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融媒时代的大众报人

2016-12-09 16:41:53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上   作者:廉卫东 刘真真

摘要:主持人:黄馨茹嘉 宾:廉卫东 大众日报总编室编辑   刘真真 农村大众报记者   樊思思 大众网采访中心记者  主持人的话:随着媒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廉卫东 大众日报总编室编辑

        刘真真 农村大众报记者

         樊思思 大众网采访中心记者

  主持人的话: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深入,媒体生产新闻产品的方式已经与传统媒体时代有了很大区别。从采编流程到技术手段,记者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新闻产品生产的需求。

  最近,大众报业集团召开了以“编辑记者融合报道能力提升”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上,编辑记者们就新技术的运用、媒体与用户的互动、融合时代新闻的采访与数据的收集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了在融媒报道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为推动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思路。
 

融媒时代

编辑要强化三种思维

廉卫东

  作为一名党报编辑,我这两年的一个鲜明感受,就是媒体融合不断加快,从一开始形式上的简单“相加”,转入了全方位的“相融”。2011年我刚到大众日报总编室时,编辑的日常工作比现在单纯得多,主要就是修改稿件和编排版面。2014年迎来第一次大变化,大众日报联合大众网、山东24小时客户端等,推出了融媒体报道。集团领导随后进一步提出了融媒体报道“每月一台重头戏”的要求,大众日报总编室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策划、落实职能。更大的变化发生在2015年,大众日报客户端“新锐大众”上线了,负责运营的新媒体小组一开始就设在总编室,从专题策划到稿件处理,报社领导都要求编辑对报纸版面和客户端统筹考虑,由此我们真刀真枪地加入到融媒体实践中。

  工作从以前的“单线程”,变成现在的“多线程”,起步阶段的新奇感过后,最大的感受是恐慌。一方面是技术恐慌。做版面编辑,会画版,能处理照片,技术层面就基本够用了。但做新媒体,又是H5,又是VR,一个接一个的新鲜事物,而且不那么好学,投入很多精力也只是弄懂了皮毛。

  更大的恐慌来自对自身创造力的担忧。融媒体报道往往是大策划,最关键的是创意,这对编辑的见识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融媒体策划会开过几次后,就明显感到自己的创意被掏空了。面对这种一日千里的行业变化,党报编辑一方面要坚守自身传统优势,看家本领不能丢;另一方面也要强化三种思维,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崭新要求。

  一是互联网思维,要把互联网基因注入日常工作中。在2011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提出,企业家都要有互联网思维,即使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也要逐渐用互联网的方式想问题。现在来看,这个观点真是很有预见性。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看法各有不同,但公认的有两点:一是以用户为中心,二是加强互动。对于报纸来说,推动媒体融合,就是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方式,用互联网思维谋划推进报道。今年9月,大众日报推出一组颇有影响力的报道——“改革攻坚?新突破新亮点”,这是一组省委主要领导点题的成就报道,但这组报道跟之前有很大不同。从稿件看,主打稿件不是以前常用的大综述,而是千字左右的故事,既短小,又生动。从流程看,通过“新锐大众”客户端,每篇报道推出前有调查,刊发后有反馈,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总之,将读者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互联网思维渗透到采编各个环节,这正是我们现在策划推进报道不断摸索总结的经验。

  二是跨界思维,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每次传播载体的改变,都会带来各种奇思妙想,进而引起社会思想的重大变迁。建党95周年期间,新华社推出了微电影形态的全媒体产品《红色气质》,将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的历史照片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用9分钟的短片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看了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媒体融合带来的一大变化,就是报道形式的极大丰富,有媒体用沙画记录典型人物,有媒体用航拍还原事件现场,有媒体用大数据挖掘幕后故事……如今的网络媒体上,纯文字形态的报道正在减少,各种打破常规、将新闻报道与某种艺术形式或技术手段嫁接的报道则不时出现,甚至成为一些报道的核心和灵魂。这些都提醒我们,要搞出精品,打动人心,就要强化跨界思维,打破媒体形态界限,尽量扩大自己的视野,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才能在某个时候灵光一现,拿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来。

  三是“米点思维”,集中精力找到自己的突破点。“米点思维”是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提出的概念,意思是说找准米粒大的痛点扎下去,一个小点可以拓展到山东、中国甚至地球那么大的面。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也说,互联网最核心的打法就是单点突破,要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资源在一款产品上突破。

