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蹲点调研,大众报人一直在路上

2020-04-27 10:05:04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4月上   作者:黄馨茹

摘要:主持人:黄馨茹嘉 宾:赵洪杰 大众日报省委报道组记者    王红军 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记者    张依盟 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

主持人:黄馨茹

 宾:赵洪杰  大众日报省委报道组记者

    王红军  大众日报舆论监督部记者

    张依盟  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记者

    吕光社  大众日报济宁记者站副站长

    杨国胜  大众日报潍坊记者站站长

  主持人的话:在媒介环境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传播技术不断发展,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但蹲点调研、沉淀思考仍是记者写出好报道所必需的。如何增强“四力”?如何深挖新闻真相?大众日报的五位记者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考。

  脚深方能奏高曲

  赵洪杰

  去年以来,我们在“三重大”报道、主题报道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这些报道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贴近中心工作,站位高、曲调高。但调子高,不意味着身架高,相反,这更需要我们落实好“走基层 强四力”的要求,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到基层一线去锻炼脚力,磨练笔力。脚扎得深,才能真正做到站位高、曲调高、调门准。蹲点调研,就是到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在时代变革中受洗礼。

  一是只有深下去才能吃透“两头”、激活笔头。盛夏时节,我们蹲点潍柴,采写了长篇通讯《潍柴动力,何以奔腾不息?》,生动还原了潍柴从濒临破产到年收入逾2000亿元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发展历程,揭示了潍柴样本之于推动国企改革、之于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借鉴示范意义;《党旗引领“三融合”基层治理新格局——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回答乡村振兴“时代之问”纪实》,将主题放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时代背景下,进行了深入思考、精准提炼,引起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关注,为了对青岛做法进行理论总结,他们特意与我们进行了座谈。

  报道成功的前提是,吃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号准“思想脉”,找准能抓住读者的主题,从而在写作中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

  通过采写这些报道,我更加体会到,吃透“上头”要通过吃透“下头”体现出来,使所抓住的事实和抓住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这就要靠扎实地采访。蹲点就是扑下身子到一线去。在潍柴蹲点时,我们深入企业10多天,几乎采访遍了在国内的潍柴高管团队、中层干部以及部分一线员工。报道的核心人物谭旭光,是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的“空中飞人”,我们抓住他回国的机会,在潍坊采访了一次,又在济南采访了一次,每次都是整整一上午。有很多重要且从未见诸媒体的细节都是从他身上“挖”出来的。深化拓展“莱西经验”蹲点,我们跑了莱西、即墨、平度、胶州四市(区)近20个乡镇,也是10多天。采访的事实有些是同质的,很多没有用上,但我们有了很多选择,能从中找出最有代表性的事实和问题。

  二是只有深下去才能精于构思、布局出新。报道有深度,就是要达到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效果。“莱西经验”实践创新者周明金说,30年前,“莱西经验”的提炼总结,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的新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们与市委书记、县委书记、镇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以及普通群众深入交流,对现在乡村振兴的难点问题、操作路径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最终总结出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的新内涵、新路径和新目标。思想的力量让报道更有穿透力。

  对题材的巧妙布局,则可使报道更加生动、新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这也离不开深下去。《秋日今又是,滩区“换了人间”》一稿,选取黄河山东段上游、中段、下游与新中国同龄的三位老人作为主人公,讲述他们在丰收节前后的故事。为了这个布局,总编室、舆论监督部、特派记者组等同事一起,从最上游跑到了最下游,三下滩区采访。

  《36小时,一切为了11名矿工兄弟!》,采访过程更加令人难忘,一开始消息基本处于封锁状态,但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先采访外围信息源,打开局面后又采访核心信息源,反而使采访更加充分。我们反复思考文章的布局,想到了两条主线——明线是以调度中心钟表为意向的时间轴,暗线是以电话为意向的八方聚力和浓浓情感,两条线贯穿始终,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又补充采访,甚至到调度室看了钟表的颜色,查到了矿工从风筒里逃生求援电话的号码。

  三是只有深下去才能以小见大、凸显深意。细节让人产生兴趣、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蹲点潍柴时,我们“捕捉”了一个这样的细节:国内一家民营企业为核心高管每人配备了一辆价值几百万元的高级轿车。潍柴也有人向谭旭光提出了类似建议,“在潍柴,信念比金钱重要!”谭旭光敲着桌子高声说。只有深入采访才会抓取到这些生动感人的细节,从而有效地触动读者的“兴奋点”。

  小故事反映大道理。在青岛蹲点采访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大项目快速落地的线索。这个世界500强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半年时间,创造了他们在国内投资的最快速度。我们意识到,这个事很典型,于是我们深入乡镇、企业和有关部门,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不讲大道理,呈现具体实在、生动可感的事实,通过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层次的启迪。

