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范敬宜的文与人

2010-12-20 21:45:44

来源:   作者:

摘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李  彬
  《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1979年5月13日首发于《辽宁日报》,5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并加编者按,随后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全文广播。
  《人民日报》“编者按”写道:“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像《辽宁日报》记者范敬宜同志那样,多搞一些扎扎实实的调查,用事实来回答那些对三中全会精神有怀疑、有抵触的同志。”当时正在农村采访的范敬宜一听说《人民日报》加编者按刊登此文,“脑袋‘嗡’的一下,第一个反应就是:‘又闯祸了!’”后来他坦率地说,当时并不存在胆量问题,“因为压根儿不知道高层的复杂背景,不了解‘两个凡是’对三中全会路线的严重干扰。只是十年基层生活,使我这个从象牙塔里摔出来的知识分子,多少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懂得农民究竟欢迎什么政策,反对什么政策;什么样的政策会给农民带来幸福,什么样的政策会给农民带来灾难……因此,听到有人说三中全会政策的坏话,很自然地认为不符合实际情况,应该实事求是地把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以正视听”。并不是自己“无私无畏”,而只能说是“无知无畏”,“要是知道背景那么错综复杂,说不定我就没有写这篇文章的胆量了”。而《人民日报》转载这篇文章,他则认为“是需要胆识和魄力的,是有一种捍卫三中全会路线的政治勇气的。因为他们对当时的那场斗争十分清楚。因此,当他们从《辽宁日报》一发现这篇述评,便敏锐地判断出它的价值,以一种少有的编排方式和版面语言加以处理”。
  他谈的采写心得尤其耐人寻味:“整个采访过程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是:记者要正确地反映时代,必须努力缩短自己与基层老百姓的距离。离基层越近,离真理也越近。实事求是的‘是’,在人民群众之中。”
  范敬宜,江苏苏州人,范仲淹嫡系子孙。早年求学于国学重镇“无锡国专”,195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中文系,受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感召,奔赴白山黑水,从事新闻工作,任《东北日报》和《辽宁日报》编辑。后被划为“右派”,在农村基层二十余年,竟以“右派”之身入党。1983年,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1984年,任中国外文局局长。1986年,任《经济日报》总编辑。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2002年,受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代表作有《总编辑手记》、《敬宜笔记》、《范敬宜文集》等。
  他既是痴心不改的新闻人,曾回答学生说“如有来生,还做记者”,又是出色的文化人,诗、书、画均称擅场。骨子里深受先祖范仲淹影响,颇有古代士大夫之风。新中国50华诞前夕,他在《人民日报》发文《岳阳楼记 我心中的灯》:
  这篇千古名文,就像一盏明灯陪伴我走过了大半生崎岖不平的生活道路。
  我20岁开始新闻工作生涯,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风调雨顺”时间。不久之后,反右的大风暴就降临到自己头上。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来说,打击之沉重可想而知。小说里描写的悲愤、沮丧、绝望、屈辱的滋味,我都尝过。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默诵《岳阳楼记》便成为一种自我振作的精神力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古代政治家博大胸怀的对照下,个人的一点不幸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记得1959年的中秋之夜,我在劳动改造的农场里抢运谷子。站在高高的谷垛上,遥望城里的万家灯火,想着自己的不幸遭际,不禁怆然涕下。这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忽然涌上心头,阴霾为之一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一样,发生了根本变化。走出逆境,跨入顺境,好事接踵而至,难免喜形于色。当我被任命为《经济日报》总编辑时,马上写信向上海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报喜,信中自谦地说:“多年荒疏,深恐难负重托”,本以为能使高堂高兴一番,不料母亲的回信却是:“我觉得你是‘其言若有憾焉,其实乃深喜之’。我劝你一句话:位高坠重,君可休矣!”一瓢冷水,把我浇得好心凉。冷静下来想想,母亲的话还是老祖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要我宠辱不惊,不要在顺境里冲昏头脑,忘乎所以。这番话,我至今难忘。 
  (此文选自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3页)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