  具体到个人发展层面,我觉得这些判断也同样适用。融媒体时代,需要学习的技术很多,在扩充视野的同时,我们要搞清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找到一个米点扎下去,并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融媒体时代,打通了媒体间的界限,所有传播者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等到我们有了一批技术、方向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同事,我们的团队也就有了跟其他媒体形态分庭抗礼的战斗力。

  有专家说,传统媒体人是“爬格子的一代”,新媒体不是这些人的“母语”。但身处媒体大融合的时代,走融合发展之路,不仅是对报社的要求,更是我们每一名记者编辑共同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一手采新闻,一手采数据,

做好农民爱吃的“大餐”

刘真真

  “纸媒+互联网”的融合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一体化深度融合。农村大众报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崇高的人生境界、良好的工作作风推动报纸的转变转型,打造“三农”领域的新型主流媒体。

  于记者个人而言,就是不但要采写新闻,而且要采集数据信息;不但要能采稿子写稿子,而且要成为农民活动家,要到村里去和农民打成一片,能给农民讲课,能坐下来跟农民唠家常,也能挽起袖子跟农民一起干活。

  媒体融合是实现各种媒体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技术、内容等的互通共融,进而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传播体系。

  农村大众报总编辑赵宗符提出,要打造面向“三农”的新型主流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为一体的那个“体”还没有长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者的交集在于内容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将来应从这个“体”上长出报纸、长出新媒体,许多涉农的趋势、需求等都可以分析计算出来。这也给我们采编人员提出了新任务,不但要采新闻,而且要采数据信息。

  之后,我们每人下村采访之前都会领到一张表格,记录被采访者的职业、年龄、文化层次等等,比如被采访对象是农民,我们要记录他种了几亩地,种的是什么,亩产多少,需要什么信息等等。这些信息采集完毕后,我们将其录入数据库。此外,我们还要建立专家数据库、新型经营主体数据库、新乡贤数据库等等。有了读者数据库,我们可以横向、纵向进行数据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写调研报告。就这样,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就有了话语权。

  媒体融合时代,作为农村报记者,我们的线索来源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过去,我们直接打电话问询或在自己平常采访时搜集线索;如今,我们从乡镇政府的微信公众号上就能找到一些新闻线索。

  此外,我们与被采访对象的沟通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都是打电话、发短信,如今农民也学会了使用微信。他们有了新鲜事,也会直接发来微信小视频或照片。记者与他们交朋友,看到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后,便可直接去采访。

  今年9月初,平常联系比较密切的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一名合作社理事长在微信上给我发来照片,照片内容是他刚刚在聊城市繁华地段开了一家店,向我发出邀请。我仔细询问后发现,原来他联合另外两家合作社、一名农场主一起开了这个店。这属于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合作,而且是销售领域的深度合作,新闻价值重大。

  得到这个线索后,9月8日他们的店开业当天,我前去进行了采访。9月14日,农村大众报头版登出了《聊城3家合作社合开一家直营店》的消息。就这样,一个偶然的微信问候,成就了一则非常不错的新闻报道。

  在我看来,融合时代,记者不仅要能写文字稿、能摄影,而且要能录音频、拍视频,甚至能临时上镜当主持人。每名记者都要练就在网站、公众号上发布信息的能力。这就好比人人都要学会“做饭”,人人都要自带“厨房”,而不是以往大家都传回稿件让编辑“做饭”。

  优质内容永远是用户需要的东西。这些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载体和加工方式进行立体化、多元化的呈现。

  于农村报记者而言,我们要充分分析读者数据库反映出来的信息,以此去购买农村群众喜欢的“食材”,最后按照农村群众的口味做出他们喜欢吃的“大餐”。

  农村大众报要打造面向“三农”的新型主流媒体,就要确保在“三农”领域的真正影响力。这就需要农村大众报这一品牌真正地扎根农村,与农村读者保持零距离。

  总之,融合报道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我们还在路上,要加快学习的步伐。
 

在最好的全媒体时代

思考、学习、成长

樊思思

  2014年毕业至今,我做记者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新闻业态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和身边的同事都有很多感触。媒体行业呈现出从“跨行业”向“全产业”发展的趋势,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不仅发生着内容融合,也在发生着传播渠道、媒体终端的融合。

