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初为新闻人

2014-07-31 16:09:40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

摘要:

  主持人: 赵 金

  嘉 宾: 邵方超 大众日报评论员 鞠 杰 山东法制报记者

  陈静静 潍坊晚报记者 徐文敏 鲁南商报记者

  

  主持人的话:记得《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其他行业比记者更具有焕发生命的兴奋感,这是没有地图的旅行,在生命的湍流中穿梭前进。前进的动力就是激情。这是一种浪漫的、追寻真相的状态”。

  年轻,需要保持激情。对于入职多年,新闻激情或归于理性或归于平淡的同行,或许,以下几位入职不久的年轻新闻人的发言,会让你重新感受到青春的气息,重温自己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困惑的时候,更需要坚定信念

  邵方超

  

  作为一个刚入职三年的新人,谈“信念”,让人感觉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在我的心里,“信念”,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大词儿,它就质朴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体工作中。

  我们需要信念,尤其是我们这群做报纸的人,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明天的历史。但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有时遮住了我们的眼睛,有时拉住了我们的后腿,有时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你想继续往前走,走得正,行得直,就必须有一种支撑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我们的信念。

  我进入大众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做评论员两年多了,经历过写啥啥不会的阶段,也经历过一稿、二稿、三稿……若干稿,反反复复,甚至推倒重来的虐心时刻。今年报社改版之初,推出了一组“新春三论”,当我拿到第三论——“凝聚精气神”这个题目时,觉得无非是一篇为全面深化改革加油鼓劲儿的稿子,写精神面貌,这方面的材料太丰富了,写起来还不简单么。但前后看了32份材料,却怎么也写不出新意,心情一点点黯淡下去。半个月后,稿子最终还是推倒重来了,经过前辈们的几番打磨,见报稿让我感到好陌生,那真是一个“万念俱灰”的时刻。后来有个伙计写了首小诗安慰我,名字叫做《无题》,这样说:“初入此境意朦胧,晦暗幽深步难行。熬得云开见日出,便知何去又何从。”

  写评论,我是个新手。我深知,党报的评论,必须政治正确、分寸得当、有理有据、恰到好处、说出新意。要达到这些目标,我还要翻过N座大山。面对新闻事实,作出准确判断时,不太容易把握评论的分寸;下笔时,尚不能适应评论特有的话语表达体系。稿子出来,看上去不是偏激偏执了,就是太温吞了;不是过于情绪化了,就是陷入了冷冰冰的理性中,好像不食人间烟火;本想面面俱到,结果又流于平庸。面对工作中的瓶颈,我满怀热情、执着向前,因为我相信,勤勉工作、努力付出,就一定可以给自己一个说法。

  当然,我能够坚持,没有退缩,也离不开前辈们的信任与期许。改一篇评论,字字句句,从头到尾,到晚上九十点钟是常事,可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能收获各位老师满满的鼓励与肯定,我很感动。想了好久,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来形容我们的关系,倒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养的一头黑驴,在耕地时,黑驴总想撒着欢儿往前跑,一不小心,就走斜了墒沟,踩折了庄稼,此时,我和父亲就拉一拉缰绳、甩一甩鞭子,嘴里还念念有词,它就又重新走正了。现在的我太像那头黑驴了,我尊敬的前辈,又多像当年庄稼地里的“老把式”啊。我走歪了,他们把我拉回来,走歪了,他们把我拉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地拉,可能有一天,这黑驴就变成了黑马呢。

  扯远了,我要谈的是信念。面对报业一片唱衰的形势,大家都会发出质疑之声,尤其是我们年轻人,可能还会有那么一点浮躁。怎么更加坚定信念呢?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一段这样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非常认可。今天媒体这么发达,好做的,人家早都做了,哪能轮得到智力平平的我们,只有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地方,才是我们的机会。

  困惑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当初为何要来这里,不忘初心,方为始终。我所在的大众日报社已经有75年的光辉历史,75年来,一代又一代大众报人,在这里创业、奋斗,完成崇高使命,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美好生活。今天,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意味着更多期许和挑战。这种挑战,源于读者的更高期待,也来自对使命的体察担当。

  

  做有态度的新闻人

  鞠 杰

  

  去年7月份,我们一群人带着新闻理想走进了报社大门,在我们内心构造的理想国中,新闻记者就是“别一根签字笔,揣一颗平常心,走遍大江南北,吃香的喝辣的”。然而,在缺乏实践的学生时代,理想是源于想象的,后来慢慢才发现,做一个新闻人不难,做一个出色的新闻人却不简单。

