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新闻真实

2020-08-14 16:06:48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上   作者:黄馨茹

摘要:——访知名媒体人、“一点资讯”高级顾问吴晨光

  新闻报道最基本的职能是“监测环境、守望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真实性是媒体所要坚持的最为重要的原则。随着媒体发布新闻速度的加快,一些报道越来越碎片化,传统新闻理论中的过程真实、进行式报道在社交媒体时代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本期“茶座”,邀请知名媒体人、一点资讯高级顾问吴晨光与我们一同谈谈新闻真实在碎片化时代遇到的新问题。

  “及时发布与后期修订并不矛盾”

  《青年记者》: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公民新闻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对时效性的追逐中。在这一过程中,动态发布新闻、及时公开碎片化信息成为不少媒体的常规操作。您曾在《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担任记者,曾在搜狐网、“一点资讯”App担任总编辑,这些媒体也是纸媒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很有代表性的媒体。结合您的采访经历和从业经历来看,在碎片化信息的呈现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闻真实的过程性特征是不是更明显了?

  吴晨光:在我看来,媒体发展的变化,或者说媒体表现形式的变化不会对一个事物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举例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媒体报道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人数,和100年之后报道的去世的人数应该是一样的,除非中间可能有没统计到的人数,后面慢慢发现了。就像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者人数是69227,还有17923人失联,这就是我们说的最新的数字,这种真实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对于一些动态性比较强、重要的新闻,可以通过连续报道、后续报道的方式补充信息或者修正信息。比如一起空难发生后,×年×月×日,××地发生一起空难,在新媒体时代,这一行字就可以发出去,成为一条新闻。第二条,可以是记者到现场去核实的信息,包括遇难人数等。第三条,可以再去报道事故的原因。通过新媒体这样的平台,媒体可以首先给公众提供一个热点,后续的报道再不断进行深化,甚至如果有信息是错的,后面也可以进行更正。以疫情中出现的争议比较大的一些日记体作品为例,我认为作者在写日记的时候,出现一些错误是可以的,也可以允许一些态度、语气的表达,但在后期,作者应该对日记的内容进行修订,更正错误的信息。

  我自己正在写《源流说》这本书,全书17万字,大概有8万字是我从之前的笔记里面一点点摘录出来的,还有对公众号推出的内容重新进行梳理整合,有很多修订。因为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之前和之后是有区别的,而当你要公开发表这个内容时,你对内容是要负责任的,可以去修订、去完善。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公众对作者的要求。及时发布和后期修订并不矛盾,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青年记者》:我们也看到,对于同一热点事件,不同媒体也会给出不同的报道态度,持不同观点的受众还会“站队”,甚至发生争吵。不同媒体不同的报道态度是否会影响到新闻真实?

  吴晨光:一些热点事件总会有不同的媒体来记录、来报道,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历史观记录历史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可能会对我们所说的“真实”的呈现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对于我们解构“真实”有一定的帮助。庐山是岭吗?还是峰?是在里面看,还是跳出来看?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看法。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的面前有一个杯子,如果让我们用一句话或者几个字来描述,我们都会写自己关心的内容,比如我会说“杯子是白色的”,有人会说“杯子里有茶”。不同的人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记录真实,导致真实的呈现会有所不同,但不论是“杯子是白色的”,还是“杯子里有茶”,都是真实的。

  现在,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要尽可能呈现事情的原貌,记录者必须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或者钻得更深,才能看得更真。

  “任何报道都要秉承的基本价值观”

  《青年记者》:我们还关注到一种现象,即很多新闻报道是对一些媒体发布的碎片化新闻的整合,用这种方式向公众呈现“完整的”新闻事实。虽然技术在进步,各种采访工具也越来越先进,但凭借一家媒体的一篇报道确实越来越难以勾勒事件全貌。

  吴晨光:是的,十几年前,我在《南方周末》做记者的时候,也不可能穷尽所有采访对象,因为一个事件会牵涉非常多的人,但这不能成为一个记者只言片语报道一个事件的借口。记者要努力找到更多的采访对象,找到更多的线索去验证。但在过去,媒体的出版有一个周期,比如周刊、周报,记者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跟进,而现在的新媒体更倾向于第一时间把事件爆出,我认为这种做法也不能说是错误的。

  《青年记者》:结合您的从业经历,在记者整合碎片化信息呈现“完整的”新闻真实的操作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吴晨光:我会建议记者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一个新闻事件,尽量让报道更完美。在发布周期以秒计算的时代,并不是让记者采访一个人之后,就要写出报道来,即便是快速发布信息的公众号,也不是一直在发文章的。

