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学习“老陈”好榜样

2009-08-20 11:44:47

来源:   作者:

摘要:

  编者按:“老陈”其实不老,在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的眼里,陈中华新闻激情洋溢,新闻追求执着,永远都像个“棒小伙子”。称他“老陈”,是因为青年记者们与他相处亲切自然,也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确实堪当“老师”。以下特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农村大众报、半岛都市报、鲁中晨报、经济导报部分年轻记者学习“老陈”的体会。

  身边的“老陈”
  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记者  宋弢
  作为“老陈”的同事,近5年来我们一直在一个部门,对他也比别人更了解一些。这次大众报业集团号召向“老陈”同志学习,我的感受格外深。总起来说,在三方面体会最深:
  一是感佩于“老陈”的那种认真执着的精神。和“老陈”天天相处,他的很多优点都一直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次学习活动,让我意识到,“老陈”身上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正是自己所缺乏的。比方说,自己采访的深度,常常以“写稿子够不够用”为标准,觉得差不多能写成稿件了,就会停止不采了。而“老陈”却不是这样,非要采得方方面面没有任何遗漏才肯结束。所以,同样的采访,他花费的精力要比我多一倍,跑的地方也多得多。以前,我甚至还以自己“脑子里有底”而感到过满足,但现在看起来,其实大量的好线索、好细节都无意中错过了。
  二是要学习“老陈”对新闻业务的神圣感和责任感。“老陈”提起新闻,有着一种特别的责任感,甚至是神圣感。每篇稿件,他都会尽全力去做好:领导说仔细看过他的每篇稿子,这让他记了四五年;哪篇稿子评价不高,他也会检讨好长时间;就是怀疑病症复发、心乱如麻的时刻,他也想着别耽误了编辑约的稿子……正是凭借这种责任感、使命感,“老陈”战胜了各种困难,达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人是应当有点精神的”,从身边的“老陈”看,这句话永远都应当认真记取。
  三是通过“老陈”的经历,我感到,一个人只要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就会得到组织上的认可。“老陈”的经历很坎坷,但他用自己的坚持,最终实现了自身的升华。这说明我们的报社是个讲真事、讲正事的单位。每个员工要实现自己的发展,最好的途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和陈老师一起采访的日子
  农村大众报记者  单体敏
  我到农村大众报工作后,被安排在新闻二部,陈中华老师当时是新闻二部主任,我成了他的兵。当时的新闻二部主要从事舆论监督方面的采访调查工作。共事两年多,陈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新闻工作的认真和执着。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跟着他去采访的情景。那天陈老师骑一辆电动车,我骑自行车,采访内容和金融有关。当时我对这方面了解得不多,因此问了一些问题后,就没话可说了,坐在那儿有点冷场。陈老师见此,马上就接过话头,不但和采访对象聊和采访主题有关的东西,还问了好多和采访主题没直接关系的情况,并且问得很仔细。回报社写完稿子后,陈老师就给我上了一节新闻采访课,告诉我一个记者要学会怎样引导采访对象,使你设定的话题能引起采访对象的兴趣。
  他不但教导我们,还亲身示范,主动去采访一些比较难弄的舆论监督的题材。那两年,他和二部的张天银老师合作,深入基层,有时搭乘长途车、公交车,有时搭乘农用车甚至徒步走,深入全省近20个县30多个村,采访了数百位农民及镇村干部,采写了通讯《逼民富何太急》、《承包11年的河滩地咋就不让包了》、《农村土地承包问题调查》、《乡政府成了土地倒爷》、《蒋王村一夜分掉86万公款》等一批颇见功力并获奖的稿子。
  陈老师是个追求完美的人。那时,二部的记者在员工餐厅一起吃饭时,只要陈老师在,一顿饭的谈话内容都是和采访有关的。有时,记者下乡采访回来或者有人稿件获奖了,陈老师就会做东,在省高院对面的一家炒鸡店吃一顿。饭菜很简单,常常是一份炒鸡、两个凉菜、几个烧饼。大家在饭桌上谈论的主题都是稿子,常常为某一个稿子的采访和写作争论起来。现在,还记得陈老师争论时激动的样子,不算大的眼睛总是很亮。
  今年两会结束后,在参会记者的聚会上,我又见到了陈老师。问及他的身体恢复情况,他很淡然,好像在说别人的病情一样。不出三句话,他又把话题扯到了两会报道的稿件上了,给我介绍他的哪篇稿件是得意之作,哪篇有遗憾,眼睛还是那么亮。

