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新闻富矿”该怎么挖

2009-04-21 11:07:05

来源: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曹  林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
  王志安  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策划组主编
  巩  勇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博士生
  主持人的话:会议被称为“新闻富矿”,每年的两会报道更是党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重头戏”。但是程序化、模式化的倾向,使传播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改进会议报道,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网络、都市报等媒体的加入,两会报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而某些探索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有观点认为,两会的花絮报道过多,真正有用的报道太少;有人更提出了“政治娱乐化”的倾向是不足取的。究竟该怎样开采会议这个“新闻富矿”?两会报道应着力于哪些方面去创新?请看嘉宾观点。

  曹林:抓住两会报道的新闻规律与政治规律
  今年两会期间我负责中国青年报两会特刊头版的评论写作,为了掌握更多的两会信息,每天要浏览各大媒体海量的两会报道。某天看到媒体两则报道后感觉很不舒服,都是关于追访去年两会“炮手”的。一个记者采访去年因对《劳动合同法》放炮引起舆论热议的政协委员张茵,当听说张委员今年的提案是关于环保的话题时,没有等到“猛料”的记者遗憾地说:今年您这两个提案挺温和,去年您被媒体评为“五大炮手”之一,今年不打算再做“炮手”了?——诱引着张茵继续“放炮”。不过张委员没有上套,而是很不客气地回应:提建议要看当时那个环境,至于“炮手”什么的,还是别谈了。
  另一新闻是关于另一个“炮手”穆麒茹,她去年“钉子户造成了房价上涨”的“炮论”引起热烈讨论。她今年在两会上发言非常谨慎,于是记者对她用上了“激将法”激她“放炮”:你是不是有了去年的事情,不敢发言了?——穆委员也没有接茬儿,而是淡淡地说,“我的提案还不是很成熟。”
  诱引、激将和怂恿代表委员放炮,我觉得这是很不健康的采访心态。我感觉,某些媒体热切期待和坐等代表委员在两会上大胆直言、勇敢“放炮”,已经不是为了代表委员能真正反映民声民意,不是为了代表委员敢于监督和批评政府,不是为了行使某种民主权利,而是为了便于炒作和渲染,便于报道成为吸引眼球的大新闻,迎合某种看热闹和欣赏表演的围观心态。他们其实并不看重代表委员到底说了什么,有没有反映真实的社会问题,而仅仅注重那种“放炮”的姿态和言论的可炒作性——可以提高阅读率和点击率,引起舆论亢奋的尖叫,让报纸热卖和记者扬名。
  不仅是诱引代表委员当“炮手”迎合舆论观赏,还有媒体记者热衷于追逐那些明星代表委员,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就是有报道说一个女记者为采访到张艺谋竟然当众抱住了他,电影导演冯小刚也多次被堵在了厕所中,为追逐明星签名而引起会场混乱的事情更是很多。一些有着官员身份的代表委员也遭到了媒体的狂堵,而许多基层代表却被冷落在一边。还有许多严肃的公共话题被娱乐化,媒体聚焦于讨论诸如“人民币改为中华元”、“每周放假四天半”、“斗鸡博彩合法化”、“设学士后解决大学生就业”之类花哨、八卦议案和奇谈怪论,而对许多真正的社会问题缺乏关注热情。
  一个负责任的、有职业追求的媒体,不应以娱乐化、春晚化的心态来报道两会,而应该去关注真实的社会问题、关注公众想知道的信息、关注那些最能体现代议制特点的新人、新事和新闻。
  新闻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两会这种中国人最重要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举国关注的政治盛事上,各大媒体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派出最精锐的记者编辑,配置最先进的采编设备,力争在这场两会新闻大战中赢得声誉。两会报道年年有,新闻并不难找,随便找个代表委员聊几句就可以写条新闻,可这种平庸的报道很容易就淹没在每天全国各地海量的两会报道中。或者随便堵住个明星委员透露点八卦就可成热点,可这样靠明星人气撑起来的热点与两会毫无关系。两会报道怎样才能出新、出彩并写出有影响力,真正反映代议制气质的新闻呢?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在两会开始前为报道组动员时,对报道组的编辑记者们提的要求是:做好两会报道要遵守两个规律,一是新闻规律,一是政治规律——我非常认同这个判断,它抓住了两会报道的关键。仅有新闻规律而无政治规律,很容易使报道仅能吸引眼球而缺乏政治内涵。而有政治规律而无新闻规律,则报道不会激起公众的关注兴趣。
  两会报道要遵守新闻规律,这很容易理解,新闻纸上的任何一篇报道都要遵守新闻规律。遵守新闻规律,就是要关注那些真正能体现民主点滴进步的新事,关注那些公众非常想知道、有权知情的新信息,关注那些暴露社会问题的新现象,新闻规律的核心在于“新”。
  两会报道所以要遵守政治规律,因为两会是一场盛大的政治活动,只有遵守政治规律,才能抓住两会最吸引人的地方,反映出两会的精神气质和核心内容。两会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政治的核心规律是人民选出的代议士代表人民参政议政和对政府进行监督——两会报道要以关注这个核心事务为重心,才能做出真正反映两会政治场景的新闻。
  中国青年报最引以为豪的两会报道,就是当年摄影记者抓拍到了几个“第一”:第一张反对票,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站起来说“我反对”的代表——这几个报道就最好地体现了对新闻规律和政治规律的遵守。对习惯了看鼓掌举手、全票通过场景的国人来说,人大代表投反对票和公开说“我反对”,当然是他们最关心的新闻。从政治角度看,代表行使监督权,对政府某种作为表达反对权,这当然也最能体现代议制政治的特点和气质。正因为有着极好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我们的记者才能够抓拍到这些最珍贵的两会场景,成为两会报道的经典。
  正因为此,我非常欣赏央视两会记者柴静的姿态:在采访中,她宁愿不去挤那些人多的地方,不去扎堆凑热闹,不追那些明星人物,不像许多记者那样都挤到人民大会堂,而是守在人大分组审议的现场(这个地方在往年是一个门庭冷落的地方),因为这里最能反映参政议政的真实全景的表达。这种不扎堆、不围观、不追星而是关注实际问题、倾听真实表达的态度很值得赞赏。也因为此,我也非常喜欢最新一期《南方周末》题为《两高报告反对票原因调查:企业主反对意见最集中》的报道,调查两高报道的反对票主要来自哪里,这种报道也很好地体现了对两个规律的遵守。

