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奥来奥去看差距

2008-10-07 19:33:50

来源:   作者:

摘要:——评点奥运报道之失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陈力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叶匡政  诗人、学者、文化评论家
          王  龙  新经济杂志评论员

  主持人的话:
  奥运来了,奥运又走了。
  媒体沸腾了,媒体又平静了。
  在这来去的中间,在这沸腾到平静的过程中,包含着多少传媒人的兴奋和压力、努力和疲惫、希望和焦虑!
  当大赛过去,当返回熟悉的工作状态,庆祝是必要的,冷静的反思和总结也必不可少。本期茶座邀请学界专家、业界同人和关注传媒的业外人士,对媒体奥运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点评。

  陈力丹:奥运报道中存在的四个问题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报道,其规模的宏大,面临事项的复杂,是我国传媒历史上没有遇到过的。各媒体充分利用地域或人缘优势,用尽浑身解数,体现出了各自水准的极致。
  虽然各家报纸全力以赴,创造了各报的最佳状态,但就存在的问题而言,也比较明显。以笔者所见的北京市场上的报纸为考量对象,分析如下:
  第一,预测新闻中主观期待过分强烈,大大损害了传媒的公信力。体育赛事变化万千,主观预测是传媒报道的大忌,但是现在各报都不同程度地触犯了这个职业忌讳。奥运第一天的报道,有的报纸出版豪华彩页,几乎理所当然地将首金赋予杜丽,特大标题,特大照片。结果,拿到上午报纸之时,恰好传来杜丽没有拿到金牌的消息,两厢对照,这时报纸在读者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同类的期待性报道,后面仍然不时发生。预测报道要留有余地,是体育报道需要谨记的训条之一。
  第二,金牌至上的意识过分强烈。除了《29th》这方面把握较好外,其他报纸不同程度地显现出金牌主义的倾向,不论是版面编排,还是预测新闻,采访、编排均以获得金牌为核心展开,对于没有奖牌的项目,报道的分量就少多了。不言而喻,金牌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但并非获得最后名次的运动员就没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要素很多,少、与众不同、陌生、心理接近,等等,都具有新闻价值。我国参加了所有项目的赛事,那么对于那些很多没有获得奖牌的项目,我国处于什么位置?想通过我们的报纸找到这样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传媒没有满足我国公众这方面的心理接近的信息需求。《新京报》安排了“银版”、“铜版”,算是不错了,但是其篇幅之小无法与金版相比。
  8月16日《北京青年报》的社评《如果杜丽没有拿到金牌》,写得很好,点出了我国选手承受了过大的金牌压力的问题。朱启南获得银牌不是高兴,而是难过得在领奖台上落泪;女子击剑获团体银牌,“某些人”没有向主教练表示祝贺。作者引用中国击剑队的外籍主教练的话质问道:难道我们不是赢得了一块银牌,而是输掉了一块金牌?不过,作者回避了传媒应对制造这种金牌氛围承担部分责任的问题。就在刊登这篇颇有思想的社评的版面上,另一篇评论却继续制造金牌氛围,标题是“金牌排行榜与国民幸福指数同温”。少几块金牌,国民就不幸福了?思想当然可以碰撞,但是评论版的编辑也得把握点“导向”吧。
  第三,有意不报我们认为不好的消息,有违我方承诺的信息公开。如此大的赛事,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没有什么奇怪的。传媒报道奥运,当然同报道其他事实一样,客观报道是基本职责,即使发生的事实不令人愉快。但是,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好。例如,开幕式上唯一的独舞节目《丝路》A角演员刘岩,排练时因设备协调不当意外摔伤,高位截瘫。这一事实在开幕式的报道中多数报纸不报,只有《京华时报》没有冷藏这则新闻。刘翔没有选上奥运会委员,8月22日的报纸只有《新京报》报道了。鼓楼发生凶杀事件,被害人一死二伤,我们只报道了美国人一死一伤,中国女导游之伤,不见报道。死伤者是美国男排教练的岳父母,我们没有任何美国男排关于这个事情的反映的报道,这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讲也是说不过去的。后来,因为外媒说女导游身亡,为了辟谣才报道了她未死的消息。类似的事情奥运期间发生了多起,我们仍然习惯于老一套管理信息的方式,以为只要我们不报道,别人就不知道。其实,越是这类我们不主动报道的消息,国外传媒传得越快,待到全世界都在传播的时候,我方才被迫发言,很被动,即使解释的全是事实,人家也不信,因为先声夺人。最终,吃亏的是我们自己。
  第四,传媒热衷于报道金牌运动员的隐私,制造传媒事件,很不应该。当然,这不是所有传媒,但数量也不少。例如某位运动员的不雅的绰号,违背当事人初衷、发动替某位运动员寻找出走的父亲的运动,还有一些纯粹属于运动员个人隐私的事项,一度在传媒上传播。若不是被制止,还不知会炒作成什么样子。这反映了我国的传媒在职业道德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学会通过自律(这次是通过他律制止的)解决传媒自身的问题。
  总之,这次奥运报道比往常好看得多,这是可喜的,但同质化也很严重。编得再好看,看任何一份报纸,就主要奥运新闻的获悉而言,已经足够了。问题是如何报道出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视角,以满足不同层次、偏好的读者群。在这个问题上,各报拉不开距离,在金牌报道的版面上,似乎都用劲过大了。报纸竞争在于如何挖掘出较新的报道话题,开阔读者关于奥运的眼界,这方面尚需要努力。

