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大众报人在路上

2008-12-04 19:30:56

来源:   作者:

摘要:


  主持人的话:
  2008年,中国大事频发,记者的身影跃动在每一个现场。大众报业集团的年轻记者们,与全国的新闻同人一起,奔波在路上,思索在路上,收获在路上。
  第九个记者节来临之际,祝所有新闻同人节日快乐!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贾瑞君  大众日报记者
          彭  东  齐鲁晚报济南记者站站长
          朱    生活日报记者
          崔恒亮  半岛都市报记者
          朱贵银  鲁中晨报重点新闻部主任
          尹  珂  鲁中晨报记者

  贾瑞君:在北川的两个月

  今年是我6年记者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年,四次入川,两次生死考验,写满4个采访本,发表稿件70多篇。
回想自己的采访经历,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新闻工作除了敬业,更需要专业精神和责任感。作为一名记者,“我来过了,我看到了,我记录了”。我到了惨烈大地震的现场,我看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顽强,我记录了英勇山东人的古道热肠。
  今年从5月到9月,5个月里我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是在北川度过。
  第一次入川采访是在今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之前,我从没有去过四川,遥远的天府之国,在我脑海中只是一个山清水秀的画面。5月19日下午,和同事到达绵阳时,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周,混乱和惊恐依然是那个城市的基调。裂开的墙体、杂乱的街道,到处都是人,解放军、医疗队、志愿者、政府工作人员,更多的则是那些源源不断汇集到市政府来的难民:浑身泥浆,空手或者只背着一个塑料袋子。没有经历血腥的场面,没有看见救人的场景,但我看到了难民的眼泪,看到了无助的眼神。当天下午的采访,我感到特别压抑。尤其是在九洲体育馆,4万多人聚集在一起,偌大的体育馆上下两层挤得水泄不通,一张棉被就是一个家庭,每人的脸上写满了惊恐和无助。
  第四次入川,已是9月下旬。由于援建已经进入正常程序,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作为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宣传山东省的援建工作。如果为了省事,记者完全可以待在指挥部的板房内,等待指挥部的信息,抄抄他们的简报,或者直接打电话到各个市的援建指挥部问情况,这样也可以写稿子,反映他们的工作,但我没有这样做。
  此前三次入川采访,虽然都是在北川,但由于关内道路不通,一直就在北川关外道路通达的6个乡镇采访,关内的情况,一无所知,只能通过看文件看材料获得,而这次无疑是我入关采访的机会。
  从9月21起,我跟随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到北川关内采访。由于关内14个乡镇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震后一度道路中断。这是大地震后经大忠第一次专门到关内乡镇调研。3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到达禹里、墩上、坝底、马槽、白什、青片、白坭、都坝、贯岭9个乡镇了解当地受灾以及援建的相关情况。这些乡镇全部在崇山峻岭间,山高林密,人烟稀少,道路状况非常不好,地震之前就很少被外界关注过。9月21日夜宿马槽乡,这个乡驻地只有19户人家,当地政府安排我和济宁医疗队的援建队员住在一起。没有板房和帐篷,我们住在一座清代举人的废弃大院中,木质结构的房子在地震中丝毫没有影响,只是空旷得让人有些害怕。安排我住宿的马槽乡一位女乡长告诉我:“这么多年来,你是我在马槽乡见到的第一位记者。”
  在这些乡镇,我第一次看到了令人惊叹的羌族木楼。这些木楼虽然样式简单,但却结构牢固,非常适合当地的地质结构,以至于“地震时房子能和大地一起晃动”。因此,和关外6个乡镇房屋大面积倒塌不同的是,北川关内12个乡镇房屋倒塌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此前,一直有传言说关外0.5元一块的红砖运到关内要2.0元多,但通过三天的走访,我了解到,因为大都是木楼,关内对红砖的需求量非常小,地基部分过去一直用石块,地震过后,红砖最贵也只有1.3元左右,并且只维持了很短的一段时间。这个信息很重要,因为此前建材价格上涨过快,延误了北川永久性农房建设进程,援建办公室甚至已经开始准备在关内建砖厂。我将这一情况向援建有关负责人汇报,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
  23日晚离开贯岭乡结束此次采访时,已是晚上8:40。此时,天空下起了小雨。由于前一天刚下过今年北川最大的一场暴雨,部分地区降水达到200毫米。很多人担心路上的状况不好,但是第二天一早还有一个重要的会议,经大忠必须赶回绵阳市。从贯岭乡回绵阳,只有经桂溪这一条路,这条路也是北川最危险的一条路。从贯岭到桂溪只有24公里,我们用了4个小时才走完这段生死之路,中途差点被泥石流吞没。到达安昌镇指挥部时已是次日凌晨2:40,距离从贯岭出发已经过去了5个多小时。
  事后,曾有朋友说我,为了一篇小稿,不值得去冒险。我说,我是记者啊,不到现场怎么写稿子呢?
  不到现场不写稿子,这是大众日报记者多年来一贯的作风。既然人在前线,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必须到第一线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至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时,对我而言,记者就如同武侠小说中那些仗剑走天涯的侠客,一席黑色斗篷,一身绝世武功,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专为黎民百姓打抱不平。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后才发现,侠士们已经褪下斗篷换上西装,纵身滚滚红尘化作新时代的新闻人。
  如今,最初的理想已渐行渐远,现实却愈来愈清晰,肩头的责任也越来越明确。大学老师临毕业时曾告诉我:“做记者,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先做人后做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偷懒。”每每遇到不顺,心念及此,力量倍增,也让我永远铭记在心:无论何时何地,记者的责任不敢忘,记者的操守未敢丢。

