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非虚构写作:规则与底线

2019-03-19 20:21:04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上   作者:

摘要:  主持人:蔡笑元  嘉 宾:王志安 资深媒体人、评论员  陈 实 南方都市报要闻部副主任  杨 旭 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首席运营官

  主持人:蔡笑元

  嘉  宾:王志安  资深媒体人、评论员

  陈  实  南方都市报要闻部副主任

  杨  旭  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首席运营官

  主持人的话:如今非虚构写作被不少媒体应用,一些自媒体公众号也宣称采用非虚构的手法讲故事。

  最近,“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由于故事情节被质疑存在很多不实之处,引发热议。“咪蒙”团队对此回应称,该文为非虚构写作。该文是严格意义上的非虚构写作吗?媒体应该如何进行非虚构写作?请看本期嘉宾的观点。

  “寒门状元之死”:

  虚构还是非虚构

  王志安

  “咪蒙”旗下微信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回应舆论的核心,是说自己的文章“不是新闻报道,是非虚构写作”。“咪蒙”系之所以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文本是新闻,理由可能有二:第一,在我们国家,新闻报道是需要资质的,这个资质自媒体无法随意获得。而且一旦被归为新闻报道,就需要纳入新闻的监管体系,“咪蒙”们显然不希望如此。第二,“寒门状元之死”发表后被网民扒出大量违反逻辑和事实的细节,如果按照新闻报道的标准来看,这篇文章显然算是“失实”,但如果说是非虚构写作,似乎标准就可以低一些。

  真的如此吗?什么叫非虚构写作?

  按照我的理解,非虚构写作在基本原则上,和新闻报道的规则是一致的。非虚构写作无非是可以借鉴一下文学讲故事的手法,不需要像新闻那样紧跟时效,除此之外,二者必须遵循同样的标准,否则,就不能称为非虚构写作。

  国外的非虚构写作历史很长,也早已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标准。按照哈佛大学出版的《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一书的标准,非虚构写作有着明确的边界:

  1.不可以合成人物和场景。比如将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故事,为了叙述的需要而合成在一个人身上。尽管这些事件在现实中可能都是真的,但合成本身构成了造假。另外,场景是包含在真实性里的元素,同样的经历,换一个场景,引发的情感体验会完全不同,所以场景必须有准确的对应性。

  2.如果以第一人称叙述,那叙述者本身不能是伪造的。第一人称叙述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确信性,除非作者表明这是小说,否则读者会自动认为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为了避免读者的误解,非虚构写作要求,如果用第一人称叙述,这个人就必须是真实存在的。

  3.写作本身必须基于可靠的信息源,不能使用未经确认的信息源,不能对信息进行添加和欺骗。

  4.时间线的叙述有些时候可能由于年代太久不精确,但糅合时间,让读者误把一个月当作一周,或者将一天当作一个小时,这都是不可容忍的。时间线是我们理解新闻、也包括真实事件的灵魂,一旦时间线被混淆,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就会偏移。

  5.文本中如果描述了当事人的想法,这个应该是其本人真实的发言,他们说了什么,作者才可以写什么,而不是“作者决定让他们说什么……你不能进入他们的头脑,代替他们思考”。

  “咪蒙”系声明说,之所以在一些细节上采取了“模糊化”处理,是为了保护信息源。但是,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非虚构写作的原则,出于保护信息源目的的信息处理,都仅限于涉及隐私部分。而且这部分信息需要公开标示,比如说注明名字是化名。除此之外,文章中的所有信息都不能失真。

  就这篇文章而言,大量的失真细节和当事人的隐私并无关系,比如高考分数、阿里P7、在国企做假账等细节。还有,“才华有限青年”在回应中说,死者和家庭,包括他的老师和同学都不愿意被打扰,但文本中的当事人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经历,为什么他们要众口一词不愿意被打扰,实在是令人生疑。此外,如果提供信息的人(如果确有其人的话)完全无法披露任何可以确认的消息,也是不能随意标上非虚构三个字的。

  所以,在我看来,这篇引发无数人讨伐的文章的最大问题,是明明是虚构的作品(可能有原型人物,也可能不存在),却以非虚构写作为幌子,来消费读者。

  为什么“咪蒙”系的文章,一定要宣称自己是非虚构写作呢?