  王志安:要从形式创新转到内容创新
  两会期间,一家报纸来采访我,让我谈谈央视十年来两会报道的历史,我说,你们还真会找角度,这也算是另外一种两会报道。不过,他们的采访,倒是让我认真思考了一下央视两会报道这些年的发展脉络。
  就我来看,央视在过去十年的两会报道,总的基调是沿着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试图创新和突破,这期间,在形式创新上比较成功,但在内容上,一直乏善可陈。在形式上,最响亮的品牌当属《小丫跑两会》,节目创作者将王小丫这样一个青春靓丽的女主播派到两会现场,在一个男人一统天下的会场上披红戴绿,在色彩上一下子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这是《小丫跑两会》的成功之处。这之后,《小撒跑两会》,《小萌跑两会》,包括今年的《赵普访会》,均有克隆小丫的嫌疑,但影响力均不如小丫。这是因为模仿者不知道,《小丫跑两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王小丫的色彩。但说到底,《小丫跑两会》只是一种形式的创新,内容上并没有真正进入两会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
  两会报道中另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是《小崔会客》,这是《新闻会客厅》推出的两会特别节目,其核心是利用小崔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将高官和平民放到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收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创造思路,本身体现了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的主观理解,如果我们问:高官和平民在一起交流,到底是一种事实描述呢,还是我们在价值观上认为本该如此,而主观创造的一种平台呢?答案无疑是后者。认真的同行可能会说,媒体创造这样一种平台,也是对官民交流的一种促进,这样的分析当然有部分道理,但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参加节目的官员或许认为,这样的交流只是有助于树立他们的公众形象,要想真正影响他们的施政方式,恐怕还是我们媒体人的一厢情愿。
  和《小崔会客》相类似的还有今年的《柴静两会观察》,这个节目在形式上的创新非常有趣,它甚至引入了选区选民的概念,让代表的选区选民通过场外连线的方式和参加会议的代表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颇有些当代议会政治的形式。但其实在中国,我们的两会代表都是间接选举产生的,根本就没有选区基础,如此的形式创新和《小崔会客》一样,不知道是帮助我们的人民理解了两会制度,还是进一步加深了误解?就我在央视内部的观察,许多同事都非常有新闻理想,但是在两会报道的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或者将智慧用于形式的创新上,或者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在注解着两会新闻。这大概就是过去十年央视两会新闻走过的道路。
  两会报道有没有可能在内容上创新?难,很难。因为谁都知道,每年的两会,并不是中国真正讨论和决策公共政策的窗口期,更何况中央电视台还肩负着国家立场这一“重任”。但在笔者看来,如果潜心研究,仔细把握,在内容上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创新的可能。
  在我看来,央视的两会新闻第一个可以考虑的创新是,增大直播的比例,将尽可能多的分组讨论和开会纳入到直播范围。几年前,央视就曾经对两会分组开会进行过直播,但是收视效果并不好,因为这些会议都是为了直播特别组织的,真正的分组开会并不这样开。但我觉得这条路应该坚持。我们的纳税人选举这些代表来北京开会,他们到底如何开会,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应该全程都让公民了解。如果每一场分组开会都进行尽可能的直播,真实地展现开会情景,每个代表委员的会议形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想组织摆拍也变得很难。从当代政治的角度,这也是政治透明化的必要路径。
  另一个方面,我觉得央视的两会新闻应尽量简化形式创新。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形式上已经花费了太多的智力和精力,如今,实在该在内容上往前走一走了。现实可做的是,媒体作为公共信息传播的平台,应该尽可能放弃紧跟无效会议信息的报道方式,而将真正有价值的公共话题独立组织报道和讨论,从而从另一个方面影响委员和代表的行为。果真如此的话,央视不但会在两会节目报道中获得突破,更会在中国的政治改革进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这个改变,令人期待!

