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新闻发布会,如何问出好问题

2018-05-15 10:21:58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5月上   作者:周国芳 常钦 叶雨婷

摘要:主持人:黄馨茹嘉 宾:周国芳 齐鲁晚报行业新闻中心记者    常 钦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叶雨婷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记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周国芳  齐鲁晚报行业新闻中心记者

    常  钦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叶雨婷  中国青年报教育科学部记者

  主持人的话:新闻发布会上提问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整个采访的呈现效果。如何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受众关心的问题、切中要害的问题,合理地引发被访者进行回答,最终在报道中呈现出干货,是记者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的学问。请看本期茶座嘉宾的观点。

从大话题中找小切口

周国芳

  今年3月,我第四次走上采访全国两会的“战场”,这对于参加工作也整整四年的我来说,机遇与挑战并重,激动和忐忑同存。激动的是自己又可以有机会和“大咖”们对话,见证国家的进步;忐忑的是即将“挑灯夜战”20天采访写稿,身体和精神都将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据官方统计,今年有3000多名记者参与两会报道,这意味着,在全国两会这样的场合,记者的提问水平不仅展示了记者个人的水平和素养,更大意义上代表着所在媒体的实力和形象。

  3月9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部长通道”开启。在这一时段的“部长通道”上,有列席会议的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水利部部长陈雷、港澳办主任张晓明、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接受记者采访。这几位所在的部委都是记者们关注的热点,其中,郭树清更是一位“自带流量”的部长。因此,这场“部长通道”备受关注。

  列席会议的部长们经常在“部长通道”接受媒体短暂采访,而这些采访又经常传达出重要的信息。因此,“部长通道”每年都成为媒体鏖战的重要场所。

  按照计划,今年“部长通道”的提问都安排在全体会议结束后进行。9日下午,全体会议刚刚开始,距离“部长通道”开启还有两三个小时,就已经有记者在北大厅门外排队了。为了占据一个有利位置,我也成了排队队伍的一员。

  通道放行后,我奔跑着抢到了第一排距离采访台较近的位置,等待过程中生怕被别人占了,甚至连厕所都不敢去,我站了足足3个小时。

  抢位置无疑是为了抢提问做准备。要在全国两会上抢到提问机会的确很难,每场发布会或通道采访,往往有几百名记者在场,而最多也就有十几个提问机会。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举手,只要时刻准备着,总会得到提问的机会。就像陕西日报记者卓九成一样,他坚持举了8年手,才抢到1次机会,提问到他时,他甚至激动得连话筒都拿反了,可见提问机会有多么珍贵。

  站了3个小时后,我抖了抖已经麻木的腿,进入“战备状态”。接受采访的六位部长,每走过来一位,当主持人说开始提问时,我都高高地举起右手,甚至还穿上了惹眼的红色衣服,期待着与主持人的四目相交。时间一点点流逝,一个接一个的部长回应了热点。眼看着“部长通道”的提问环节到了后半程,我一次又一次举起又放下的手都已经累得不行了,但我想,坚持,再坚持一会,说不定下一个就是自己了。

  终于,主持人注意到了这个“傻举着手”的我,就像流行的那首歌唱的一样,“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这一次,我成了同行眼中的幸运儿。

  “郭主席您好,我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我们知道,中央现在反复强调普惠金融的概念,请问银行业今后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增强普通老百姓的获得感?今后将如何采取措施,既解决有些企业反映的贷款难问题,又能有效化解风险?”我终于把准备良久的问题抛给了时任银监会主席的郭树清,而郭主席也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弱者用命作借口,强者以运为谦词。抢到提问机会只是完成一次高水准提问的其中一步,记者提问的问题本身更能彰显记者和所在媒体的形象。要知道,两会这样的场合万众瞩目,不能提那些无效问题或低能问题,而要提时下热点、受众关注、切中要害的问题。

  如何准确地提出问题呢?这离不开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我在采访前期调研读者关注的热点金融问题,充分了解银监会近一年的相关政策,研读郭树清近半年的讲话。如果在宝贵的提问中,记者问出了他早已公开回应过的问题,那么不仅受访人会认为记者不专业,最终呈现出来的稿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一位曾担任过记者会主持人的全国人大新闻局负责人说过,记者提出的问题往往反映出对这个话题的熟悉程度,有些记者做足了功课,一开口就让人很佩服,部委负责人更愿意回答这类具有专业视角的问题。我们作为都市类媒体的记者,更关注民生话题,因此在提问时,在大的金融话题下找到了一个小切口,提问了读者关注的普惠金融和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总之,我认为,记者要在发布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不仅要“走下去”“接地气”,也要“走上来”“接天气”,既了解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又明白受访部委的工作动态,这样才能问出公众满意、切中要害的问题。记者提出问题的内容与所在媒体的需要相吻合,与受众的预期相近,提问就是“有效提问”。

