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图片

2011-06-30 20:07:27

来源: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赵  金
  嘉  宾:齐鲁晚报图片新闻中心主编  王东
  齐鲁晚报图片新闻中心记者  刘军  周青先  郭建政
  
  主持人的话:
  4月11日,第21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暨2010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评选结果在济南揭晓,大赛共评出9大类18个项目的金、银、铜奖和优秀奖。从这次评选中可以看到我国新闻摄影发展中出现了哪些新特点?给我们的摄影记者哪些启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齐鲁晚报图片新闻中心的编辑记者们有话说。
  
  
  慎按快门,“深”按快门
  王  东
  今年有幸观摩学习了两次影响比较大的新闻摄影评选,一是3月在南通举办的第7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二是4月在济南举办的第21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暨2010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评选。观摩这两次评选,感受最深的是,随着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全媒体读图时代的到来,媒体对摄影记者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摄影记者的能力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考验与挑战。
  新闻摄影题材的选择与把握能力。在文学创作中,“题材决定论”曾饱受批评和争议,但近年来,不论是华赛、荷赛还是“金镜头”评选,重大题材的新闻图片更容易打动评委,更容易获奖。从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结果来看,像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西南大旱、伊春空难、上海公寓楼大火等灾难类或灾害性题材的获奖作品较多,占所有获奖作品的1/4还要多;为什么这类题材的作品更容易获奖?因为灾难题材涉及到人的生与死、爱与恨、生存与发展,而这更能唤醒普通人的悲天悯人之情,更容易打动人,引起共鸣。因此,重大题材的新闻价值决定了作品的价值。而具体到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更多的则是注重题材的政治性、政策性与导向性。从获奖作品来看,“三性”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尽管重大题材备受青睐,但这类题材很多时候都是可遇不可求,因此,摄影记者更应重视和强化日常生活类题材的拍摄,一些发生在普通百姓身边的日常性题材,主题看似不大,但同样能够反映社会发展变迁的进程,而这一点恰恰很容易被摄影记者所忽视。齐鲁晚报记者王媛拍摄的《有房啦》(获经济科技类(单幅)金奖),反映的是一则司空见惯的社会场景,但作者以小见大,采用平民视角,成功捕捉到了这幅新闻价值与图像价值兼具的好作品。看看今年的获奖作品就不难发现,很多日常类题材的作品很多摄影记者都曾拍过,像反映春运的《孩子,妈妈带你回家》和《春运一号窗口》,分别获得日常生活类金奖(单幅)和银奖(组照);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骑车女子雨中晕倒 陌生女孩撑伞守护》;还有《农民工的夏天》、《万条鲢鱼一夜翻白》(自然及环境类)、《又到一年退伍时 依依惜别情意浓》、《新生报到》等等,可以说,这些题材很多摄影记者都曾拍过,但为什么没有获奖?值得深思。
  主题的确立与深化能力。有了好题材,还应有一个好主题以及如何去表现这个主题。齐鲁晚报王媛拍摄的《有房啦》,题材非常棒,她拍摄的作品生动反映了城市低收入群体受惠于党和政府出台的民生政策,彰显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折射出在社会转型期党和政府对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关心和重视,其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华商报张宏伟拍摄的《玉树痛别亲人》(获华赛年度大奖)和胡国庆拍摄的《怎么舍得放开你的手》(获战争灾难类(单幅)金奖),均是反映自然灾害题材的,其共同特点就是通过普通小人物的典型故事来突出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情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品主题得以升华,照片也就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当然,不论是哪种题材,其主题的确立以及影像呈现手法绝不是单一的,关键是拍摄者通过图片在给读者传达信息的同时,如何传达思想。新闻照片的深度最能体现出摄影记者自身的深度,有思想深度的照片才更具有力量,才更能打动人、吸引人。但从此次参评作品看,常规化的题材太多,有内涵、有深度、有感染力的照片偏少,说明记者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生活,贴近实际。
  影像专业化表达能力。一幅新闻作品不管题材如何重大、主题挖掘得多么深刻,只会决定你的图片在评选时是否会受到重视。但能否得到更多受众与评委的肯定,最终还是靠图片的实力说话,这里的实力包含着拍摄者对图像瞬间的选择、影调的把握等各个方面,说白了就是专业素养问题。像今年参赛的体育摄影作品《沙排》(组照),画面全部由运动员起跳腾空的双脚和飞扬的黄沙构成,在《2010》中,灯光成了画面构成的重要要素,人并不占主要地位,只起到点睛的作用,突出了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特色和美,这些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次初评被淘汰的作品来看,一些摄影记者的基本功很不扎实,专业素养也较为欠缺,有的作品仅是简单记录,缺乏主题;有的文不对题,不知所云;有的镜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看不到焦点在哪里等。所以,尽管现在摄影器材性能越来越优良,图像采集越来越容易,但越是这样就越应慎重按动快门,更应注重图像的专业化表达,包括如何构图、用光,包括影调与色调的处理、景深的控制、主体与陪体的选择等等。
  摄影说简单也很简单,简单到只要会按快门就行;说难也很难,难就难在何时按动快门。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在按动快门之前就应对新闻事件主题进行选择与提炼,有一个大致的拍摄方向,对图像瞬间的选择以及影调的把握等也要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思路。这对摄影记者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它考验的就是摄影记者的综合素养。
  
