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记者“师傅”眼中的新生力量

2018-01-16 20:40:27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作者:

摘要: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卢义杰 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记者   陈 朋 齐鲁壹点事业部总监   郭 涛 北京日报国内国际部记者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卢义杰  中国青年报深度调查部记者

                陈  朋  齐鲁壹点事业部总监

                郭  涛  北京日报国内国际部记者

  主持人的话:如今,越来越多新生力量进入媒体,他们的成长和培养往往要依靠自己的“师傅”。“师傅”们在选题策划、采访写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少新新闻人的采访习惯、采访技巧、写稿方法都来源于自己的“师傅”。记者“师傅”如何看待新生力量?“师傅”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请看本期茶座嘉宾的观点。

我不是“师傅”,

但我知道“徒弟”需要这些

卢义杰

  这期的话题是“记者‘师傅’眼中的新生力量”,作为入行刚4年多的新人,我只能说,虽然平常也有与一些实习生、新同事打交道的经历,但实在谈不上是“师傅”,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徒弟”。不过,作为“徒弟”,我知道我们“徒弟”需要什么,或许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给众多真正的“师傅”们参考。

  每个人都有当“徒弟”的时光,工作之后我发现,这真是一个职业人最不计回报、最全心付出的时候。那时,我不太会计较一个稿件的性价比,哪怕小稿子也会倾全力做到最完美,不考虑花费时间的长短。出差或者跑现场,几乎什么地方都敢上,什么样的线人也敢见,工作再久也不怕,甚至出差越久就越兴奋。这样的职业状态,我如今在一些实习生和新同事身上仍可看到。

  一个媒体机构是离不开这样的人的,他们有激情乃至疯狂,充满斗志。工作4年下来,我的经验、知识、资源多了,思路更加严谨,视野更加宽广,但当初那种感觉自己是为新闻而生、为真相而战的浓烈的精神状态,真的淡了不少。不是说现在不努力了、不热爱这份职业了,只是入行伊始可能是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现在也许速度慢了一些。这也恰恰说明新生力量的意义所在。

  部门每年都会来好几批实习生,有时候我想,我自己都刚工作不久,又能给这些“徒弟”们带来什么呢?我想起了自己做“徒弟”时的两堂课。

  第一课是新闻理想。最早听说这个词是在大学的讲座上。那时一位中国青年报驻福建记者站记者来校演讲,他的新闻理想关键词是“激情、良知、勇气”,随后,我们社团建了个群,有同学说,记者就是一个职业,没必要神圣化;而那个后来也成了我的师傅、同事的演讲者说,有使命感才能走得更远。

  在象牙塔的我并不能彻底地理解这段对话,现在看来,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职业感肯定是本分、是基础,但恰因如今这份职业会时不时面临着收入、报道空间、晋升路径等压力,长期而活跃的职业之路才成为一种奢侈。新闻理想这四个字,又无关从业时间的长短,而是做记者就干记者该干的事儿,去做内心认为正确的事情,把所有空间都用到极限。

  其实,我很少建议实习生做或不做记者,这应该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我总向他们强调的一点是,参加各类活动不能收车马费,正如我自己坚持的这样。或许在如今的从业氛围下,单就车马费的问题,不收肯定是100分,但只要不是负面事件“有偿不闻”,就算收了,或许也可以达到60分以上。实习生工作以后想得几分,我无法左右,但我认为,在新人期,必须知道有一种古典甚至被认为接近死板的传统。

  第二堂课是职业技能。初到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实习的时候,我的“师傅”告诉我,实习不是来践行新闻理想的,而是来学习职业标准的。没有职业技能,没有拿得出手的稿子,理想再多也如同一棵草,怎么也成不了大树。

  它是职业的方法,它是从发约访短信开始的诸多细节,就调查报道而言,它又包括如何突破、如何核实证据、如何分析逻辑、如何积累资源;它是职业的经验,比如哪里会有哪类消息,什么样的事情违背常理,什么样的事故会有几种突破的可能。它还包括职业的冲动,也就是遇到一个选题,会感到兴奋,会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把它采访完、发布出来的渴望。

  在没有职业技能的实用教科书的当下,跟“师傅”几乎就是唯一的成长路径。我印象最深的是,大一暑假在法制日报福建记者站实习的时候,实习第一天,“师傅”带我去街上实地看违规执法,给我讲他以前在南方周末的实习故事;他告诉我,整理资料也能分出高下,有人会标高亮,有人会做目录,至于如何生成目录,让我自己上网搜索;他让我去烤鸭油市场暗访取证,那时,我胆小、害怕,但也战战兢兢完成了,终于知道人的潜力要怎么被“逼”出来。

