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出境采访,事预则立

2018-07-19 11:12:38

来源: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蔡笑元  嘉 宾:曹 斌 北京日报国内国际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朱宛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津巴布韦记者    

  主持人:蔡笑元

  嘉 宾:曹 斌  北京日报国内国际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朱宛玲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津巴布韦记者

      李师胜  齐鲁晚报融媒编辑中心编辑
 


  主持人的话:出境采访对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来说是相对陌生、但可能随时会接到的任务,也有部分记者长期驻扎境外。我们能看到他们在报纸上、镜头前的风光,却很少能体会到他们背后的艰苦。出境采访和在国内采访有什么区别?应该将哪些工作列为重点?有哪些注意事项?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本期茶座邀请了三位岗位不同、到访国家不同的嘉宾,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地方媒体要抓住地方关切

曹  斌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给媒体出境采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给记者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特别是地方媒体,近年来出境采访的机会越来越多,不仅有重大活动,还有地方交流活动。我所在的北京日报国内国际新闻部,近年来派记者出境参加了多场重大活动,还有两位记者常驻日本东京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进行日常采访报道。出境采访不仅锻炼了记者,也提高了本报的国际视野,可谓一举两得。我曾先后赴澳大利亚、韩国等采访。总结自己的采访以及组织策划报道的经验,我认为,地方媒体除了要抓热点话题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本地读者的关切进行深入采访,多介绍境外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本地的发展提供借鉴。

  要关注重大事件中的民众。楚国辞作家宋玉在其《风赋》中云:“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民众,对历史的感受最深刻。通过采访最基层的民众,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对民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这是我最关注的选题。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很少有人关心朝核阴影笼罩之下的朝韩人民。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他们是如何生产生活的?2013年6月,我跟随中国记者代表团访问韩国,虽然此行并没有报道任务,但我还是根据行程,草拟了三个采访提纲,其中之一就是想多采访韩国民众,通过他们的述说,向读者介绍朝核影响之下的韩国普通人民的生活。当时的朝鲜半岛局势风云变幻,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进行了第3次核试验,美韩接连举行军演,朝鲜威胁退出停战协议,可以说朝韩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

  几天下来,我成功采访了随团的翻译、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翻译研究生院毕业的韩京我,东亚日报国际部部长宗信义,韩国记者协会会长朴钟律,还有我们的导游等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在朝鲜核试验阴影下的工作生活、家属离散的经历,被他们乐观、执着的精神所感动,采写的首尔见闻录《我们无法选择邻居,可以选择生活》,产生了一定反响。

  以我为主,多报道中外合作。做好中外合作报道,可以说是出境报道的主题之一。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中外合作故事必不可少。出境采访,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素材和蓝本。因此,出境采访一定要着力报道中外合作故事。中国与各国人民在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成果,都是我们报道的重点。

  还是以我的韩国之行为例,当时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我们吸取的一条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世界各国必须联起手来,才能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在釜山港采访的时候,主办方组织我们参观世界最大的自动化码头——釜山新港,釜山港湾公社副社长车敏植在介绍釜山新港时说,金融危机让航运业遭受灭顶之灾,釜山港也陷入低迷。但是来年,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釜山港很快恢复增长。在我的追问下,车敏植说,釜山港吞吐量中,55%是本国进出口货物,45%是国际中转货物,而中转货物中,中国货物比重最大,占到30%。他感慨地说,如果离开中国,釜山港根本没有办法发展,是中国救了釜山港。

  于是,我以《只有中国发展,才有我们的发展》为题采写了一篇参观世界最大自动化码头见闻的文章。可以说,中韩此时的合作,点亮了陷入金融危机中的东北亚合作的火星,为各国抱团取暖提供了借鉴。

  要与本地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很多年轻记者出境采访,对选题很犯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疑虑:我该做哪些报道?其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和工作重点,比如拿北京来说,当前就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是北京市当前的重点工作。

  此前,我跟随中央媒体采访团一行赴香港采访。香港不算是境外,但其发展理念颇具借鉴意义。在采访的一个星期里,我发现,香港在城市管理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北京学习,特别是作为世界大都市,在立法保护绿地、城市遗迹活化、城市开发边界限制、解决贫困问题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北京借鉴的地方,于是,我连续采写了《所有“绿色之地”都受法律保护》《雷生春“重生”记》等系列报道,对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有很强的借鉴性。与此同时,我们还针对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出了系列报道《他山之石——世界大城市如何疏解城市功能》,介绍世界大城市在治理城市病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经验,为北京的发展提供了蓝本,受到各方好评。

