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说说两会故事

2015-05-10 16:31:39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黄馨茹 赵 金

  嘉 宾:蓝 婧 成都商报新闻中心记者

  贺 蓓 南方都市报记者

  陈 璐 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记者

  主持人的话:全国两会是媒体每年报道中的重大事件之一,2015年全国两会共有3100余名海内外记者报名参加,其中内地记者1700余名,境外记者1400余名。记者参与报道两会的过程也是自身职业素养提升的过程和专业能力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多次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小白”记者,他们在采访中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思考,收获了属于他们的两会故事。

  “部长通道”:想说爱你不容易

  蓝 婧

  人民大会堂北门到大会会场,约有百米,每年两会期间的人大全体会议,国家各部委的“掌门人”几乎都会从北门进场,因此,这条通道也被媒体人称为“部长通道”。

  这条“部长通道”是全国两会上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或是尖锐的问题、舆论的关切,或是部长们权威的回答、幽默的应对,很多都是发生在这条“部长通道”上。

  作为多次参加两会的记者,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发生在这条神秘通道的变化和记者们的故事。

  ●新进步:从生拉硬拽到引导受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跑我追”、“生拉硬拽”式的“追访”,一直是部长通道上的采访形式。记者往往是把部长“扭”或者“架”到发言席接受采访,或是摆出必须接受采访才能走的架势,这样部长才会乖乖“就范”。

  有一年,国家发改委原主任张平,就是被广州一位美女记者“强行”拖到发言席。2013年,我的同事赵倩也因一天内拦下10位部级官员,被称为“拦部姐”。但去年开始,拦部姐“失业”了——全国人大新闻组为了维持现场秩序,拉起了秩序线,并设立了采访台让部长们接受媒体集体采访。

  其实在去年,部长通道上就出现过“部长排队等候答记者问”的情况:先是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北厅安检处“排队”。他的前面是国侨办主任裘援平。裘援平则在等着正接受采访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李立国等了20多分钟后,只能向记者们挥挥手,走进会场。

  “最早的时候是和东门一样,大家随便来,经常出现部长退不了会场的情况。有些想采访的又采访不到。”全国人大新闻组工作人员介绍,早些时候现场非常乱,他们是负责保护部长,把部长护送进会场和护送出会场。2008年,提出来要设立秩序线。在2009年,就有了话筒架。2010年时,开始请记者出来邀请部长。工作人员表示,后来还是发现有问题,记者邀约部长采访有时候会对部长生拉硬拽,不太雅观,感觉不是很妥当,所以这两年又开始考虑跟部委沟通,也跟领导沟通,由工作人员引导部长过来接受采访。

  今年,为了避免出现部长“扎堆”进场错过媒体采访机会,两会工作组提前和部委进行了沟通,希望分批进入,以便让媒体采访到更多的部长。由全国人大新闻组工作人员引领部长受访,开始成为一种新常态。

  “拦部”的目的,是为了让平时难以见到的部长们接受采访,透露更多有关国计民生的信息。如果不用记者“拦部”,也可以让部长主动开口发言,当然是一种进步。

  ●说变化:几乎每天都有部长专场新闻发布会

  但这对记者来说也是一种新挑战。

  如果我们分析部长通道的位置可以看到:进入北门,过安检,第二道门内摆着政府工作报告等材料,现场有工作人员为入场的政协委员和部长们发材料。

  再往里走,一条不太宽的红地毯从入口处一直连接到大会会场上二楼的台阶,紧挨着红地毯的左手边拉着媒体秩序线,在靠近大厅中间位置摆着媒体采访台。部长和委员们可以从红地毯上或右手边的大片通道入场,他们集中入场时,有时候也很难发现部长们的身影。

  关于北大厅媒体区的设置,全国人大新闻组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解释:要考虑大厅空间以及进入会场的通道,门口要发文,所以媒体区不能靠着入口,容易堵。但是如此一来,要发现部长又增加了难度。

  为此,今年两会期间,很多部委都针对热点问题召开了专场新闻发布会。从3月6日开始,几乎每天都有部委召开专场记者会。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变化的目的只有一个:给记者采访提供更多的方便,同时也要让秩序不至于太乱,让部长能够按时开会。

  虽然理论上,有工作人员指引,也有针对性的新闻发布会,但是对于成百上千的记者来说,安排好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而人人机会均等的部长通道,对于记者来说,仍然是获得第一手资讯最具吸引力的场所。