  对于读者来讲,虚构和非虚构给他们造成的情感冲击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虚构作品而言,读者的要求是故事讲述得是否完美,悬念的设置是否足够让人感觉意外;而对于非虚构写作来讲,读者会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去体会和理解当事人的境遇。虚构来源于抽象,而非虚构更多地源于具体,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咪蒙”系的文章如果从文学的角度看,是不够格的,但打上非虚构几个字,却足以打动(部分)人心。

  如果基于上述非虚构的专业标准制定公众号的监管标准,我是赞成的。既然你叫非虚构,就应该遵循非虚构写作的专业标准,不能打着非虚构写作的旗号,用虚构手法来收割流量。但前提是,标准应该一致。

  “南都语闻”:

  真实的内容,创造性叙事

  陈  实

  2015年10月,南方都市报正式推出“南都语闻”版,尝试非虚构写作,得到读者和业内人士的认可。这与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兴起,倡导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高质量写作有密切的关系。非虚构写作特殊的叙事特征也为新闻的表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在某些特点上是与“南都语闻”的版面理念和风格相契合的。

  不同于其他的文字表达方式,非虚构写作需要较强的社会认知、新闻敏感和语言表达能力。一篇好的非虚构稿件,绝非灵感突现或幸运使然,而是有其必然的规律。从主题的确定、采访持续的时间、破解采访过程中的难题、内容的线索、采访内容的梳理、资料的使用,到内容结构的安排、语言节奏、人物特征、内部冲突、文本气质等方面,无不饱含着采编人员的辛勤付出。

  “南都语闻”的许多选题来自日常的新闻报道。由于版面对内容提出了较高的写作要求,因此稿件刊发标准和日常稿件有很大的不同。记者和编辑要有足够的时间联系沟通,去设置故事语境,改造完善文本,根据需要补充采访。这往往要求记者有细节翔实的采访过程和素材积累,更加努力地实地调查、更加仔细地观察、更加勤奋地搜集资料,以及更加精准地表达,才能应付编辑的“十万个为什么”。记者常常为了一篇三千字的稿件,搜集采访出数万字的素材,作为稿件基础。

  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此,“南都语闻”版面刊发《翠姨的手机》一稿,通过湖南籍在粤务工人员的亲身经历,反映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这个通信工具给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编辑不断与记者沟通,提出各种细节问题;记者不断地回访和补充内容,使得稿件从一篇几百字的消息,慢慢成长为一篇聚焦普通市民群众,通过讲述普通人生活变迁故事,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体现国家“互联网+”战略必要性与及时性的深度稿。

  非虚构写作以故事为载体,承载着当今社会的很多阅读期待。在一部分非虚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真实的生存经验、人性的复杂,还看到了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关系、某个群体的镜像,因此在社会上备受关注。每篇“南都语闻”的稿件,都是在讲故事,讲个人的故事,讲某个群体的故事。通过优秀的故事文本来展示个人或群体的命运。故事讲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故事结构的设置。这就需要编辑对每个选题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把握。

  广州越秀区杨箕村村民回迁,采编团队在村民选房时就启动了选题计划,并长期跟踪,在村民领取新房钥匙的时机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戏剧性场景。通过一个土生土长的村民领新房的个案故事,记录现实生活,折射社会变革,回溯过去50年,用个体命运的改变描述时代的变迁;而其背后,则是广州这座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一头诗意栖居的牛》讲述广州的红专厂(创意文化产业园)养了一头牛的故事。我们先以人的视角讲述牛的故事,再以牛的视角来点出一些有引导作用的关键信息。这种多元化写作,在“南都语闻”版是常态化的采编工作体验。

  相比传统的新闻消息写作,“南都语闻”版刊登的文章力求在严谨和克制的基础上,回避相对古板和枯燥的文风,重视文学手法的运用,借助文学的写作策略和方法,借助多种叙事手法和修辞技巧,重视对话、场景、细节和心理描写,增强作品的体验性和理解性。

  2016年日本大地震,5名女大学生被困在倒塌的废墟下。编辑记者积极协助学生脱困,并对她们进行了采访,一点一滴地补充稿件所需要的语境要素,高度还原地震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被困学生的回忆,收集被地震废墟掩埋在地下的学生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情绪、每一声哭泣。最终见报的《梁嘉玲和松本绿》稿件,内容翔实、细节丰富感人。稿件从学生被埋到逃生进行全景式描述,动作、情绪、语言记录细致入微,既让人感慨灾难降临时人的脆弱与坚强,同时,又被一群女孩在被困状态下的友爱与互助所感动,为她们在危境中坚定的求生欲望所折服。