  彭东:当重大新闻无法回避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在《畸变的媒体》中提出了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今天的媒体刊载的信息有多少真正具有实质性内容?与公众利益有关?”李希光认为,“回避重大新闻”是“畸变的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然而,2008年中国媒体在重大新闻报道上富有成效的积极作为,预示着我们正进入一个重大新闻无法回避的时代,尤其是报纸媒体,对国内外重大新闻题材的把握能力已经直接影响到其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大事之年”对于笔者而言,正如“大考之年”,得与失值得总结。
  ◆“随时出发”的背后并不简单
  重大新闻发生后,记者越早赶到新闻第一现场,往往就越容易占据新闻报道的制高点,这就要求记者能够具有“随时出发”的能力,然而,“随时出发”的背后并不简单。齐鲁晚报一位资深摄影记者常年保持着一个习惯,就是始终有一个备用包放在身边,里面装着出差必须使用的器材以及现金等,当重大新闻发生时,一旦接到奔赴现场的指令,就可以背起包立即出发。
  其实,记者自身的准备并不复杂,真正影响到能否“随时出发”的还是记者所在媒体对重大突发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齐鲁晚报决策层以最快时间做出反应,在几个小时内就派出了前往灾区的首批记者,齐鲁晚报成为最早在灾区发回山东救援人员行动相关报道的省内媒体。
  2008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媒体开始参与到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而这也意味着地方媒体的竞争已超越空间的界限,各大地方性媒体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之争将更为激烈。
  ◆大事报道考验记者综合素质
  回顾今年笔者参与的大事报道,每次报道在外的时间一般都超过半个月,最长的接近1个月,时间长、任务重,这需要记者具有良好的“野外”生存能力,所谓的“野外”生存能力,其实就是记者单兵作战的综合素质。
  出现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前方记者,当目睹新闻事件发生后,需要自己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行动(不仅仅是单纯的采访),否则“战机”稍纵即逝。重大事件的报道,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检验,新闻报道的成败不单单取决于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笔者认为,记者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现场采写新闻的能力,还包括新闻策划能力、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政治觉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情商”等等诸多丰富内容。
  ◆新兴媒体逼迫纸媒记者转型
  我们发现,在每件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背后,网络等新兴媒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正是网络媒体传播在中国的突出表现,才使得国内重大新闻变得越来越无法回避。汶川大地震期间,网络媒体的迅速及时让纸媒记者望尘莫及。北京奥运会期间,几乎全天候的电视和网络直播,更让传统媒体的处境尴尬。
  笔者在北京奥运会采访时,多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当纸媒和电视记者还在忙着补充自己的采访时,网络媒体的记者已经捧着笔记本电脑蹲在一旁,以最快的速度将报道传上网。
  当“速度”已经成为了纸媒等传统媒体无法回避的劣势时,就需要纸媒的记者换一种思路进行采访报道,纸媒应当在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深度需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齐鲁晚报在重大新闻报道中之所以常常能够高人一筹,其实正是得益于一批记者的成功转型,一批能够从事“深度报道”的年轻记者已经成长了起来;而反过来,通过让更多的年轻记者参与到新闻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又使他们的这种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快速学习是记者的立身之本
  “大事之年”正如“大考之年”,对于记者而言,每一次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都像一次考试,每次考试过后,都会让笔者深切地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欠缺,需要学习提高。笔者认识到,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需要补充的知识,这种快速学习能力才是记者真正的立身之本。
  当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我们发现,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影响到我们各自所在的新闻报道领域,而绝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这其实就是中国在全球性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带来的直接变化,而记者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善于学习。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曾经有多场重要的官方新闻发布会没有翻译在场,记者全都用英语提问,此时此刻,笔者感到掌握英语对于一名记者是何等的重要。这些经历都说明,善于学习是记者在重大新闻报道中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对于记者而言,我们需要的也并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每一次重大新闻事件采访本身,也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过程,依靠在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学习,记者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将会游刃有余。

