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圈外人”看好什么媒体

2015-07-14 09:31:35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上   作者:李凌达 刘冰 张晨 梁芳芳

摘要:      主持人:黄馨茹 蔡笑元  嘉 宾:李凌达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主任科员  刘 冰 济南市委宣传

    
  主持人:黄馨茹  蔡笑元
  嘉  宾:李凌达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主任科员
          刘  冰  济南市委宣传部干部
          张  晨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教师
          梁芳芳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主持人的话: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短视频、html5成为新闻更丰富的载体。相应的,受众也有了更多的媒体选项:有人喜欢读报看电视,有人喜欢上网刷微博,有人喜欢纸媒APP,有人喜欢门户客户端……
  对于媒体的未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些和媒体亲密接触过的“圈外人”自有他们的看法。
  
  
那些开在传统媒体枝干上的“花”
  
  李凌达
  
  在媒体融合成为社会共识时,变化成为新常态。在渠道上,传统大众传播“一对多”的粗放式传播,逐渐被自媒体时代“定制推送”的精细化传播所取代。在内容上,冗余和同质化成为信息有效传播的羁绊,催生受众对原创观点的热捧。
  ●作为独家渠道的原生客户端
  今年年初,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上线,成为发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新闻的第一渠道。党委政府信息发布主动加入这场媒介变革的“战争”,改变了信息发布方式,这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增添了变数。湖南卫视推出的视频客户端“芒果TV”将“独播”进行到底。依托热播的自制电视节目,特别是现象级的综艺节目,把传统电视台的内容放在原生客户端上独家播出,使节目粉丝不得不去下载,这对同类型的网络视频应用形成了冲击。
  原生客户端对于转型中的媒体来说,并不是单纯地另起炉灶,而是主动适应受众接受习惯的转型之作,无论是政务信息发布还是媒体内容推送,都是基于已有的优质内容。渠道和内容并未割裂,而是此长彼长的过程。
  ●作为移动应用的声音媒介
  移动应用产品为声音媒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一是源于用户的自生产内容,这种方式可以看作是播客的升级版。比如,荔枝FM,作为手机APP,集录制、编辑、上传、存储、收听、下载于一体,开创中文播客新时代,以“人人都是播客”为口号,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的网络FM频率号。二是源于专业制作机构的内容聚合。比如,考拉FM,作为车语传媒开发的一款音频客户端,被称为“个性化手机电台”,汇集各类音频“好节目”,旨在打造音频“好内容平台”。但是与传统广播不同,考拉FM的节目适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短平快的特点,节目时长和节目类型都适合受众的碎片化收听。三是传统广播集成的应用。将传统广播直播集合成一个应用,不受地域和广播频率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就可随时随地听直播。当然,此类APP也有了升级版本,将电视节目作为声音产品也放在这个平台上播出,比如蜻蜓FM,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重新编排后作为专题进行推送播出。
  智能终端的出现,使得声音媒介作为移动终端的一款应用产品,深度嵌入智能终端的硬件中。广播的内涵得到拓展之后,作为FM升级版的声音媒介让传统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下颇有复古意味地实现了创新。
  ●助推媒体转型的其他产品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标配,有的主流媒体甚至推出了半官方性质的“分号”。微信作为人际传播和小群体传播的代表,其信息传播具有隐匿性的特点,却因为朋友圈“熟人社会”的转发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然而,微信中充斥的“鸡汤文”、“假红包”备受诟病。不能忽略的是国外的同类产品在加速融合的步伐,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开通了新的服务功能Facebook Instant Articles,通过这项服务可以使出版商将文章直接发布到其iOS应用中,首批合作伙伴不仅包括传统的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还包括新兴的新闻聚合类网站Buzzfeed。反观国内,只能说可供受众选择的媒体产品并不是太多,而是创新依旧太少。

 

