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融媒人才 > 正文

以脚力为基础和突破口

2020-12-09 11:00:41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上   作者:王学文

摘要:——浅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力”要求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019年以来,大众日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力”要求和总书记给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题词精神,开展了“走基层 强‘四力’”活动。大众报人在基层建立联系点,广泛开展蹲点采访,写出一批带着泥土芳香、闪着思想火花的稿件。

  笔者在活动中体会到,“四力”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脚力在“四力”大厦中发挥地基作用,支撑眼力、脑力、笔力“长”得更高;眼力能发现有价值的新闻,让双脚“不白跑一趟”,同时为脑力、笔力发挥作用提供素材;脑力从精神层面进行武装,能指挥双脚跑得更有准头,让新闻眼更敏锐,让笔头功夫更过硬;笔力是“四力”的落脚点,是脚力、眼力、脑力的最终体现,而提升笔力要练好前“三力”。

  落实“四力”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按系统论的方法统筹把握。然而任何系统工程都有一个突破口。新闻工作“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脚力的作用至关重要。新闻工作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力”要求,就要在秉持“四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前提下,以增强脚力为基础和突破口,带动增强其他“三力”,实现“四力”整体提升。

  脚力,让眼睛更敏锐更有鉴别力

  记者的眼力是这样一种能力:在每天发生的纷纭复杂的新鲜事实中,敏锐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与实际工作者同步思考,准确抓取党和国家工作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或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观点能够准确进行鉴别,明辨是非,做意识形态领域的尖兵。增强这三方面的能力,离不开脚力的大力提升。

  首先,捕捉真正有价值的新闻,需要睁大一双新闻眼,迈开双脚去寻找。这里有一个前提,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此作为选择的“标尺”。掌握“标尺”很重要,但不跑起来“标尺”就无用武之地。曾有业内人士给记者画过一幅漫画:耳朵大,脚脖子粗,裤子皱巴巴的,鞋子破破烂烂的。这是勤跑、勤问、勤听造成的。唯有如此,才能让“标尺”有实施的对象,才能捕捉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新闻。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成功安装。众多媒体记者进行报道后撤走。珠江晚报记者为挖掘更多新闻,在几天后重返现场,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工程返工,“最终接头”被拆除进行二次安装,对接精度由正负15厘米缩小到毫米级。记者由此写成的消息《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者曾对作品这样概括:没有脚力,就得不到独家新闻线索;没有眼力,就发现不了新闻背后的故事;没有脑力,就挖掘不出大国工匠精神;没有笔力,作品就感动不了读者。这里的逻辑起点是脚力,脚力是后“三力”的基础,对眼力来说是提供发现的对象。

  阅读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评委们关于评奖体会的文章,他们有一个共同感慨,“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也就是说,抓取好的新闻题材,比把题材表达出来更难。这是因为能获大奖的题材往往可遇而不可求。然而分析众多获奖作品,好线索之所以能被作者们幸运地“遇”到,是因为他们真正在“走”,在走基层,在跑现场,坐在办公室里手握鼠标“走”天下永远遇不上。

  其次,只有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正在开展的工作中去,才能准确抓取问题,做到与实际工作者同步思考,从而提高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曾听到一种感慨,有的新闻“打”不准、慢半拍。这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发生在前,记者追事实在后,一旦对事实聚焦不准,或者一步跟不上,就可能出现偏差、落后于事实。而如果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正在发生的事实中去,记者与实际工作者同步思考,同频共振,则会“打”得准、抓得住。

  自主创新是我国很多企业的短板。2016年秋天,笔者和同事深入十几家企业进行调研,准确把握了制约创新的几个问题:企业对科技创新考核不科学、用人机制不灵活、投入不足,等等。笔者来到生产汽车自动变速箱的民营企业潍坊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研究的自动变速技术正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来果然获得)。笔者和同事以问题为导向,巧妙剪辑素材,写成稿件《“三无”民企离国家大奖有多远》,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迈开双脚到火热的现实中,去抓哪些问题?抓党中央关心、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联的问题,抓当前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的问题,抓一定时期内成为热点难点堵点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做新闻就是抓问题的艺术,问题抓准了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只有迈开双脚到社会中去,才能掌握各阶层的思想动向,才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观点提高鉴别力,增强斗争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北京西单所谓的“民主墙”反映出一股错误的思潮。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情况。不久,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和日本客人时,针对西单“民主墙”问题作了谈话。记者敏锐抓住这个新闻点,打破领导人会见稿的寻常写法,专门就这一谈话进行报道。稿件于1978年11月28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对及时解决当时的错误思潮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通过增强脚力而增强眼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各种言论、观点、思潮进行准确鉴别,对错误观点勇于斗争,激浊扬清,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脚力,让思考更正确更深刻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一代领袖还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记者提升脑力,就是记者在新闻实践——一线采访中,在采到大量事实后,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写出有深度、厚度、高度的报道。一份党报,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思想,来自建立在脚力基础上的脑力。