  一开始行文满篇废话,熟练之后往往变成了信手拈来的八股风格,第一部分该写什么,第二部分该写什么,脑海中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安德烈曾经问龙应台:“我读到的新闻,简直像小学生的作文,先几句负面的,再几句正面的,然后一个软绵绵、四平八稳的总结,媒体的尖锐批判性,在哪里啊?”这几句话点醒了我,新闻不只是我们每天的工作,更是揭示真相的“照妖镜”。

  狼性和羊性,不只体现在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上,更体现在记者对待每一个选题的态度上。做新闻人最怕的不是不出量,而是行尸走肉一般,丧失了欲望。欲望就是,面对着采访对象问问题时,你期待他的答案吗?如果不期待,那就不用问了。所以,记者要放下对奖金的追求,放下虚荣心,放下按部就班的死板,放下恐惧,为自己内心最简单的欲望而工作,这就是新闻人的态度。

  去年8月份,正值酷暑,我采访了济南保利花园业主的孩子直升山师附小遇阻一事,开发商卖房时大肆宣传,业主买房后才发现只是空中楼阁,于是走上了维权之路。业主之中很大一部分是上班族,所以维权活动大多定在了中午。新闻人要去人多的地方,我全程跟进,每天顶着酷热往返。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业主们约好开发商在下午1点进行谈判,12点就拉着横幅、喊着口号在小区里等候,一起等候的还有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媒体记者。左等右等,等到了下午3点,开发商依然没有出现。烈日,长时间站立,没有水喝,加上看不到开发商出现的希望,其他记者扫兴地回去了,而我留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开发商终于在下午4点时露面,我伪装成业主代表混入谈判席中,掌握了其他记者没有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并采写出了《合同未记载的承诺实现不了难追责,保利花园孩子“直升山师附小”成泡影》一文,问题在之后也得到了解决。

  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做“用皮肤感觉新闻的温度”,我留了下来,是因为我对这个新闻事件有欲望,我期待开发商在面对心急如焚的业主时所给出的答案。

  采访之前先思考,这是报社总编辑教会我的。带着思考去采访,有意瞄准,无意击发,这也是新闻人的态度。与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不同,作为一个法制专业报的记者,从公平出发找法律,而不是从法律出发找结果,每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应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更加需要融入理性思考。就如同安德烈所说:“我要的是一份报纸,对于事情有深入的分析和个性鲜明而独立的评论,可是,我发现报纸的内容多半也只是浮面报道而已,那何不干脆看看电视新闻就算了?”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的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也正是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来活一活。新闻人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在认识不同的社会,不仅如此,新闻人还是公众了解社会的“眼睛”。报社让我实现了新闻理想,以后的路还很长。在理想之路上,我会让每一个选题,都带着我强烈的欲望,渗透我满满的思考;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做一个“用热情燃烧自己,用理性奉献社会”的有态度的新闻人。

  

  信仰,是前行的力量

  陈静静

  

  当我向别人介绍说我是一名记者时,很多人会肃然起敬,为什么?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在很多人心中,记者代表着在揭露社会黑暗面时的正义,代表着在宣扬公益爱心时的温暖,代表着求真探索真相中的真实。如果说,有什么职业可以作为一份信仰恒久存在的话,我的答案是:记者。

  当职业成为信仰,会让我感到充满力量。

  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有很多的未知和可能,职业也有“三百六十行”,职业决定着你可能认识的同事,你将遇到的人际关系,还有你将来要不断钻研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心中的理想。我要做一名记者,大学毕业时我非常肯定自己的选择。

  我要做一名记者的理由很多,有对自己的私心,也有对社会的抱负。有一位前辈说,爱做记者的人都有一份可贵的“虚荣心”,这份“虚荣心”让我满足于很多人通过我的采访得知他们想知道的真相,沉醉于被帮助的人露出的笑容,骄傲于我日复一日的坚持,能够让我周围的人、我居住的城市,甚至是我们的社会有一点的改变。

  我见过的记者很多,很多前辈做出的报道,让我激动、羡慕、佩服,他们是我们新闻行业甚至这个社会的真正偶像。我曾经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图片,是有关对记者印象的一幅组图:别人眼中的记者无所不能,很光彩;同行眼中的记者苦不堪言,很悲惨;自己眼中的自己,才有一个比较公平合理的评判。

  那么,我要做一个怎样的记者,才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份为我提供这个平台的报纸?我经常一本正经地思考这个连自己都觉得宏大的问题,我要搞明白,才能走得更好。