  信念的力量
  齐鲁晚报记者  杨珂
  记得在很久以前,同学讲述过约翰·库提斯的故事。他是一个生下来只有可乐罐大小、腿没有发育、内脏全乱、被医生宣布当天就会死亡的人,却已活了40年,而且走遍全世界近200个国家,成了闻名世界的激励大师。听完他的故事之后,年少的我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对于自己将要实现的目标又坚定了一份信心。
  年逾五十、经历过生死考验、处在癌症康复期却依然在一线奔波……学习完陈中华老师的事迹,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从他的身上,我又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力量,这是一股信念的力量。
  这信念来自于坦荡的胸怀。陈中华老师在病魔面前不回避,不抱怨,他把降临到自己身上的一切东西,当成一个自然的开始。他努力从中发现改变命运的机会,抱着战胜当下困难的信心,勇敢地往前走,用一篇篇稿件诠释着当代职业新闻人的崇高品质。
  这信念来自于执着的追求。大病初愈康复时间尚短,还处于体弱无力状态;放疗后头颈部留下了短期后遗症,听力减退影响采访效果、口腔咽喉溃疡、吞咽困难;妻子在青岛工作,夫妻长期分居两地,身边连一个照顾的人都没有……这些困难,任何一条都可以消磨一个人的工作热情,但陈老师却坚强地挺住了。2008年,陈中华老师像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一样投入工作,任务完成量、优稿量都在同类记者中名列前茅。我想,这源于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义无反顾的执着追求。
  这信念来自于认真的实践。随身携带一个采访本、向生活学习、见缝插针地采访、不到现场誓不罢休。为了写《年间三访》一文,陈老师春节期间放弃休息时间,大年初一到殡仪馆采访,还因采访化妆师进了停尸房。吃饭时,大家往往谈笑风生,而陈老师却时常抄起本子搞“速记”……这些优良的工作作风就是陈老师在新闻业务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秘诀。年轻记者,更应该学习他这种扎实而认真的作风,做好每一个采访,写好每一篇稿件。
  面临死亡,只有一件事能够证明你的价值,就是你当下正在做的事。陈中华老师的事迹告诉我们,生命的质地并非决定于基因,而是决定于我们对生存环境信号所做出的反应,决定于自身的信念。信念操控生命,驾驭心智,促进生长。信念是一股力量!

  50岁时,我能否像陈老师一样
  生活日报记者  朱頔
  最早“认识”陈中华老师,是看他2008年在《青年记者》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杜绝“伪调查”之我见》。在这篇文章里,陈老师说,“伪调查”就是调查对象很少用实名,甚至通篇报道都没有实名的所谓“调查”。陈老师的话让我感触很深。从今年开始,生活日报着力打造一个品牌栏目,名字就叫《独立调查》,作为栏目的一名记者,我已经独立完成了4篇调查性报道。尽管这些报道有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和陈老师提出的要求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这篇文章里,陈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新闻调查不是根据材料写新闻,一篇真正的调查对记者采访作风是最好的锻炼。”采访作风,也是我们从进报社到现在,领导强调最多的一个问题。能不能养成踏踏实实、戒骄戒躁、扎实采访、认真核实的采访作风,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年轻记者面对的最基本的考题。
  陈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股年逾五十仍奔波在一线的职业精神。还记得在2006年刚进报社的时候,报社的一位领导曾对我们说过,干记者会出现好几个阶段,开始时你会觉得非常新鲜,看什么都是新的,干什么都很有热情,可是当你干上3到5年后,很多人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惰性,甚至对曾经热爱的这个职业失去了信心。
  可是,当看到已经50多岁的陈老师依然还工作在新闻一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和我们这些20多岁的小伙子一起采访写稿,我不仅自问,当我到50岁的时候,还能像陈老师一样,揣着采访本和笔,去追寻新闻吗?
  这个问号,我会一直带着,它是提醒,是鞭策。

