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报业论战与“品牌焦虑”

2009-09-21 10:15:53

来源: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王建珂: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

  8月上旬,竞争激烈的北京报业市场波澜再起,北京晚报和新京报在报纸上进行了一场论战,论战围绕的主题是谁的公信力高,谁的发行量大,谁是北京报业市场老大。究竟孰是孰非,我们不去判断论证,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报社该怎样自我宣传?同城竞争,能否实现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过于“直白”的宣传是兵家大忌
  赵金:范院长:您好!
  8月5日,北京晚报在二版发表长篇文章《北京传媒公信力调查》,宣称“北京晚报在读者覆盖率和性别覆盖率的调查中位列第一,其绝对公信力也高居前列”。8月6日,新京报在四版刊登文章《647份样本如何调查出北京媒体公信力?》,点名批评北京晚报所做的《北京传媒公信力调查》缺乏权威性和科学性。北京晚报随即又发文《数据与事实是揭露谎言的利器》,指责新京报不具备社会调查的常识,长期夸大发行量,缺乏公信力。
  互为对手的报社在自己的报纸上展开论战,之前在一些地方也出现过,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范以锦:这种论战方式并不新鲜。早些年,在报业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广州等地就曾发生过。当时,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有广州报业“大三国”之称,三大报业各自的系列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则称为“小三国”。由于南方日报是省委机关报,一直扮演“老大风范”的角色,一般不会在报上与同行论战。然而,另5家却在报上打“口水战”,尤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为甚。广东省委宣传部为此还专门召集几家报业集团的负责人进行协调,后来还出台了相关规定:对恶意贬损兄弟新闻单位的报社要予以公开见报批评,尤其是带头挑起事端者。后来,“打架”现象渐少,几家报业集团及其负责人之间也比较和谐了。这不只是“规定”在起作用,还由于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新闻人对新闻规律、市场规律的领悟快一点、深刻一点。市场经济的规律告诉了广东的新闻界:自吹自擂,其实是自欺欺人;靠贬损他人,无法赢得市场,无法赢得读者和广告客户的尊重。因此,这些年来大家都比较理智了。
  当年广州等地的报业打“口水战”,是在报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发生的,是为了尽快扩大市场份额,也就是为“增量”而战。值得我们探究的是,这次北京发生的“口水战”却是上半年尤其是第一季度,报业很不景气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不能不使人感到,这是为守住市场、为守住“存量”而战。
  赵金: 在传媒业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媒体对自身的宣传越来越重视,有的甚至把这看作是塑造自身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家都知道,发行量、读者覆盖率、公信力,这些都是构成媒体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媒体的经营。但是,这种自我宣传,究竟会对读者和广告客户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范以锦:从报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强调自己的覆盖率、影响力,其直接动机和目的无非是想获得广告客户的认同,以得到更多的广告投放。但从报业多年的实践来看,影响力是营销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广告客户投放广告决非像早些年那样可被人忽悠。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某报社对广告客户说他们的发行量最大,不信带你到报摊上看看。一看,最好销售的果然是他们的报纸。另一家报社也如法炮制,广告客户一看,这家报纸亦最好卖。广告客户起初有点犯糊涂了,后经细细分析发现,两家报社走的路径不同,一家专走老城区,另一家专走新城区。老城区老读者多,对某报情有独钟;而新城区多为新一代居民,在20多岁至40多岁之间。由于后一种正是广告客户要争取的主流读者,因此广告客户在平衡广告投放时,会往这家报社多投一些。另一家报社知道这一情况之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加强了在新城区发行的力度。此事说明,现在广告客户越来越精明,花钱越来越看重回报。他们自己有市场营销部门,他们不仅不会盲目相信报社自行公布的材料,而且对某些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也会打一个问号。他们扎实的功夫,并非我们坐在编辑部里可以想象出来的。
  我们的报业经营者对自身的状况是了解的,毫无疑问,对自身拥有的发行量都有一个准确的数字统计,对自身在行业中的口碑和读者中的公信力也清楚。出于推销自己以唤起读者和广告商关注的目的,报纸利用媒体排行榜进行宣传也可以理解。不过,我们要明确的是,现今的“排行榜”鱼龙混杂,是否完全真实反映报纸的现状,无论读者还是广告客户都会打个问号。广告客户投放广告后都会对广告效果进行监测,对各报的市场表现完全心中有数。因此,那些并非真正权威的第三方监测机构,一旦把并不科学公正的研究结果和数据通过传媒来传播,势必引发同行的质疑,还有可能造成弄巧成拙的被动局面。对于排行的炒作除了引起知情者的讪笑和同行的不快之外,往往无甚效果。另外,用自己的媒体自说自话,往自己脸上贴金,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引发的是受众和客户的反感,而不是认同。新闻人应该清楚,过于“直白”的宣传是兵家大忌。
  其实,一家报社能否吸纳更多广告的关键在于持续的“影响力”。影响力包括: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有效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就是它的美誉度,是读者对它的持续忠诚度。社会影响力是报纸吸纳广告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没有社会影响力,报纸鲜有人知道,或者曾有过影响力但呈现下降的趋势,广告客户怎会认同?市场有效影响力则包括三个方面:总发行量、精准发行量(即广告客户认同的读者)和广告客户投放广告后测定的有效回报率。没有一定发行量就不可能有社会影响力,但也不是发行量越多影响力就越大,还要看你影响到的人群结构如何。从广告经营的角度看,就是要影响到广告客户认准的目标读者。比如,如果中产阶级不看你的报纸,你的广告效果就会很有限。因为这一阶层的人比较年轻、比较有钱,他们要买车、买房及相关的配套设备,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
  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营造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有效影响力来做好营销工作。这种营销不是简单的销售,它包括采编、印刷、发行、广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营销到位了,影响力也就出来了。