  我想到了三个关键词:真实、温暖、坚持。

  学生时对真实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不说假话,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就要告诉大家这些我看到听到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不说假话的记者。后来,成为记者,我才知道,这不是不说假话的记者,这是傻记者。

  因为想要做到真实,记者很重要的一个能力是揭穿谎言,怀疑自己所听到的,甚至怀疑自己所看到的。怀疑,才是通往真相的方向。不过,我也懂得相信的力量,否则我很有理由相信我可能会变成一个人格分裂的“好记者”。

  第二个词语是温暖,这个词语包含着我对采访的癖好。每天的那么多报道中,我自己所写的,同事所写的,其他媒体所写的,正面的,负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凄惨的,向上的,我要写什么样的报道呢?温暖的。

  我以前很困惑,因为我是一个女记者。记者这个职业,有时是危险的,越是好的记者,可能要经历的危险就越多。我敬佩、羡慕那些做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但领导为了保护女记者,一般不安排这种采访。就算很多女记者是女汉子,比如我,愿意挺身而出,领导也会说“不”。

  不过,女记者也有自己的优势,更容易感受到温暖的元素,这个男记者比不过。更何况,一个好的记者,一份好的报纸,把温暖的东西告诉读者,把爱心的奉献宣扬出去,记者需要感受,才能写得更好。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读者。温暖有时候比揭露黑暗更加重要。社会更需要温暖的故事,更需要正能量。

  最后一个词语就是坚持,坚持真相、坚持温暖,坚持这个职业,坚持这份信仰。我看过一本书,书里讲到,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完成的。我相信,每天的报道都是一部这样的伟大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做好一个记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不是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提升,而是坚持做下去。最好的报道,最后的真相,一定是在坚持中诞生的。

  我说我是一名记者,很多人会肃然起敬,我是否配得上做这令人肃然起敬的记者?我想这样回答我自己:追寻真相,温暖社会,坚持不懈。

  

  新闻理想是新闻人的矫情?

  徐文敏

  

  我第一次听说“新闻理想”是2013年7月,报社里正在对新记者进行培训,作为实习生我也整天跟着蹭课。其间有一个环节是一早去插报纸然后自己卖出去,每天20份。每天一早当我睡眼惺忪地出现时,总能看到一位老师傅早已准备好的一大摞报纸。熟悉之后那位师傅告诉我21年来他送的报纸永远是本市最早的,他得快点,因为在这座城市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在等着他。

  那一周,当我一次次卖完手中的20份报纸时,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心里的想法:我想成为一名记者,我想用我的笔记录我观察到的世界。

  “新闻理想是新闻人的矫情。”这是我的“师傅”刘遥姐跟我说过的一句话,也是我第二次听到“新闻理想”。

  2013年七夕节,师傅带我一起采访了一对乞讨的夫妻。男人五十多岁跛脚,女人患有精神疾病,连上厕所都要男人扶着。观察、采访,小小的一篇报道我们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结果第二天稿子刚见报就有读者打来电话,反映被报道人地位太低没有报道的必要。可是我想,两位老人相互照顾二十多年,彼此分开的距离从来没有超过5米,地位再卑微的人也有爱,也应当受到尊重。

  后来师傅推荐给我一本书,柴静的《看见》,我前后读了三遍,再加上随后的240天,我才明白师傅所说的“矫情”是要踏实做好新闻,用最真实的故事去记录,是条理清晰,是不卑不亢。

  2014年3月,我和另外三个同事到齐鲁晚报学习,也是我第三次感受到“新闻理想”。

  3月8日,是我们到达济南的第一个周六,原本以为可以好好逛逛大明湖或者去山大老校区感受下当年的名校梦,可是带我的王老师告诉我早晨6点半要集合去日照采访一位老支书。老支书是当年的抗洪劳模,跟哥哥一辈子没有分家,事迹很典型。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坐车去日照,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村里正值换届,我们的报道很可能会激发村里的很多矛盾,甚至我们会成为“枪”。最终我们决定不做报道。在回来的路上,老师跟我抱歉地说我们白跑了一趟。尽管这次采访空手而归,光在路上就跑了十几个小时,但我知道,老师说的“白跑”是值得的。

  我曾读过一段话:“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毁誉忠奸,记者笔下有是非曲直,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我想,新闻人应该时刻知道自己是谁,时刻谨记自己在做什么,这也是身为新人的我该时刻谨记的吧!○

  来源:青年记者20147月上

来源:青年记者

编辑:解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