  一线“战斗”,记者的最高荣耀!
  半岛都市报记者  刘兆球
  投身新闻事业以来,每每都是以见报稿件审视得失,以新闻获奖数量衡量收获。学习了陈中华老师处在癌症康复期却依然在一线奔波的事迹,我才懂得,作为一名记者,“战斗”在一线才是最高的荣耀。
  “记者的责任就是写好稿子!”多么朴实的一句话。这位原新华社记者、前作家报副总编、山东文学界公认的实力派作家,在几经工作调整后,于2003年进入大众日报担任普通记者。岗位的变化、年龄的增大,都没有改变陈中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既然干记者,责任就是写稿,而且尽量让多一些的读者看着好,不仅是领导看着好,群众也要看着好、实在!”
  采访作风扎实,在这点上陈中华是我们年轻记者的楷模。陈中华的新闻作品,最大特点就是都是深入一线捕捉到的“活鱼”。如《年间三访》一文,是陈中华春节期间采访了3个特殊岗位而写成的,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陈中华不仅到殡仪馆采访,而且还进了停尸房,连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从他身上我读懂了,扎实的采访作风对记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自我要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要写好稿子唯有靠扎实采访。
  记者,“战斗”在一线就是幸福的、荣耀的,这种心态从陈中华老师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反映。罹患癌症后,陈中华都要习惯性地处理身边的一些事,其中主要是完成尚未采写的稿件,在他看来,只有把稿子交出去了,治疗时心里才会踏实。在这点上,我们年轻记者确实亟需学习,现实生活让我们每天面临着种种诱惑,升迁、发财、荣誉、面子……稍不留神,每个字眼都足以让我们泥足深陷。
  天道酬勤!陈中华身上,展现的是大众报人的精神风貌,是当前大众报业集团“整体争八强、个体上位次”生气勃勃风貌的生动写照。他是年轻记者的榜样。

  责任、 奉献与敬业
  鲁中晨报记者  朱贵银
  我只见过陈中华老师一面,那是2009年初春集团的表彰大会上。在登台接受颁奖之前,我坐的位置正与陈中华老师挨着,他轻声问我是哪个部门的,随后又问了我一些工作生活方面的事情。“干工作就得吃苦,你的身体这么壮实,好好干,会做出一番成绩的。”当时虽然我对陈中华老师并不了解,但是从简单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对年轻同志的爱护和教诲。坐在陈中华老师旁边的大众日报记者张国栋一直以“陈老”称呼,让我对陈老师更加尊敬。
  后来,看到了陈老师写的不少文章,甚是感动:52岁还处在新闻采访写作的第一线,写出了多篇有影响的调查性新闻稿件,又有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鼻咽癌患者?陈中华老师身上展现着有着强烈敬业精神、扎实工作作风、能吃苦愿奉献的大众报人形象,展现了响当当硬梆梆大众报人的风范。
  陈中华,就是我心中学习的典范。
  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这是我学习陈老师的第一点。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记者所必备的素质。
  奉献与敬业,这是我在陈中华老师身上学到的第二点。记者不仅是我们的职业,更是我们的事业,大众报业集团70余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正是大众报人的奉献和敬业精神,才迎来了集团长盛不衰的今天。

  要“敬畏”自己手里的那支笔
  经济导报记者  石宪亮
  说实话,陈中华老师的事迹看似平凡,但我们多数记者未必能做得到。我觉得,陈老师的“人品”和“敬业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
  “人品”是一个人几十年生活中练就的品行,是最难学习的,但也是每个人最需要学习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人的价值观受到“金钱至上”不良观念的极大冲击,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受到一点委屈就牢骚满腹,精神消极,认为苍天负我。陈中华的先进事迹验证了很多朴素的道理,如“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实人不会吃亏”、“努力就有回报”等等。
  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敬业精神必不可少,而敬业的前提是真心喜欢这份工作。用陈中华的话说:“干一名记者,关键是喜欢、热爱,只要喜欢了,采访、写稿都是乐趣。”记者担负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每一个字,都将面对几万甚至几十万读者的检阅,作为记者,要“敬畏”自己手里的那支笔,使每句话都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
  扎实的采访作风是写出好新闻的前提条件。陈中华的先进事迹也表明,“好新闻从现场得”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现场采写的新闻,才能经得住时间和读者的检验。
  当然,随着通信技术及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记者的采访手段、写作方式等也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创新,但陈中华老师这种扎实的工作作风我们永远不能丢,“敬业精神”永远不能丢。
  作为一名记者,我们一定以陈中华为榜样,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8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