  上完这两堂课,我入职了。后来我时常想起实习时,有一次我接待上访群众,那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儿,当时我对他充满同情,得知无法获准报道,只感无力。这是新闻理想的一个侧面吧。多年以后,我突然发现,他介绍的题材确实普通,确实不适合报道,惭愧之余,又多了一些对社会议题的思考。这事关专业的判断,是传播机构的职业考量,而非朴素的公民情感。

  在我这个“徒弟”看来,这两课是我们“徒弟”最需要的。

新媒体,

我们要培养怎样的新人

陈  朋

  在传统媒体所办的新媒体中,大部分编辑都是新人。以笔者所在的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为例,编辑部共有编辑27人,其中70后1人,80后5人,剩余21人都是90后,最小的只有22岁。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或曾经从事过传统新闻职业的只有7人,剩余20人都是新媒体时代的新人,且这20人全部都是90后。

  新媒体配新人,要摆脱业务的生疏,又要创造更多的新意,发挥新人的力量至关重要。

  90后都是“顺毛驴”。在让这些90后好好干活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这是一群怎样的新新人类。

  地心引力新媒体工场导师、新京报书评周刊原主编萧三郎做讲座时曾将90后职员总结为“五高五低三大于”,笔者觉得基本上是贴近的。“五高”指的是:学习欲望高、创新意识高、自我实现高、个人兴趣浓、工作节奏快;“五低”指的是:忠诚度低、团队意识低、责任心差、抗压性差、职业定位模糊;“三大于”指的是:生活大于工作、个人大于组织、成就大于成功。

  90后多从兴趣入手,如果多从目标培养考虑,多给予挑战的机会,多给予试错的机会,他们会不断给你眼前一亮甚至惊艳的作品。

  当然,轻管理不是不管理,90后在缺乏管理的状态下会酿成比应付工作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定规矩,一味地纵容就会滑坡,没有引导就会偏轨。

  齐鲁壹点编辑部曾招聘一名90后编辑,有娱乐产业工作经历,文字功底不错。编辑部本有意安排他开发济南的娱乐产业资源,做大娱乐频道,但这名编辑习惯于以往的微信编辑工作节奏,每天最多写完一篇原创,对于日常发稿等基础工作有很强抵触心理。在“惜才”的心理作用下,壹点编辑部留用这名编辑3个月,最终其主动提出辞职,这3个月实质上是彼此浪费时间。

  我们到底是要培养新闻人,还是要培养媒体人?明白了90后是一批什么人,接下来就是往什么方向上培养。

  传统媒体正受到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一方面体现在渠道失势引发的影响力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体现在收入待遇、职业荣誉感下降引发的优质人才出走、产品品质下滑。与此同时,新兴的生态化信息传播平台仍在快速扩张,传媒行业产值仍在急剧增长。也就是说,媒体人才不是在从一个行业流失到另一个行业,只是从行业内的传统媒体平台流向新兴媒体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兴媒体平台在人才的使用上有较大的不同。传统媒体平台的人才,以新闻采编业务为主,表现为记者、编辑;新兴媒体平台的人才,在“编辑”的名目之下,可能从事的是新闻摘编工作,也可能是视频剪辑、直播等工作。简而言之,传统媒体人从事的是新闻职业,而新媒体人员从事的则是媒体行业。

  这一现象带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就要求我们首先弄清楚,我们要培养的是新闻人,还是媒体人。

  兴趣为王,打造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新媒体产品。对新媒体来说,一是对新闻人的培养要更加高精尖,专业+专注;二是要更加注重对媒体人的培养,比如视频人才、直播人才、平台(微信、微博、网站、头条号等)运维人才、全媒全案营销创意人才、活动策划人才等等。

  在对新媒体编辑的新闻专业化培养上,一个现实是,很多报社记者跑口十来年,才能成长为所跑领域内的半个专家,不能指望90后的网络编辑一年半载就能专业化。另一个现实是,90后的跳槽率、转行率也高。

  所以,对新编辑的培养,必须从兴趣着手,招聘兴趣爱好者,进行事半功倍的培养和成长;或者招聘成熟的传统新闻人,无需培养直接上岗。对于现有人才的培养,那就兴趣为王,打造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新媒体产品。

  以齐鲁壹点编辑部为例,由编辑“班长”负责的栏目“撸个串”,根据编辑本人的兴趣取向,每天自制大量表情包,主打新闻串烧,自从2016年8月推出以来,发稿180余篇,受到壹点用户的喜爱,单篇最高点击量达到179万。