出境采访,有备才能无患

朱宛玲

  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津巴布韦站首席记者,我自2016年底起至今长期在境外工作,深知在境外做新闻舆论工作并不是轻松的事。在此期间,我遇到过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收获良多。

  采访、拍摄要入乡随俗。部分记者可能会有出镜需求,但请注意,在一个陌生国度,最好在前期联系采访时先和对方国家新闻部沟通,了解注意事项,了解是否需要申请拍摄许可。如果需要,那就去办理,不要在街头随意架起摄像机拍摄,否则可能被军警等执法人员打断。在一些国家,军队、警察、政府机构办公楼严禁拍摄,如果你对着他们举起相机或手机,很可能会有军警人员过来询问,并要求删除照片。这就会耽误很多的时间做无用功,有时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大麻烦。去年津巴布韦政局变动期间,曾有一名央媒同行带着当地报道员一起外出采访,结果当地报道员拍摄津执政党总部大楼时被守卫的士兵看到,将两人扣下。最后同行百般劝说,甚至用当地语言唱了首津巴布韦国歌,还给了士兵一些钱,才被放行。

  在部分国家,普通民众对没有事前沟通的拍摄也是非常排斥。如果采访前的功课做得不够,最好不要一时兴起举起相机就拍,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一些冲突。在选择出镜地点时也要慎重。在一些治安状况比较混乱的国家,在街头架起摄像机的行为可能并不安全。南非国家电视台的记者就曾在电视直播的时候被抢劫,抢劫现场通过直播画面传向了全国观众,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采访政要需见机行事。一般情况下,采访总统等政要的机会较为难得,而且需要事先提出书面申请,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好时间、地点、采访时长等问题后才能进行。但在国外采访时,尤其是采访会见、会议时,是有机会拦住国外政要采访的,这是挖掘新闻线索的绝佳机会,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准时机。

  津巴布韦政局变动后,外交部特使陈晓东率团前往津巴布韦,会见新任总统以及沟通合作事宜。当时我们驻津央媒的几名记者都在会见室外守候,堵住了总统的必经之路。总统刚和陈特使见完面出来,我们便有层次地一拥而上。总统面对我们的采访没有拒绝,在摄像机前驻足,对我们的问题作了回答。这是姆南加古瓦总统上台后首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在这种采访情境下,需要注意媒体之间的配合,各类采访设备一定要合理布置,要形成一种让人不得不重视的“仪式感”。试想如果没有央视的摄像机架在面前、灯光打在头顶、话筒伸到嘴边,光是举着几支录音笔,恐怕无法撬开总统的金口。此外要注意的是,这样的采访问题不可冗长,因为是临时抓访,采访对象可能在之后有别的安排,没有充足的答问时间。

  做好新闻业务之外的准备工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般说到记者的工具,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话筒、摄像机等等,其实记者的工具还包括通信工具、交通工具等。这些工具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在国内采访它们都构不成问题,但是在国外采访,就必须对它们加以重视,否则可能耽误大事。

  如果是长期驻外工作,那么最好尽早办一张当地的电话卡。不论是与受访对象联系,还是在迷路时查地图、用手机APP打车,有一张本地电话卡会方便很多。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很完善的欠发达国家,可能会出现没有手机信号的情况,在去偏僻的地方采访时要考虑到这点,做好应对措施,以免误事。我有一次去采访津巴布韦前总统穆加贝的生日集会,地点是离津巴布韦第二大城市布拉瓦约35公里处的一所乡下中学。我乘坐的出租车不能停在为活动专门准备的停车场里,司机只好在附近找地方停车等候。可是等活动结束,我想用手机联系司机时,却发现当地信号极差,打不通电话,也发不出短信。最后走了几百米,才幸运地有了手机信号,联系到了司机。如果我与来时的出租车错过,按当地的交通状况和治安环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真是不堪设想。

  要选择可靠的出行方式。在刚下飞机、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请酒店来接机是最方便(虽然并不是最经济)的选择。一些旅游攻略上会有值得信赖的出租车公司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邮件订好车辆。万万不可想当然,认为出了机场就会有成队的出租车等候,很可能你会因为这种想法滞留在机场。到达酒店后,通过前台订出租车则是最为方便的选择,因为在某些国家并不能出门就拦到车,而如果真拦到车了,也不一定能坐,不可靠的司机可能会做任何事。

第一次出境,小问题也变大困难

李师胜

  今年6月上合组织国家青岛峰会召开前,齐鲁晚报派采访队伍远赴其他7个成员国进行前期报道。我被派往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城,对话当地的政府要员、山东籍企业家、山东企业外籍职员、当地市民等,挖掘在俄罗斯的“山东元素”。

