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山东好记者的“好故事”

2019-10-10 17:31:45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上   作者:方翔 米玉红 刘晓龙

摘要:  主持人:黄馨茹  嘉 宾:方 翔 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记者  米玉红 滨州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晓龙 山东广播电视台舆

  主持人:黄馨茹

   宾: 翔  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记者

  米玉红  滨州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晓龙  山东广播电视台舆论监督部记者

  主持人的话:近期,山东省新闻战线第五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成功举行。山东省各地的媒体代表们围绕“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主题,讲述了好新闻背后的感人故事,传达了新时代新闻人的使命担当。

  鲜活的新闻故事,是记者们努力提升“四力”的见证。本期茶座嘉宾是三位参赛者,也是三位记录者,他们奔走在采访一线,为我们呈现了一篇篇精彩的报道,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与千万农民一起奔跑

  方  翔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必须富,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怀,也不离开乡亲们的自强不息。我的故事就是和创富路上一群爱农业爱农民的新农人有关。

  我是“站长”——山东电视农科频道基层联络站的负责人,这是我在当了十多年农业记者之后,于5年前倡议组建的一个公益助农团队,简称“山东农联”。一开始也没什么特别想法,只是想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召集一些有能力讲奉献的新农人一起帮助身边在农业生产中遇到困难的农户。

  冯加玉是沂蒙山区一个残疾人,第一次采访他的时候我得知,他患了一种叫布加氏综合征的病,医生说,得这种病的人全世界只有百万分之一,而且一般活不过30岁,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冯加玉养着长毛兔,但是缺乏宣传推广和技术指导,后来我多次邀请专家为他上门讲课并进行跟踪报道,冯加玉的养兔事业也蒸蒸日上,靠着养兔,他不仅还完了治病所借的全部外债,而且每年还拿出一部分兔子免费送给当地的残疾户。冯加玉说,他是残疾人,最理解残疾人的不容易。算起来,如今,当地有1000多个残疾户靠冯加玉赠送的兔子实现了创业脱贫。

  好人长寿。冯加玉挺过了30岁,今年已经56岁了,虽然他身体不大好,但是一直坚持和我一起公益助农。

  那段时间,参与公益助农活动,我特别起劲,张三有困难,去帮;李四有问题,去帮;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下乡开展农技培训活动,跑来学习的农民加起来一年得有上万人,而通过移动平台直播培训的农户则多达24万,视频学习人次360多万。“有困难、找站长”,成为乡亲们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大伙也觉得当站长是一件很荣耀的事,争当站长的人越来越多,山东各地纷纷建起农联站,现在全省站长有1000多人,我们也建了1000多个农业微信群,覆盖山东省16地市100多个县市区,入群农户得有十几万。一个村级站长公益服务一个村、一个镇级站长免费服务一个镇。我们,就是农民的服务员。

  有人问我,从零开始组建这样一个团队,有没有什么难处?仔细一想,还真没什么难处,如果非要说难,主要是时间不够,1000多个微信群,成千上万个农户,将来可能还会更多,服务恐怕跟不上。而陪伴家人的时间则更少,我的小女儿从小就被送到姥姥家抚养,如果不是通过视频,我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学会了走路、吃饭、喊爸爸。懂事的大女儿在今年幼儿园毕业前,送我这样一份礼物:中国好爸爸!

  除了工作,我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公益助农这件事上,想农户所想,急农户所急!记得三年前的一个冬天,我接到泰安站站长邹长仁的电话,他说当地10万亩大棚上百万斤西红柿出现滞销,我立即协调同事前去采访报道,同时在微信群广泛转发,消息迅速传到了北京、天津、江苏、河南,客商们纷纷前来采购,滞销的西红柿很快销售一空,听说原本5毛钱1斤卖不掉的西红柿后期还涨价到了1块钱1斤。那几天,70岁的邹站长为这事跑前跑后,结果得了重感冒,吊瓶打了半个月。事后这位老共产党员感慨地说:“老了老了,有幸成为山东农联的一员,能办点这些利国利民的事,虽然苦点累点但心里高兴。”我开玩笑地问他:“邹老,公益助农,您想干到什么时候?”没想到他却认真地说:“活着干、死了算,因为咱是一名共产党员。”

  率先垂范,是我对全体站长的要求,在创业创新中要成为当地的模范,争做乡村振兴的榜样,用站长们自己的话叫:“为农业而战!”为农业而战,为帮助站长们打好这一战,从2017年开始,我每年都要连续集中加班两三个月时间,策划一场万名新农人参与的大型活动——中国农业创富大会,让站长们与广大专家对接、与创富项目对接,与市场营销对接。每一次,我的站长们都收获满满,参会的其他上万名新农人也跟着找到了创富的商机。有专家评价说,山东农联开创了中国农技推广通向乡村最后一公里的新路,打造了一个乡村振兴的山东广电样板,这在全国所有媒体中也是独一份儿,如果把这个样板复制到全国,受益的农户一定会更多。

  是的,在当前,中国最大的群体是农民,最让党和国家牵挂的也是农民。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大潮中,媒体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专业的农业媒体同样具有扛起大旗的责任。作为一名农业记者,我愿尽我所能,在创富的路上,与全省千万农民一起奔跑,不忘初心、不忘农民!

