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融媒人才 > 正文

融媒时代记者如何提高“融本领”

2020-12-22 18:52:45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中   作者:李秀芹 张杨 崔文斐 穆冠成

摘要: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等新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信息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等新技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信息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全新挑战。传统媒体为了应对新的传播环境,纷纷进行转型,打造融媒体传播渠道,记者也随着媒体转型发生了角色转变。那么,传统纸媒记者应该如何找到转型方向,适应时代发展呢?

  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须“应势而动”

  融媒体通过对传播媒介的整合,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促进了媒体间的共融和发展。媒体呈现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利益共融”的形势。

  1.新闻传播方式的快捷性。融媒体时代,由于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闻传播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以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媒体为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只要轻轻一点即可免费获得海量信息,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上网浏览新闻。通过网络,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遍大街小巷。例如,2018年7月,公众号“兽楼处”一篇题为《兽爷|疫苗之王》的文章曝光了“假疫苗”事件,短短9个小时就达到了千万的阅读量,引发了全国上下对“假疫苗”的关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以“秒”计算,瞬间就可以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往往在记者还未赶到新闻现场的时候,事件信息已经在微信、微博等平台迅速传播开来。

  2.新闻传播内容的碎片化。过去,人们需要花费相对集中的时间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获得信息。融媒体时代,无处不在的信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交织在一起。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获取信息方式的便捷化,人们利用排队、坐车、吃饭等碎片化时间就可以获取新闻信息,每天接受新闻信息大多来自微信、微博、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这些平台上的新闻是“无限”的,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让碎片化信息在用户中形成裂变式传播,扩大传播效果,是每一位纸媒记者正在面临的问题。

  3.新闻传播过程的互动性。传统媒体由于受周期、地域、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受众数量和传播覆盖面相对较小,互动性较差,受众只能被动地获取新闻。融媒体时代,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随时随地可以实现双向传播,受众可以自由选择新闻并且进行意见表达,大大提高了他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自由度和参与度,使得新闻传播的互动性更加明显。人民日报每年两会特刊都会推出新的传播形式的两会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两会内容,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等推送的海报、号外、视频和H5产品,并配发二维码和网友热议的精彩评论,使新闻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多元。

  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要“顺势而为”

  融媒体时代,媒介资源大大丰富,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场景,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记者要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抓住机遇优化转型。

  1.转变思维,树立“融意识”。媒体融合大势不可扭转。融媒体时代,记者首先要树立“融意识”。“融意识”是一种融合型的系统思维模式,它要求记者以多样化、多元化、多角度的思维思考问题。“融意识”还包括“倒灌”意识,即对于关注度较高的新闻,记者可以根据原有新闻内容进行改编或者再加工,通过深度挖掘新闻要素、独辟蹊径进行新闻评论等方式,制作出更具影响力的新闻产品。

  新闻线索采集、撰稿、定稿等一系列环节已成为记者发布制作新闻的固定化流程。融媒体时代,要改变惯性思维,打破常规化流程,摆脱“一篇通稿打天下”的思维模式,在原来抓新闻热点、搞调查研究、做深度报道之外,还要抢抓时效,不仅要抢报道先机,更要抢媒介先机。例如,每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社会关注度较高,也是各大媒体抢占“首发”的一场实力比拼。这就要求记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拟好消息稿件,待获奖名单一公布,编辑“填空”之后即可发布。同时,记者要强化服务意识,从新闻生产者转变为新闻服务者,要在主题策划、采编形式、内容创意等方面多下功夫,提供更贴近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

  2.提升素养,增强“融本领”。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记者的采访只需一支笔、一个本子和一部相机便可,而在融媒体环境下,各个信息发布平台的特征不同,对新闻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报纸需要严谨的文字呈现,新媒体需要文字、图片、短视频、H5、直播等多种呈现方式,官微、官博的稿件要短小精悍、趣味性强等。因此,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要在具备较高文字水平、摄影技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更多的媒体采编形式。

  此外,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传播渠道所具有的传播特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准备,以便为不同的新闻产品采集不同的新闻素材。在新闻素材后期整理过程中,也要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生产出各具特色的新闻产品。总之,纸媒记者要尽快从单一型记者向复合型记者转变,能够完成“一次采访、多产品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宣传任务。

  3.创新理念,打造“融产品”。有人曾预言,视频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传播形态。在这种背景下,打造优质视频产品成为纸媒记者转型的首要选择。2018年以来“抖音”等视频平台大火,更说明了短视频生产全民化的趋势。如今,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新闻客户端纷纷把视频放在显要位置,这给新闻客户端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也刺激了短视频内容的增长,进而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2019年8月,“学习强国”平台与梨视频签署正能量内容传播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学习强国”首次引入市场化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与内容。

  虽然纸媒记者转型后参与的融媒体产品形式多种多样,并不仅限于短视频,但毋庸置疑,视频、H5以及记者的“看家法宝”——文字、图片等,在一段时间或更长时间内仍然会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记者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加强市场调研,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传播产品,提升新闻服务的针对性。2017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在八一建军节前夕推出了“我的军装照”融媒体产品,此产品火爆一时,仅一个月的时间点击量就超过了10亿次。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推出能够满足用户情感诉求、创意十足兼具交互性和社会性的H5产品,正是“军装照”爆炸式传播的主要原因。

  结  语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树立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将网络技术贯穿于新闻内容的策划、采编等各个环节,实现资源共享,丰富新闻呈现形式,提高新闻传播效果;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形态、新趋势,进一步拓展新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深入挖掘让受众“同频共振”的瞬间,创新思维方式,打造全平台融媒体产品。总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形态产品,只有不断尝试、大胆创新,勇于打破思维界限,促进新思路、新形态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才能推出让受众耳目一新的“融产品”。

  【本文为2020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课题“高校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编号:20CSZJ6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琦缘:《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报业》,2020年第4期

  ②钱晓萍:《试析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优化转型》[J],《中国报业》,2019年第12期

  ③董卿:《融媒时代纸媒记者转型两大关键点》[J],《青年记者》,2019年9月中

  ④刘城:《纸媒记者的融媒转型研究》[J],《采写编》,2020年第2期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