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主流网红”成长记

2017-07-18 16:02:09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7月上   作者:

摘要: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曹斯 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科卫工作室主任   白丽媛 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记者   孙海华 中国青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曹   斯  南方日报时政新闻部科卫工作室主任

               白丽媛  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记者

               孙海华  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副站长

               王   应  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工作人员

  主持人的话:“网红记者”,对于传统媒体不再是新鲜名词。自从去年10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实施南方名记培育工程,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探索打造“主流网红”以来,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也开始打造“主流网红”记者队伍。

  本质上,“网红”战略就是名记者战略。电视时代,凤凰卫视曾经打出名人战略,名记者、名评论员使得凤凰卫视在电视媒体中独树一帜;微博时代,新浪微博同样采取名人战略击败了搜狐、腾讯等对手。在融媒体时代,有政治高度、有全局视野、有专业水准的“主流网红”记者将成为舆论场上的一股清流。本期茶座,我们一起看看有着高颜值和高职业素养的“主流网红”们是怎样炼成的吧。
 

“主流网红”更要守住初心

曹  斯

  一个夏风沉醉的夜晚,我到暨南大学和“小鲜肉”们交流,谈到“网络爆款”,我问他们还用不用“蓝瘦、香菇”“洪荒之力”这样的词汇。95后们的目光“扑闪扑闪”,又不约而同地摇摇头。看来,媒体融合时代,“抗时效”的作品是永远被需要的,它们能永葆青春和生命力。

  拥抱变化。去年10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南方名记培育工程,选出了15名在政经、教育、医疗、军事、三农等领域具有明显传播营销优势,专业特色鲜明的记者作为首批南方名记。我有幸入选,成为一名“主流网红”,主打大健康领域。南方报业一再强调,南方名记“主流网红”作为媒体人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职责使命没有变,还要“三有”——有颜值,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有素质,有较强的专业媒体素质、新媒体应用素质和服务用户素质;有气质,腹有诗书,心有用户,肩有担当。“主流网红”要掌握全媒体“十八般武艺”,又要有相对精通的领域和特长,可以组建工作室,跳出部门界限,必要时还可“点将”或几个工作室联动,形成产品生产合力,实现全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传播。

  我们是非常欢迎变化的。数据显示,我所在的南方日报,移动优先的战略反复被提及和深入实践;记者的薪酬收入中,新媒体收入的占比一直在提高;在南方名记培育工程的推动下,我牵头的南方名记工作室团队也将很多过去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首先,“单打独斗”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被彻底改变。南方报业的“主流网红”非常强调团队的力量。如今我主要牵头负责的“南方名医帮”健康报道团队,在处理有全媒体呈现价值的题材时,每回“出场规模”起码有四五个人,各有分工,集中采集,综合处理,多渠道呈现。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用全媒体技能武装自己,还需要努力盘活和融通资源,以更好地提升服务用户的能力。比如,遇到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国医大师邓铁涛等“大咖”的宝贵机会时,除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会被留存和展示外,我们还不忘让“大咖”发点保健养生知识的福利,一举多得。

  其次,大健康垂直领域的全媒体产品全面升级。比如在过去对岭南膏方节顶多发个“消息+科普”的图文报道,如今借助全媒体传播手段,依托全媒体传播平台,我们播放了名医讲堂科普膏方知识,在线上线下形成共振,参与者数量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又如,团队通过对“南方名医帮”公众号平台的优化,率先实现了对广东大部分医院挂号平台的接入,突出了项目的增值服务功能,也因此圈了不少粉。

  守住初心。这些日子,工作室非常忙碌,因为我们正着手筹备首届寻找广东好医生项目的致敬活动。项目操作过程中,强调融合的南方名记工作室培育项目进一步释放出指挥棒的“黄金成色”,让团队形成合力,实现更聚合、更立体、更贴近、更走心的传播效果。

  该活动得到了热烈响应,患者、媒体、医院、地市卫生计生部门共推荐了来自广东19个地市、118个单位的146名候选人;从海量的投稿线索中,经过25万网友60万票的评选加专家评选,最终选出了10位“广东好医生”,10位医生获“广东好医生”优胜奖,3位医生获“网络人气奖”。值得一提的是,投票时间仅为短短10天,在未经任何商业推广的情况下,仅在“南方名医帮”公众号就有这样的影响力,可见网络共振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这个过程中,我们精心制作了28条好医生全媒体报道推送,不停有网友评论留言,有点赞医生偶像的,还有点赞推送内容的。从评论、留言的反馈,我们回味了为项目投入的诚意、燃烧的热忱和付出的心血,我们360度观察,用心采写,生动呈现。