  朱由頁:当年轻记者遭遇重大新闻

  2008年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每一个重大事件对于记者来说都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然而,在一年之中接连遇到如此多的“新闻战役”,我们在这之前都准备好了吗?尤其是在目前新闻从业者普遍较年轻、各媒体都在靠年轻记者打天下的时候,面对如此多的重大新闻题材,年轻记者们该准备什么?
  笔者就是一名年轻记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笔者也曾先后参加过一些大型的报道,略有一点浅见。
  ◆对于充满未知的突发事件,随机应变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年初制定全年的工作计划时,相信绝大部分媒体都把北京奥运会纳入了2008年重大报道计划之中,但汶川大地震绝对在意料之外。面对余震不断的灾情,面对从未经历过的惨境,有的记者感觉无从下手。
  “碰见什么就写什么吧。”当笔者作为生活日报第二批赶赴灾区采访的记者于5月20日抵达四川时,好几位同行都说出了这样的话。此时,距离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随着幸存者获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救灾重点已经逐渐从搜救转向援建,而山东省也在此前刚刚被确定对口支援重灾区绵阳市。
  在后方领导的指挥下,笔者和在前方的三名同事一起对当时的救灾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救灾重点已经开始转移,报道方向也应该适时调整。同时,作为一家来自山东的媒体,如何让救灾报道和我们的读者更加贴近,也是报道的重点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终决定,到绵阳去,把报道重心放在绵阳。
  事实证明,我们的这次调整是正确的。我们到达绵阳的当天,山东省政府派出的援建先头小组也到达了绵阳,并与当地政府进行了初步对接。随后,山东省副省长、山东省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地市的援建队伍也相继抵达绵阳,并成立了援建指挥部,援建工作迅速展开。对此,我们用大篇幅进行了详细报道,将山东援建队伍在灾区的援建进展情况在第一时间呈现在了山东读者面前。
  从5月20日到6月5日,在灾区采访报道的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我们的报道方向进行了数次调整,每一次都紧跟着救灾重点的转移,这也正是我们的救灾报道能够获得读者认可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对于第一次参加如此重大题材报道的笔者而言,此次抗震救灾报道的最大经验,在于当面对充满了无数未知因素的重大突发事件时,一定要把握大局,随机应变。
  ◆好的系列报道,首先要有好的组织策划
  相对于汶川大地震的突然而至,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应该说早已在各大媒体的掌握之中。然而,面对这些相同的题材,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报道做得更有特色,尤其是对年轻记者而言,怎样才能独立成功地完成一个重大题材的系列报道。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策划能力。
  作为一名负责时政新闻的记者,笔者近一段时间先后参与了两项重大题材的报道,一个是9月份刚刚结束的纪念济南解放60周年的报道,另一个则是目前正在进行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虽然这两个题材一个具有地域性,一个具有全国性,但总的来说都属于已知的重大事件,属于回忆总结性的报道题材,可以说“料已经摆在那,关键是怎么去做”。
  在做纪念济南解放60周年的系列报道时,为了能在同题竞争中作出自己的特色,笔者先详细了解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又与党史研究室、档案局等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搜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然后在吸取外地媒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开辟了“60年60个精彩瞬间”栏目,将济南解放60年来的重大变化以图文并茂、历史背景穿插人物故事的方式进行了生动描述,获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
  而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报道中,我们又策划出了“珍”爱30年——寻找1978年结婚的真爱夫妇、市民摄影节、决策幕后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并将读者引入到活动当中形成互动,同样获得了众多读者的认可。
  通过这两次参与报道,笔者充分认识到,这种已知重大题材的系列报道,对于记者的组织策划能力是一种巨大考验。记者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外,还要从事很多无法体现在报道中的策划、组织、协调等工作。而这些,也正是像笔者这样从业时间较短、经验还有所欠缺的年轻记者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崔恒亮:大事之年的记者使命

