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8日 星期日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新闻短视频因其短,内容筛选更严格

2021-11-10 09:45:39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1月上   作者:曹林 汪惠怡

摘要:——访“青蜂侠”负责人王海




  王海,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报新闻短视频品牌“青蜂侠”创始人与负责人。他带领“青蜂侠”从一个“三无”小组发展为新闻短视频“国家队”品牌产品。作为媒体转型与融合的一线实践者,王海及其“青蜂侠”团队如何生产新闻短视频?他们眼中“好”的短视频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记者、网民素材、专业产品之间的关系?流量洪流中专业媒体人与新闻学子该如何锚定自己的位置?我们就这些问题对王海进行了深访。

  所有采编人员“人人都是青蜂侠”

  问:“青蜂侠”团队现在有多少人?据说刚成立的时候是“三无”团队:没视频专业人才、没视频专业设备,也没有做视频的传统,你们现在的工作机制跟传统媒体有什么“同”与“不同”?

  王海:目前,具体运营“青蜂侠”的部门是中国青年网短视频新闻资讯中心,有员工20多人,但“青蜂侠”是中国青年报社全采编部门的新闻短视频生产平台、分发枢纽和统一品牌,所有内容部门都为“青蜂侠”提供新闻线索、现场到达、实地采访、素材采集,报社所有新闻短视频报道统一以“青蜂侠”呈现。所以,可以说整个报社的采编人员“人人都是青蜂侠”。

  工作机制方面,作为专业媒体的内容生产部门,自然要与传统媒体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包括真实性要求、时度效要求,追求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及制度上的三审制、终审制、采编经营严格分开等,内容为王,绝不会因为“新媒体”而降低半点专业要求。

  与传统媒体的相异之处,主要是具体的工作方法。作为新媒体视频团队,我们始终坚持三班倒、全年7×24小时响应。岗位方面不再区分摄影摄像、文字图片、策划编导、剪辑制作等具体工种,而是坚持做“全媒体记者”。这要求记者出门能拍能采,回家能剪能编,既会内容生产又懂互联网脾性,降低生产与传播中的沟通成本和信息损耗。非特殊情况下,都是“策划、采访、摄像、制作、文案、编辑到分发、传播”一条龙操作到底。

  此外,我们在生产端有“饱和式生产”理念,内容供给侧不再局限于报、网、端,这包括但不限于内容需求、运行节奏、出版周期和条数限制等,而是直接面向整个互联网信息市场,以“去中心化”来实现“无处不在”,以“无处不在”来强化中心品牌。

  问:从默默无闻到新闻短视频一线品牌,您认为“青蜂侠”有哪几个发展的关键节点?

  王海:从一个部门内部“三人小组”性质的创新栏目发展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再到现在成为中国青年报社所有内容部门新闻短视频生产的枢纽和平台,“青蜂侠”经历了一段不断调试的探索过程。

  我们团队在2017年5月建立。当时我们发现图文报道的传播效果严重下滑,以图文报道为主的新闻网站也已成为“传统媒体”。中国青年网新闻采编中心内部有一个名为“青独家”的原创栏目,专注社会热点和突发新闻报道,我们就在这个栏目团队的基础上转型新闻短视频,创立“青蜂侠”。之后在2018年初,我们在体制机制上做出了一些改变,确立考核激励机制。简单来说就是抛弃了计件工作的业绩考核模式,而是以效果为导向,主要参考“播放量”而非“工作量”。这是一种爆款引导机制。对1万播放量以下的作品我们视为“无效产品”,在考核时不计入统计范围。至今我们仍然采用这种考核方式,以效果评价质量,引导大家动脑筋、下功夫、多创新、重效果、出精品。

  这样的考核机制执行半年左右,在2018年8月前后我们团队取得“正能量就是大流量”的共识。当时,根据地方武装部提供的线索和素材,我们首家深入报道了刚刚去世的守岛英雄王继才的故事,首次实现单平台播放上千万次。针对这个“意外”爆款,我们深入研讨,取得了在大时代背景下找选题、把正能量线索做成大流量爆款的共识,逐渐形成了青蜂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品牌性格。

  要说我们团队又迈上一个台阶的话,是在2019年2月。那时中国青年网设置了短视频新闻资讯中心。由此“青蜂侠”团队从兼职成为专职,从“工作室”发展为正式部门,步入机构化发展的轨道。随后在2019年5月,伴随中国青年网与中国青年报融合,“青蜂侠”成为中国青年报社的新闻短视频主品牌,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和舆论场上真正承担起“国家队”职责。

  问:有些媒体在转型中非常强调彻底的视频化,只有生产了视频才有稿费,以此把文字记者的退路切断,专业做视频。您怎么评价这种做法?相比同行,“青蜂侠”视频的特质和优势是什么?