提问准备的四个阶段

常  钦

  新闻发布会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作为从事“三农”领域新闻报道的专业记者,日常工报道具有面广、线长、点多的特点,很多部委的管理政策发布、重大会议议题都与“三农”内容相关。新闻发布会是一个集成新闻素材和重点突破的窗口,准备好发布会的提问,对于增加后续新闻报道的深度、记者个人职业发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准备拼积累。要有个好的提问,有些准备工作其实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就开始了。平时参加部委新闻发布,很多的发布会、新闻通气会上,都有具体职能部门负责人出现。多数熟悉此领域的专业记者的问题会更跳脱,他们往往不单纯盯着发布内容,而是对准有直接关系的职能部门负责人,着眼于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提问。这样做,效果显而易见,他们在后续新闻写作中独占鳌头,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一个好提问,除了做政策、书本功课,对具体领域有面上的整体认识,还需要在新闻采访实践中持续发现问题和深入思考。

  成熟的专业记者都具备十多年具体领域的长期积累,提问具有时间跨度,发展地看问题,提问深度更深。比如,一次发布会主题是说“三农”发展成就,可是专业记者问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了,不少人想去乡下买房子,政策有没有相应的准备。

  乡村或者基层蹲点采访得来的问题,实践地看问题,受到的关注度更高。比如同样是脱贫攻坚发布会上的提问,有人只是对发布的脱贫政策如何操作感兴趣,而专业记者会考虑到此项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异化,怎么把握返贫风险等后续发展问题。

  短期准备看全面。新闻实践中,提问前的短期准备对于全媒体记者、机动记者来说,要求越来越高了。当前各领域都有突发性的新闻发布或者说跨界的陌生领域需要临时准备提问。一般记者接到通知,距离新闻发布会只剩一两天。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好提问,需要对相关领域快速地进行材料整合和梳理。前因后果、发布人信息都不能放过。

  首先,要巧借力增加突破力。这类的突发任务或者跨领域作战,最好找到好“战友”,请教负责此领域报道或者参加过此类发布会的老师,让他们帮助划重点。比如,参加的发布会涉及土地政策的内容,土地连着房子,最好是请教跑住建部门的老师。他们给出的建议,往往能够撕开常规问题的包围圈,找到更为合适的问题。其次,要早打算提高命中率。不少发布会通知下来的时候,会公布邮箱和联系人,提前征集采访问题。这时候,早一点把要问的问题发过去能够抢占先机。通过联系人可以顺利获得新闻发布会的大致内容和出席人,这样提问就更有针对性,也增加了能够现场提问的机会。

  现场准备重观察。要在发布会上得到提问机会不容易,很多记者都会早早到场占位子、抢机位,甚至有的在发布前准备一系列的直播。另外,多数发布会并不是记者期待的直接就能提问,一般先是具体内容的发布,之后专门留出提问时间。到达现场之后,现场准备就开始了,技术操作层面观察很有必要。

  首先,要观察发布方式,调整提问心态。第一时间获取发布会的流程信息,这样可以分散出来精力准备提问,特别是有出镜要求的记者,这样更易从容应对。提问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举手示意,发布人点名提问;有的是按照到场后的问题安排,按照一定顺序提问。这些都需要临场提前准备。其次,观察发布风格,调整提问问题。有些发布会现场给记者很大的自由度,这时候不妨涉及开放式问题;有的对于提问数量没有限制,一个记者能连续问多个问题,这时候一定要有数量上的准备。一方面可以防止跟其他媒体记者撞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多问问题。提问节奏要打间隔差,在发布人马上回答完问题前,最好有个示意,这样可以更快获得关注,得到提问机会。

  后期准备在反馈。有人认为,提问就是发布会最大的价值,提问结束就算完成了任务。其实这只是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始。提问的目的是获得想获得的信息,最终产出的形式是新闻稿件。后期准备要注意弥补现场提问得到答复的要点记不全、表述不专业、背景材料不明等问题。提问后更要长个心眼,做个有心人。