  当然,新媒体产品也需要厚重、优质的传统新闻产品,这部分产品由谁来做呢?一是向传统新闻领域挖人,比如招聘成熟的新闻编辑,增加新媒体编辑团队的层次;二是向传统新闻领域借人,向优秀记者、编辑购买或以资源置换优质新闻产品,比如壹点号“嗷夜”“泺源知事”“桔子财经”,就是由齐鲁晚报优秀新闻记者、编辑运作的优质新媒体产品。

  专业人做专业事、做个人感兴趣的事,把住这两条准则,剩下的就是按标准考核、优胜劣汰了。

如何做好年轻记者的“师傅”

郭  涛

  “你为什么做记者?”十年前我刚刚毕业之时,走进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一家报社。面对老主任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如今,每当有年轻记者进门,我也同样会用这个问题“为难”一下年轻人。其实,我想说的潜台词是,各行各业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荣耀点”,而做记者,应该就是“使命与担当”吧。

  十年匆匆而过,作为一个“老师傅”,我想,下面这三个点能帮助新人快速找到自身的职业归属感。

  师傅领进门,新人要练好基本功。记者的基本功,其实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宏观的基本功也可以说是立场。做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虽然记者不必做政治家,但只有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摸准国家战略,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北京日报国内国际部,身兼中国新闻、世界新闻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三个领域的报道。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专版经营至今已有3年多时间了。10月,“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句提纲挈领的表述被写入十九大报告,为京津冀三地媒体相关领域的报道指明了方向。作为当今国家三大战略之一的亲历者和记录者,年轻记者入门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报道的重心。

  微观上的基本功,其实就是写作规范和专业知识。当前许多年轻记者基础知识不牢,甚至有不少记者并非科班出身,属于“半路出家”,经常出现“非受迫性”失误。因此,规范他们的写作基本功十分必要。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各国都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波兰在二战中最具代表性的遗迹之一,有年轻记者在采写相关纪念活动中,就将标题拟作“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举行纪念仪式”,老记者一看就发现了不妥之处。因为在波兰人看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国纳粹在波兰建立的,而并非“波兰的”,这样做标题,显然容易让人误解,往大了说甚至可能引发外交纠纷。

  虽然这是一个极端个案,但总体来讲,做师傅的第一步,既要引导新人在写作方面下功夫,还要引领他们绕过雷区,避免出现敏感的知识性错误。

  发掘每个人的专属闪光点。从年轻记者一步步走来,我越来越发现,写新闻不要一味探索宏大的意义,新闻最大的意义就是过程和细节。过程和细节不仅是记录新闻最难得的环节,也是做记者这一行最珍贵的体验。

  我一直反对用范文教条地要求年轻记者如何写作。新闻稿没有标准模式,从业至今十年,我仍不敢说自己会写稿。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观察新闻的角度不同,鼓励年轻记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事实证明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文章不生动,扼杀阅读快感,要改变文风。有些老记者消息、通讯写惯了,格式化的表达方式太多,有时读起来像新闻宣教。在这一点上,我常告诉年轻记者,用最短的句子、最直白的语言叙事,用发生在新闻事件中的细节做“龙骨”,而不是把它们框在格式和引号里。

  如果把年轻记者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们专属的闪光点。比起我们刚毕业的那个年代,如今越来越多学语言的大学生进入新闻行业。曾有一位日语专业的实习生给我讲过一个现象:日本新闻媒体网站的中文版和日文版,在报道同一个事件时往往是两个文本。两个版本事件本身差别不大,立场、评论、延伸内容等等却有很大不同。而发掘这些不同点,正是这位实习生走进国际新闻报道领域独特的“通行证”。

  少谈些方向,多找些方法。当前新闻传播生态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在新媒体生态下提高报道的可读性,已经作为一个课题被众多舆情研究机构所关注。不只是中国,西方媒体也在进行着“转型”:美国《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俄罗斯卫星社等纷纷在传播手段上做出调整,甚至开辟专栏做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报道。在相关统计中,有调查、辟谣、图像数据分析类成分的报道占阅读兴趣的比例分别为89.3%、40.7%及34.8%。

  令人欣喜的是,年轻记者的“点子”确实很多,比如他们会去脸书上找线索、在微博上做调查,制作新媒体新闻时,还会用上H5页面、视频合集等方式。相比曾经一度以为“得图表者得天下”的传统媒体从业者,他们用新形式呈现采写新闻的过程和细节,手段之丰富甩了我们好几条街。在这些方面,我们反过来要向他们学习。

  总之,跟年轻记者相处多了,我越来越觉得,给年轻记者当“师傅”,最重要的是少谈些方向,多找些方法,好的方法才能决定方向;确定了你该去的方向,才能知道归宿在何处。

  谁又知道,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我们这些曾经的“师傅”,会不会变成他们的“徒弟”呢?○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12月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