再回首,内容依旧为王

  刘  冰
  
  近几年,自媒体、新媒体、客户端、互联网+,各种概念纷纷登台,一时间传统媒体或嫁接或改良或变身,尤其是纸媒,仿佛一下子成了隋炀帝,无助地面对六十四路烟尘,只能落个英雄气短、才尽孽报的下场。
  先说眼下的阅读状态: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开微信,扫一眼朋友圈,确认大家都在,扫一下订阅的公众号标题,确定有没有值得一读的文章;定时的收音机醒来,自动播放央广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这个老牌新闻栏目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相当的新闻品质,基本上政经大事和主流观点可一网打尽);然后是微博,看一看有没有重要的新闻事件。此外,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几个固定的网站及新闻客户端。报纸看得极少,原因很简单:信息重复,不便捷,个性化的内容少。
  再说眼下的阅读心得:总体来讲,对媒体和各种信息载体的联系多源于习惯性,缺乏归属感,说白了就是:你在,我就去看;你不在,我就找别人看。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内容、需求。
  有人说,传统媒体是用经营上的失败来掩饰业务上的失败,话虽狠,倒也有理。曾几何时,独家报道是每个新闻从业者永恒的追求,为了一条独家新闻,甚至独家细节,记者对采访对象穷追猛打,对同行机关算尽,编辑搜肠刮肚,深文周纳,独家是上头条最硬的道理。然而如今,独家新闻被扩充到独家策划、独家观点,新闻内容由刚变柔,扁平得没有棱角。
  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价值多元、选择多样,因读者需求细化而产生传媒分众化势所必然,就此而言,新媒体有着容量上的先天优势,而且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内容的推荐和引导更为智能方便。面对这一挑战,纸媒大多经历过厚报、杂志化,可随之而来的制作发行高成本和被稀释分散的低阅读率,并没有带来利润和社会影响力的高回报。最终,报纸又唱回了纯新闻的单旋律,有些甚至走向了砍掉所有专副刊(保留的版面也多是有广告支持的,不妨视为软广告专刊)的另一面。
  黄昏时刻,活动策划成了报纸的救命稻草。公益活动、报网互动、展览展会等都以新闻策划之名登台亮相,但策划本身也有难解的问题:好创意不能批量生产,容易被同行迅速复制,社会效益较难变现为实际赢利。就最后一点而言,由于粗放的经营模式和粗糙的变现追求,目前许多报纸策划实际上变成无底限透支媒体公信力的营销兜销行为,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的损害极大。
  纸媒陷入这样一个境地:大多数的媒体给基本相同的人群提供大致相同的内容,这是一个最小公约数的概念。有网友曾晒出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重要事件发生的节点,几张纸报的头版铺开,唯一的差别就是报头。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与报纸渐行渐远似乎已成定局。
  怎么办?作为一个新闻界的逃兵自然没有拒死回生的良方,但作为一个情丝难断的局外人,愿意谈一点个人看法。
  内容为王的观念仍须坚持。上百年的行业传统形成了成熟的报业文化和运作流程,这台尚未过时的机器,仍能保证产出质量均衡的新闻产品,这相对于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而言,乃是巨大的优势。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产出了什么?近期财新传媒推出一系列关于赵晋案的深度报道,其报道挖掘之全面、观察视野之广阔、关联问题之深刻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就新闻事实而言,各家媒体都报道了赵晋案的各个节点事件,但没有把这些事件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作为一个整体来推演,从而显得疏离孤立,无法获得更为痛快淋漓的信息体验。
  一位前辈曾这样说:“新闻的深刻不是观点的深刻,而是事实的深刻。”获取更新、更全面、更扎实的内容,是展现新闻力量的基石,在事实全面阐述的基础上,才可能谈到观点的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力。当然,在内容获取和披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阻力,正因有阻力,才能谈到媒体人的智慧、生存能力和责任担当。这就需要报纸和报人注入更大的诚意。诚意的体现有多个方面,字斟句酌的专业态度、谨慎求真的采编机制、坚守底线的经营策略……总而言之,是回归报人的专业定位。
  “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卡夫卡《城堡》)。

 

“传统媒体还很值得加油呐!”
  
  张  晨
  
  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中说,“技术垄断是文化的‘艾滋病’”。他用这个词来表达“抗信息缺损综合征”。当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尊重,呈现一种不假思索的态度。对媒体而言,新技术带来的改变几乎是全方位的。波兹曼不无担忧地说,信息的失控、泛滥、猥琐化和泡沫化使世界难以把握,人可能沦为信息的奴隶。
  作为受众,从内容上说,我对新闻的需求程度越来越低,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可以从手机中获得。和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相比,我更喜欢纸媒的APP甚至是它们的订阅号,数量不多,但每一篇推送都有分量,就像是老字号的饭店,走进去就觉得踏实,就算偶尔也会换厨师,但水准起码值得信任。而相比之下,大部分客户端里繁杂的内容让我觉得是一种速食店服务,好像什么都很便宜,但是长期阅读,会让一个人变得重口味。我们家甚至还保留着订阅以及购买杂志(《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读书》等)的习惯,握着一本书,才能踏踏实实地体会到阅读的精细和可贵。
  不久前,我的老公离开了供职13年的电视台,作别了自己的新闻人身份。那些天睡觉前,我们家三岁的孩子嚷着说,爸爸,讲新闻!(在我们家,妈妈负责讲睡前故事,而爸爸负责讲新闻)。这个跟新闻打了多年交道的人忽然很感触:之前我可以给很多人讲新闻,现在只能在家跟儿子讲讲新闻了。转行后的老公,依然是做电视,不过是互联网电视。而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这样的选择似乎也不是偶然。
  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广告就很能说明问题,但娱乐依然是电视最主要的功能。在我们家,电视之所以没有被束之高阁,是因为每次给儿子理发时,我要打开电视,进入互联网内容平台,找教育资源,点击“哈利儿歌”之类的视频。而对大多数人而言,除了通过电视接收央视新闻以及本土化的地方新闻外,大型的综艺节目依然适合家人一起坐在沙发上边看边评。
  最近,一个有30多年媒体经历的英国学者到我们学院做讲座,提问环节,一个学生问:“我家人不同意我学新闻,我想问媒体是一个dying job(即将消失的工作)吗?”这问题,是一部分在校新闻系学生心中的困惑,老先生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让我感动的是,另一个学生事后跟我说:“为什么每一个讲座,最后的问题环节都会有人问传统媒体是不是末路了,衰败了?如果真的是末路,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聚集在这个报告厅了。传统媒体还很值得加油呐!”