  
  让人过目不忘的秘密
  刘  军
  浩瀚天际中有无数的星星,新老交替交相辉映。星星一颗一颗从眼前闪过,人们印象最深的,是最亮的那颗。
  新闻图片也是这样。要想让人过目不忘,就必须有表现力。从2010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的评选方式、过程和结果上看,也印证了这一点。
  新的数字化评选方式让新闻照片的原始特性更加突出。此次评选一改往年照片实物评选方式,实行了新的数字化评选方式,一张张照片快速地闪过,多看一眼标题的时间都没有,但好的图片还是能闪现在脑海中。新的评选方式其实更符合读者审读、欣赏、鉴别好照片的方式和思维模式,更能体现出新闻照片作为一种视觉产品的原始特性。
  注重照片深度理解与理解深度的问题。深度理解、理解深度两词相反,分别代表了两种评审过程中需要明确的问题。前者是传统评审过程和我们日常本地新闻奖的评审过程中重视的方面,而后者则是现在数字化评审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加强的东西;前者更注重了照片的新闻性,而后者对照片的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传统评审模式是把所有报奖的配有标题和说明文字的照片实物一起摆出来,评委可以随时阅读文字加强对照片的理解。我们自己的新闻奖呢,大家对一张(组)照片背后的新闻在平日就有了深刻认识和理解,以至于画面表现只要说得过去就行。这就是深度理解对评比带来的重要影响。
  现代评选方式更注重什么?就是照片本身的表现力,注重画面语言概述新闻事件的能力和深度,让人看一眼就知其事,增强照片的理解深度。这次评选过程中,看一眼不知所云的片子很难让评委有印象,更难让评委有兴趣去看标题和说明。
  把握情绪的宣泄,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打动人,以情制胜这是老标准、老话题,但目前更得有个新认识,就是各种情感的宣泄而不仅仅是表达。评委是人,长时间盯着屏幕看,有时也烦躁,但如果出现一张照片不管它表现悲伤也好、喜悦也好,人物情感达到了宣泄的程度,那评委肯定会被打动,评委也会为之狠狠地宣泄一把。如果读者看到这样的照片,是不是会有更大的共鸣?因此,照片表现人物要注重情感的表现,注重情感的巅峰瞬间,让读者的感情一起宣泄。
  像本次比赛几个获得金奖的作品就是对人物情绪宣泄做了很好的表现和诠释。《怎么舍得放开你的手》的悲、《上海高层公寓大火救援现场》的恐、《有房啦》的喜极而泣……虽然有些图片构图、曝光等还不甚完善,但人物的、新闻的精髓被刻画了出来,作品的感染力随之而生。
  组照的逻辑性很重要,要有一个明确的主线。一些组照为什么第一感觉就是看不懂,觉得像一盘散沙?那是缺少一条主线造成的。因为只看照片没有文字做穿引,形象语言的概括表达和逻辑表达能力显得薄弱。这需要拍摄者在拍摄工作过程中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编辑能力。几幅典型瞬间串在一起,就要像小时候看的连环画一样给大家讲故事、讲事实、讲观点。
  注重大事件的“撼”与小事件的“叹”。大事件需要有大震撼,平平淡淡的不会再打动一次人们的心灵。现代信息传播如此之快让人们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被震撼,年终的评奖都隔以时日,达不到震撼效果的画面就不会再引起心灵的共振。像这次获奖的反映世博会和大连泄油事件的图片,总会把读图者的思绪拉到事发现场。
  所谓小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要让人感叹,感叹怎么这么巧就让摄影者碰上了?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场景,怎么让摄影者一刻画就这么奇妙了呢?这是人类共同的兴趣点所在。获得本次大赛生活类奖项的几幅(组)图片,《春运一号窗口》、《妈妈跳绳宝宝搭把手》所记录的瞬间,可能都会在我们身边出现,而且或许是习以为常的场景,但被有心的摄影者记录下来并且整合,我们再去欣赏同样会觉得新鲜,让人眼前一亮。
  
