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当新闻插上技术的“翅膀”

2016-10-09 19:10:08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9月下   作者:李志伟 鞠焕宗 祝炳琨

摘要: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李志伟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鞠焕宗 新华社北京分社摄影记者  祝炳琨 新京报动新闻总监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李志伟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鞠焕宗 新华社北京分社摄影记者

  祝炳琨 新京报动新闻总监


  主持人的话:媒体与技术,这是近年来新闻业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这给新闻的采编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也给媒体人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短视频、无人机、动新闻……各家媒体大显身手,利用技术的红利,让新闻的呈现有了更加精彩的效果。本期茶座,请走在媒体技术前沿的记者编辑们谈谈他们的采编体验。

玩点不一样的

李志伟

  “作者们,快起床!”9月20日深夜11点多,当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申请和布拉德·皮特离婚的消息被各大新闻客户端推送刷屏时,我的一位微信好友,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

  是的,不管纸媒情怀主义者情不情愿,媒体生态已然发生惊天巨变:记者变作者,新闻稿变新媒体产品。新技术、新业态瞬息万变的现况,让媒体也改变了传播策略。只有在坚守中玩点不一样的,才能从竞争中突围。

  当下新技术、新产品很火,不管是作为器物层面的无人机、VR设备,还是作为平台与生态的“两微一端”、直播平台。媒体的边界在模糊,社交化、视频化、融合化的趋势下,找准适合不同平台传播特点的传播方式,推出适应不同平台的内容和产品,才是新媒体运营的核心要旨。

  常听人说,新媒体编辑的工作很容易啊,把报纸、电台、电视台上的内容编发到网站、两微一端上不就行了。而事实上,微博、微信、客户端不同平台上,用户的阅读偏好与习惯是大不一样的。人民日报新媒体坚守一则信条——不能将稿件在不同的平台间简单搬运。比如,你很难在人民日报微博和微信上看到一条H5预告,因为实践已经证明,效果并不好。

  能够引爆微博的,往往是话题性极强、同时感染力也很强的内容。例如,在“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报道中,人民日报微博策划推出了“中国一点也不能少”系列报道,文字、图片、视频,都是精心设计制作的。从历史、法理与情感中,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态度。相关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50亿,单条微博转发超过320万,创造了人民日报微博上线4年以来的转发纪录。其热度还反向延伸至传统纸媒,包括北京晨报、青年时报、沈阳晚报、现代快报、东方今报、深圳都市报等多家纸媒都以“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相关海报做了头版关键元素。

  在视频化的趋势下,人民日报微博今年以来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原创短视频。建党95周年时推出的视频《“他们22岁时的梦想,是让22岁时的我们能梦想”》24小时播放量超过百万;回击“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视频《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南海真正的主人》播放量破3000万创纪录;建军89周年推出科普漫画视频《4分钟教你看懂解放军军衔》转发过万;唐山大地震40周年,新媒体编辑利用无人机航拍今日唐山,融入历史镜头制作的视频《不能忘却的记忆》播放量达1565万次。我们日常策划的周期为一天,而这些视频均提前一到两周构思,从文案、选材到呈现形式,都是悉心打磨的。

  也有一些产品是借助客户端平台,着力在朋友圈传播的。例如,在G20杭州峰会策划中,人民日报新媒体制作的中国风动画视频、原声VR等多个融媒体产品,成为G20报道的新媒体“爆款”。H5产品《习近平主席的G20微信群,看看这些大人物在聊些啥》全网点击量突破1000万;《互动3D:习主席首款原声VR,带你飞越G20》融合了3D、VR等多种技术,在朋友圈热传。

  当然,还有一些产品在新媒体平台上是可以共用共享的。比如,在里约奥运报道中,人民日报新媒体模仿报纸版面形态、插入gif动图设计制作的“@人民日报奥运号外”,即传统文化与新技术的巧妙结合。文字编辑提前准备好消息稿和通栏大标题,视觉编辑第一时间截取动图素材,一旦有中国运动员摘金,人民日报的微博、微信、客户端就会在几分钟内同步上线动态的号外。有时候,因为金牌的不可预知性,我们会准备几套预案。从8月7日中国队获得首金开始,26枚金牌,我们一共推出26期动态号外。“会动的人民日报”被业界誉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一次重要试水。此后,在“天宫二号”发射升空等重大事件中,动态号外也再次现身,它弥补了日报时效的不足。

  与时效无缝贴近的还有当下火爆的视频直播。从2016年全国两会开始,人民日报即在微博与客户端上尝试视频直播。起初,新浪微博平台的视频直播还不能由微博编辑自由发起,人民日报新媒体开发了一套直播系统,经历多场新闻发布会、北京暴雨等场合的直播实践,磨合出一套站方、软件开发方、记者、编辑配合较为默契的模式。

