新闻》对中俄密约的舆论构建2024-03-11
- 红色之音:延安新华日语广播的生成及其实践2024-02-23
- 《大公报》与“永久黄”的企媒合作2024-02-23
- 形象谱系与视觉抗争:岭南画报中的女性英雄视觉形象解读2024-01-26
- 《现代妇女》的解放动员研究(1943-1949)2024-01-26
- 观念与共识:晚清钟表时间及现代性转向探究2024-01-26
- 新四军报刊建设的舆论环境与内在动因2024-01-12
- 中共香港革命报刊史研究:视域与反思2024-01-12
- 中国共产党留苏报人群体特征考察2024-01-09
- 民国小报中的家国情怀2024-01-09
- 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一二·九”纪念文章抗日话语分析2024-01-05
- 群众生活观建构:跨学科视域下中共党报党刊史研究的新路径2023-12-22
- 中国近代新闻业职业道德自律的发端2023-12-22
-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媒介呈现2023-12-22
- 记忆与变迁:民国前期黄花岗集体记忆的形成2023-12-15
- 以宣传重塑组织:《党的生活》的历史价值探析2023-10-09
- 民主与抗战:《晋察冀画报丛刊》的抗日根据地形象建构2023-09-28
- 《新闻学期刊》:民国时期学生刊物的先声2023-09-28
- 《大众日报》“邮发合一”的历史溯源与现实启示2023-08-17
- 全面抗战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新闻英烈研究2023-08-17
- 流动的人民电影:延安电影放映队考察2023-08-10
- 湖南近代报刊津贴现象及其社会影响2023-08-10
- 中央苏区《红色中华》新诗传播的情感动员2023-07-25
- 《新闻报》广告与近代咖啡文化的建构2023-07-25
- 山东大学新闻教育历史考论2023-07-04
- 抗战时期“大后方”国家认同的现实加强与历史重构2023-06-30
- 以王韬之名:申报馆印刷出版的生意经2023-06-30
- 工农通讯员运动在中央苏区的实践路径与方法2023-06-29
-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新闻出版业的舆论动员2023-06-27
- 邹韬奋学术史的路径回顾与反思2023-06-27
- 传教士报刊活动对近代中国新闻知识的接引2023-06-27
- 我国早期红色报刊中的编读互动研究2023-06-25
- 林枫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贡献2023-06-15
- 抗战时期新疆进步报刊的出版缘起、基本样态与现实启示2023-06-15
- 超越专业主义:马克思的新闻写作2023-06-13
-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刊文化谱系探究2023-06-13
- 延安时期社会情境中的墙报对“群众办报”的实践2023-06-06
- 晚清地震报道中的媒体实践与社会互动(1833—1911)2023-06-06
- 中国青年报的抗美援朝战争动员(1951-1953)2023-02-10
- 《晋绥日报》新闻评论的议程设置与舆论效应2023-02-10
-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反迷信宣传2023-02-06
- 民国时期广播事业发展的三条主要路径探析2023-02-02
-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文化帝国主义”分析2023-02-02
- 《新闻学》中新闻从业者的身份建构2023-02-01
- 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的经验与启示2023-02-01
- 作为新闻的木刻:延安木刻的新闻性及其社会价值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