  “记者”两个字意味着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记录事件的人,事件有大有小,而对于每一个记者来说,见证大事、报道大事都是一个新闻理想。自从2002年进入半岛都市报,开始从事记者工作以来,像很多同行一样,我也把记录重大事件、见证历史时刻当成自己的理想,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实现。在2008这个大事之年,中国发生了两件百年难遇的大事,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而我有幸成为这两件大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真正体会到了“记者”这两个字背后的千斤重担,正如报社领导对我所说的那样:“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是你一生的财富。”
  ◆大灾面前的使命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奥运之年,让每一个体育记者都为之四处奔波,我也不例外,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大地震突袭四川,而我成为了这场大地震的亲历者,在灾区报道的那13天让我终生难忘。
  时至今日,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我依然为之心动,因为那让我平生第一次有了战地记者的感受。在5月12日的下午,当我从成都所住的宾馆楼上疯狂冲下来之后,随着人群奔跑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这种感觉:我并不是一个普通的逃难者,而是一个见证历史时刻的记者。于是我掏出了包里的相机,边跑边拍,尽力记录下现场的每一个瞬间。当晚冒着余震的危险,发完亲历稿件后,与领导沟通,得知可以留在成都,我激动得浑身战栗,久久无法平静下来。我跑到街上去观察见证震后的点滴,一整夜没有合眼。作为记者,我需要在现场见证这一切,然后记录下真实的感受传递给读者。
  作为一个记者,当大难来临的时候,我无法像一个普通的志愿者那样,为灾区做出直接的贡献,但我可以用心去体会、记录现场所发生的一切,用文章去感染后方的读者,让大家齐心协力帮助灾区。这就是我在灾区奋战13天的最大动力,在那些日子里,受那些生命奇迹的感染,我浑身都充满了力量,特别是独自奋战的第一周,每天只能保证吃一顿饭,只能睡三四个小时,还要在长途跋涉后,发回5000字以上的稿件,在这样的高强度劳动下,我却一直没有觉得累。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让我至今回想起来还觉得不可思议,唯一的解释就是那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着我,让我每天将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灾区,与灾民一起战斗,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们。
  其实,作为一个体育记者,我原本很难有机会遇到这样的历史时刻,我很庆幸的是,自己不仅成为了历史时刻的见证者,而且有机会留在灾区战斗。在那段日子里,在我的脑海里,没有什么体育记者和其他记者的区别,也不管平时负责的是什么口,我只知道,我是一个记者,记者就是要在现场记录大事的。
  ◆奥运面前的使命
  如果说,在灾区做一名战地记者是机缘巧合,从体育记者临时转为战地记者,属于客串,那么,在北京奥运会上,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从事的就是老本行。
  不过,尽管我之前做了4年体育记者,期间也经历了许多大赛,但没有一项大赛可以与北京奥运会相比,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赛事,而是与我们这个国家、与每个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在奥运会的报道上,报社的重视程度和报道力度也是空前的,提前1个多月,我就与同事们一起到北京开始了前期报道,一直到奥运会结束,我们这个奥运报道团才回到了青岛。
  在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记者的另一种使命感:作为一个东道国的记者,我们需要用亲身的感受和报道,把民族自豪感和奥运精神传递给读者,让他们也能体会到这种精神,从而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事实上,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只是让我们自豪的一个方面,更让我们自豪的是,借助奥运会这个平台,我们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力量——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百姓的安康。在奥运会上,我为中国运动员所获得的每一枚枚金牌而骄傲,但更让我骄傲的是,一个个普通的志愿者,一个个普通的老百姓,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让外国记者和外国运动员竖起了大拇指,正如一个英国记者所写的那样,给他感触最深的是那个每天在卫生间门前工作的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我几乎每天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奥运会是我们这个国家向全世界展示新形象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要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一个记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报道来让读者体会到这种精神,让读者和我一样受到鼓舞。这种感觉同样是百年难遇的,北京奥运会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忙碌于其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四处奔波,正是这种精神一直鼓舞着我们,成为我们战斗的精神支柱。