  ●讲技巧:占据有利地形,分贝高有优势

  3月5日上午7:30,距离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开幕还有一个半小时,“部长通道”旁就聚集了数百家媒体的记者,各自抢占有利位置,期待采访到更多的部委“掌门人”。

  “苗部长来了!”3月5日上午8时32分,刚刚入场的工信部部长苗圩就被认出来了,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他欣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谈新能源汽车、谈4G牌照。

  话音刚落,记者们发现了新目标——“杨部长请留步!”交通部部长杨传堂也接受了采访。随后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短短20分钟内,针对记者“连珠炮”式的提问,工信部部长苗圩、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对近10个问题作答。

  虽然理论上部长们会有序地被“安排”接受采访,但实际情况是,部长们到达部长通道的时间一般都是大会快开始的时候,时间非常有限,接受采访的部长也比较有限。所以记者除了把握开会前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在大会即将结束时,提前回到部长通道占据有利地形,以便抓住大会结束后部长们从部长通道退场的这一段路。如果没有占据到特别好的位置,记者就得发挥嗓门大的优势——现场记者数百,要想让部长听到你想问的问题,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从两会报道看媒体人的自我表达

  贺 蓓

  全国两会结束,北京街头的柳树已开始抽芽,桃花渐次冒花骨朵,北国的春刚来,我回到了温润近夏的南方。

  此番为我第一次参与全国两会报道,颇感欣喜却也心态放松。

  去昆泰酒店蹭会的第一天,我就遇见了陈道明。不过,我似乎只看到了故事的开始,没猜到故事的结局。

  他本是名人,但今年两会上,他“火”得有点莫名其妙。

  相比被传说的“高冷”姿态,那天面对记者的陈道明格外nice,几乎有问必答,相当配合。当然,如果觉得你提问水平不够,他犀利直率得不依不饶。

  话题涉及到电影创作、票房、审查、分级、演员的公众形象等。

  怎么看待现在文艺作品有高原没高峰?“给你四个字,一言难尽。”

  你对“媚娘剪胸”怎么看?你对艺人涉“黄赌毒”怎么看?“为什么你们一定要问呢?不问不行吗?”……对这些“敏感”话题,记者变着法问,陈道明变着法拒绝。后来还是开了腔,对于涉“黄赌毒”的艺人,他直言“吃饱了撑的”。

  当天傍晚,我把陈道明的报道发出来。没想到,故事才刚开始。

  第二天有媒体记者发出《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亲手改稿》的手记,引发争议。在争议记者之时,陈道明也“躺枪”了,有网友更称对其“粉转黑”。

  不过,在陷入争论的漩涡之时,陈道明依然现身小组讨论现场,踊跃发言的兴致似乎并未受到影响。接下来的会上,他还是保持积极犀利的状态,批评某些抗日神剧“对先人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当天结束采访时,陈道明语重心长地说:“记者绝对不要小看了自己的价值,今天一窝蜂地追这个片子,明天一窝蜂地捧那个人。”他建议媒体记者作为文化人,要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声音和思考,比如写影评、艺评观察,不仅仅只做名人的“传声筒”。

  “为什么大家都疯狂追星,把明星捧得太高,又容易放大他们的缺点?因为全社会对自己的不自信。”其实我个人是赞同陈道明这番“谆谆教诲”的。

  在我看来,媒体人对于“文化人”这一身份的认同感是匮乏的,少有记者正儿八经、自信满满将自己列入“文化人”的队伍。

  想来,记者职业天然的文字优势、生活阅历以及逻辑思考,是足以在广阔、丰富的社会活动中,进行一些非报道化的自我表达的。

  当然,在自媒体发达的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正在跳脱传统为他人当传声筒的轨道,尝试用各种途径发出自己的思考与见地。这或许也是媒体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下的一种体现。

  从准备两会采访到结束,我发现,明星代表委员发不发声、怎么发声,都是新闻,每年都会固定收到很多聚焦,只有波澜大小之分。再比如像葛剑雄教授,他称自己在两会期间是“公共产品”,这些敢言直言的少数代表委员也能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但更多的代表委员,如果不发声,不发特别响亮的声音,很可能被忽视。

  我以为,记者除了固定关注熟悉的“老面孔”外,还应精心准备,提前策划,在主动或被动“沉默”的人士中,挖掘出更多不应被淹没的声音。

  年年有两会,我看到今年有了“自拍神器”,有了更多的即时发布,有了“有权不能任性”、“铁帽子王”等新词新句……但是除了这些,今后的两会报道,记者该做怎样的调整和创新?我猜测,媒体人的自我表达,未来或许会出现更多元新鲜的呈现。