  在对融媒体报道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中,我们摔过跟头,也有过失败,更多的是令人欣喜的收获。就我自己的采访报道实践来说,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媒体融合的新环境对于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更全面了。

  在思维模式上,多媒体融合的环境给新闻报道策划带来了新的挑战。按照以前的老法子制定“作战计划”,再按部就班地采访、写稿、编发,已经很难跟上受众的信息需求,这一点在网络媒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身处同一座城市,各家媒体面对的都是相似的人和事,能否跳出固有的流程性报道,运用融合性报道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报出新意、趣味,让“挑剔”的读者更愿意点击、阅读。

  比如我参与的大众网“畅享中国——2016年全国两会”专题报道,在前期策划时就已经明确,既要保证会议的核心内容,又要增加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

  两会报道就必须严肃地板着脸?不,只要让百姓看得懂、喜欢看,轻松、活泼也无妨。前方记者人手有限怎么办?没关系,后方采编团队可谓兵强马壮,我们确定了“中央厨房”报道模式,由前方记者发回文字、视频、录音等“初级新闻产品”,后方采编团队对这些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多形式、多平台呈现。最终,我们以有限的报道团队撑起了内容丰富翔实的全国两会报道专题,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报道形式越来越丰富,是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另一大特点。这不仅体现在传播渠道、最终呈现效果上,也体现在记者的采写过程中。

  这一方面源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途径的变化,过去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主的传播渠道,正在被各种新闻客户端、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瓜分。图文报道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微视频、微刊、朋友圈推送等短、轻、快的表现形式,凭借省时、易懂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网友欢迎。

  仍以上文提到的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在报道形式上,除了往年的两会深度、两会直播间等栏目外,大众网今年主打“视觉”和“微端”,通过微博、微信、微视、微刊、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的“四微一端”,对两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

  两会微刊“码上说”由10余条“一句话新闻”组成,由我的同事配音、剪辑、制作,每天傍晚推送,网友花5分钟即可了解当天会议重点。我们的时政微信公众号“爆三样”开设专栏“小样上会”,专门设计了活泼可爱的“样哥”“样妹”卡通形象,同样一篇稿子,加工成“微信风格”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多次传播,每天都有上万阅读量。

  就记者自身而言,媒体融合正在催生“融合型记者”的成长。他们需要掌握更全面的多媒体技能,具备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的实战能力,具备准确的判断力,迅速为手头的新闻素材找到最恰当的表现方式。

  大众网不仅重视报道团队的协同力,对记者单兵作战的能力要求也很高,一人身兼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视频主播”多职对我和同事来说已成为家常便饭。

  2015年4月,我独自承担了黄继光战友远赴四川“送信”的重大采访任务,两天时间里发回几十条快讯、上百张图片,与后方采编团队紧密配合,以滚动报道的形式,实时传回现场最新情况。返程途中又完成了近万字的通讯,以亲历力证黄继光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揭批网上抹黑英雄的言论。

  2016年7月,“台湾老兵”高秉涵携儿孙回山东省亲,大众网推出“慢直播”专题报道,我和两位视频记者全程跟采近十天,以省亲日记、微视频、组图等形式,全面呈现一位游子老兵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

  在大众网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个人的职业素养、学习和思考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我从一个只会写消息、发评论的初学者,变成了能谈时政、写深度,能严肃严谨,也会幽默搞笑的微信公众号作者,也慢慢有了自己的10万+阅读量文章。

  今年以来,大众网更加关注直播报道,一部手机、一台稳定器、一支话筒,我和同事正在习惯既当记者又当主播的日常工作状态。国庆期间,大众网每天送上一场视频直播,从赏心悦目的曲水亭街、美术展览,到令人头痛的返程大堵车,网友们爱看,我们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有人说,这是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友的微博、朋友圈经常比记者发得快。不过我认为,做新闻可远远不止把文字和照片摞上去。

  正因为处在全媒体时代,记者更得有一双“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还得有“三头六臂”,将信息恰当地融合、传播出去。在这个过程里,记者的专业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各媒体乃至整个新闻界也在向前发展。

  能在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全媒体时代里思考、学习、成长,我觉得非常幸运。○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