  我作为记者是第一次出国采访,作为国人也是第一次跨出国门。在另一种文明中,我感受到与国内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同时体会到一些貌似平常的小事,在国外也会变成大问题。我在不断地克服困难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跨国采访的经验与教训。

  调整好时差,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时差是每个人都会考虑到的障碍,但是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那么我们很可能会低估它的影响。在俄罗斯工作期间,5个小时的时差加上高纬度地区的昼长夜短、截稿时间与本国错位等折磨得我疲惫不堪,每天像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

  5月8日到5月18日,我在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采访。莫斯科纬度较高,天黑时间约为晚10点。从机场赶到市区的住宿酒店时已是当地晚上7点左右。第二天恰是俄罗斯的胜利日,为提前做些采访准备,我在晚饭后趁着余光,探访了当地的一些街巷、广场等,睡觉时是当地时间零点。我的本意是晚睡倒时差,岂料当地凌晨3点半时天已大亮,所住酒店有天窗无窗帘,刺眼的白光直刺眼球;更为意外的是,参加胜利日阅兵的战车这时也轰鸣着从酒店门前驶过。因为未曾到过纬度如此高的地区,我未做任何准备,再也无法入睡。

  这只是时差带来的第一次冲击。由于我所在报纸需要在凌晨印刷,报社有截稿时间限制,须在北京时间晚8点即莫斯科当地时间下午3点左右完成稿件。9日在莫斯科结束胜利日采访后,需要立刻赶往圣彼得堡。这样,只能在火车上赶稿,赶完稿已是下午4点,早已过了午饭时间。还有一次,采访一名在俄罗斯打拼的山东大姐,为深入了解她的性格、工作、处事方式等,跟着她工作了一整天,等所有的琐事结束时已是当地时间晚上10点。为不耽误第二天采访,我连夜赶完稿件,这时已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左右,窗外已经亮了起来,而距离新的采访任务开始,只剩下5个小时。

  交通与语言障碍对记者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外出采访常常需要赶时间,而出境采访时,如果对当地语言和交通不熟,时间会变得尤为紧张。因交通、语言问题耽误时间乃至差点误了采访的事时有发生。5月9日下午3点,我从莫斯科乘坐当地的高铁赶往圣彼得堡,虽在地图上定位了火车站,但找不到入口。俄罗斯当地人对英语不擅长,加上基层员工、普通市民的服务意识普遍不强,竟没有人说得清楚车站入口位置,只是用俄语解释,然后比划一下手势。我们在附近耽搁了20分钟,才由路过的列车员带入车站。我们出行前所作的攻略中当然涉及了语言障碍问题,自己也有针对性地准备了一些应对措施,但当亲身体验时,依旧束手无策。当地的打车软件yandex对于我们来说很鸡肋,因为司机打电话沟通时依然语言不通。

  面对面采访的一个优势,是记者可以听到最直接准确的表达和原汁原味的语言。但在国外采访时有了翻译这个中介,这两方面都变得难以保证,可能丢失掉很多有用的信息。有时眼神能传达双方的意图,拉近双方的关系。而记者提问时面对的是翻译,受访者回答也要面对翻译,这就失掉了采访中的重要一环——眼神交流,同时记者也无法把受访者的语言与肢体动作相结合,所以最后呈现的稿件中,细节描写变得很少,削弱了可读性。

  我们在采访一家鲁企的俄籍员工时,由一名中国员工翻译转述,这名员工讲话太简洁,往往俄方人员说了很长一段话,他几句话就转述完毕。后来另一名在场中国员工觉得有问题,做了补充,才把俄方人员意思较为完整地转述出来。即便是最专业的翻译人员,也难以避免这些问题,仍不能保证采访原汁原味。

  在国外,凡所在处皆是新闻。短视频新闻目前仍处风口,齐鲁晚报的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也在着力发展短视频。采访时,我特意携带了云台,多拍了一些采访视频,传给后方编辑,同时学习体会新媒体的报道方式。短视频新闻代入感更强,更能把俄罗斯见闻全角度呈现给用户,提高用户体验。

  目前主流客户端更多注重个性推荐和资讯的多样化,不再是单纯地阐述新闻事件本身。所以我在赴俄采访前,曾专门学习过当地的历史文化。借今怀古,讲述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这也是资讯的呈现方式。我讲述了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的由来等,给新媒体带来不少流量。当然,在此期间我也留下了不少遗憾。比如当地深入地下的地铁、雄伟精美的教堂等,也可能是公众的关注点,如果用新媒体平台呈现,也会有新闻价值,但是我囿于时间紧张只能作罢。○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