  “小白”记者的两会体验

  陈 璐

  工作两年半,我第一次得到了参与两会报道的机会,被分在政协组,以一名“小白”记者的身份在十余天时间内完成了两会报道。

  ●拒绝全面,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距离春节还有两个礼拜时,我得知自己要上两会的消息。大年初六,我第一次打开了委员名单,3000多名委员,我对好多人都一无所知。我当时有一个很天真的想法,为每一个委员做“照片+基本新闻+提问设计”,但是做了不到30名委员的时候,我就崩溃了。

  我意识到,准备全部委员资料既没必要也不现实,但一定要准备重点委员的资料。否则,记者在现场完全抓瞎,即便是重要委员从身边走过也认不出来,或是没问题可问。

  ●做足功课,明确委员身份

  我参会的第一天稀里糊涂,感觉没有新闻点。往后,我去了经济界别、工商联界别听会,感觉非常不一样,不仅有非常有分量的经济学家和企业老总(例如厉以宁、傅成玉、李彦宏等),而且讨论内容非常有价值,有时候听完会就觉得稿子已在心中。

  两会前,报社领导告诉我们,两会新闻首先是政治新闻,是要报道代表委员们的参政议政。经过十几天的采访后,我才渐渐理解这句话。以姚明为例,如果记者追着他签名或问他的下一步职业选择就不合适,但是姚明的建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就有价值。两会上,不管腕儿多大,委员或代表是他们的第一身份。

  我在现场还听见了记者问委员一些不符合其身份的问题,甚至是“请你随便说说吧”。我也遇到过问不出问题或答案空泛的时候,后来发现记者应该多问一些具体的问题,这样可以直接得到采访对象的明确回答,避免空话套话。

  ●抓住并创造机会,问你想问

  两会是有议程的,例如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等,但是,记者不能只跟着议程走,要及时和编辑沟通,做一些和报社性质相符及自己感兴趣的选题。

  今年两会,央企薪酬改革是热点,会议期间很多央企的“大佬”们都在现场,中青报一位资深的编辑建议我做此选题。在现场,我直接追问一些“大佬”他们的工资是否降了,这会不会有连带效应影响基层员工,真有“大佬”承认自己的确降薪了。这种采访在平时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记者想要见到“大佬”,会有公关的层层阻拦。

  除了抓住机会,记者还要善于创造机会。例如,我在听会时发现联想的老总杨元庆没有带笔记本,看上去可以和他聊一聊,于是我撕下一张纸直接写下问题给他,结尾附上“求文字回复或是我们出去聊聊?”连笔一起放在他桌子上。很幸运,杨元庆看完纸条后就离开会场和我在门口聊了几句,在其他追随的记者中,他几乎只回答了我的问题。

  ●两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对于记者来说,平时工作大多数是个人奋战,但是两会上一定要打破此观念,不然会错失很多报道。我平时的报道领域是创业,很多法律、环境问题我根本不了解,参与两会报道前我有排斥感和恐惧感,但这都是两会的报道内容。我曾在两会现场给中青报经济部主任发微信求指点不了解的经济问题,在吃工作餐时向资深法律记者求普及和把关报道,他们的解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两会期间,每一个记者每半天几乎只可能在一个地方,得到的往往只是碎片化的内容。在吃饭或开会时,记者可以将自己当天的采访素材与其他同事分享,这样有时会凑起来同一个选题的素材,或是加深自己对选题的理解。两会中,同行的支持也很重要。今年两会有人建了记者群,500人的群每天热热闹闹,大家都不吝啬自己的采访资源,群内形成了良性循环,每个人都受益。

  ●告别两会,迎来的是新起点

  我的两会经历在一片慌乱中结束了,这是一份难得的经历,它锻炼了一个记者快速操作选题的能力和多角度处理选题的能力。纸媒记者的工作周期往往是一天或一周,但两会是所有媒体的竞争,每一个记者都要按照秒拼速度,这样的状态要持续十几天。除了速度,两会还拼新闻的角度、资源的积累、行文的质量、展现的方式等。两会给予了一个记者开眼界、拓宽报道领域的机会。记者平时都在自己的领域内耕耘,两会逼迫记者了解其他领域的问题,还会给记者更多的角度看自己领域的问题。

  两会不是十几天的会议,更没有记者可以速成的培训。好的两会报道一定不是碰运气,它要求记者在一年内对于各领域变化的关注、甚至更长远时间的积累。这一届两会结束的那一天,就是记者为下一届两会准备的开始。○

  来源:青年记者20154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