  王海:每个同行的情况都不一样,不存在标准做法,每一种基于出身、环境、情况的实事求是的探索,都值得点赞。

  在众多短视频品牌中,“青蜂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或者说标签,我觉得可以包括以下三点。一是速度快,正能量足。要事大事急事,在确保真实的前提下尽可能第一时间向用户准确传递。在日常报道中,充分挖掘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激发正向社会情绪的动人瞬间和凡人善举,关注其在价值导向与思想浸润方面的价值。二是杜绝“莫名其妙”,条条有态度。我们团队强调每条新闻短视频必有思想性,以生动的视听语言传递我们的立场、态度、价值观。三是不断向“无人区”挺进,给新闻短视频开疆拓土。我们持续创新新闻短视频的选题范围、采制方法、表达方式和功能职责。除了传递核心现场,不断努力探索讲述故事、表达观点、承载情感、深度调查等品类的短视频产品。

  没有大传播,再好的内容也等于零

  问:“青蜂侠”非常注重流量,这种考核方式怎么避免陷入流量崇拜?

  王海:“青蜂侠”从一开始就坚决杜绝流量至上,确保一切工作都要在导向、真实、专业和新闻道德、新闻伦理的前提下开展。我们坚持“无传播,毋宁死”,是因为传播力是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前提,是无数个0前面的1。互联网环境下,没有传播,再好的内容也等于0。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始终坚持“正能量就是大流量”。在互联网主战场中,内容和传播是一体两翼,高流量并不代表好内容,但是把没有传播效果的内容评价为“好”也是不负责任的。决心生产好的内容,必须把传播考虑进去。此外,“青蜂侠”的考核尽管摒弃工作量,但在制度上和操作中也注重科学多维、有多种侧重和保障。

  问:陶勇医生被袭后,“青蜂侠”独家拍摄到同事赶来接替陶勇看病的珍贵画面,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达到8.1亿次。“青蜂侠”是怎样拍到这个珍贵画面的?

  王海:案件发生后,“青蜂侠”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三位同事中的两位被现场工作人员核实记者身份后限制采访,另一位年轻同志以患者身份在眼科前台候诊,手机保持拍摄状态,从而拍到了同事赶来接替陶勇医生看病的画面,录下了那段体现“医者仁心”的对话。报道播出后登上热搜第一,给当天的舆论场增加了暖色。

  这段现场画面可遇不可求,可以说是非典型的记者拍摄,更像典型的网民拍摄。新闻现场转瞬即逝且不可再现,某种意义上来说拍到好素材要看运气。不过,我们也意识到新闻短视频记者需要具备预判报道角度的业务水平,也需要随时做好现场开展工作的准备。拍到这段画面归根到底还是依靠“到现场去”“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抓细节”的新闻敏感性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当然,这类采访与拍摄,还是要以新闻伦理规范为前提。新媒体时代很多事情发生在一瞬间,很难“演练”。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时代要求记者随时随地观察生活、每时每刻能拍能采。

  问: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把视频化当作转型的重要路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青蜂侠”如何面对与其他媒体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如何保障短视频的新闻属性?

  王海:我认为拓展视频资源是第一位的。这包括扩大拍客队伍,扩大通讯员队伍,整合行业、组织、机构的视频资源,丰富独家素材。素材收集方面的困难和瓶颈,主要是有价值的核心现场或者动人瞬间的比例不高,收集来的素材有很多是策划组织拍摄的微电影、会议、活动视频,很多是摆拍。这和素材提供者的新闻价值判断、新闻敏感性等专业素养有关。但如果经过长期磨合和加强培训,这是可以得到改善优化的,也是可以出精品和爆款的。素材资源渠道建设和专业拍客队伍培养是未来新闻短视频竞争的关键、基础和长远之举。

  有了视频资源之后,在核实素材和完善要素的过程中要丰富独家信息增量,提升新闻产品的原创度和独家度,这可能是解决内容同质化问题的最根本手段。

  除此之外,“青蜂侠”在不断向新闻短视频的无人区挺进,包括暗访调查类新闻短视频,如“青蜂侠”所制作的西安地下赌场实拍暗访、河北瘦肉精羊系列调查报道;观点类新闻短视频,如美国关闭成都总领馆时的报道《视频对比:中方正门光明正大进入,美方后门强行撬锁闯入》;还有深度类盘点类新闻短视频,如特朗普感染新冠肺炎时的《领导白宫抗“疫”219天后,他,今天不幸成为726万分之一》盘点报道。

  新闻短视频还需要注重提升故事类、人物类、对话类的自采自拍比例。现场类短视频仅仅是新闻短视频中的“消息”,新闻短视频并不局限在现场新闻短视频,还有广阔的无人区等待探索和开发。我们的观点是,只要“高举思想的视觉锤”,所有新闻体裁都能通过新闻短视频的形式来呈现。

  短视频离不开专业记者,不能拿素材充产品

  问:对于新闻短视频,您曾在受访时说:“网民拍的肯定要比记者拍的好,因为记者不可能永远都在第一现场,只有网民才能够进入核心现场。”这种说法是不是否定了记者的专业性?