  该项目带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技术怎么进步,好内容总能引起共鸣。因为它们往往触及真善美,能直抵最柔软的内心深处。当我们在转型期竞相追逐时髦的技术,展开新锐的探索,寻找“爆款”的秘密时,不妨也想想初心:如何当好一名全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者?好内容会转化为粉丝,带来点击量,辐射出影响力。

“主流网红”这样炼成

白丽媛

  2016年11月8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融合大幕拉开,正式从“读者时代”迈入“用户时代”。试水全媒体的首场活动就是“网红记者直播”,在长达9小时的直播里,共有17名来自采编一线的“网红记者”通过直播镜头展现了融媒体背景下的媒体人日常。

  数据显示,截至8日当晚19时,直播页面在浙江新闻客户端和浙江24小时客户端上总计有48万人次观看,活动当日,浙江新闻客户端总新增用户数同比提升56%。

  当穿上“网红”“直播”等鲜亮外衣时,传统媒体记者如何实现从文字记者到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升级”,从驾轻就熟的平面传统媒体报道转向全媒体融合报道,并学会以用户思维去创新新闻生产,都成为引人深思的问题。

  作为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记者,我入选了浙报集团第一批“网红记者”。接到直播任务时,我还是有些紧张。虽然大学里我学的就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来浙江日报工作前,我还在央视财经频道做了一年实习记者,也完成了不少出镜报道,但是直播这种新玩法,对埋头写了几年文字稿件的我来说,仍是个不小的考验。接到任务时,我开始飞快地思考:我要给观众直播什么内容?直播内容要以什么方式呈现?这场40分钟的直播要在哪里完成?这些问题都找不到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因为这次9小时的直播,也是浙报集团和记者们的首次尝试。

  接到直播任务后,集团领导先后开了几次会议,并给每名“网红记者”配备了一名编导和直播运营人员进行专项对接。他们的任务是根据每个“网红记者”的个人特点、工作经历、表达特色等,对直播脚本、直播形式进行指导和确定。此外,还配备了一名摄影记者,负责直播当天的视频拍摄。

  在选择哪里作为直播地点这个问题上,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在否定了众多方案后,我想起自己此前参加G20杭州峰会的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峰会结束的第二天,我曾进入主会场探营,那些气势恢弘、构思巧妙的建筑物令我叹为观止。这不就是大家关注的直播话题吗?

  经过多轮沟通,我们联系好了当地宣传部门和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确定了直播的时间、地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直播流程,凭着之前采访的经验,我给自己的直播节目设计了一整套脚本,包括具体的行进路线、每个地点的内容和时间安排等。为了丰富直播的内容,我还特别邀请到了安吉大康椅业的负责人参与直播互动,G20峰会上的网红产品——午宴厅的椅子正是出自于他的公司,也曾被很多媒体报道过,这些环节可以说都是“自带流量”的。

  直播当天,我做到了一镜到底,圆满完成了直播任务。回看节目的时候,虽然仍有瑕疵,但令我欣慰的是,我通过这次直播活动完成了一名文字记者到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升级”。

  在我看来,面对媒体融合的大趋势,“网红记者”首先得是一名优秀的全媒体记者,关于新闻报道的“十八般武艺”都得样样精通。

  第一,现场的表述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网红记者”除了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还需要在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把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等上多下功夫,带给观众最感兴趣的信息。

  第二,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设备。为了实现新闻产品的多媒体表达,记者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化设备及传媒新技术的应用。具体来说,主要是能够做到采写、拍摄、出镜主持等。因此,要成为“网红记者”,一是要熟练掌握数字化媒介新闻采集设备的操作,二是要提升新闻报道的多元化表达,制作出更直观形象的新闻。

  第三,前期策划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全媒体环境下,网红记者的“全能”只是基础,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以浙报集团9小时直播活动为例,这样一场直播,每个团队至少由四个人组成:一名出镜记者、一名直播摄像、一名导播和一名现场的图文编辑。因此,良好的团队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即时评论的能力。网红记者在直播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立刻播报出来。“网红记者”点到即来、酣畅流利的即时评论,将成为整场直播节目的灵魂与核心。

  直播大行其道的同时,也有人对传统媒体借“网红”转型的探索之路表示过质疑。在我看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红记者”,首先要成为一名好记者,特别是“专家型记者”。在未来,媒体售卖的不再仅仅是作品,而是用自己的独到眼光和价值判断,提供优质的内容。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更应该根据记者专注的领域和专业,培养“专家型网红”成为直播的“主流”,在满足受众的个性化资讯需求的同时提升舆论引导力。

