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县级融媒体的“本土记者”们

2022-11-09 14:55:36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1月上   作者:钮迎莹 聂国力 张兆坤

摘要:  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聂国力 咸宁市咸安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兆坤 德州市宁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8

  主持人:钮迎莹

   宾:聂国力  咸宁市咸安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兆坤  德州市宁津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主持人的话: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在党和国家的战略推动下,基层融媒体中心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当前,各区县的融媒体中心既有区县宣传工作人员、传统媒体工作者,也包括通过统一招聘考试上岗的新成员。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生在当地、长在当地的本地人,地域归属感、文化认同感较强等天然优势让他们的工作如鱼得水;但同时也存在平台比较小、业务提升空间小等问题。本期“茶座”,我们邀请了两位融媒体中心的一线工作者,听听他们的喜怒哀乐。

  “人情”的喜与忧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是因何种机缘加入融媒体中心的?目前主要负责哪些方面的工作?

  聂国力:我目前在咸安区融媒体中心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进入融媒体中心前,我曾在武汉市一所高校从事行政工作,2019年我返回家乡,通过咸安区统一考试进入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当前,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大部分是通过全区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以及人才引进等方式进入的,融媒体中心主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和开展全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目前正着力打造以“云上咸安”App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建立“云上咸安”App、《咸宁日报·咸安周刊》、咸安区政府网站、咸安融媒体抖音号、咸安发布公众号等宣传阵地。

  张兆坤:我是新闻学专业出身,2012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通过宁津县事业编考试,担任宁津报的编辑记者,同时负责宁津新闻网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2018年12月,宁津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目前,融媒体中心已形成以“智慧宁津”手机客户端为核心,以宁津报,宁津广播电视台广播频率、电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宁津新闻网等为载体的媒体传播矩阵。

  《青年记者》:回到家乡工作,熟悉的风土人情会带给工作一些便利吧?

  张兆坤:确实是这样,“超级本土化”的优势很明显。我的很多采访线索都是和同学、朋友聊天“聊”出来的。比如2020年冬天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听闻一位同学退伍后,在宁津县人民医院附近开了一家餐馆,连续十多年不收取困难群众的餐费,赶上有看病着急用钱的,即使素不相识,也自掏腰包为人家垫付诊费。得到这个线索的第二天,我马上带着融媒体中心的电视记者去拍摄采访,我负责采写报纸报道,《宁津餐馆老板张健康:提供免费餐9年济困1000余人次》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德州日报、大众日报客户端等采用,达到了“一次采集,全媒传播”的效果。稿件发出后,反响很大,仅从我的周围看,很多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特意赶回家,到那个小餐馆叙叙旧,悄悄把餐费压在餐盘下。稿件经多轮转发,在本地也引发“大流量”,有的居民在城东住,也专门赶到张健康的餐馆所在的城西,只为给这位爱心老板多留十块二十块钱的餐费。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到宁津来采访也是因为从朋友圈刷到了这条新闻。能够发掘到这样一则身边的新闻,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

  在家乡工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当我得到一个新闻线索的时候,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新闻上,不用考虑交通方式等其他问题。因为在宁津这个不大的地方,没有我不知道的乡镇、没有我没去过的村庄,即使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两年中,也无非是把自己的家乡再熟悉一遍,而不用从头去了解。所以每次接到采访任务,我都有充沛的精力去安排采访、准备采访提纲。可见,“土”记者是有“绝对优势”的,当然,也要考虑如何“破土”的问题。

  聂国力:作为最基层的媒体单位,新闻采访工作必定要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群众之中,这样才能获取最新的素材和鲜活的案例。作为“本地人”,在与群众打交道方面具有显著的语言优势,不会存在方言沟通以及生活习惯差异的障碍,在平时的下基层采访中,能够迅速有效地与群众进行沟通,推动新闻采访的顺利进行。同时,地缘性较强的原因,也会带来一些困扰,偶尔存在“人情稿”现象等,但是经过耐心沟通之后,这种情况改善了许多。例如每逢重要节假日或者特殊时期,全区各单位各部门的通讯员都会投递新闻稿,难免会出现同质化现象,大多数新闻内容大同小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会提前和相关通讯员沟通,说明稿件不采用的原因;另一方面会以通讯员的来稿为基础,从全区的角度整理撰写一篇综合性稿件。这样既避免了大量同质化新闻报道,又合理规避了一些“人情稿”,也得到大多数通讯员的理解。

  《青年记者》:聂老师刚才提到“本地人”身份在给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困扰。张老师,您是怎么看待地缘性较强给工作带来的“人情化”困扰的?

