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月榜 > 正文

青记每月盘点(2014年11月)

2014-12-25 23:32:50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王立纲

摘要:  11月优异策划  ☆蹊跷的收费系列报道,央视《经济半小时》,11月20日起  简介: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11月优异策划

  ☆“蹊跷的收费”系列报道,央视《经济半小时》,11月20日起

  简介: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决定实施普遍性降费,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未经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一律取消;对收费标准超成本的要切实降低;对确需保留的补偿非普遍性公共服务成本的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经济半小时》栏目就此推出系列报道“蹊跷的收费”,开篇之作是《避雷针里念歪“经”》,后续报道有《出租车经营权该归谁?》《货车司机的烦恼》《办个证有多难?》等,节目对当前国内一些行业或领域的不合理收费进行了调查,让相关经营者说出了他们的苦恼,也对不合理收费问题存在的原因作了探讨,并对国外相关情况作了介绍,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点评: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个策划胜在应时,体现了媒体上传下达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将问题呈现出来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每篇报道最后的“半小时观察”,表明媒体的立场,指出问题的要害,引人深思。

  备选策划: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系列报道,《大众日报》,11月11日起

  ☆《改革派的春天》,《环球财经》,2014年11月刊,11月20日

  ☆《孤独症候群》,《商界时尚》,2014年11月刊,11月10日

  ☆《礼乐中国》,《时代周报》六周年特刊,11月18日

  11月优异报道

  ☆《80后独生父母调查》/陈薇 马海燕 刘丹青,《中国新闻周刊》,11月13日,2014年第42期

  简介: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的独生子女一代,已相继进入而立之年,他们正式从孩子变成父母,从“小皇帝”成长为“监护人”。80后独生父母如何教育他们的下一代?记者对80后独生父母进行了调查,剖析“独二代”家庭的成长历程。这一专题报道的主打文章是《艰难的成长》,另外,《杨威、杨云:80后父母的日常训练》《一名85后母亲的无奈成长》《被生活裹挟着独立》分别介绍了不同“独二代”家庭的情况,还有对教育专家孙云晓的专访。报道指出,在上海某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家庭三代同堂,在现代意识较强的上海,这样“回归传统”的现象和过去并不同,现在更多的家庭选择与家长同住,不是为了赡养,而是为了继续得到更多帮助。这种表象下掩盖的是一种压力后置。

  点评:教育关系未来,是全社会都应重视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报道聚焦80后独生父母们正在进行的子女教育问题,结合一些实际事例,呈现了新一代年轻父母养育子女的现状,既客观呈现了实际状况,又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选题新颖,体现了媒体发现问题的职能。

  备选报道:

  ☆《开发区咋成事故高发区》/刘志强,《人民日报》,11月3日

  ☆《中国彩票销售过万亿 巨额资金去向应透明》/刘翔霄 方问禹 沈汝发 邰晓安 涂超华,新华网,11月3日 ☆《老人去世8万元存款难取出》/张品秋,《北京晚报》,11月3日

  ☆《獐子岛居民曝播苗掺假链条》/尹聪,《新京报》,11月10日

  ☆《企业办学困境调查:中国首所专项资助孤儿学校濒临倒闭》/刘钊,《东方早报》,11月10日

  ☆《麻刚沙 豆腐渣》,山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真相力量》,11月11日

  ☆《城乡环卫一体化兰陵样板》/刘真真,《农村大众》,11月11日

  ☆《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现象调查》/陈卓 王竞帆,《中国青年报》,11月19日

  11月优异评论

  ☆《出生证“没纸”还是官僚做派没治》/邓海建,《中国青年报》,11月18日

  简介:这篇评论就近期不少地方医院开不出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导致上户口、办独生子女证等受影响一事展开。评论说:纸没了,证发不了。这样奇葩的理由,想想也真是“醉了”。纸是死的,人是活的。面对这样的情况,解决的办法本来有两个:一是基层部门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卫计委,快马加鞭,特事特办,“民生无小事”,哪怕是连夜加班,也要解决新生儿父母的眼下之忧;二是就如同临时身份证一般,以临时证明代替规范证件。在“纸没了”的现实面前,可否通融一下,以临时证明解决婴儿落户等现实困境?“办证难”的花样很多,谁也没想到“纸没了”竟也成为冠冕堂皇的理由。纸用完了,竟然要等到“最晚明年初”,这究竟是为民添难还是为民服务?面对大量新生儿父母无法找到这张纸的困境,诸多行政部门秉持了怎样的姿态、采取了哪些服务?乱作为固然可怕,不作为、迟作为一样虚耗资源、损害公众利益。出生证“没纸”,还是官僚做派没治?这个问题,需要一份问责清单来回应。

  点评:这篇评论从出生证“没纸”这一小事切入,由此反思产生这一问题的官僚做派,看似小事的后面隐藏着大问题,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另外,文章语言活泼,通俗流畅,巧用“没纸”与“没治”谐音作题,引人阅读。

  备选评论:

