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用影像传递精神的力量

2020-05-21 15:37:13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5月上   作者:黄馨茹

摘要:——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

  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以下简称“摄影小分队”)奔赴抗疫一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支摄影小分队先后为全国驰援湖北各地的医疗队共4.2万余名队员拍摄了个人肖像。目前,“为援鄂‘白衣天使’造像”这项中国摄影史上首创、世界摄影史上罕见的大型摄影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本期茶座,《青年记者》邀请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为我们讲述这一活动背后的故事。

  闻令而动,向难而行

  《青年记者》:李老师,您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援鄂医疗队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而很多像您一样的新闻工作者也始终战斗在抗疫的一线。首先,请您接受我们杂志深深的敬意!

  “为援鄂‘白衣天使’造像”在业界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您作为摄影小分队的领队,能否介绍一下这支队伍的情况。

  李舸:这次活动是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要求下启动的。从接到指令到出发,一共就半天的时间,和摄影家协会的领导沟通、完成申请程序、发布微信招募组建摄影队,都是在这半天的时间里完成的。

  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人民日报前方有报道组,需要记者增援,我就申请来了。同时,我也是摄影家协会的主席,所以就担任了摄影小分队的领队。和我同行的还有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原主任刘宇、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柴选、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网络信息处编辑陈黎明,后来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像中国网主编曹旭也加入了进来。他们都是自愿报名的。

  我们到了武汉后,发现工作量特别大,所以决定在武汉当地招募一些摄影队员。这些队员一部分是已经在武汉进行采访的媒体记者,另一部分是湖北当地的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都是经过批准才能从所居住的小区出来的。另外,中宣部还从邻近省份河南调了一个小分队过来。就这样,组成了一个60人的摄影队伍。

  《青年记者》:你们2月20日到达武汉开始工作,正是疫情很严重的时候,肯定遇到了很多困难吧。

  李舸:是啊。从防护到采访,都遇到了很多难题。当时我们走得仓促,根本就没有时间准备物资。随身携带的除了自备的日常用品,就是摄影家协会准备的每人十几个口罩、一小盒酒精棉球、库存的一些防护服。到了以后才发现,武汉这边物资保障是很困难的。后来湖北省文联、省委宣传部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物资,这才有了保障。

  生活方面也有一些困难。疫情期间,我们住在一个快捷酒店中,没有服务员,只有一个厨师,做好盒饭放在大堂里面。我们完成拍摄回到酒店后,盒饭经常已经凉了。很多时候我们赶不回去吃饭。医院开饭的时间,正是我们拍摄最紧张的时候。买东西也很困难,武汉当地的居民通过网格员下订单、团购,但我们没有地方去团购,商业机构或者快递都没有。

  最难的还是拍摄时机的选择。医护人员的工作非常紧张,他们不可能为了拍照从病房出来,那样也会浪费防护服。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医护人员交接班的时间拍照,医护人员4个小时倒一个班,每个班十来个人。我们拍完这个班,就要等4个小时才能拍第2个班,真正拍照的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后来,我们就找了两个医疗队,利用交班时间差在病区来回跑。当然,这样做传染风险很大。再就是利用医护人员下班等班车的时机拍照,但是时间也很紧张,因为班车不可能等我们拍完照再走。每个人留给我们的拍摄时间也就一分钟左右。

  好在,这些困难我们都克服了。现在拍摄基本上完成了,还有一些有特殊情况没拍成的,正在补拍。

  打动人心的照片离不开细节和情节

  《青年记者》:疫情期间,您拍摄的“你是我最牵挂的人”系列照片,让很多读者泪目。一张张照片看似构图简单,主题一致,但是图片上的细节都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可以说,每一幅照片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记得您曾提到,好的摄影作品要具有“两节”:情节和细节。这在您的这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李舸:谢谢你对我作品的关注和理解。这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和医护人员自身的事迹打动人心是分不开的。在拍摄采访中,我们经常问他们在这里最牵挂什么,疫情结束后最想做什么。有的说牵挂着孩子,有的说想回去看看父母,但也有很多人说自己最牵挂的是病房里某某床的大妈或大爷,希望他们能尽快好起来。后来我就发现很多医护人员的手机里都有和患者的合影。一线的救护工作是很紧张的,他们为什么还有时间拍照?而且病房是污染区,医护人员的手机是无法带进去的。

  后来我了解到,这些照片不是用医护人员的手机拍的。每一个病区有一部工作手机,用来传输数据、记录工作状态,有的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就会拍一些视频或者照片,然后发出来。再就是患者是可以带手机进病房的。在病房里,医护人员像患者的家人一样,他们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患者身体好一点时,都会要求和他们合影,或者为他们拍照。

  当看到医护人员手机中的这些照片,我被深深打动了。后来就萌生了拍这个专题的想法。

  《青年记者》:照片发出后,有网友感叹,这是新时代医患关系最理想的样子。也正是因为您们最近距离的观察和最感同身受的体验,让这一个个极具历史记录意义的瞬间定格在了我们眼前。

  李舸:这组专题的肖像照片确实很具有纪念意义。照片中医护人员拿着手机,手机恰恰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一种符号。而且手机里面是医护人员跟他们救助患者的合影,这是非常珍贵的。从画面看,医护人员的手机很多都是包着塑料袋的原始状态,这也是对疫情期间的特殊状态所做的真实记录。同时,这种操作还能够模糊手机画面,保护患者的隐私。

  摄影的最终目的是凝聚精神的力量

  《青年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常常让人们想起非典。2003年非典期间,您也曾前往中日友好医院拍摄,是当时人民日报第一位进入非典病房的记者。这次在疫情一线的采访和17年以前您进到非典病房的时候,情况有什么不同?