  巩勇:激活会议新闻
  很多读者不爱看会议新闻,觉得浪费了时间,还没有什么“看头”。原因就在于会议报道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读者能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量并不多,这样会议报道往往受到“冷遇”就不难理解。
  中央高层领导和新闻界对会议报道的问题也看得很清楚,会议报道改革的呼声也很高。如何破解会议新闻的采编,应该说是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会议报道应该怎样做呢?这里,我们先谈谈两个成功的会议报道案例。
  案例一:1978年11月初,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11月15日,《北京日报》报道了这次会议后,新华社副社长穆青从这4000多字的报道中间,抽出245字的消息,编辑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中共北京市委宣布 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报道发出后,从舆论上有力推动了“天安门事件”的彻底平反。
  面对同样的会议,同样的新闻素材,一则4000多字,一则245字。最后流传下来的是后者,这是典型的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因此,会议新闻如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呢?抓取会议中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才是不二法门。
  案例二:2008年3月10日,两会期间,肖扬来到广东代表团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3月11日,肖扬的一张仰头大笑的照片刊发在《南方日报》头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此发出由衷赞叹,并称“我们的报纸敢发这样的照片,就是思想解放的表现”。据说,拍板采用这张照片的头版编辑孙爱群,没有想到什么思想解放,而是纯粹从新闻规律的角度来考虑,从别的编辑手中“抢”到这张照片的。
  会议报道中,我们看惯了媒体视角中的领导们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表情。而一张极有个性的新闻图片就打破了常规,成为会议报道中的亮点。因此,会议新闻能不能摆脱沉闷的“条条框框”,关键在于会议报道者能不能解放思想,多一些人性化的报道视角。
  我们知道,重要的会议往往包括预备会、全体会、分组会等。会议期间,会议信息主要集中在会议文件中。而文件属于公文,主要包括会议议程、工作报告、讲话稿、发言稿、提案、议案、草案、会议记录、会议简报、公告、决议等。所以,会议报道中,公文的材料能否消化好,进而“翻译”成新闻,这是会议报道者的一项基本功。应该说,公文和新闻有交集,但是,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差异。如果照搬照套公文内容做报道,新闻传播的效果就可想而知。
  对会议的新闻报道,要多从广大的读者角度出发,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为读者做好会议的深入解读和信息服务工作。特别是对于读者关心的话题,我们不妨“钻进去”多问几个为什么?1.读者为什么会关心这个问题呢?我们要搞清相关的背景材料。2.这个问题的矛盾和冲突在哪里?3.会议中提出了什么方案?意味着下一步的政策动向是什么?4.媒体应该怎么样正确地引导读者,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
  以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为例:“积极发展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这句话表明了今后我国能源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这样简要解读:
  1.没有提火电的发展,因为火电依赖煤炭,而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炭安全生产问题也很多;同时,还有火电的环境污染很严重、发电效率也不高等原因。所以,我国已经采取措施停建、关闭了各地的小火电站,保留大型的火电站。
  2.核电发展排在首位,因为我国的能源形势很紧张,发展核电是个大趋势。所以全国各地纷纷上核电站项目,国家的投资也支持核电。以前我们一直担心核电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核泄露事故。记得5年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法是“适度发展核电”。适度发展实际就是有限制地发展,核电建设规模一直很小;而现在是“积极发展”,排在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之前。从“适度”到“积极”,一词之差,内涵何其丰富。
  此外,我们还可以就水电发展、风电发展、太阳能发电发展等,结合实际,多挖掘一些背景材料来解析。
  总之,会议报道,既要善于由面到点,化长篇大论的报告为信息量集中的“解渴”新闻;又要善于由点到面,深入拓展到一个领域,做全方位的立体报道。突破会议的报道模式,不断探索为读者服务的新方式、新方法,以提高新闻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是个常做常新的课题。○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4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