  张兆坤:中国人较注重“人情”,这种“人情”不光是从事媒体行业的当地人有,外地人也有。在我看来,“人情”有三个基本含义,一是“人之常情”,二是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三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社会规范。讲“人情”,不一定要违背新闻原则、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只要新闻内容是真实的、能立住脚的,不管有没有“人情”在,我们都会采用;讲“面子”,并不是滥用社会资源,“面子”越大越有助于社会关系的开拓,越有利于拉近和采访对象的距离,越对工作有利。我的很多朋友都是通过工作关系认识的,我们“讲人情”,但绝不“拉关系”,我们散着步聊着天,可能一个策划就出来了,一个新闻点就出来了。但是“人情”不能泛滥,否则这个社会就成了一个没有理性和公平正义的社会,尤其是我们从事媒体工作,一定要在心中有一个公正客观的是非标准——什么人不能结交,什么稿件不能采用,心中要有一杆秤。

  不当“运动员”,就做不好一个“裁判员”

  《青年记者》:区县融媒体中心在基层,从两位老师的工作介绍中我也发现,在实际工作既要负责宣传部媒资和通联、日常管理等工作,也要进行融媒体中心的新闻采写工作。这可能与普遍意义上的媒体的记者和编辑的工作存在一定差异。张老师,您如何看待自己作为“新闻人”的身份?或者说您觉得当前工作与角色定位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记者、编辑之间有哪些异同?

  张兆坤:我在宁津报工作时是“运动员”,来到融媒体中心之后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员”,有时候甚至还要自己摸索着制定“裁判”的标准。我觉得不当“运动员”,就做不好一个“裁判员”。身边很多同学、同事离开文字岗位一段时间后,回来会感到难以适应,我自己如果一两个月不去镇村采访,也会感觉自己与村镇发展、媒体发展“脱节”。因此,只在办公室待着听报道指令是不够的,是写不出真正好的作品的,要自己沉入社会中去体会。不当“裁判员”也做不好“运动员”,自己不研究报道规律、不懂上级报道指令,就带不好队伍。融媒工作压力很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同样考验协调能力。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认为理想的融媒体中心工作应该是怎样的?这种理想的工作状态与当前实际工作差别大吗?

  聂国力:我在心中认为理想的融媒体工作应该保持一种饱满的、满足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贯穿在春种秋收的田间地头、无数个城市的街头巷尾以及前后长达数月的策划报道工作中,等等。目前来讲,这种理想的状态与实际工作相差无几。但是,实际工作可能对记者的要求更严苛,在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中,我们既要快速报道新闻,同时还要坚持对文字的追求,守住新闻底线,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在对大事小事国计民生的批评、赞美、描述中,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承担起新闻宣传工作的厚重意义,让更多的提问都能得到清晰的回应。

  张兆坤:我觉得融媒体中心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少有现成的经验和成熟的模式,即使有一些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我们搬到宁津来可能也会“水土不服”。融媒体中心建设是民心工程,说到底是以人为本、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第一要义的,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要在哪里,这是玩转融媒体的核心。我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这“两个中心”一起建、与自媒体建设广泛的“统一战线”等方面都做了有益尝试,在服务百姓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融媒体是技术媒体,是“智”媒体,不是单一媒体,我们在基于用户需求的内容生产和发布,比如推荐算法等,满足垂直领域和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提供,比如电商等方面,还有欠缺。

  “本土记者”如何“破土而出”

  《青年记者》:刚才张老师提到一句话我感觉很有意思也很引人思考:“土记者”要考虑如何“破土”的问题。大多数融媒体中心受制于人数限制,对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从单一新闻报道人才转变为多媒体传播人才,更具体来说,就是成为摄像、文稿撰写、视频剪辑、图片处理等方面的“多面手”。聂老师,您在工作之初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吧?

  聂国力:参加工作之初,确实面对着人少、事情较多且专业性很强的现实情况,为了使自己能够胜任这一岗位,我沉下心来,积极主动学习相关技能。与其他融媒体中心不同的是,咸安区融媒体中心是新组建的媒体单位,体量较小,全中心总共二十余人,一线采编人员仅有十几人。但我们的工作要求是从严的,上级对我们中心与其他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考核评比也是一视同仁的。因此,确实存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工作负荷饱满。与此同时,一定的压力对中心的记者编辑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人员基本都是精兵,能够独立自主完成策划采访任务。

  《青年记者》:您是如何利用现有平台学习相关技能,进行自我提升的?