  非虚构写作也是基于事实前提展开的写作活动。《韦氏大词典》第2版中对非虚构写作的定义是:一种内容基于现实和事实的文学分支,以叙事散文的方式处理或提供观念,包括传记与历史文章,与虚构文学相对,与诗歌和喜剧相异。因此,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指的是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经过都要经过记者的核实与调查,要经得起核对与考验。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体现,更直接影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非虚构写作同时要求真实的内容和创造性的叙事。“南都语闻”版的设置,在传统的新闻文本中加入非虚构写作的表达方式,从而使故事更好看更动人。有时候编辑也会困惑,大量的非虚构写作元素和文学的表达技巧,如果加得恰如其分就是点睛之笔,如果加得太多,就会影响新闻的真实客观。对此,我们坚持真实的底线,在面对类似疑问的时候,宁可放弃对文学性的追求,也要确保内容本身的客观和真实。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新闻生产,因为我们是媒体人。

  “麦子熟了”:

  讲故事要对读者负责

  杨  旭

  主持人:现在很多微信公众号尤其是情感类公众号喜欢讲故事。“麦子熟了”作为很受欢迎的情感类头部公众号,是怎样做故事传播的?

  杨旭:“麦子熟了”创立于2013年,现在拥有300万粉丝。我们的品牌价值主张是“做有趣的人,交有趣的朋友,去有趣的地方,过有趣的人生”。我们关注年轻人喜欢的话题,选题方向为正能量的价值观和关注个人成长的实用方法论。我们的文章一部分来自内容团队原创,以年轻人的视角,讲述好玩有趣的故事和实用职场经验、思维模型方法论等;另外一部分是经过授权转载全网优质文章。文学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讲故事运用类比的手法,把一种观点或方法融入简单易懂的故事里,更能引发读者的代入感和共鸣。

  主持人:“麦子熟了”讲故事的素材一般从何而来?经过了怎样的加工处理?

  杨旭:我们的文章素材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选取媒体公开报道中的事例;第二,社交媒体热文中的事例;第三,文章作者原创的故事;第四,从粉丝社群投稿及故事征集活动中遴选素材。我们的原创文章要经过以下流程才会发布:首先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多个选题,我们召开选题讨论会,拟定一个方向,交给内容团队写作,然后经过严格的审核,删改不当内容,最后才能发布。

  主持人:您对非虚构写作怎么看?您认为“麦子熟了”的文章属于非虚构写作吗?

  杨旭:非虚构写作对自媒体来说,还是比较前沿的写作手法,很难用简单的定义来描述清楚。我们公众号的文章更偏重价值观、方法论、故事性,我不认为这属于非虚构写作,而是更接近文学创作。

  主持人:“麦子熟了”一直三观很正,所传达的情感也很积极向上。在内部管理中,写作时有哪些底线或者禁忌?

  杨旭:我们的文章主要关注年轻人成长,以弘扬正能量价值观和实用方法论为主,写作底线就是坚持对读者负责。我们的读者都是年轻人,我们期待所创作的内容能够对年轻读者群体的成长带来真正的帮助。

  主持人:您认为微信公众号文章在讲故事时,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怎样的?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杨旭:第一,遵循事实和社会伦理,在创作的过程中传递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对读者负责。微信公众号的作者和运营人员应当每时每刻都设想:如果你的孩子、家人、朋友是你的读者,你会怎么讲这个故事?你会传递什么价值观?你会坚持怎样的写作原则?如果你不愿让你的孩子、家人、朋友看到你的文章,不愿让他们接受甚至接触文章中的价值观,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一下。

  主持人:杨旭先生的观点给我们带来启发。自媒体公众号不具备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发布的文章多是文学作品,不是新闻通讯,本不会有多少人将他们的文章内容当做绝对真实的事实。若传达哗众取宠的价值观和极端情绪,却自我标榜为非虚构写作,扭曲一些术语来粉饰自己,试图为自己的文字“洗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任何写作手法都只是工具,决定工具帮助人还是伤害人的,必然是使用工具的人。无论哪种自媒体,都应真正愿意帮助人、引导人,弘扬正能量,用严格的流程确保信息质量,对读者负责。希望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正能量的公众号能百花齐放。○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