  回  家

  米玉红

  今年年初,我在电视里看到了一个新闻:一位95岁的老兵张富清,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才被发现是一位军功显赫的老英雄。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和别人提起过自己的事迹?”张富清老泪纵横:“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去显摆自己。”

  一个历经生死的共产党员,64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怎不令人感动。张富清的事迹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位在我的记者生涯中遇到的像张富清一样的老战士。

  2004年年底的一次采访中,我无意中听说在滨州市无棣县有一位红色娘子军老战士,在农村生活50多年了。我四处打听,终于在无棣县佘家巷乡商家村找到了这位当年已经90岁的老人——杨素珍。

  老人拉开一个斑驳老旧的抽屉,里面珍藏着几枚锈迹斑斑的军功章。

  杨素珍告诉我,她是原海南琼崖纵队战士。海南岛解放后,她和从第四野战军退伍的丈夫一起响应国家号召,脱下军装回丈夫原籍务农。商家村的老人们至今还记得,杨素珍背着不到一岁的孩子,顶着太阳,在盐碱荒滩上辛勤劳作。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她先后两次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

  时隔35年后,直到1988年,无棣县民政部门在清查档案时才惊讶地发现,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竟然是闻名遐迩的海南琼崖纵队老战士。30多年来,这位可敬的老人从没向别人说起过自己的经历,也从没因为困难向当地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的补助。

  俗话说,故土难离。从1953年来到无棣,50多年了,杨素珍再也没有回过海南。她的外孙女告诉我:“姥姥经常拄着拐棍到村头,向着海南的方向,一站就是半天。”临走时,我问杨素珍:“您还有什么心愿吗?”老人流着泪对我说:“50多年了,我做梦都梦到海南岛,我多想回海南岛看一看。”

  老人的心愿冲击着我,一定要让老人有生之年踏上家乡的土地!一定尽快把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回到台里,我连夜赶稿、加紧制作,很快,滨州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她的激情曾这样燃烧》。“杨素珍想回家看看”的消息被媒体不断转发,看到这条新闻的《海口晚报》迅速派出记者赶赴无棣,鲁琼两地媒体联手成立了圆梦团,共同为这位可敬的老战士圆梦。

  2005年4月17日13时50分,杨素珍盼了半个世纪的回家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她在鲁琼两地媒体的陪同下登上了回海南的航班。也许老人不知道,为了保证她的安全,海南航空公司专门派出工作人员全程护送;也许老人不知道,为了保证她的安全,在飞机遇到气流时,经特别批准改变飞行高度,从9600米升高到11400米。

  18点50分,当广播通知,飞机即将抵达海口时,杨素珍不再说话,她透过飞机舷窗,久久凝视着地面上海南的红土地。她心里知道,这或许是她最后一次踏上家乡的土地。

  杨素珍回家了,家乡沸腾了!村民们自发燃放的鞭炮碎屑像一条红地毯,从村头一直延伸到杨素珍的老宅。村里的老书记告诉我们,就是在这个老宅里,杨素珍的父亲带着哥哥参加了革命,成为中共早期地下党员;1927年,也是在这里,杨素珍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哥哥被迫逃亡,至今下落不明;父亲去世后,还是在这里,年仅12岁的杨素珍毅然参加了革命。

  1938年,在一个小山洞里,23岁的杨素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冯白驹领导的海南琼崖纵队,跟随将军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多次荣立战功。

  回到家乡的杨素珍见到了她失散多年的老战友黄玉梅,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来到海南岛解放纪念碑前,为长眠地下的战友敬献花圈。杨素珍的眼里噙满泪水,她缓缓而庄重地举起右手,敬礼!

  转眼这段经历已经过去15年了,如今杨素珍老人也已去世,我经常想起她,想起她不止一次紧紧地拥抱我,用海南口音对我说:“谢谢你们,我感激不尽!”