  聂国力:自加入融媒体中心以来,经过几年时间的锻炼与实践,我感觉工作能力提升非常大,目前已具有独立的新闻采访能力、较强的撰稿能力和编辑修改能力,策划、采访、拍摄、编辑剪辑、写稿等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中心为我们业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些学习机会,中心与长江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保持合作关系,我们会定期脱产去上级媒体学习,例如参加长江云“全媒体英才”短视频制作实训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等。此外,中心开展每周例会以及夜学活动,我积极参加此类学习活动。通过集中的理论学习和各部门轮流领学,或者由外出培训的同事分享学习心得,确保采编人员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感性。

  同时,我每天会阅读新媒体平台例如学习强国App、湖北日报App、咸宁日报App等的新闻报道以及时政信息,让新闻作品切中全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从而获得一定的关注和点赞。

  《青年记者》:张老师,您所在的融媒体中心提供了哪些培训、提升机会?您能分享一下学习的经验么?

  张兆坤:中心每个星期都组织集体学习,同时还为我们订阅了《青年记者》《全媒体探索》等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我每期必读必看,一开始很难沉浸在文章里,但是现在可以将书中的理论逐渐运用起来。

  个人能力提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提升,二是管理能力提升。就专业能力提升来说,我是报纸记者出身,我每天晚上会阅读当天的大报大刊,这是从参加工作就养成的习惯。我喜欢朗诵、演讲,融媒体中心有很多优秀的播音员,我会向他们请教一些技巧,有时候也过一把“主播瘾”。此外,我还有一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就是陪同上级媒体记者采访的机会比较多,跟着各位“师父”学到不少采访的技巧和发现新闻线索的技巧。

  就管理能力提升来说,一是向老班子成员学习管理经验,二是看一些管理类的书籍。因为我分管的年轻同志比较多,我在宣传部工作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采访,大家之间都已经熟识了,就工作的分配、选题的安排,我会经常听他们的意见,他们对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也会毫无保留地和我说。融媒体中心毕竟是一个业务性比较强的部门,大家干在一起、想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都是为了能够给老百姓带出实惠、带出“看头”,如果能顺便在省市、在国家拿个大奖,也是很开心的事。干起工作来,分不清哪个是领导哪个是下属。在融媒体中心,没有高高在上的领导,只有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融媒体人。

  “融为一体”是关键

  《青年记者》:学界和业界都提出“人才”是融媒体中心的短板,两位老师所在的融媒体中心是如何吸纳人才的?可否结合个人经历提些建议?

  张兆坤:优秀人才是社会的公共财富,不应该也不可能为一家所有。留住人才不是根本,如何让人才与融媒体中心“融为一体”是关键。宁津县融媒体中心的人才观是“搭台解忧,包容失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体制内很难给优秀人才提供高待遇,这是共识。但要给人才充分的施展空间和机会,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包括生存条件以及家庭所需求的、基本的、社会认可的生活基础。宁津县融媒体中心在职称评审和聘用方面打破“论资排辈”,谁有能力谁竞聘。我们也有很多因为提拔或家庭原因离开融媒体中心的同志,他们到了新的岗位还会和我们联系甚至联系得更多,为我们提供新闻线索甚至直接提供新闻稿件,或鼓励亲友报考我们中心,这些都是中心的“无形资源”。

  我觉得未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升。第一,激发成员工作热情。一定要放手让年轻同志去干,舍得让他们干,又放心让他们干,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第二,激发成员的工作勇气。工作不再指派,而是采用“揭榜挂帅”“竞争上岗”的方式,根据拿出的具体的工作策划案,择优分配任务。

  聂国力:当前,县区级融媒体中心由于人才、技术、理念、设备等因素,特别是受人才匮乏等制约,优质原创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能力较低。咸安区融媒体中心近几年千方百计引才留才,通过“招硕引博”“人才引进”等方式,区里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根据单位工作实际所需,引进专业性的人才队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同时,着力提升优化现有的人才队伍,以老带新、以精带疏,通过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融媒体人才队伍。

  我觉得融媒体中心未来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发力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是拓宽引才渠道,精准施策,可以探索与周边地区、本地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借力助力,以兼职、特聘、特邀等方式引进各类优秀人才;二是完善薪酬体系,从提高收入和增加荣誉感着手,增强队伍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三是创新激励机制,用好现有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成长空间,搭建事业平台,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积极性,让人才有成就、有待遇、有归属感,发挥人才的内生动力。

  《青年记者》:感谢两位老师的交流与分享,祝两位老师工作顺利。○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