  当别人都在做简单的采访时,专业记者要努力去采访核心人物、关键人物,在与关键人物的对话中梳理出一些逻辑,有可能就会给事件的呈现带来转折。在新媒体时代,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公众号文章,其生产过程和传统媒体时代也是一样的,文章也是经过精雕细琢的, 比如微信公众号“兽楼处”发布的《疫苗之王》,文章被受众记住了,而且流量也不小,类似的公众号推出的优质报道很多阅读量也达到了10万+。而一些专业媒体仓促推出的报道,也有可能被打脸,这种情况也不少。单纯追求速度,未必能给媒体带来很好的收益或者口碑。

  我认为,在任何时代,人们对审美都是有基本标准的,对优质内容也是有基本共识的。如果记者有能力、有精力去采访所有的层面,认真地写一篇报道,是不会受到受众的排斥的。虽然碎片化传播是一种趋势,但受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品质、对深度还是有要求的。

  《青年记者》:现在,在一些有深度的、公众不需要立刻知道,却可能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报道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媒体在多方求证方面做得不够,如仅采访一方当事人。一些我们曾认为很专业的媒体,也出现了这样的操作,而这种采访极易误导公众的情绪。如苟晶高考被顶替事件,一些报道只采纳了苟晶一方的说法,在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后,我们看到这些报道部分失实。对于这类报道存在的因采访不全面而导致的部分失实的问题,您怎么看?

  吴晨光:我认为,任何报道都要秉承基本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不能出错的。以苟晶高考被顶替这一事件为例,我们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公平的问题,要关注普通公民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一问题,这是基本的价值观,是媒体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坚持的。而关于一些细节,还原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我认为,媒体报道的核心事实、核心观点和核心价值观是不能出问题的,一些细节出现瑕疵是可以被原谅的。

  《青年记者》:如您前面所提,这些细节上的瑕疵是可以通过修订来完善的。

  吴晨光:是的,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也有修改功能,但是核心事实和核心价值观出错是不能被接受的,如果这方面出错了,媒体就只能发布道歉信致歉了。新闻专业精神要求记者的采访不仅要包括核心信源,还要从多个信源交叉印证。细节方面的内容,记者可以通过尽可能多的采访交叉印证,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再及时进行调整、修正。

  “碎片化信息时代,有两个问题值得警醒”

  《青年记者》:目前,我们看到有不少学者专家建议专业媒体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可以适当慢下来,“让真相飞一会儿”。不少媒体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公众号、微博首发简讯,报纸跟进深度报道的矩阵式传播模式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所采用。这种传播模式也对新闻真实的挖掘产生了一些影响:一些媒体追速度,一些媒体求深度。未来,专业媒体的分工会不会更加明显?

  吴晨光:实际上,这种分工并不是新媒体时代特有的现象,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比如《南方都市报》重消息、《南方周末》重深度。全媒体矩阵的出现,应该说是将不同的报道形态集合在一起,呈现在公共领域。如今,信息的表现方式更全面、多元了,媒体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重视消息报道的要最快,重视深度报道的要最深。

  这种全媒体矩阵式的传播也是媒体融合的一种方式,一个新闻素材在中央厨房生产后,根据不同的媒体分工去分发和传播,有的内容发微博,有的内容整理成深度报道,有的内容拍成纪录片。在十二三年前,我们就有过一些实践,2007年,华南虎照片事件出现后,《南方周末》派了一名记者过去,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南方周末》网站上每天发一些记者手记、《南方周末》发一些深度报道,记者还用相机拍了一些视频素材,后来还给了中央电视台。这应该是关于媒体融合的一个很早的尝试。

  所以,全媒体的矩阵式传播不是一个新事物,不同的媒体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角色。

  《青年记者》:在今天,不仅媒体的新闻越来越碎片化,甚至新闻的修正和调整也越来越碎片化。在您看来,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还是会成为一种趋势?

  吴晨光:在这个时代,碎片化的内容可能是主流的或者说是流行的。这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比较忙,生活节奏加快,受众需要在一个碎片化的时间里掌握碎片化的信息。虽然这种趋势不一定是对的,但媒体还是要尽量呈现新闻真实,每一个碎片化的信息表达的内容可能是不一样的,聚集起来还是要做到真实地呈现。

  碎片化信息时代,有两个问题值得警醒:第一,媒体方面,需要重视深度报道,因为如果碎片化成为一种趋势,有价值的东西会越来越少,整个社会就很难进步;第二,对于受众而言,大家需要更加冷静地看待碎片化的信息,目前受众正在适应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这应该是一个适应性的阶段,受众会越来越理性的。○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