  论战折射出报纸经营者的“品牌焦虑”
  赵金: 有人说,在报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媒体,尤其是同城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这种针锋相对的论战也不可避免。同城媒体真的不可能实现和谐发展吗?
  范以锦:报纸之间打架,在现代报业发展史上并不少见,但这种打架对报业来说有害无益。19世纪末美国“黄色小报”论战史和民国初年的党报攻讦史已经证明,打嘴仗不仅不能带来报业的繁荣,反而降低了报业的信誉度。作为一个行业的成员,互相之间有竞争,这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忘记行业的总体信誉,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必须共同维护这种信誉,才能达到双赢,实现共同发展。无论学界、业界,还是广大受众也期待报业观点的交锋,但却不愿看到情绪化的攻击。这种攻击一旦成为常态,带来的决不是个别媒体的衰退,而是整个行业的崩溃。
  从客观上来看,论争又会让我们反思一些问题。目前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下,又面对新媒体强有力的挑战,报业之间的“口水战”正是行业重压下显示出来的一种浮躁,在各方压力下,有的报纸在对市场份额的抢夺中一时失了风度也就不奇怪了。但浮躁之后,我们要思考在新媒体这个共同的强大对手面前,传统报业应有的营销策略:与其相互拆台,不如共同研究对策,联手将报业做强做大。在同城的媒体对手面前,报纸应该善于寻找自己的不足,下决心抓好内容创新,打造良好的新闻品质。以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媒体公信力和行业口碑,从而也赢得影响力。
  笔者不赞同北京报业此次的论战方式,但对他们强烈的品牌意识却是认同的。现在业内人士普遍明白,报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品牌塑造、品牌经营和品牌延伸是唯一可行的办法。然而,反思一下,我们又会看到,报纸营销普遍存在着“品牌焦虑”,原因无非有二:一是目标读者群严重重叠。以北京为例,北京七大日报都是以城市主流居民为目标读者群,都在争夺所谓的“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等中青年市民、白领等人群。报纸是具有排他性的消费品,一个人面临着七份报纸的选择,各报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二是广告客户严重重叠。广告客户围绕读者而动,由于读者的重叠,广告客户势必也要重叠,这是媒体的“二重市场”特质所决定的。在双重重叠形势下,报业的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都存在着激烈竞争,陷入“同质化”泥沼的报纸难免给读者品牌模糊的观感,“品牌焦虑”成了报纸经营者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和经济危机相比,报纸的公信力危机才是致命的威胁
  赵金:今年报纸的发行季节已经到来,发行大战中,通过宣传自身期待读者的认同是一种很常见的做法。您对此有何建议?
  范以锦:各报之间应“和为贵”。在新媒体的强大压力下,日报在营销中唯有开展异质化竞争和强化公信力才是自救之道。近年来网络强势崛起,新媒体分流了报纸的大量广告客户,这给日报带来了极大压力,业内也一直存在着“报纸是夕阳产业”的论调,而不合时宜的经济危机被认为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报业遭到重创,已有100多家报纸倒闭,裁员人数达到1万多人,第一季度报纸广告销售同比下滑了30%,在美国前25家大报中,有23家订阅量下滑了7%~20%。美国报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表现强烈刺激着国内报业经营者的神经,报纸又要面对来自新媒体的步步紧逼,双重压力逼迫下,同城媒体的竞争日趋惨烈。危机关头,“竞争的姿态”是否已经不再重要?事实上,国内纸媒的好日子远未到结束的时候,危机中存在着机遇,报纸完全可以通过营销报纸的品质将品牌做大,将危机从容化解。
  在营销影响力方面,有两个方面是需要下足工夫的。一方面,要维护好报纸的公信力。公信力是一家报纸生死存亡的基础,也是报纸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的支撑点。本来新闻业作为一个备受尊敬和期待的行业,是有其深厚的公信力基础的,但如果我们的从业人员不去强化它,反而去损害它,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公信力。比如,我们的报纸常以权威媒体自居,然而在公开性和透明度方面却略逊于网络,如果我们在面临这种挑战的形势下,自己又在互相打架、贬损,其公信力更会遭到质疑。与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困境相比,报纸的公信力危机才是致命的危机。另一方面,要通过发表高品质的新闻和负责任的言论来强化报纸的品质,与新兴媒体竞争。由于网络媒体没有新闻采编权,报纸拥有远比新媒体宽敞的新闻操作空间,新媒体和报纸在新闻品质上的竞争暂时不在一个层面上,报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此之外,一个健康的媒体市场也是个百家争鸣的言论市场,在“和谐社会”的共识下,不同媒体各具特色的办报方针也有利于将市场细分,各家报纸之间有竞争,也是异质化的求同存异的良性发展。