  蹲点调研让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四力”首先是脚力。只有永远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心里才有群众;只有置身新闻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才能写出契合时代和读者需求的好作品。

  蹲点:不停地探寻事实真相

  王红军

  提到蹲点,我们都能想到这是锻炼“四力”、多出成果的必由之路。但我想谈一次不怎么成功的蹲点采访。

  这次蹲点的成果,是一篇未见报的稿件——《这些污水处理站为何未投产先改造》。我前前后后折腾了一个多月,最后稿子被放弃了。

  2019年3月底,我到山东省西部某县采访,跟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聊天时,一名工作人员无意中说道:当地7个乡镇刚建成8座污水处理站,就需要“异地重建”。当我追问是哪几个乡镇时,他闭口不言了。

  什么是“异地重建”?就是换个地方再建设,新地方就挨着老地方。为什么不在原地改造呢?一个乡镇干部说,可能是原来项目有财政投入,还没审计,所以当地保留了原样。

  这样的“重复建设”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于是,通过熟悉的朋友、环保企业打听,查阅政府采购信息网、污水处理工程网站的招标、中标信息,最终确定了项目所在的镇(街)。4月底5月初,我两次到该地“蹲点”,采访了5名乡镇的人员,采访是绕着弯进行的,明面上是调查基层减负、扶贫攻坚等话题,偶尔问到环保治理、污水处理站的情况。但到现场,一直没找到“异地重建”的迹象。

  根据这些基本情况,我直接采访了当地环保部门。他们解释说:这些污水处理站的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但达不到山东省流域综合排放标准。以COD(化学需氧量)为例来说,当地污水处理厂执行国家一级A标准:50mg/L,现在河流断面的考核指标是40mg/L,但将提升到30mg/L。这些处理站离河流近,降解功能很弱,只能靠提标改造。

  事实是否如此?这需要继续核实。随后,记者联系采访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他们负责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又采访了省生态环境厅,他们负责污水处理站出水达标问题。接着,又辗转联系到污水处理站中标单位,他们拒绝了记者采访。而承接污水处理站运营的企业负责人只是简单地解释说:还有5家污水处理站没有完成交接。

  这期间,当地环保部门人员两次来解答。一直到5月中旬,他们终于给出了答案:工程质量存在问题。

  就这样,前前后后1个多月的采访,最终被我们果断放弃了立刻报道。为什么放弃?一是“异地重建”这个事实没法确认;污水排放标准还有不确定的东西;这两个问题之后可以继续关注,扩展或者深化报道。二是当地环保部门承认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也可能是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中有些技术不成熟,需要从更广泛的调查中确认。三是在现有条件下,这个事只是“个案”,假如做了报道,尽管报道很客观,但选题会显得“小”、琐碎,无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报道效果考虑,可以等一等,发现苗头再深挖。党报的舆论监督报道追求积极的社会效果,不仅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还应该让监督对象信服。

  这次没有完成的蹲点式采访让我更深入地思考:舆论监督报道记者应该如何来蹲点?

  第一,蹲点才能捉到活鱼。舆论监督报道就是新闻,而且是关注度非常高的新闻。我们常念叨:舆论监督报道选题难,但究竟难在哪儿呢?污水处理站报道线索来自与采访对象的一次闲聊,到了具体采访时,许多人都不愿意跟记者畅谈。这需要“蹲点”来破解这个问题,深入下去,依靠记者的新闻敏感捕捉到鲜活的新闻,挖掘到有典型意义的事实。2019年以来,我们部门记者每到一个地方采访,就蹲点调研一个政务服务中心或一个乡镇。4月至5月,仅仅围绕扶贫工作,我就“蹲点”写出了《这位村支书该不该被“问责”》《部分地区扶贫大棚受冷落》等监督报道。

  第二,主动去探寻真相。记者需要“蹲下去”,不停地追寻事实的真相。《这些污水处理站为何未投产先改造》正是由于记者不停的采访、挖掘,当地环保部门人员才最终给出答案。我的报道题目很多是通过顺藤摸瓜式调研发现的,再通过蹲点调查完成。围绕扶贫工作的几篇“蹲点”报道,除了采访当地相关方面外,都是多方搜集信息,并采访其他县市区进行佐证,力求做到全面、真实、客观。