  叶匡政:一场没有“裸奔”的奥运会

  今年因为给几家报纸写奥运专栏,我对奥运的新闻报道看得比往届多些。虽然多些,也只是浮光掠影。这次作为东道主,各媒体对奥运的报道自然会有所深入,但这身份也成了某种限制,谁家请客都希望听到好话,奥运会自然也不例外。
  我的总体观感是,大多数媒体没走出“为国争光”的传统宣传套路。奥运会在别国举办时,如此定位也许无可厚非。但作为东道国,可能想得就应该多一些了。东道国身份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舞台,已经可以展示民族的形象和实力,如果报道仍在不断强调此点,就低估了民众和国际社会的认知能力,显得有点像狭隘的民族主义了。
  在报道中主要表现为,只关注那些有中国队参加的项目,尤其是强势项目,对其他项目关注太少。既使在强势项目上,也是对金牌选手关注得多,对获其他奖牌或未获牌的选手基本忽视。一旦有对手失利,甚至会用幸灾乐祸或嘲讽的口吻来解说。比如我看过几场央视的直播,是大球的比赛,一旦大比分落后,转播立即切换到了别的比赛,甚至所有频道都找不到这场比赛。作为东道主国,这么做不能不说略显小气,不仅给本国选手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对民众理解奥林匹克精神也有负面影响。这次刘翔退赛引出的巨大风波,就与历届奥运媒体不断强化奥运金牌的导向有关,使大多数观众心中只有金牌,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认知完全偏颇。
  北京奥运会是一次展示与重塑国家形象的重要机会,究竟展示怎样的形象值得认真对待。实力、国威只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真实、客观、包容、平等、友好、有规则意识同样是国家形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这些因素可能更为重要。相比较而言,这次奥运报道对前者的展示要多得多,对后者体现得则相对少些。
  另外,因为主场优势,民众心理很容易变得更为自信。所以,这也是一次让民众真正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机会,如果能少一点地将金牌的多少与国家荣誉、民族感情牵扯到一起,可能会减少一些民众对金牌认知的误区。奥林匹克精神并不只体现在金牌的多少上,更体现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背后的团体精神,和平等、正当竞争、守规则、毅力、勇敢、忍耐、不骄、不自私等公认的人类美德,这种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公民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我们有了“人文奥运”、“同一个世界”这样的理念,但如何将这些理念和精神贯穿在奥运报道中,仍检验着执行者的感悟和能力。从看到的报道来说,这方面的改变仍然不大,大多还是以前的方式和思路,只是信息更密集一些。这样的国际性报道,需要博大的胸怀和平和的心态,才会赢得更多的认可与尊重。
  另一个大的感觉是,这次报道对奥运的狂欢、快乐的气氛,展现得也不充分,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要弱于往年。大多数解说员都说得小心翼翼,明显没有发自内心的激情。而选手一说话,就像在开诉苦会,很少听到选手谈及对一个项目的喜爱和从中获得的乐趣。我记得看前几届奥运报道,我们总能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狂欢气息,各种花絮、趣闻非常多,对赛场上各种搞怪的人也常有表现。这一次,几乎完全消失了,似乎变成了一场只有金牌和竞赛的奥运会。刚开始20多枚金牌时,大家还兴趣很大,后来对金牌就完全麻木了。要知道奥运会大部分的观众并非真正的体育迷,他们往往更需要一些花边或新奇的新闻,才能真正调动起他们观看和参与的兴趣。体育本来就是人类共同享有的一种快乐,它一方面要体现超越,另一方面更要体现享受和放松。当越来越多的民众把体育当作消遣、视为狂欢时,媒体想的还是如何用金牌来提升民族自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已落后于时代了。奥运的发展或许与国家有关,但国家绝不是奥运的终点。奥运就是一场大的游戏,无论它的竞赛规则多么严谨,它终究是一场人们为了寻找快乐的游戏。古代奥运会之所以规定裸体竞技,就是期望给人们带来放松和愉悦。一场没有“裸奔”的奥运会,总显得不那么正常。
  不过,这次几大网站的博客频道,在奥运报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圆形会议厅,迎来了各种各样的观众和论者,在其中发表他们对奥运的看法,传播一些有趣的花絮,加深了民众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同一个问题。包括刘翔退赛、郎平“和平大战”、谢亚龙下课等引起巨大争议的话题,都在博客这个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和展示。这虽是本次奥运报道的民间力量,但也成了这次报道中的一个亮点。
  一个国家的新闻报道,和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一样的,过多地往自己脸上贴金,总会招来别人的不适或反感。“金牌第一”的价值,就在于使我们终于能放下金牌这个包袱,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体育和自身了。中国代表团最后的低调发言,显出一份成熟,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掌声和称许。相信经过这次历练,中国媒体在未来的奥运报道中,能更多地体现包容世界的眼光与胸怀。