  例如,在今夏南方暴雨期间,网传德国“抗洪神器”神乎其神、争议颇大,新媒体中心约请驻德国记者前往德国易北河畔独家实地探访,与当地专家一起,实时解读这一神器究竟如何作业、效果如何。一些商业网站也请求接入视频信号。G20杭州峰会时,人民日报新媒体将直播设备从北京运到杭州,搭建播控平台,对8场重要活动全部采用高清视频信号视频直播。G20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的直播,微博转发28000余次,同时在线观看人次超215万,点赞数1971万,创下人民日报微博视频直播的纪录。

  与技术瞬间万变一样,新媒体的创新也要求表达与形式永不落伍。不过无论移动新闻如何玩创意,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新闻的一般规律不会变,受众关注度高的还是新鲜、有趣、有价值的内容。跟上形势,把握趋势,这就要求新媒体编辑在运营不同平台时,把握一个“势”字。既要“知势”,又要“识势”,还要“引势”。因为,所有的创意都蕴藏在动态的“势”中。

飞上天空的“眼睛”

鞠焕宗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世界的眼睛》,讲的是马格南图片社历史上的著名摄影师的故事。摄影师或者说摄影记者,就是将他们看到的世界通过照片展现在受众眼前,充当他们的“眼睛”。而我们提到拍照,讲述最多的也是如何变换拍摄的角度,让人们通过照片看到真实甚至更精彩的世界。但在无人机出现以前,相机无论像素和连拍速度如何提高,手机如何让拍摄和分享更为便捷,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看世界的角度。

  我是一名摄影记者,平时在采访拍摄的时候,总是想穷尽一切角度,站着、蹲着、趴着、踩在梯子上,甚至躺在地上,凑近一些,离远一些……偶尔也会想有没有可能飞上天空,从天上俯视,从全新的角度看世界,想过把相机扔上天空,但这些总归是奇思妙想。近些年,无人机出现,让摄影记者的梦想变为现实。

  我并非第一批使用无人机航拍的摄影记者,所以我跟很多人一样,最开始是以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些照片的。最初,无人机航拍镜头大多是广角甚至有些偏向鱼眼。所以当我看到最早一批的无人机航拍照片时,一方面被这些照片所吸引,思考平时那些新闻场景如果用这个东西去呈现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也对这样的画面有所排斥,变形的房屋和线条,跟人的眼睛看到的有太大差别,很难立刻接受。

  后来,随着新型号无人机的出现,相机镜头有了明显的变化,拍摄的画面已经不再夸张变形,色彩也更加饱满。于是我也抵挡不住冲动,主动投入新科技的怀抱,购入了一架大疆无人机。

  虽然现在的无人机已经做到“傻瓜式”上手,但第一次使用它时我仍非常忐忑,拿着说明书研究了很久,试飞了好几次,才敢正式拍摄。到现在为止,我使用无人机先后在居庸关长城、爨底下村、八达岭长城、G20杭州峰会、北京新机场等多个采访场合飞行拍摄了八次,次数不多,但是感触很多。

  无人机首先改变了“看”的方式。过去,在普通的视角下,我们能从正面看,从侧面看,能爬上高塔,登上高山,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是很少能像趴在一幅画上一样看这个世界。无人机用完全俯视的镜头,将地面上原本熟悉的物体变成了一个个二维图形,甚至是一条线,我内心会不自觉地感慨:“原来世界可以是这样的。”在对北京新机场进行拍摄的过程中,无人机升空,眼前的钢筋混凝土渐渐被“踩”在脚下,随后无人机飞至高达几十米的吊塔,眼前原本混乱的场景变得渐渐有了线条,航站楼的形状也隐约出现,这样的感受是在地面用任何镜头和角度都无法达到的。

  同时,无人机也改变了人们“看”的习惯。受众已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角度的照片,对航拍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新闻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摄影记者,我过去只需要完成基本的任务,在达标的基础上尽力抓取好的瞬间。而现在,我不仅要多带一个“大型”设备,还要完成越来越多基于这个设备的任务:顺利安全地操作,躲避障碍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升至更适当的高度和角度;甚至拍摄视频,或者做网络直播。

  无人机操作看似简单,但需要考虑一些新的因素。首先是天气因素。小型无人机抗风能力弱,风太大无人机就很难起飞和控制,能够抗风的稍大机型不仅价格昂贵,操作难度也相对较高,遇上台风和雨天更是无论什么机型都难以飞行。其次是电量。小型无人机一块电池每次只能飞行大约25分钟,短时间内需要完成起飞、拍摄、返航和安全降落等多项任务,真正用于拍摄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必须合理安排飞行任务,提前勘测,做好拍摄计划。