  第三,专业性是急需破解的难题。现代社会生活已经不是经验式的,新闻报道尤其是舆论监督报道不能满足于“振臂一呼”。失去了专业性,就失去了影响力。这需要专业化的新闻调查手法,也需要借助专家、智库力量。《这位村支书该不该被“问责”》报道中,扶贫项目选址是否科学合理是“问责”的关键点。如何来认定责任方?记者通过政府采购网站查询到了该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以及中标公告,并就此采访了寿光市一位大棚设计建造专家,他分析了标书中存在的问题,并表示,无论是发包方(政府部门)还是参与投标的企业都有现场勘查的责任。政府部门应该熟悉地下有没有石层,投标企业应该勘探地形,否则投标就没有依据。这样一来,这位村支书该不该被问责就一清二楚了。

  第四,做好蹲点式采访,需要“烟火气”,这样容易形成共鸣,得到认同。2019年“基层减负”报道中,有两名基层通讯员主动向我们提供了两条线索:一是当地乡镇成立3个领导小组,还分别下了3个文件;一个是2015至2018年某县级单位文件数目分别为1316、1928、2541、3206个,而2019年前7个月,文件数目已高达2373个,按照这个趋势,“减负”依然在路上。这些线索,有的已经完成了报道,有的还在破题中。有人主动跟记者交流,说明我们的“蹲点”有了初步收获。

  经过这段时间的蹲点,我感觉只有“蹲下去”,与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社会、与群众的期待呼应合拍,记者才有了“烟火气”,才能真正发现好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才更有针对性、建设性。当然,这需要把“蹲点”长期坚持下去。

  在新闻路上奋力奔跑

  张依盟

  作为年轻记者,过去一年我参与了四次大型蹲点调研,收获良多,感触良多。

  2019年4月的中宣部“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蹲点”是时间最长的一次。接到任务时,我心里想,15天?可不可以早点回来?但真正走进烟台这幅向海图强的画卷,却发现时间变得飞快,不舍离开。

  登海岛,穿山林,上钻井平台,下海洋牧场,与50多位工程师、学者、官员对话交流碰撞,大量鲜活素材似活水源泉。写作也从一开始的焦虑、煎熬到笃定运笔、一气呵成,最终形成一篇近5000字的调研报告《从这里走向深蓝》。稿件被数十家媒体网站转载,报端互动融媒报道令人耳目一新。

  这次采访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鞭策:好作品就是用脚底板跑出来的,那些生动的细节、鲜活的话语,是坐在办公室怎么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脚力”是好作品的根本。

  紧接着,是选点最多的一次蹲点。5月下旬,“海右春风又一年”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大型蹲点调研,大众日报政教新闻采编中心承担“扎实做好民生工作”这一组。

  从5月22日到26日,我们一组四人,从潍坊到东营,从曲阜到鄄城,省内转了大半圈,白天入村入户采访、座谈,晚上开会讨论,如何立意、破题,从哪个角度切入,哪些材料可用,哪个故事可以展开,哪些细节需要补充采访……一路马不停蹄,一路黑白连轴转,“拎着包子赶高铁”“中暑差点晕倒在采访对象面前”,尽管辛苦万分,但收获也前所未有。

  这次采访让我知道了一篇优秀的重大题材报道是如何出炉的:对上要紧扣总书记指示要求,中间要紧密结合省委中心工作,对下要从老百姓的获得感来检验“答卷”成色;同时,写作上还要突出问题意识、过程意识,要有高度、有深度,有理念提升、有具象表达。我想,党报记者要“天安门上看问题,田间地头找感觉”,就是这个理。“眼力”决定了作品的格局。

  7月中旬,“重访山东抗日根据地”蹲点报道,我承担了铁道游击队这一篇。有了前两次蹲点经历,我对如何采访、如何找故事、挖细节,已不存疑虑。但仍然遇到了一个难题,采访前领导反复强调,不能仅就历史写历史,而要写出抗战故事的当代价值,偏偏游击队的故事,当地家喻户晓,但谁也说不出与现代有什么勾连,还反问我“游击队的精神是什么,你再给我说一遍”。

  采访对象着急,我比他们更着急。这真的是一个非常考验“脑力”“笔力”的问题。但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发现他们已经不知不觉把铁道游击队精神融入干事创业,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奋勇争先,我提炼了《抗敌出奇兵 转型有壮志》这一主题,并用“打鬼子出奇兵 ‘双招双引’有新招”“敌寇入侵勇于亮剑 产业转型全力冲锋”“当年‘秘密交通线’ 如今红色旅游地”三个小标题支撑起文章的框架。这篇稿件也入选了年度蹲点优秀作品报道。

  好记者永远在路上,好作品永远在前方,“走基层 强四力”永远都是进行时。大众日报81年的办报历史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是我们前行的最大推动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弘扬沂蒙精神,作为一名光荣的大众报人,我愿意在新闻路上一直跑下去。