  提升脑力离不开学习。依笔者的体会,一个记者需要通过学习在脑子里建立三个知识体系:一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由此把准报道方向,并从中汲取思想营养,用于指导深入采访、深入思考;二是相关专业知识,这让记者对问题的思考建立在更宏大、更深远的背景上,从而思考得更深广、更专业;三是记者所写领域的已有报道,由此了解这一领域的报道进展,以此为基础,写出新意和深度、高度。但是,要让这些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还是要发挥脚力“跑”起来,让这些知识与最新事实深度融合、结晶。

  首先,增强脚力到实际工作的广阔天地去,和新事物零距离接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新事物作出正确判断,从而发挥党报的正确引领作用。新闻永远在追“新”,然而经济社会形势是复杂的,坐在办公室里看读者来信、上网查材料,对新事物本质的洞察只能停留在雾里看花的程度,甚至有可能被误导。

  1979年春天,辽宁日报接到大量读者来稿,其实质是否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当时在辽宁日报工作的范敬宜对此没有轻信,而是来到熟悉的县,深入田间地头、村队公社调研,最后写成新闻经典作品《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人民日报将此文加编者按在头版头条转载,编者按的最后一句话给人启发:“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像《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同志那样,多搞一些扎扎实实的调查,用事实来回答那些对三中全会精神有怀疑、有抵触的同志。”这里明确点出了脚力和正确观点的关系:只有深入一线调查,广泛掌握事实,才能形成正确看法,并驳斥错误观点。

  其次,一线有许多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真知灼见的人,到一线与他们深度接触,碰撞思想火花,能让记者对事物的认识更全面、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化,从而得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观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视察时,要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各界迅速行动,北京、济南等城市的一批专家学者,来到泗水县等地的农村讲授儒家文化。笔者和同事跟随学者到村里,听讲课,问反响,并与学者们深入交流,从中受到启发,并在领导的指导下,将稿件的主题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为“知识分子不应仅做社会的看客和批判者,而应做建设者”。稿件《儒学下乡,唤醒乡村文化基因》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记者深入一线,进行类似“躬行”的现场采访,对问题就会有切身认识,最终得到“绝知”而不是“半知”。在办公室看材料是单向的,是被动的,无论如何达不到这个深度。笔者上述作品能获奖,根子在这里。

  再次,迈开双脚到基层去,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记者据此成文,对实际工作能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曾讲道:“许多做领导工作的人,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他恼火,请求调动工作,理由是‘才力小,干不下’。这是懦夫讲的话。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这生动地说明,脚力能解决才力问题,也就是脑力问题。

  一名党报记者,不应该只是去发现问题、暴露问题,还要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中去。这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61年刘少奇同志曾鲜明指出,报纸工作人员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专业的调查研究,就应循着调查研究的本义,到一线去,到实际工作中去调查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脚力,让笔头鲜活、充满感情

  增强笔力,就是写出能让读者读得下去、入脑入心的文章。做到这一点,除了多思多学多练外,还要增强脚力。

  首先,迈开双脚到群众中去,能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让新闻稿件更可读。一篇文章要广泛传播,对实际工作发生作用,首先要可读。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曾要求到人民群众中去,学习他们丰富的语汇、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语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发表于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将深邃的思想承之于接地气的语言、鲜活生动的表达,受到广泛喜爱。不难想到,这与总书记在农村插队多年、并在县市工作过有密切关系。

  1944年,时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的邓拓提出:为了更好地运用群众的语言,最好要有群众的思维结构,“这种思维结构和语言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化到群众里头去,从群众中发出来……”诚然,有了群众的思维结构,就能更自觉地运用群众语言。但要做到这一点,还是如邓拓所说,需要深入到群众中间去。时代不同,群众语言有不同的风格,但它们生动活泼的内在特点、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得来的内在要求,却一直没有改变。当代新闻工作者应当把握这一点。

  其次,迈开双脚到一线去,掌握了一线的所思所盼,接触了更多实际情况,就会形成新的感受、新的看法,笔下就会形成新的语言,就更能打动人。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曾给不愿到基层调研导致语言乏味的干部们画像:“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打破这种现象,就要到群众中去!