  
  “国际化浪潮”初现
  周青先
  2010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在济南举行,笔者观摩欣赏了15000多幅参赛作品,感受颇深。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国际化。由于一大批青年作者甚至中年作者的作品正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笔者姑且称之为“国际化浪潮”。
  纵观近十几年来的国际摄影发展,尤其是以WPP(world press photo,又名荷赛)获奖作品为代表的新闻摄影作品,发展迅猛。其主要特点是除了传统的新闻摄影追求的“靠近,再靠近”,追求画面冲击力强、瞬间精到独特,新闻事件价值高、拍摄难度大之外,还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形式感,甚至是设计感。这种特点在2010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的获奖作品中初露端倪。
  过去的新闻摄影记者大部分是学新闻出身,更多地注重新闻性,对画面的美术和美学素质诉求并不太强烈。然而这些趋势如今在悄悄地改变,注重形式感的新闻图片在日常新闻摄影中越来越多,在参赛作品尤其是获奖作品中更是占尽优势。
  例如本次比赛的经济与科技类获奖作品中,一幅直升机巡视高压线的图片引起了许多评委的注意:这幅作品反映的事实堪称新闻,直升机敢于冒着110千伏的高压靠近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测试,是世界首创。但我认为这幅作品获奖的更重要原因是其出色的构图:由于作者选择的长焦距镜头和绝佳的视点,由输电线路形成的优美的曲线和直升机构成了完美的画面,其中的电火花更是点睛之笔,加上背景是色调优美、干净素雅的天空,这幅作品是新闻图片,也是一幅美丽的画。
  在21世纪之前十几年里,映入我们眼帘的优秀摄影作品大多数来自广角镜头甚至超广角镜头,作者甚至将镜头伸到被摄对象的鼻子前不远处。在表达战争、骚乱、灾难等突发性事件中,作品将靠近再靠近作为新闻摄影的铁律,很少有精力顾及画面的美感。然而近些年来,这种现象正在被另一种更加注重镜头美感的趋势取代。长镜头的使用渐渐增多,即便是广角镜头,在拍摄时也将画面美感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甚至是决定性的位置。
  与刚刚结束的更加国际化的第七届华赛获奖作品相比,中国新闻摄影年赛初评作品更注意新闻事件的大小,相对来说更加传统,但也显示出了兼顾画面美感和新闻性的趋向。
  其实这个变化并不难理解。在报纸和互联网的世界里,图像化无可阻挡,大家没有时间去读大篇的文字,因此图像在媒体中的重要性剧增。读者自然喜欢更容易入眼的照片,哪怕是一幅静态图像,也希望它更美一点,俗称“养眼”。更何况如今各报的美术图片编辑,为了寻觅一幅新闻性、画面美感俱佳的图片而费尽心机。市场的需求自然催生供应,新闻摄影人要竭尽全力将画面拍得更漂亮,更有冲击力,更独特,而不是平凡、平淡,否则就会被淘汰。
  互联网时代,在大学里受过专业图像学训练的年轻一代摄影师,可以轻松地浏览《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明镜》周刊,可以访问WPP网站的教学内容版面,可以看他们喜欢的新锐的摄影作者博客,想何时看就何时看。他们可以方便地汲取来自全世界的新闻摄影新元素的营养。因此,跟上这个国际化新浪潮成了不仅必须而且可能的事件。
  审视今年的中国新闻摄影年赛初评获奖作品,并将它们与往年的作品比较,笔者能够感觉到水平的显著进步。一批年轻的摄影从业者显然已经从国际摄影的新浪潮中吸取了营养,并把这些新的元素注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新一代摄影师除了注重新闻含量,更加注重作品的形式感,把新颖奇特、富有冲击力的构图当成重要的新闻语言来运用,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近年来我国在国际性摄影比赛中不断有摄影师获奖,就是一个例证。
  可以预料的是,新闻摄影的国际化浪潮已经深入我们周边,并将渐渐成为新闻摄影师的必修功课。他们将更加执着地追求更有新闻价值的目标,同时将竭尽全力经营好画面,力求更有创意和独特符号性的画面。
  