  随着无人机用于新闻采集的情况增多,操作者素质和飞行安全问题更加凸显。这些年在无人机拍摄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无人机掉落的情况,除去一些技术问题外,更多是因为操作者的误操作,因此针对无人机的操作培训需要被重视。另外,无人机超高飞行和入侵民航飞机航线的问题,也给飞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无人机拍摄应当遵循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采访要以不扰乱社会秩序、不危害他人安全为前提。在此次G20杭州峰会的报道中,新华社派出了由七位摄影记者组成的无人机航拍团队,对所有拍摄点的航拍都提前进行了申请报备,申请了空域和拍摄窗口时间。航拍由经过培训的摄影记者进行飞行,在每次起飞和降落前都按照规定进行汇报,在尽可能完成新闻报道的同时,保证不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用专业的态度获得了更多的飞行时间和空间。

  无人机让摄影记者有了一双飞上天空的眼睛。但就像每一次科技进步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变化一样,无人机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相信它会带给新闻业更多的惊喜。

媒体“星舰”

如何在科技“宇宙”中前行

祝炳琨

  在经典科幻影视剧《星际迷航》中,每到电影尾声都有这么一段独白:

  宇宙,最后的边界。这是“企业号”星舰的航程。她将继续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领域。

  有时,我会觉得媒体就是一艘“企业号”,而科技是浩瀚的宇宙。前者在不断探索探索,后者不断改变着前者的知识体系、认知……

  2016年里约奥运会,新京报动新闻(微信ID:xjbdxw)做了这样一个片子:VR体验奥运冠军获奖时刻。

  动新闻的3D动画师们搭出来整个颁奖要经历的场景,360度无死角。观众的视角则是冠军的视角。戴上VR眼镜,国内受众可以经历冠亚季军的颁奖流程、升国旗奏国歌、全场一起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燃情时刻,可以彻彻底底体验一把当奥运冠军的感觉。这种体验的诱惑无疑是强大的。

  在有些选题中,新技术的使用是锦上添花。而这个选题,如果不是基于VR或者更先进的技术,就没有任何意义。用文字描述?用图片展现?放一段现场视频?或者不容易感同身受、身临其境,或者视角受限。

  可以说,如果不是有VR技术,我们就不会策划这个选题。

  但那么多可以操作VR的选题,选这个角度,就是基于新闻人的敏感。奥运会的热度,金牌的渴望,热爱体育人的热血……最终,这个片子在几个平台上被推荐到了首页。

  新技术,开拓了新闻选题的边界。

  再讲另一个案例。在天津港爆炸中,新京报动新闻团队曾做过一个3D全景展现天津港爆炸损毁情况的片子。这个片子被盗版盗疯了。数十家电视台侵权使用。这也从侧面说明该片的火爆程度。这个片子为什么这么火?因为这是“动新闻编辑思路+新京报记者联动+新媒体技术”的一个经典案例。上述三要素缺一个,这个片子都不可能成功,具体来说:

  第一点,是动新闻选题策划的能力。大家都在往前扑,信息是碎片化的,我们能不能出个全景情况?除了新京报动新闻,很少有其他媒体意识到这个问题。

  第二点,是新京报原创能力。前方几路记者,在各损毁地点探访,与动新闻联动。现场的原创报道自媒体是很难操作的。

  第三点,是动新闻的技术能力。上述内容,如果用文字展现,很难吸引受众。用制图形式,只能是一个平面,有一定局限。用图片视频,只能体现局部情况。而三维二维动画,通过一个两三分钟的长镜头里,结合现场图片视频,把上述内容有机结合。

  好的作品,既需要科技的外壳,也需要新闻的内涵。

  科技也对媒体人的角色要求越来越高,媒体人越来越朝“舰长”的角色发展:发现选题、多维度操作、协调多人作战……以往,媒体人可能会采访、写稿,会编稿就行了。现在呢?以动新闻的编导为例,上述技能是基本的。其次,编导还得会将文字转化成画面语言。然后,对于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还得略知一二。如果不会操作,但是至少得懂原理,以便预估工程难度、工作量等。对于动画制作人员也是一样的。除了对技术的精通,也需要拥有新闻的敏感,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不符合新闻短片的要求。

  在《星际迷航》里,不论遇到多少奇怪的星球、外星生物,多少奇奇怪怪的事儿,舰长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坚持一种人文精神,并不断为自己这艘星舰赢得荣光。我想,优质的媒体,面对技术,亦是如此。○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9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