媒体融合倒逼记者成长

孙海华  王  应

  近几年,业界探讨最多、各媒体投入精力最大的,非媒体融合莫属。对编辑记者来说,这一“融合”的直观体现,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简言之,就是媒介载体的变化;二是人的融合,一名编辑记者要从“小我”回炉再造,成为一个足够强悍的“大我”。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从这一理论的意义上讲,技术的变化带来传播载体的变化,进而言之,作为新闻产出单元的,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会面临倒逼而来的“二次成长”。

  我们第一次手执麦克风、面对摄像镜头,执行直播任务,是在2017年2月,做“滞留印度54年,王琪老人元宵节回家”采访报道。作为传统纸媒记者,我们对于网络直播这一在当时已算不上新鲜的传播方式,曾心存抗拒。

  这种抗拒,如今回想,与其说是对新生事物的天然抵抗,实则是不愿打破现有、习惯的安逸状态。再者,则是“不屑”,一向以理性、深度自居,如今却要强逼自己去搞什么哗众取宠、花里胡哨的直播?

  然而,从抗拒到必须站位前台,也只是一瞬间的转变。这样的一瞬间,实则已经历了不算短暂的“铺垫”,心理上的积蓄和准备使这样的转变显得水到渠成。紧急进入应战状态,才发现从纸媒记者到全媒体战将,诸多的不同和挑战正等你“闯关”。

  传统的纸媒记者,熟悉背景资料、构架采访提纲、采访获取信息,再对如上信息构架重组,找个切合的角度写作完稿,单枪匹马、驾轻就熟、轻松完成。可现在,直接上战场,实战练兵,颇有些战场厮杀的意味。

  先要做好设备、人员的组织。注册账号、准备设备、熟悉流程、匹配流量……之前,由于我们是在地方记者站,人手有限,采访、写稿、司机都是一人担当,而现在,我们发动全记者站力量组成的小分队,需要分工合作,采访、拍摄、报社联络、后期保障……头绪一下子多了起来。更关键的是,从报网文字到视频直播,从幕后走到前台,一点一滴都必须亲历现场。

  滞印老人王琪回家的新闻事件,本身较为特殊。地域从印度到陕西,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时空战线都拉得很长,我们负责赴其家乡——陕西咸阳进行直播采访。然而,随王琪踪迹推进的一线具体情况,包括行程、人数等均是未知数。由于社会关注度很高,王琪尚未从印度返程,他即将入住的宾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及他的家乡——乾县薛宅南村,早已涌入了不少媒体记者,而在前方,还有跟随王琪一同乘机飞返的媒体同行。

  面对如此激烈的新闻争夺战,想要做出独家内容,几无可能。这令我们陷入苦恼:毕竟,“独家视角”不仅是中青报一贯的报道特点,也是中青报人对新闻业务的不变追求,但这一次,我们感到“心里没底”。

  庆幸的是,中青报常年所奉行的报道原则,让我们在之后的采访中再一次受益匪浅。理性、冷静、人文关怀的报道基调,让我们豁然开朗,是新闻,就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奠定了我们报道的不同之处。

  在铺天盖地、纷繁复杂的信息源中,我们在推出多个微博、微信、H5、图文网稿、视频直播的同时,配以深度报纸文稿《等了五十四年的回家》。这一套“组合拳”的配合,在实现了这一新闻事件融媒体全景呈现的同时,也使其社会价值进一步凸显,获得了关注和好评。

  这次实战演练,使我们坚信:在冗杂的信息大锅烩中,大家需要和看中的,仍然是能够“与情感同频共振、传播共同价值”的好报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媒体不会失去市场,但媒介的创新绝对不能失语,它是精华展现的最快捷平台和最前沿战场。

  几次直播下来,我们感到:媒体融合,融的是人,合的是渠道。技术再怎么革新和发展,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人的使用上。融合就是打一套组合拳,对全媒体传播实施机构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更大的考验。

  在执行直播任务中,中青报可谓做到了报、网、端的全面融合。针对每一次直播任务,报社均成立专门的协调指挥中心,前方团队冲锋,值班编辑、PC端编辑、移动端编辑、技术保障等组成后方“补给”团队,随时做好保障,大家通过微信群,前后方的信息及时沟通。

  往往,人的融合是最难的环节——人不同于机器,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体现在对事业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上,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没有做不成的事。而这些也倒逼着单位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最温暖的终端是人心”,管理者的智慧和技巧,也将是新闻传播更好抵达“人心终端”的重要保障。○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7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