  王海:说“网民拍的肯定比记者拍的好”,指的是“素材”,不是新闻作品。短视频新闻和视频素材,是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制作完备、符合要求、可以面世的作品;后者只是一个可供参考和挖掘的素材,其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性并不可知。网民拍摄+专业生产,才能生产出短视频新闻,这必须由专业记者团队生产,不能拿素材充当产品。所以,这其实是肯定而不是否定记者的专业性。

  记者的专业性体现在素材的选择、事实的核实、要素的完善、逻辑的构建、现场的还原、故事的呈现、态度的表达等环环相扣的专业流程中。其中核实事实和完善要素的过程,也是多信源交叉印证、确保真实、实现信息增量、构建独家报道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复杂和专业的,持续考验着职业新闻媒体的政治素养、专业生产能力、媒介伦理与素养。在使用由用户提供的新闻素材时,也经常需要记者补充一些专业拍摄的内容。新闻短视频因为“短”,我们必然更加重视内容的价值;新闻短视频因为是“新闻”,我们必然会按照新闻的标准去严格考核各种要素。如果有新闻要素缺失或叙事部分明显可以优化,以及有需要平衡的角度和方面,我们也会专门派记者去采访拍摄加以补充完善。

  当然,现在一些媒体单位在操作新闻短视频的过程中,简单将素材当产品刊播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是不专业的,应该杜绝。

  问:现在好像“伪短视频”太多,比如一句文字可以说清的事实,却要制作一个PPT播放式的短视频。有人认为,新闻短视频的优势体现在文字不可还原性、现场不可还原性,“重视频轻文字”的取向毁了社会的文字水平,您怎么看?

  王海:短视频虽是视频产品,但并不是脱离文字而存在的。任何一条真正专业的新闻短视频,都需要文案点睛,需要文案升华,需要文案赋予思想性。我们所说的文案是指视频上浮现的文字以及旁白声音。好的文案是新闻短视频的灵魂。《牡丹亭》的戏文千古传唱,令人口齿留香。重视频必须做到重文案,轻文字做不出好视频。目前,“伪短视频”泛滥,很多自媒体粗制滥造的短视频泥沙俱下,需要行业整顿,也需要专业媒体提升自我要求,提升传播渠道中优质新闻短视频的比例。专业媒体重视并探索优质内容将有助于改善生态,因为生态的改变源自优质专业媒体池子里的供给,正所谓是“源头活水”。

  平台算法考验着媒体和新闻学院的专业定力

  问:最近九部委发文,防止利用算法干扰社会舆论等,您认为新闻短视频在其中应当发挥怎样的引领作用?

  王海:以前的平台算法,导致短视频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标题党耸人听闻高点击,洗稿文毫无营养动辄10万+,毒鸡汤贩卖焦虑却刷屏,伪时政故弄玄虚粉丝多,“震惊体”“吓尿体”“厉害体”纷纷大行其道,还有一些账号刻意制造撕裂,引发群体和阶层纷争。这些都在考验着专业媒体的专业和定力。新闻短视频作为专业媒体机构的内容品类,必须坚持新闻媒体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一要坚守并巩固优质短视频生产和传播阵地;二要把优质内容做大做强做丰富,为平台算法的优化工作提供内容基础。

  问:现在很多新闻学院开设了新闻短视频方面的课程,您对进入这个领域的新闻学子有什么建议?

  王海:平台算法逻辑也考验着新闻学院对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被算法所“算”,要有自己的价值次序安排。做好新闻短视频所需要的素养条件,按主次排序的话,第一是新闻专业素养培养,第二是互联网意识培养,第三是视频剪辑技术培养。在这几个要素中,专业素养是前提。如果学生没有这项能力,那么不仅新闻业务做不好,还可能会掉沟里,出现一些不可挽回的业务错误或者在生产理念上与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方向南辕北辙。

  问:在一次题为“短视频时代媒体人应何去何从”的讨论中,电视人白岩松谈到“短”与“长”的问题时,批评了“短”,他说,更短的东西可能拿走了你更长的时间,你总觉得下一个会更有趣,本来打算临睡前看十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小时。您怎么看待这种对短视频的批评?

  王海:长短不是问题,有无营养才是问题。目前短视频包括新闻短视频的整体质量和养分,我同样认为有待提升。面对“亿万青少年狂刷短视频”的现实情况,新闻媒体必须全力占领,不能选择放弃。面对现实,不能坐而论道,只能全力以赴,用更多更优质的有思想有养分的作品,去改善、优化短视频生态。

  (曹林:资深媒体人;汪惠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1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