  王龙:中国媒体失落的主场优势

  自从中国进入“奥运时间”,全球舆论便进入了“北京时间”,包括火炬传递、奥运筹备、赛场建设、开幕式排练,乃至由此外延的环境、交通、文化等,都成了世界媒体最关注的话题。曾几何时,西方几乎调动了一切话语资源,对北京奥运会竭力进行意识形态渲染,一度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华人媒体的同声谴责。舆论乱象掩盖了奥林匹克运动的要义,差点使一场运动会演绎成没有层次和空间的舆论对抗赛。
  西方媒体如此“关注”北京奥运会,当然不完全基于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从“北京奥运村不许运动员带《圣经》”,到“北京奥运工程导致125万人丧失家园”,再到“奥运口罩代表团”,其表达与真相都有相当大的错位。当然,这种“八卦”并不带有娱乐性,尽管表现在以公正、客观自诩的西方媒体上有些黑色幽默味道,但总体上不过是延承了西方某些政客的见识,就像美国《生活科学》8月15日所说,“奥运会使中国注定成为世界上新的头号超级大国”,这样的“胡说八道”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信。
  应该承认,奥运会给很多人提供了施展想象力的平台,但如果把西方媒体的言论全部看成“敌情”,肯定是过于敏感。向来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的西方媒体,当然不会忽略奥运会这个举世瞩目的焦点,尤其是中国前所未有的舆论开放,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扩展影响力的时机。站在这样一个角度看,某些西方媒体捕风捉影、小题大做、望文生义并非不可思议。更何况,奥运会向来与媒体如影随形,在奥运会促进传媒国际化的同时,传媒也把奥运会推到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既然北京奥运会是西方媒体扩大影响的机会,对于中国媒体自然也是个展示自我、改善生态格局的机遇。可惜的是,一些媒体并没认识到“主场”优势,与老牌的西方媒体相比,不仅缺乏沉稳和主动性,而且还缺少应有的豁达与智慧。比如,南方某报对路透社英文网站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国体操女队无缘决赛》进行“纠错”,对其制造“假新闻”提出了职业道德质询,迫使路透社对自己的“技术疏忽”致歉。但这种“纠错”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职业素质,在没有进行核实的情况下,就用情绪化的词汇痛骂对方“无知愚昧”,同样损害了中国传媒形象。
  当“反驳”成了一种惯性,掉进别人制造舆论陷阱中就在所难免。事实上,在一个世界性的重大活动中,出现各种不同声音本是正常现象,既然北京奥运会被人视为中国的“成年礼”,国际舆论对这个大型典礼进行全方位审视也在情理之中。令人不可思议的还不是某些人心无三分定力,而是那种自以为老练的表达方式。看看奥运期间在网上风行的新闻就知道,诸如某冠军把陪练“摔”成老公、女运动员遭受性骚扰、女志愿者被老外亲吻等等,如此形而下的花絮可谓五花八门铺天盖地,媒体似乎都醉倒在了运动员的隐私里。
  一边是对中国全方位的探视和挑剔,一边是分寸失度不知自我的情绪宣泄,构成了本届奥运会的另一个看点——刘翔伤退、国足惨败、姚明怒骂,这些悲情都能转化为娱乐效应。当然,观众以轻松的态度对待赛场上的沉重并不过分,问题是作为人类活动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媒体所肩负的责任不是互相诋毁和互相取悦,而是客观、公正、公平。中国几十年的改革终于争取到了一次传播民族文化、塑造自我形象的机遇,任何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机构及其从业者都应该弥足珍贵。
  毫无疑问,北京奥运会是对中国“软实力”的检阅,人们期盼举办奥运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希望中华文明得以发扬光大,因为近年来文化的传播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单就电影等视觉艺术来说,传达给世界的信息除了《红高粱》中的野蛮、《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心术,就是《卧虎藏龙》、《英雄》中的打斗。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诠释基本停留在传统概念中,致使虚假的形象基本误导了全世界。而事实上,增强“软实力”首先应该塑造一个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国家形象,实现这样的目标用曾经的辉煌来表述肯定词不达意,靠花边新闻娱乐世界更是荒谬不堪。
  北京奥运会让中国运动员第一次主场参赛,所谓“主场”,起码意味着拥有极强的示范作用与地利、人和优势。引申到媒体层面,能够一呼百应,同时拥有世界上40多亿受众,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可多得。要知道,在媒介功能得到充分挖掘的信息时代,媒体的社会定义也越来越清晰,每个声音和态度都代表着一个群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对处于主场的中国媒体尤其如此。○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