  蹲点报道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吕光社

  在重大报道出现时赶赴现场,是记者的职责,在现场采访中,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在蹲点报道中唱响主旋律。从稿件《这块布料里,科技感满满》到《36小时,一切为了11名矿工兄弟!》,再到《“石头织布”如丝巾一样透亮轻薄》等,这些报道都与重大主题报道紧密相关,都与省委战略部署紧密相关,都与省委机关报“党的立场”紧密相关。

  而采写好这些重大主题报道,需要深入田间、走进车间,挖掘典型故事和典型经验。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视察时到如意集团视察,如意集团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点。2019年,我多次到联系点如意集团采访,没有采访任务时也去,了解掌握企业发展情况,有采访任务时能随时派上用场。2019年全年,我在要闻版刊发与如意集团相关的4篇重点报道,这些稿件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见证。

  二是在蹲点报道中多注重细节。我参与采写的梁宝寺煤矿火灾事故被困人员获救的稿子《36小时,一切为了11名矿工兄弟!》,里面有很多细节,包括时间节点,都是大家一点点采访出来的。

  记者的采写工作,可以说是“七分采三分写”。在新闻现场一定要多问、多听、多看、多记。我这五六年的采访本,已有35本了。这些采访本是一个个新闻事件的见证,也是新闻故事的源头活水。

  三是遇到困难时能坚守新闻理想。梁宝寺煤矿被困11名人员全部获救有好新闻的特质,可以从四中全会精神的角度来解读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但前期采访困难,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愿提供信息,我们克服困难才采访到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和被困矿工家属等。

  采访中,我通过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了解矿工信息,朋友给的反馈结果是“只找到一个矿工的名字”,正是这个信息,让我们想办法找到了他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爱人。她十分健谈,和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巧合的是,这名矿工是被困人员中的一个关键人物。这对夫妇因此成为稿件的主角之一。

  遇到采访困难时要坚守新闻理想,坚持不懈,不打退堂鼓。看准了,就得把这眼井打下去,越是困难、越是深井,越是好新闻。

  驻站记者更要踩着泥土写新闻

  杨国胜

  随着传播速度的加快,记者采写稿件的速度也要求加快,记者很难耐心打磨一篇稿件。但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到现场这一点,都是记者要坚持的。到了现场,才会发现不一样的地方。在2019年的抗击台风“利奇马”的报道中,我深有体会。台风登陆山东之前,我在济南就感受到了它的威力。因为有前一年采访的经验,我与另外两位同事商量,我们要在台风登陆之前到达现场——寿光。

  实事求是地讲,2019年的雨量远超前一年,弥河的流量也超出前一年一倍。这就让人很担心。当天夜间抵达抗灾现场之后,我们三个人再加上当地的一名驻站记者,决定第二天沿弥河往下游方向走一走。

  这一走,我们发现,灾情是有,但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重。我们先到的那个村,是前年最后一个排除大棚积水的。在村里采访时,我们发现一群人正聚集在门楼下打扑克。我们就问,这个时候还有心情打牌?他们回答,我们修了水渠,大棚的水都顺着水渠淌到河里了,不像之前排出去又流回来,总也抽不干。这说明当地吸取了之前的教训,经过一年的兴修水利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在随后到口子村的采访中又一次得到验证。口子村地势低洼,之前全村被淹没在洪水之中。2019年,我们去的前一天,大家也被动员离开了村庄,但接着又都回来了。雨很大,但村庄安然无恙,因为临近的弥河大坝加固了一米多,有效抵御了洪水的冲击。

  从口子村出来,我们冒雨来到弥河大坝。看到连续数个日夜都没有合眼、一直驻守在大坝边上的镇村干部,我们才知道不是没有险情,而是由于救援及时、救援得力,所有险情都被迅速排除了。

  这些点点滴滴,都及时发到了大众日报新闻客户端上,随即又刊登在报纸上。报道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有效引导了舆论。

  媒体融合是新潮流。如今,我们的蹲点报道也不同于以往。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众日报记者部有一个重头策划是“70年70人”,要求每个记者站至少提供5名当事人的视频报道。视频报道是纸媒记者站的短板,但这是锻炼的好机会。于是,我们记者站一共提供了6篇人物报道,其中4名当事人由本站记者用手机独立完成拍摄。为鼓励记者积极探索融媒报道方式,记者站为每名记者都配备了手机云台,为记者进行视频采访提供支持。

  时代在前进,媒体在变化,但不管怎么变,踩着泥土写新闻,让读者感受到“热乎劲儿”,是我与记者站同仁的永恒追求。○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