  提问后,要“更进一步”。首先,争取要到发布人和回答人的联系方式,这样有助于后期补充和新闻事实的核对,后期成文后方便把关审核。另外,提问后往往有一个发布会散场的时间,此时可以与发布人进行更为具体深入的业务讨论,交流想法或者进行新闻选题的探讨。此外,没有问出来的准备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可以进行二次提问,不至于浪费掉问题。

  提问后,要“更深一度”。参加一场发布会,必须落脚到最终的新闻产品上。多数发布会有现场直播,便于记者及时发回快讯,抢占第一落点。但是,如果遇到重大题材,要找到更好的第二落点,需要延伸出来发布会没有的内容。这时候不妨利用在发布会获得的联系方式拟一份更为深入的采访提纲。记者可以把提问问题进行二次升级,更具体化,让其推荐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对于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提问本身就是新闻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贯穿在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里。在平时的新闻实践中,记者不妨多一些积累,准备几个好问题。

如何号准新闻发布会

提问的“脉搏”

叶雨婷

  对于记者来说,参加新闻发布会是常见工作。发布会是生产新闻的地方,也是采访对象针对性面对媒体的时间。如何在新闻发布会上抓住机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考验着一个记者的综合能力。

  随着网络传播途径的不断增多,新闻发布会中产生的新闻点也越来越多,在我看来,对于记者来说,提前做好相关新闻知识准备工作,提前和有关单位进行前期沟通,准备受众关心、契合身份的好问题,练习好提问时的表达方式和仪态都很重要。

  发布会上的一个问题,提问的时间只有十几秒,但这背后往往需要长期的准备。我是一名跑教育口的记者,今年两会,为了争取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记者会的提问机会,我从两会开幕就开始做准备:提前留意部长的记者会是哪天,熟知两会时每一次部长出现时发表的观点,充分了解这一两年来的教育热点。经过很多天的积累,我对于大众关心哪些教育热点,教育部今年有哪些工作要点,都可以做到了如指掌。

  在获取大量的背景知识后,我开始在大众关心、教育部关注、符合报社报道风格和关注角度这三个维度下找寻适合提问的问题。对于我就职的中国青年报来说,青少年是我们的关注热点,大学生、高考等相关话题既符合我们的报道风格,也备受大众关注。

  因此,我在自己思考后征求报社里有经验的老记者、老编辑的意见,最终拟定了几个关于“高考改革”“幼儿园荒”等方面的问题,这都是今年教育部的重点工作。

  在心态方面,要有“尽最大努力,做最差打算”的心理,提问是一个拼运气的事情,即使我们做了很多前期工作,也要明确,文字记者来到现场的本职工作是采写新闻。工作几年来,我在发布会上提问的经历不少,渐渐地也就熟悉了提问的感觉。一般我会边写稿边争取提问机会,有了更重要的写稿任务,我提问题时的紧张感也就少了很多。

  因此,在今年的记者会上,我和参加以往的发布会一样带着电脑,在主持人选择提问记者时积极举手,剩下的时间像以往一样写稿、发稿。幸运的是,我终于抢到了倒数第二个提问机会,我最终提出的问题是之前没有记者问到的“高考改革”的问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回答我的提问时说“今年起17个省将启动招生制度改革”,成为当天的新闻热点之一。

  越是重要的记者会,时间就越发珍贵。记者会上的提问和日常我们与采访对象的交谈不同,应当努力用最短时间表达清楚自己的问题,并与采访对象碰撞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从两会中的很多记者会我们可以发现,一般记者提问时长不超过十几秒,问题的字数通常也就几十个字,话题一般是一个,从该话题引申出的问题最多有三个。和我们日常说话相比,提问时的语言要更加直白、简练、有干货。

  记者会上的提问有时也需要“见缝插针”。去年年底,我参加教育部的一场发布会,有记者在提问时问道,对于河北曲阳多所小学供暖不足的问题教育部怎么看,当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做出了回应,一时间在网络上刷了屏。今年两会上,有记者在外交部部长王毅的记者会结束时,用“外长,您对精日分子挑衅民族底线的行为怎么看”这一热点问题留住了外长,相关的短视频也成为当天的微博热搜。

  发布会提问时也有一些禁忌。

  首先,开场时说明自己是哪家媒体,但是不必和采访对象客套寒暄,也不必说自己叫什么、是什么职位。

  其次,提问时不必过多渲染背景,这既会让采访对象在你的干扰下记不住你的问题,也浪费了现场所有人的时间。

  最后,不能违反规则、破坏秩序,有些记者为了抢提问机会而做出的破坏秩序的行为,只能让所在媒体被列入“黑名单”。○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5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