未来属于抓得住用户的媒体
  
  梁芳芳
  
  我本科读新闻学专业,采写编评都更多地按照传统媒体的路子,研究生阶段“转行”学了网络传播方向。
  ●自媒体人的转向
  在武汉大学,一名号称新闻学院“传播小王子”的学生建立了一个以观点分享与阅读推荐为主的实验自媒体平台,他的账号介绍是这么写的:“移动互联的时代是平等、交流与分享的时代,想要在这个时代完成逆袭的传奇,既要掌握它的游戏规则,又得有自己的特色输出。一如卡尔维诺笔下在树上行走的男爵,被认为是疯子,却活得让拿破仑都羡慕。”另一个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做了个账号“历史乱弹”,想带领受众“换个姿势看历史”。还有朋友专门做了阅读账号,“推崇精而雅的阅读,反鸡汤漫灌反碎片信息”。
  为了不被自媒体时代抛弃,不少一线传媒从业者都在朝自媒体人的身份转化着。越来越多公司的广告预算由传统媒体转至自媒体,他们给自媒体人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收入,而这些自媒体人也持续地输出干货来给养广大受众,他们在规则框架内自由、宽泛、无限制地传播着信息。
  ●碎片化带来的惶恐
  新媒体时代,阅读最典型的特点是碎片化。当我们习惯每天拿出手机看看140字之内的微博,看朋友圈分享的文章,打开客户端看几眼新闻,或者阅读公众号……当我们习惯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碎片化阅读已经悄悄改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
  在《浅薄》一书中,尼古拉斯·卡尔关于碎片化阅读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我们在网络中搜索的时候,我们没办法看到森林,我们甚至连树都看不到,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树枝或者树叶。”显然,尼古拉斯对此有着深深的焦虑,碎片化时代,很多人有着同样的焦虑。
  我们关注了不少的微信公众账号,拇指要滑动好几次才能把订阅号翻到底。前有微博,后有微信,身处其中,我们被零散的信息洪流所淹没,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却变得困难,碎片化阅读恐怕是信息过载带来的必然结果。
  ●大屏时代
  有人说,移动设备正在反向地塑造我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我们被不同的入口包围,现在人的阅读偏好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曾仔细观察过北京海淀区的一个报亭,鲜见匆匆忙忙的年轻人停下来买份报纸。公司的休息大厅里摆放着最新一期的各类杂志,但更多的人坐下来只是在摆弄手机。我们的手机几乎全部换成了智能机,而且迭代的速度远远超越从前。
  随着亚马逊不断向用户强化电子阅读的理念,Kindle开始变得和iPhone一样火,电子墨水屏高度仿真的纸质阅读体验吸引了许多的阅读者。一个月前,亚马逊发布了《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指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而每天读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则占到了36%。现在的移动设备已经今非昔比,iPad、Kindle、iPhone的屏幕超过5英寸,3G、4G信号普及。相比而言,大屏阅读似乎更便利。
  不久前我关注了一个叫“互联网er的早读课”的账号,并且进入了他们的社群。借助手机或者iPad的大屏,我能够及时与互联网公司的行业人士交流,并且在他们的网站上浏览文章搜索资料,这些都是极好的体验。在社群中看到不同的观察者甚至会对网站的排版做交流给出建议,这是一种可循环的健康生态模式,让人爱上大屏阅读。
  ●纸媒的融合
  近一年来,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朋友愈来愈少,报社的评论员跳去了某网络媒体,地方晚报的记者跳到了门户网站。看起来传统媒体输给了新媒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形容“传统媒体人开始重度狂躁焦虑了”。我认为,纸媒的融合不代表渠道的增加,有质量的内容与优化的阅读体验才能俘获受众的心。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市场,受众忠诚度才是最应该追求的目标。如此说来,无论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最后回归的还是用户为王。○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上

编辑:黄馨茹 蔡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