  李舸:区别还是挺大的。17年前,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移动互联网,公众几乎没有渠道知道非典病房里面是什么样的。当时我拍了一张照片,叫《一份透明的病例》就是为数不多的重症病房的照片。

  那个时候很多技术条件远不如现在,不能实现远程会诊,也没有工作手机可以拍摄资料传出来。患者从别的医院转到重症医院后,随身携带的所有东西都属于污染品,包括病历。医生办公室在半污染区,会诊时需要看病历了解病情,污染区里面的医生把病历贴在玻璃窗上,半污染区的医生拿笔抄下来。所以照片的名字叫“一份透明的病例”。

  现在,通过微信交流非常方便, 5G技术更是加快了传播和交流的速度。通过这一个事例,就能看出来这17年的变化太大了。

  《青年记者》:我从资料中看到,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这些重大事件中,您都在现场拍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都令我们敬佩。

  李舸:遇到大事必须去现场,这是我对自己的职业要求。

  前些天,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与抗疫一线媒体记者座谈,8位媒体代表向总理作汇报,我是其中之一。孙春兰说,我们的讲述又将她带回了最紧张的那些天。整场座谈会,孙春兰两次给一线记者鞠躬,肯定了我们在抗疫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她对我们的评价很高,但我认为,就像医护人员一样,我们只是做好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可标榜的。

  另外,中国摄影家协会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社会上还有大量的摄影爱好者。我到一线来,也是想起一定的示范作用:我们不是为了摄影而摄影,不是为了出作品而拍照,不应追求摄影的功利性。摄影只是手段,只是我们观察、体味社会的一个窗口,不是最终的目的,摄影最终的目的是凝聚精神的力量。

  《青年记者》:通过您的作品,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您的这些理念、价值观。我也更加理解了您的那段话:“摄影是智慧的修行,是清晰地观察世界,是真挚地交流情感,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体味幸福。”

  最后想请教您一下,随着通信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全民摄影”时代到来,那么,专业摄影记者的价值应如何体现?

  李舸:“全民摄影”是一件好事,对于社会的监督、信息的传播、同行间的交流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所谓术业有专攻,在“全民摄影”时代,职业的力量、职业人的价值更加得以凸显。就像这次疫情报道,从来到武汉的那天起,我从“红区”走到社区,从寒冬走到暖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只记录了医护工作者和新冠肺炎病房中的故事,还走进社区,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人间真情。我们的工作从聚焦4万多医护工作者到面对上千万的武汉市民。对于媒体记者来说,我们更知道我们要记录什么,我们的立场是什么。

  更重要的一点是,职业摄影人一直在用职业精神、职业水平为社会凝聚精神的力量。比如“为天使造像”,这个活动不仅仅是拍张照片、留个纪念,我认为这是一种历史传承。

  在中国摄影人的心中,武汉是一座特殊的城市。1938年,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武汉曾拍摄过抗日军民的肖像,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是1938年,电影导演袁牧之、摄影师吴印咸在武汉的一辆出租车里接受了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的采访。伊文思当时要去延安拍摄中国人民抗战的纪录片,国民党当局不让他去,他就在武汉把摄影机、照相机交给了袁牧之和吴印咸,他们后来带着这些设备到了延安,成立了延安电影团。这是中国电影和摄影事业的起步。所以武汉是摄影人心中的一块圣地。

  在抗日战争年代,我军也有摄影师,他们曾承担过一件特殊的任务,就是只要他们在战场,一定会给那些冲锋陷阵的敢死队队员拍张肖像。很多敢死队队员在拍完这张肖像后,就像完成了出征的仪式,转身冲出战壕,冲锋陷阵,慷慨赴死。其实很多战士都知道,因为物资匮乏,好多摄影师的相机里根本就没有胶卷。但即使知道了真相,战士们依然让摄影师在他们冲锋之前为他们按一下快门。为什么?他们需要的就是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们镜头前的这4万多医护人员就是战士。他们是抗疫的勇士,抗疫的英雄。我想,这些照片,将来也会成为国家的影像、文献档案,它们并不仅仅是属于某个人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此次疫情的记录,其价值不言而喻。所以,我们每天拼了命地去干,是值得的。我们要通过拍摄将抗疫过程中凝聚的精神力量传承下去!

  《青年记者》:非常感动和敬佩!感谢您和您的战友们所做的一切。相信摄影人的力量在新时代会传播得更强更广。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5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