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奋新闻奖诞生记
2008-07-03 13:49:31
来源: 作者:
摘要:——创建中国新闻奖系列史料之四
● 阮观荣
当我准备写韬奋新闻奖的纪实时,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的国庆假日。我翻看了13年前即1995年我参与编辑出版的《首届韬奋新闻奖文集》。这些为他人作嫁衣的“绣花女”、“夜猫子”、“守门员”、“创作员”、“小木匠”、“装配师”、“策划者”的形象又在眼前活跃起来了。他们那种恪尽职守、淡泊名利、乐于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使我双眼潮湿,掩卷沉思,再次品味做一个编辑的人生哲理:“医生为病人输入的是别人的血,而编辑为稿件注入的是自己的心血。”我感同身受,是因为我在广播电台当过20年的编辑、记者,其中有3年是当早班、夜班编辑。为此,我到中国记协工作以后,情有独钟地为编辑、通联、资料工作者设立韬奋新闻奖而奔忙,为把幕后人物推向台前尽一臂之力。
创建韬奋新闻奖是时代的呼唤
韬奋新闻奖的创立,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些领导和知名人士心血来潮;它是时代的呼唤,是新闻界的要求,是领导的决心,是操办者的热忱。
改革开放的新锐思想浪潮,激励着新闻界摒弃“自己不宣传自己”的禁锢,把竞争机制引进新闻界,培养、推出自己的“明星”。请看当时宣传部门和新闻界领导的讲话:
“我们倡导新闻界也要有自己的‘明星’,有自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开展这种高层次的新闻评奖活动,有利于扩大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影响,有利于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脱颖而出。”———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讲话
“我们希望有千千万万范长江式、邹韬奋式的新闻工作者涌现出来,有更多更出色的新闻作品涌现出来。”———时任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讲话
“完全可以说,这次活动(韬奋新闻奖评选)、这本文集(《首届韬奋新闻奖文集》),填补了我国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两个空白,虽然这还只是一个好的开端。”———人民日报前总编辑、韬奋新闻奖评委会主任李庄序言
这三位领导的讲话和序言,是在首届韬奋新闻奖颁奖会上和会后发表的。但这种认识,这种指导思想已形成多年。它代表了时代的呼唤,反映了新闻界的要求,催生着韬奋新闻奖的出台。
当中国新闻奖(作品奖)、范长江新闻奖(记者奖)的评选在新闻界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和赞誉的时候,新闻界普遍要求给编辑、通联工作者评奖。于是,中国记协领导布置我们国内工作部筹办韬奋新闻奖。1991年冬季,我们同在上海的“中国韬奋基金会”取得联系,并积极进行各项筹备工作。
中国韬奋基金会的促进作用
中国韬奋基金会是在1987年6月25日成立的。张友渔任基金会主席,吴冷西等任副主席。首届中国韬奋出版奖已于1990年评选。基金会同中国记协联系,拟共同举办韬奋新闻奖。由于多种原因,未筹办起来。但中国韬奋基金会还是起了促进作用。
1991年冬季,国内工作部领受筹办韬奋新闻奖这个任务以后,比较顺利地进行了各项筹备工作,1993年4月19日,以中国记协和中国韬奋基金会的名义,联合发出开展首届韬奋新闻奖的通知,并且在1993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了颁奖大会,表彰、奖励韬奋新闻奖获得者10名,获提名荣誉者30名。
在筹备韬奋新闻奖的过程中,也有几个讨论的问题。
●有了范长江新闻奖,为什么还要设邹韬奋新闻奖?
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已经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可以把记者、编辑、通联、播音(主持人)、资料工作者等都放在这里评选,还有必要再设一个新闻奖吗?
另一种意见认为,新闻奖要有各自的特色,不能搞一锅烩。范长江是26岁就一举成名的青年记者,用他的名字设立奖项,评选中青年记者,鼓励一代代中青年记者成长,是很有特色的。邹韬奋先生是以办报刊、当编辑、做通联而著称,也是我国新闻出版界的名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这样一位热爱人民的编辑大师的名字,设立另一个以评选编辑、通联为主的新闻奖,也是很有特色的。
多数人同意后者的意见,分别设立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一个评台前的知名记者,一个评幕后的“无名英雄”——编辑、通联工作者。两者各具特色,各得其所,相互补充。
中国记协和中国韬奋基金会1993年4月19日联合发出的《韬奋新闻奖评选办法》中规定:“凡在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他新闻机构从事新闻编辑、通联工作及新闻评论、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现职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韬奋新闻奖的评选。首届评选对象是从事编辑和通联工作的新闻工作者。”首届评选结果,10名获奖者中,有8名编辑和2名通联工作者。
●为什么不用“邹韬奋”的姓名设奖,而用“韬奋”笔名设奖?