  该说谢谢的人,不是她,应该是生活在新中国的我们!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为建立新中国,他们浴血奋战;为建设新中国,他们艰苦奋斗。他们这一代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拼尽全力把贫瘠的中国建设成今天富强的中国;他们这一代人,用他们的一生为我们这个时代树立了榜样。

  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将老英雄的精神传递下去,用我们手中的笔和话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一把尺子量到底

  刘晓龙

  我是一名90后,也是一名调查记者。在我外出采访的时候,习惯把一把卷尺放进背包。人们常说,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生活中,尺子量的是远近高低;而在我的调查采访中,尺子量的是是非真伪。

  我清楚地记得我做的第一篇调查报道。那是去年冬天,一位来自青岛的农民找到了我们,说他们村里刚刚经过旱厕改造,每家的院墙外都修起了化粪池,可这些化粪池让乡亲们头疼不已。到达现场后,我在村民的指引下看到,这些化粪池大多数处于闲置的状态,随意翻开其中的几个,就能看到池底的混凝土脱落了,红砖之间的缝隙也清晰可见。我拿出尺子测量了一下,化粪池的容积只有0.39立方米左右。这个数字,远低于山东省住建厅规定的1.5立方米的最低容积标准。不仅如此,有的村民家中竟然修出了5个化粪池。更可笑的是,就是这样的改厕工程居然通过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验收,得到了全额补贴。

  这第一尺,我量出的,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形式主义。

  近几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将“厕所革命”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持续推进,省级财政将6.4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改厕工作。然而,面对眼前的事实,我深切体会到,仅有好政策还不够,如果不能对政策落地进行有效监管,政策就会成为地方政府瞒天过海、骗取补贴的由头,那么浪费的就不仅仅是国家资金,更是百姓信任。那一刻,我重新审视起手里的尺子,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度量尺寸的工具,它更是一件推动政策落实、捍卫群众利益的武器。作为调查记者的我们,该如何让这件武器发挥出最大作用呢?机遇就在不久之后到来了。

  2019年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召开。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要创新“公开监督”机制,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和群众。动员大会召开8天后,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栏目团队宣告成立,每周邀请一个省直部门来到演播室现场接受问政,直面问题、直面群众、公开向社会答疑。作为团队里最年轻的记者之一,我要带着我的“尺子”去替党和人民发问,去曝光那些不担当、不落实、不作为的现象,努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今年3月,我在德州采访时,发现了这样一片土地,与周围长满小麦苗的土地相比,这里就像“斑秃”了一样。承包户张立红说,这跟地里埋着的东西有关。我拿着铁锹一铲一铲地挖下去,很快,一些有着刺鼻气味儿的黑色物质被挖了出来。我拿出尺子一量,只有30厘米是可耕土壤,30厘米以下全都是这些“不速之客”。这片土地是张立红在两年前承包下的复垦地,究竟是谁把这些固体废物埋到这儿的?为了找到答案,两年来张立红跑了很多趟,向当地多个部门举报、反映,却一直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第二尺,我量出的,就是监管部门的失职!

  3月14日,在《问政山东》节目问政省生态环境厅时,现场播放了我的调查报道。片子看完后,厅长当场表态,这是他们在监管上的缺失。当晚,省厅迅速成立工作组,协同当地展开调查。很快就找到了这家擅自倾倒固体废物的责任单位,并对他们进行了顶格的行政处罚。同时出动10多台挖掘机,对张立红的这片土地予以恢复。尺子维护了张立红的公平,替他找回了正义。

  我想,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这样的一把尺子。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对我来说,25岁去做问政调查,确实很难。不仅要对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到心中有数,更要随时面对在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刁难、阻挠甚至危险。“儿行千里母担忧。”每当接到棘手的选题,妈妈总是会给我打电话,叮嘱我注意安全。而我最常跟她说的就是,没什么好怕的,在洪水中、火灾前,有那么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冲在最前面,他们是光荣的,我也想拥有这样一份光荣。虽然不能冲锋陷阵,但通过我们的报道,各个部门动起来了,各地政府重视起来了,积压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被维护了,这不就是属于我们调查记者的光荣吗?

  有人说问政调查做起来难,坚持下去更难。但我看到,来到我们问政现场的每一个厅局,他们同样在努力、同样在想着怎样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更满意的答卷。面对化工园区内村庄搬迁工作推进迟缓的问题,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汲斌昌在问政现场表示:“如果到2020年6月,搬迁不能如期完成,我辞职。”不仅仅是这一位厅长,每期节目中曝光的问题,都让被问政的厅长们“震惊”“着急”“坐不住”,随之而来的,是问题得到解决、政策得到落实。每当这时,我就会想,问政调查其实并不难,因为无论对记者还是对官员而言,问的是政绩、寻的是初心、担的是使命。

  如今,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已成为山东省委、省政府通过舆论监督推进工作落实的“尺子”。我希望有一天,这把尺子落满尘土,因为每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去遵循尺度、牢记责任。到那时,我会骄傲地说,我们做到了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们是在做一件光荣的事!○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0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