朱贵银  尹珂:重大事件报道要有平民视角

  对重大事件的采访与报道,一直是鲁中晨报的办报重点之一,2008年正是重大事件集中的年份,鲁中晨报均派记者进行了采访与报道,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这些大事件的采访报道中,我们发现平民视角是一个和读者拉近距离的有效途径。
  南方大雪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第一场大雪到多场大雪,民众的心情也由惊喜转向担忧。量变引起质变。当总编辑做出外派采访决定的时候,山东各条战线的援助队伍还没有完全行动,怎样才能让山东百姓对南方大雪感同身受呢?我们做了全面的考虑,必须找一条主线。蔬菜!这个字眼闪现的时候,我们很兴奋,毕竟山东是南方众多城市的蔬菜供应基地,大雪封路山东蔬菜如何运送?
  我们与拉菜的运输车一起去南方,体验山东蔬菜运送到南方的艰辛过程。这一去就是10天,我们采写了大雪中的山东蔬菜与山东人,与他们吃住在一起,足迹遍布南京、常州、苏州、上海、杭州、衢州、景德镇等南方城市,以平民的视角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大家真实感受着南方大雪带来的影响。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作为鲁中晨报特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历时半月有余,写下数万字的稿件,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8月的北京是炎热的,火辣辣的太阳每天在脸上直射。但是北京奥运会的采访让我们忘记了所有无关奥运的事情,从正月初八离开报社到奥运会结束,回家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为了能采访到张艺谋,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守候到了凌晨3点;为了能采访到杜丽,我们在拥堵的人群中挤掉了手机和钱包;为了能在第一时间采访到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和美国队的巅峰对决,我们在大雨中咬牙坚持……体育新闻的采访和体育比赛一样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当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的首枚金牌会诞生在射击场时,而它却出现在举重馆;当更多人的目光对准110米栏的终点时,意外却发生在了起点……奥运盛会,场场比赛场场精彩,如果想有更多的收获,只有不惜体力,在各个场馆奔波。如何让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和读者的心一起舞动?我们用平民视角把一个个现场真实的小故事化为我们读者的家常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今年9月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因为“神七”在这里发射,中国人将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我们仍然想到的是用平民视角去报道,和我们的读者无限拉近距离,让无比神秘的飞船上天成为大家更容易理解的科技行动。于是,笔者在发回的稿件中用尽量多的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读者做介绍,同时把采访的重点放在了和山东及山东有关的事情上,于是就有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司令员崔吉俊接受本报专访》等报道,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平民视角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这是鲁中晨报对重大事件报道的一种探索,并从中受益匪浅。重大新闻事件,以其显著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影响。这类新闻,不仅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颇为关注,普通平民也非常关注。这正是媒体抓住时机,提高其大众媒体接触率、建立媒体公信力和强化影响力的大好机会。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立刻在事件发生地及其周围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和舆论冲击波。群众中的目击者,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使各种讯息不胫而走。特别是在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的报道中,讯息往往真伪交织,虚实难辨,特别需要媒体从做好群众工作的角度进行报道。这时媒体就应该顺应大众的舆论需求,及时释疑解惑,澄清是非,理顺情绪。这就要求既从权威的角度反映党和政府的态度、措施和处理程序,还特别要从平民的角度观察事件、分析事件,忧群众之所忧、急百姓之所急,反映他们的心声和意见,从而引导舆论。
  当然,仅仅从平民的角度报道还是不够的,还要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不是小圈子里的谈话,更不是媒体人的自言自语,而是要与整个社会进行交流与对话。吸引受众广泛关注的目光,才能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一般来说,对绝大多数受众而言,这些大事件离自己的生活毕竟远了点,但是如果我们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最富感情冲击力的地方入手,把整个大事件融入一个具体的事件中,文章自然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都市类报纸的读者最关心的是他们周围活生生的“人”,平民视角的关键点就在于“人”,这是媒体必须全力把握住的切入点。我们要着力彰显社会富于人情味的一面,用故事、用感情把一个个重大事件做成精品,履行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来源:青年记者2008年11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