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月榜 > 正文

青记每月盘点(2014年12月)

2015-01-20 15:27:25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卢文炤

摘要:  12月优异策划  ☆《当今中国的若干两难》,《人民论坛》,2014年12月上,12月1日  简介:在目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难题中,有一类两难

  12月优异策划

  ☆《当今中国的若干“两难”》,《人民论坛》,2014年12月上,12月1日

  简介:在目前中国面临的诸多难题中,有一类“两难”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所谓“两难”问题,并不是问题解决与否的抉择之难,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路径、方向、影响等方面进退失据、左右为难,存在一些矛盾和悖论。《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先期调查采访各领域100余位专家学者的意见看法,从中选出提及频次高、事关全局的15个“两难”问题进行网络调查评选。公众得票率位居前五位的“两难”问题分别是:经济发展的“快”与“慢”;政府治理的“统”与“分”;反腐败的“刚”与“柔”;住房调控的“松”与“紧”;外交战略的“软”与“硬”。围绕这五个“两难”问题,《人民论坛》邀请了十余位著名专家撰文阐析,包括《中国经济“速度”与“拐弯”不能兼得》、《以智慧经济促进发展与环保共赢》、《以中央权威克服地方本位主义》、《用依法治国理念调整公权力边界》、《房价调控面临两难的深层原因》、《中国特色外交需破除几大悖论》等。

  点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环境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当前很多问题面临两难处境。《人民论坛》通过调查选择出其中最受关注的5个两难问题,并给出有启发性的观点,有助于凝聚共识,让改革、前行之路更加清晰。

  备选策划:

  ☆《如果可以换个职业》,《中国周刊》,2014年第12期,12月5日

  ☆《体检批判》,《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44期,12月1日

  12月优异报道

  ☆《打破计划的转折》/李闻莺,澎湃新闻,12月24日

  简介:2014年12月22日,冬至,平陆令狐一家经历了多年来最漫长的一个夜晚。当天晚上8点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在此之前,2014年6月19日,令狐家次子、时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令政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10月底,香港《南华早报》引用消息人士的说法,令狐家小儿子、内地商人令完成(化名王诚)正在接受调查。两个月后,令狐家族身份最显赫的令计划落马,仿佛一颗射程漫长的子弹,终于在这个寒冷冬夜抵达目标。对于58岁的令计划来说,命运就像家乡的山路,深深浅浅,坎坷难测。这篇文章通过“出生临潼”、“洪阳家史”、“安居常乐”、“高干子女”、“红色基因”、“青年团干”、“挥别平陆”、“远离故交”、“不近乡情”、“车祸重创”、“运城人家”等部分的报道,回顾了令狐家族的历史和令计划从出生、成长至被调查的历程。一向谨小慎微的令计划,其命运的转折点是儿子发生的一起车祸和随后妻子谷丽萍辞去所有职务。

  点评:从令计划之兄令政策2014年6月19日被调查开始,澎湃新闻报道了多篇与令狐家族有关的新闻,如2014年7月8日的《令政策平陆往事》、7月9日的《令政策出平陆记》、10月23日的《令政策幼弟令完成被调查:他们背后的平陆令狐家族》、10月24日的《谷丽萍的政商“交际圈”:白恩培、李春城、谭力纷纷落马》等。澎湃新闻能在令计划被调查后很快写出详细的报道《打破计划的转折》,显然早就进行了采访、调查。文中描写的令计划从早年生活艰苦、接受严格的家教、工作认真卖力、快速成长到最后被调查的轨迹,令人唏嘘不已。澎湃新闻的“打虎记”栏目在中央大力反腐的背景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此文也有一个小漏洞,就是令计划父亲的年龄前后交代有矛盾,对这样长篇幅的报道,尤须加强把关流程。

  备选报道:

  ☆《担当,是改革者必须的修行——上海法官邹碧华生命的最后三天》/郝洪,《人民日报》,12月17日

  ☆《被滥用的抗生素》,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2月25日

  ☆《危楼将倾——谁为老旧危房承担安全责任?》/ 薛健聪 章思旻,《新世纪》周刊,2014年第48期,12月15日

  ☆《“计生红旗县”先老了》/刘炎迅 俞琴 李骁晋,《南方周末》,12月4日

  ☆《138起欠薪案例揭示建筑业“层层盘剥”食物链》/庄庆鸿,《中国青年报》,12月22日

  ☆《别人注水自己不注不就吃亏了?问题食品卖到农村去谁能查到? 好办法治住“潜规则”》/赵小菊,《大众日报》,12月10日

  ☆《治污“装样子” 只用清水不加药剂》/赵冉,《生活日报》,12月9日

  12月优异评论

  ☆《今天我们怎样读宪法》/王学进,《中国青年报》,12月5日

  简介:2014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这天,全国40万所中小学校集体晨读宪法。这天早上,临近评论作者办公室的一所小学正在集体晨读宪法,但是只有学生朗读,没有老师解释;只有提问,没有统一答案。也许是第一次安排这样的晨读,学校准备不是很充分,有点走过场的味道。那么,该怎样阅读宪法呢?以学校的宪法教育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宪法知识。通过阅读宪法文本,了解宪法的框架、条款以及我国的制宪史。其次,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说宪法是根本大法,为什么具有至尊地位。再次,是吃透宪法精神。宪法最核心的精神体现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两者分属不同的主体,权利归人民,权力属政府;两者既有利益一致的地方,又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宪法精神,就是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保持权力与权利的协调与平衡。读懂这些,学生就会慢慢确立宪法意识,树立宪法信仰,有助于他们长大后自觉成为宪法的践行者。不独学生,大人也应该这样去读宪法。