  
  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
  要加强互动
  郭建政
  对报纸来说,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是图片采编流程中的两个重要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一个是新闻图片的生产者,一个是图片使用的把关人。两者应该是互动关系,编采互动协调好了,才会产生更多优秀的摄影报道。
  摄影记者拍摄时要有编辑思路。摄影记者在拍摄前就要对所拍摄题材做出准确的判断,那种“八股文”式的图片,我们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何况读者?摄影记者平常发表的图片多集中在日常生活类的和突发类的题材上,而多数人认为反映突发类题材的精彩片子才是好片子,但事实证明,经济类、新闻人物类、自然环保类等其他题材,也同样可以拍出非常精彩的图片。
  文字说明是摄影记者的短板。这往往是采访中只注重拍摄不注重采访造成的,应该采访后再拍、思考后再拍,拍到满意为止。“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摄影记者写好文字说明,最好是写好自己的现场感受,哪怕只是记录原始过程,往往也比按一般格式写一篇所谓的文章好。因为摄影记者最重要的是有现场感,有亲眼目睹的细节,这是编辑替代不了的。
  摄影记者要有版面意识。在几乎人人都有照相机的今天,报纸版面编辑仍然天天为缺照片而叫苦。原因主要是符合版面需要的好照片很少。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是摄影记者要有版面意识,积极把握摄影报道的主动权,在新闻现场,记者眼里不仅要看到一张图片,还要看到一个版面。要对报纸的新闻操作及图片的应用特点有比较清晰的理解,这样拍到的图片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要求。
  同样,图片编辑应学点摄影知识,提高对图片的鉴赏能力。
  目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已由语言艺术时代进入了视觉艺术时代。纸质媒体开始重视摄影报道,不少报纸以“照片带版面”,把照片作为版面的眼睛画大画靓。新闻照片已成为当今报纸版面整体效果的视觉中心,是读者对报纸第一印象的主要视觉影响因素,而不是用来填空的,不是用来美化版面的。它也是报道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正如中国日报总编辑冯锡良在《当今世界新闻摄影在报刊上的地位》中所说:现在国外把摄影新闻与文字新闻、广告新闻并列为新闻学三大学科,由于电视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国外报纸在采用图片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倾向,例如《今日美国》报,全部采用彩色版,照片不但数量多,而且篇幅大。在摄影报道方法上,用5~6张有内在联系的成组照片来说明一个事件发生的过程,配以简练的文字说明,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新闻报道,已为美国报纸普遍采用。冯锡良认为:“我国新闻界应当重视和研究这些倾向,要预见到新闻图片在报刊中会有越来越重的位置。”
  摄影记者有好的摄影题材应当多和编辑沟通,争取有相应的版面表现形式;编辑要根据新闻照片的质量确定其相应的版面,以图片为中心去安排版面,提高新闻照片的传播效果。编辑必须加强对新闻美学的研究,新闻美学是新闻学和美学的交融,加强对新闻美学的研究,把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新闻报道中去,会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审美价值。○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6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