  ☆《法律铸于心上 先要传于口中》/郑昕,新华社,11月2日

  ☆“祛除官场坏习气”系列评论,《人民日报》,11月3日起

  ☆《红头文件错位背后是权力越位》/李劭强,《新华每日电讯》,11月3日

  ☆《暗访变“明察”,谁人泄了密》,《新京报》,11月6日

  ☆《依法治国不允许开“法律白条”》/南方日报评论员,《南方日报》,11月7日

  ☆《责任政府要有严明的追责制保障》/游伟,《法制日报》,11月13日

  ☆《“党员不能信教”原则不可动摇》/朱维群,《环球时报》,11月14日

  ☆《改变乡村教育的“离农”状态》/陈方,《光明日报》,11月18日

  ☆《公务员待遇要落脚到为民服务上》/杨于泽,《长江日报》,11月20日

  ☆《“敏感”项目建设不能少了沟通》/唐伟,《大众日报》,11月21日

  11月优异理论

  ☆ 《推动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转变的思路与政策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东方早报》,11月18日

  简介:本文基于我国现实国情,对如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有五部分内容:一是拓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视角;二是以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为重点,加快构建用途管制、权能平等、增值共享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三是以缩小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为重点,加快构建择业自由、同工同酬、同城同权的城乡统一就业市场;四是以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为重点,加快构建竞争适度、服务便捷、普惠“三农”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五是以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重点,加快构建制度统一、标准一致、服务可及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点评:这份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对策,如对农业既要注重“多予”,也要注重“放活”,要彰显差别化特色,明确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原则,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等。另外,关于建立有利于农民带着集体资产走出农村的体制机制这一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意义。

  备选理论:

  ☆《“共治”模式的三个转型》/祁述裕 张祎娜,《国家治理》周刊,11月4日

  ☆《怎样认识“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韩振峰,《人民日报》,11月18日

  11月优异版面

  ☆《你还在落单吗》,《深圳晚报》,11月11日

  点评:11月11日,不少报纸的封面导读都有关于“双11”网购的内容,《深圳晚报》的这一版面设计醒目,引人关注。“你还在落单吗”有对读者的关心之情,在众多的网购报道中显示出一种人文精神。另一标题“单身网友:就不能安静地做个光棍过过节吗”,也表达了对“双11”成为纯粹购物节的反思。

  备选版面:

  ☆《为善而歌》,《齐鲁晚报》头版,11月24日

  11月热点网议

  ☆《辽宁日报》致信全国高校教师“请别在课堂上抹黑中国”

  简介:11月13日,《辽宁日报》以整版篇幅推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策划之一《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说:记者深入5座城市的20多所高校,用半个月的时间听了近百堂专业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公开信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一是缺乏理论认同,二是缺乏政治认同,三是缺乏情感认同。公开信指出,“问诊”中国,需要给出全面准确的报告单。完整的中国,绝不是灰暗的,而是色彩斑斓的;绝不是消极的,而是坚韧昂扬的;绝不是迷茫的,而是目光四射的。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有光明的未来。公开信的最后还提出了建言。

  点评:据公开信介绍,这个策划缘于网友的一则留言,这位大学生说有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他不知毕业后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这个社会。这封3000多字的公开信发表后,在网上引发热议,有赞同者,也有质疑者,让人想起了当年《中国青年》由潘晓的困惑发起的人生之路大讨论。不管质疑者有哪些理由,一家省级党报主动深入生活发现问题,并将其呈现在公众面前,引发社会的关注,这是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备选网议:

  ☆武汉家长发起民间小升初联考

  ☆河南鹤壁电管所员工为报复KTV拉闸停电

  ☆河北一县委书记坐飞机“不能自理”

  ☆北京一“老外”执拗拦轿车回机动车道

  ☆徐州老板跨区域用盐2斤被重罚5千

  ☆网友期盼留住“APEC蓝”

  ☆外地人到广州3日内需登记

  11月传媒人物

  ☆邱启明:不变的新闻心

  简介:11月18日,搜狐集团确认央视原主播邱启明正式加盟搜狐。邱启明2012年自央视离职后,加盟湖南卫视主持《我们约会吧》。2013年又入职亚洲联合卫视担任副台长。

  点评:自称在两年前还看不起互联网媒体的邱启明,如今也进入网中,不能不让人感叹互联网的魔力。那些曾经各领风骚的传统媒体人,入网的太多了,这是传统媒体的失势,还是媒体格局大调整的正常现象?但愿进入网中的传统媒体人仍能葆有媒体人的激情、热情,如邱启明所说的那样:“转的是型,不变的是心,是我的中国心,准确地说是中国新闻心。”

  ☆张立宪:执著的出版人

  简介:11月1日,《读库》出版九周年年会在北京一所剧场举行,吸引了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其主编张立宪再次进入媒体视野。

  张立宪,1969年生,著名出版人, 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曾在省报工作,后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2006年,想把自己捞出“焦裕禄”(焦急、忧郁、忙碌)的状态,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儿,凭一己之力推出杂志书《读库》。关于《读库》的编辑制作,他有“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不惜成本、不计篇幅、不留遗憾。

  点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读库》已成长为“读库”文化群,不但包括精品图书,还包括笔记本、布艺等周边衍生品,出版人冯威称其是“两个效益”俱佳的新典型。

  ☆钱卫华:善意的采访者

  简介:11月17日,遭合伙女商人举报被追逃了4个多月的山西“煤老板”田寨禾经记者劝说后,连夜由太原赴京自首。这位劝说者就是京华时报资深记者钱卫华。

  点评:钱卫华说,“采访一个‘在逃嫌疑人’,这是我10多年的记者生涯第一次遇到的情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劝他自首”。从中可以看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与被采访对象的交流不止于我问你答,而是交心交友,以诚相待。这样,采访过程就不只是为了完成一篇报道,还有可能挽救一个人、一个家庭,这也是记者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过程。

  (本期盘点主持:王立纲)

  来源:青年记者201412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