  过度自我宣传会影响报纸的公信力
  赵金:王教授:您好!您是一名报业前辈,在新疆日报工作多年,后来又从事高校新闻教育工作,退休后,依然很关注业界情况。您怎么看待现在媒体的自我宣传现象?
  王建珂:报纸进入市场以来,一些报纸,特别是市场化程度高的都市报,利用自己掌握的版面过度宣传自己的现象,相当普遍。除了前面说的宣传自己发行量最大(事实证明不少报纸公布的发行量都有水分)以外,还有其他许多表现。如:大张旗鼓宣传和庆祝自己得了某项排名或荣誉,甚至把过去的排名当成目前的排名,不断加以宣扬;高规格大肆报道以自我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策划新闻”,并夸大“策划新闻”的事实;一件事情,经多家报纸报道取得效果后,大家纷纷争功,都说成是自己的报道引起重视,才使问题得到解决;“凡是对手反对的,我就要拥护”,拼命争个是非高低,甚至在版面上互相攻讦,贬低对方,宣扬自己等等。
  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强调报纸不宜宣传自己。而进入市场的报纸,是一种特殊商品,也要有“品牌意识”,也要有公关活动,因此适当宣传自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上述过度自我宣传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因报纸激烈竞争引发的焦虑症。它从报社的私利出发,违背新闻规律,不符合报业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对报纸本身,过度焦虑、浮躁、炒作、煽情,不仅无助于品牌的塑造,反而会影响自身的公信力。