  笔者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评论《留白的艺术》,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个值得称道的做法:开发新经济区,对土地宁愿“留白”,也不上污染性低端项目,为此要从根本上发挥市场的作用。获奖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等五家单位撰写四篇赏析文章,除了对问题抓得准、分析深入给予赞赏外,更对文章的语言表达给予高度称赞:文章从国画写起,以留白作比,对科学发展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清新隽永,灵动剔透,巧妙自然。这种表达手法,是记者在对8县市、近20家企业的采访中汲取他们的思想、语言形成的,就是“留白”这个词也是听采访对象谈的。

  再次,记者只有迈开双脚到新闻现场去,用心感受现场的人和事,才能产生感情共鸣,“笔端常带感情”,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有言:“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办公室看材料也能动情,但总不如到现场产生的感情深刻、真切。新闻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就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作者在这里点出了这篇文章成功的基本原因,亲临朝鲜战场,产生了思想感情的潮水。

  新华社记者何平、刘思扬1997年采写的《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篇作品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许多人是含泪读完的。文章的成功有很多原因,但有一条不可忽视:作者登上撒放邓小平同志骨灰的飞机,见证了骨灰撒放全程,在现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此要指出的是,在当前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提升笔力,还要求记者熟稔掌握网络传播的各种技能,如拍短视频等。要做好网络传播,同样需要提升脚力,而视频等网络传播形式则直接要求记者到新闻现场。

  增强脚力,既要多“跑”又要会“跑”

  增强脚力,就是怀揣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怀揣省委的部署安排,怀揣记者的责任情怀,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新闻现场去,抓取冒着热气的鲜活新闻,采写思想性指导性强的深度报道。

  增强脚力,首先要多“跑”。在当前一网“搜”天下的时代,有的记者外跑少了,致使采写不深入、不扎实,甚至失实。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对记者而言,天生就是跑现场的。唯有去了现场,才能准确生动报道新闻事件,才能形成基于事实的正确观点。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山东工作期间,从1972年到1983年十二年间,有十个中秋节是在外地度过的;从1981年到1983年三年间,有两个春节未能和家人团聚。正是这样频繁外“跑”,南老在山东期间写出了许多至今仍闪光的作品。

  多“跑”要解决真正到一线的问题。当前很多记者看起来也跑一线,但到了一线只是走马观花,或者三言两语一坐就走,拿着材料回宾馆。到一线与实际工作者坐下来深入交流,对方置身于日常工作生活的环境,精神相对放松,能够放开谈,满眼熟悉的人和事物,触景生情,甚至能谈出灵感火花;记者在一线目睹生动的现场情况,有新感受新启发,能够提出看材料所不能产生的问题,更能够将问题引向深入。人民日报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老郭脱贫记》,记者马跃峰去采访时“撇”开县里准备的座谈会,一竿子“插”到村里、户里,获得了获大奖的生动材料。

  增强脚力,其次要会“跑”。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谈调查研究》这篇文章中曾提醒:“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总书记谈的是领导干部的调研。记者调研也会遇到“被调研”现象。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如同总书记所说的,自选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2012年,浙江省桐庐县举行十万农户评干部活动,浙江卫视记者跟着测评小组去拍摄,看到这项工作开展得很扎实。活动临近结束,记者自选一个村去采访,发现很多村民连测评问卷都没收到,而有的却是一个人填写了十来份问卷,记者随即调转了报道方向。

  会“跑”要解决采访对象不敢谈、不愿谈的问题。记者是“上面”来的,采访对象往往有压力,欲言又止。记者对此要善于观察,捕捉有用信息。刘少奇同志1961年在湖南作调研时,曾总结道:“你提出问题,要看群众是笑脸还是苦脸,是鼓着眼睛还是眯着眼睛,是昂着头还是低着头,群众的真意是可以摸到的。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变多人座谈为单独交谈,在基层住下来以获得群众信任,等等。总之,采取一切有效方式了解真实情况。

  增强脚力,还要进行高质量的“跑”。笔者曾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记者在一线调研时,三言两语把问题抛给对方,便埋头记录,听凭对方滔滔不绝,谈跑了题也不“拉”回来,最终有效采访很少。

  克服这种低质量采访,记者在赴一线前就要做足案头功课,就已有材料对问题做最大程度上的研究。做到这些,记者在一线采访中就能与采访对象进行深度对话,相互启发,将问题谈深谈透。

  增强“四力”,是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落实“四力”要求,需要将之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握,又要以增强脚力为突破口,带动整体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应继续深入一线,摸清真实情况,进行立足于实际的思考,写出符合中央精神、人民需要的作品,作出一名新时代记者应有的作为!

  (作者为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主任)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