  点评:在宪法日让学生读宪法是应有之义,但要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篇评论对第一个宪法日学生读宪法准备不充分、走过场的现象进行了及时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让人很受启发。

  备选评论:

  ☆《向一株“银杏树”致意》/王朝明,《人民日报》,12月10日

  ☆《职级晋升让“单行线”变“双通道”》/张玉胜,《工人日报》,12月5日

  ☆《怎样才能让每所学校记住这一天》/苏文洋,《北京晚报》,12月10日

  ☆《警惕那些隐藏在乡村里的人性沉沦》/张剑,光明网,12月24日

  ☆《看丹麦如何营造“骑行”乐园》/杨敬忠,《新华每日电讯》,12月3日

  ☆《性侵儿童,学学梅根法案》/董碧辉,《钱江晚报》,12月8日

  ☆《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不可丢》/雷钟哲,《陕西日报》,12月8日

  12月优异理论

  ☆《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潘盛洲,《人民日报》,12月18日

  简介: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潘盛洲认为,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时下人们谈论经济形势时常用的一个名词。然而,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却是一个并不容易把握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同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形成新优势,不断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以比较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等为支撑的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变得既大又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点评:这篇理论文章指出一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错误做法和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沉着应对挑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能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文章还对如何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如何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进行了分析,很有参考价值。

  备选理论:

  ☆《高等教育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赵继,《光明日报》,12月9日

  12月优异版面

  ☆“国家公祭鼎揭幕”,《新京报》,12月14日

  点评:12月1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习总书记搀扶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夏淑琴与13岁的大屠杀遇难者后代袁泽宁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版面正中是通栏的揭幕现场图片,上面的大标题是习总书记讲话提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下方是公祭鼎及公祭鼎上所刻铭文的内容。整个版面肃穆庄重,在哀悼的氛围中提醒人们以史为鉴,警惕危害和平和正义的行为。

  备选版面:

  ☆“必须坚持依法治港治澳 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南方都市报》头版,12月21日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齐鲁晚报》头版,12月14日

  12月热点网议

  ☆高速公路为何延时收费

  简介:2014年11月30日,“新华视点”发布文章《一年逾4000亿元高速收费去哪儿了 真的仅为“还贷”吗》,12月1日,《新京报》以《高速公路1年收费4000亿 统贷统还遭质疑》为题进行了转载。之后高速公路是否该延时收费,提出的“还不清贷款”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征收的钱流向哪里了等问题引发热议。12月23日,交通运输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2013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3316亿元,亏损618亿元。这引发新一轮热议,比如燃油税等为公路收费所征的费用没有公布账单,收费公路亏损是运营中的客观问题还是有人为的漏洞等。

  点评:对于高速公路收费,近年来一直争议不断,首先是因为相关信息不公开,其次是因为收费操作不规范。因此,即使高速公路真的亏损,依然遭受公众质疑。

  备选网议:

  ☆台湾国民党“九合一”选举惨败

  ☆高考取消奥数、体育特长等6项加分,仅保留5项加分

  ☆时隔3年半,A股又上3000点

  ☆周永康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

  ☆内蒙古高院对呼格案作出再审判决,宣告无罪

  ☆念斌被无罪释放后,告办案民警刑讯逼供

  12月传媒人物

  ☆田驰:用新闻设计讲好中国故事

  简介:中国日报版面设计中心副总监田驰获第13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他1999年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日报社做美编。作为一个“门外汉”,学习、反复琢磨、再学习——这个听起来没有任何新意的态度,田驰却扎扎实实地做到了。他把西方的审美标准和阅读习惯引进来,把中国的故事和文化讲出去。其版面设计作品曾四次获中国新闻奖,并在由美国新闻设计协会举办的国际新闻设计大赛中六次获卓越奖。

  点评:“学习、反复琢磨、再学习”看似毫无新意和难度,但很少有人像田驰这样做得踏实、彻底。

  ☆朱伟:主编这个岗位意味着什么

  简介:做《三联生活周刊》主编长达19年的朱伟在2014年12月22日退休。这天晚间,他在博客上发布文章《主编这个岗位》,回顾了主编814期杂志的心路历程。他首先认为自己是个执行者,《三联生活周刊》必须是市场认可有足够盈利能力的杂志。其次,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称职的编辑。无论副主编、主笔还是普通记者写的稿件,最后都发到他的信箱里,去掉编辑这个层次是想尽量保护每一个写稿个体的特殊性。另外,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协调者,不仅要协调上级单位的要求,广告公司的要求,协调每一期稿件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协调市场与杂志的关系。

  点评:看完朱伟的告退博文,对这位主编充满敬意。在离任前一天他发微博说:“太多恨不得每一个句子都要改的稿子。每每为这样的稿子恨不得将自己的头发揪起来,就感慨于每人为何不能尽心做好自己的事,少给他人添堵?”这句话,是他对文字工作者提出的忠告与警醒。

  ☆梁艺:轮椅上的主播

  简介:2001年5月27日,梁艺第一次以主持人身份主持湖南卫视都市频道开播晚会。但那年9月22日,梁艺突然感到后背肩胛骨一阵剧烈的疼痛,脖子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原来是颈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压迫到中枢神经。之后梁艺进行了血管瘤切除手术,但胸部以下仍然瘫痪,她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康复生活。2012年10月28日,她坐着轮椅重新走进直播间,成为湖南卫视公共频道《帮助直通车》栏目主播。

  点评:梁艺最初瘫痪后,需要别人帮助,现在则通过《帮助直通车》帮助别人。活着并且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对别人有所帮助,就是最幸福、最有意义的生活。

  (本期盘点主持:卢文炤)

  来源:青年记者20151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