  报纸是报社自己的吗
  赵金:如今,“品牌为王”的思想已经深入社会各个行业,传媒业也不例外。打造品牌媒体成为一件大事。塑造品牌离不开自我宣传,而媒体在宣传上有先天的优势:话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也由此引发出一些问题。比如媒体适不适合在报纸上对自己进行宣传?如果有,有没有宣传的底线?
  王建珂:报纸过度自我宣传,有悖报纸性质。报纸是什么?一般的说法,是社会的舆论工具,我们的报纸则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西方学界称报纸为“社会公器”,我们不提倡用“公器”这个说法,但如果理解为它是通过真实客观公正报道新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则并无不可。
  我曾提出过一个问题:报纸是报社的吗?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有些可笑,报纸当然是报社的啦——报社负责采写、编辑、出版、发行,报社要组织广告,搞好经营管理;报纸的发行情况、经济效益与报社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报纸好像是报社的。但是,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报纸,就其功能和本质说,是属于社会的。报纸只是人民或公众的代言者,任何时候都要把社会公益摆在第一位。报纸并不是报社的宣传工具,不能想怎样宣传自己,就怎样宣传自己。报社人员在编发新闻时,不可避免地要渗入自己的意图,但最终不能违背报纸固有的规律。当年张季鸾在《大公报》提出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原则,体现了他对报纸性质的理解,今天仍有可借鉴之处。
  报纸同其他社会组织不同,其他社会组织是借助媒体宣传自己,而报纸则握有话语权,是利用自己掌握的版面宣传自己。这当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信道和信源重合,在自我宣传的新闻中,报纸既是新闻的当事者,又是事件的报道者,传播过程中缺少“把关人”,弄不好就可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导致其报道的客观性受到损害。一些报纸利用握有话语权这一有利条件大肆宣传自己,而最后收到的结果,却是影响了自己的公信力。有些报纸往往在这方面是“灯下黑”,自以为大量夸张的自我宣传,会提高报纸的美誉度,以为自我宣传的调门越高越好,这是走入了一个误区。

  报纸涉及自身形象宣传的活动,应以服务社会公益为第一目标,把树立报纸形象放在第二位
  赵金:那么,怎样恰当地进行自我宣传,才有助于塑造报纸品牌?您能否举例说明?
  王建珂:首先,这种宣传必须真实客观,不拔高、不夸大。读者在这方面是十分敏感的,你有丝毫不真实,都会引起他们对报纸的质疑甚至反感。其次,自我宣传的数量和规格宜从严掌握。南方都市报的版面上很少见到宣传报纸本身的内容,连两度获得全国都市报晚报综合竞争力第一名,都未见怎么报道,但该报以其新锐的风格在读者中赢得较好的口碑。再次,报道报纸直接参与策划的活动,需坚持以服务社会公益为第一目标,把树立报纸形象放在第二位,并且报道的规模和规格不能背离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这样,才可能获得“一举两得”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前几年齐鲁晚报参与策划并报道的“民工招聘会”,反响很好,直到今天,人们仍有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报纸的品牌最终靠其内在的质量支撑,而广大读者是报纸质量的鉴定者。一张有公信力的、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必须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的良知,维护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用一个个精彩的版面、一篇篇真实、客观的报道和公正的评论,满足人民对信息和认知的需求,肩负起引导舆论、监视环境的重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打造品牌媒体,练好内功才是最重要的。
  赵金:谢谢两位前辈!○

  链  接
  历史上的中国报业笔战
  《中国日报》与《岭南报》的笔战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 1902年《中国日报》与保皇派的《岭南报》展开了第一次笔战交锋。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之间发生了持续的论战,其中革命派的《民报》与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围绕着要不要进行革命、平均地权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双方作者包括陈天华、汪精卫、胡汉民和康有为、梁启超等名人。
  1906年7月,《新民丛报》求和,《民报》不允,《新民丛报》勉强支持到1907年11月停刊,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辛亥革命前夕革命派报刊与保皇派报刊的两次大论战
  第一次大论战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前,主战场在美洲。保皇派的主要报刊有1899年5月创刊于新加坡的《天南新报》,1900年4月创刊于檀香山的《新中国报》(梁启超任主笔)。革命派的主要报刊有《檀山新报》、《大同日报》、《中西日报》等。
  第二次大论战发生在同盟会成立后,主战场在南洋的新加坡。对垒的报刊,一方是革命派的《中兴日报》,另一方是保皇派的《南洋总汇报》。
  这一场持续了三四年之久的大论战,其规模之大、问题之多、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写下了中国报刊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经过这次论战,保皇派气势锐减,保皇党之登报退会者相继不绝。
  “革命文学”论战与报刊的新旧之争
  1928年爆发的“革命文学”论战,既是不同文学观念的交锋,也是新旧报刊对话语权的争夺。
  《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三次论战
  20世纪40年代,《新华日报》与《大公报》在5年的时间里进行了3次论战,论战时间持久、内容精彩、阵容强大。第一次针锋相对的交锋发生在1941年5月,争论点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否在抗战中做到了积极应战。第二次论战围绕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展开。第三次发生在1946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后,周恩来指挥并参与了这场论战。

  (本刊综合整理)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