范长江新闻奖,是用“范长江”的真实姓名设奖,而韬奋新闻奖,只用“韬奋”二字,两个奖的名字不对称,“韬奋”二字读起来也拗口。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韬奋”,是先生的笔名。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韬奋”,是他主编《生活》周刊的笔名,体现“韬光养晦”、“奋斗不息”的精神。邹韬奋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著名评论家、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韬奋”这个笔名,同先生的爱国精神、伟大业绩、广泛影响联系在一起,用“韬奋”这个笔名设立新闻奖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如同“茅盾文学奖”用沈雁冰先生的笔名“茅盾”二字设奖,是一个道理。
●韬奋新闻奖的名额是否可多一些?
有的同志提出,韬奋新闻奖的评选范围广,有编辑、通联、资料、校对等多工种人员,获奖名额是不是应比范长江新闻奖多一些?在讨论中,大多数人还是主张同范长江新闻奖一样,获奖者10名,提名荣誉30名。但提出了一个办法,即每届评选的重点、范围可以不一样。如首届韬奋新闻奖以评编辑为主(7~8名),其次为通联工作者(2~3名),其他暂不评。第二届除编辑、通联以外,还增加了资料、校对工作者。
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奖者是:
朱承修 男 新华通讯社
李济国 男 人民日报
杨 青 女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黄景仁 男 广州日报
额尔德尼 男 内蒙古电视台
郭景哲 男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孙玉胜 男 中央电视台
陈礼章 男 今晚报
陆小娅 女 中国青年报
金福安 男 解放日报
邹家华的题词
在首届韬奋新闻奖颁奖会以后,即1994年秋季,我们着手编辑出版《首届韬奋新闻奖文集》。当时,搜集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1944年11月在延安邹韬奋追悼大会上的题词,还有中共中央给邹韬奋先生家属的唁电,并请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题写了书名。
这时,我们国内部有人提议,是否请邹家华副总理为韬奋新闻奖题词。当时,在中国记协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邹韬奋,是邹家华副总理的亲生父亲,鉴于父子关系和所居高位,邹家华副总理不方便题词。如果我们把邀请信送上去了,那不是给副总理出难题吗?有的认为,这是公事公办。邹家华副总理为被朱德称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的韬奋先生题词,激励大家向邹韬奋学习,是一件好事,也是对韬奋新闻奖的肯定和鼓励。即使有父子关系,也不碍事。相反,使人感到亲切。我们根据后一种意见,起草了一份报告,请邹家华副总理为《首届韬奋新闻奖文集》题词。经中国记协领导同意后,送国务院办公厅。我们等待着回音。不到半个月,办公厅转来了邹家华副总理用毛笔写的题词:
学习韬奋热爱人民、真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为首届韬奋新闻奖文集题
邹家华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后来,我们还搜集到邹韬奋先生1937年3月21日被监禁时的毛笔题字:
推母爱以爱我民族与人群。
韬奋书于看守所(民国)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这两幅字体相似的两代人题词,我们都编进了《首届韬奋新闻奖文集》,得以保存和流传。
沈粹缜老人的祝贺信
首届韬奋新闻奖颁奖大会即将举行的消息传到了上海。生活在上海的邹韬奋先生的夫人沈粹缜非常高兴,给颁奖会写来贺信。这位当年92岁的老人在信中说:
得知首届韬奋新闻奖即将在北京发奖,我感到无限高兴和欣慰。作为韬奋的亲人、中国韬奋基金会的名誉理事,我衷心向大会祝贺,向获奖者、向获得提名荣誉的优秀编辑、优秀通联工作者祝贺。
信中还追述道:“韬奋一生执著追求真理,真诚地为人民服务。他一心一意想办一张‘人民喉舌’的大众日报,但是在黑暗统治的年代,这个愿望未能得到实现……但他明白表示:理想的《生活日报》只有在理想的环境中才办得到。”“只有在新中国才能有理想的《生活日报》。”
首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解放日报副总编辑金福安,在获奖者座谈会上说:“这次到北京来参加颁奖会,我是很高兴的。就在我走的那天,韬奋先生的夫人沈粹缜,嘱她女儿邹佳骊让我带来了她的贺信。我很感动。90多岁的老人,手已经发抖了,但她坚持用自己颤抖的手在信上签上了她的名字。她还一再嘱咐,要把这封信带给大会。”这说明老人对韬奋新闻奖的重视和钟爱。【编者注: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于1997年1月12日逝世,享年96岁。】
(作者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国内工作部兼学术部主任,高级记者)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