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数量多、精品少:新闻“视频化”该怎么做

2023-02-03 10:05:07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月上   作者:

摘要: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张由琼 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采访工作室主任     郎豫风 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主任助理

  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张由琼  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采访工作室主任

      郎豫风  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主任助理

  主持人的话: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九成以上,视频已经成为时代的通用语言。媒体积极顺应“视频化”的发展方向,以视频的方式向读者提供新闻资讯,但在推进新闻“视频化”获得新流量的同时,也面临着因同质化现象严重引起的“数量多、精品少”等问题。本期“茶座”邀请了两位从事视频新闻工作的老师,共同探讨新闻“视频化”的话题。

  视频新闻不是把一条“新闻”变成一个“视频”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好,欢迎参加本期“茶座”。为满足受众偏爱视听内容的媒介消费取向,视频类新闻产品的比重逐渐提升,将新闻“视频化”已经成为当下媒体融合转型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请两位老师谈谈媒体发展新闻“视频化”,存在哪些难点与问题?

  郎豫风:新闻“视频化”意味着新闻在受众侧展示面的变化,同时也代表着采编流程的转变。从内容上来说,难点在于视频新闻和传统文字新闻在信息传达的形态上有着天然的不同,视频内容的可控性远远低于文字内容,常常会出现我们在讲述A而观众却在关注B的情况。如果说文字是做加法,想让受众知道什么就记录什么,把关键信息表述出来就符合成为一条新闻的条件的话,视频就是做减法,我们要从视频展现的大量信息中提取出新闻的重点,提炼出我们需要关注的部分。

  在实践中,流程机制的转变是我们遇到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从文字到视频,看起来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在采编流程和分工上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直认为,视频只是一个载体,视频新闻是将“新闻”放入“视频”中去,而不是把一条“新闻”变成一个“视频”。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视频新闻就是视频,那么它的生产流程就要按照视频的生产流程进行。以往一个人在几条线上从选题到采写全流程负责、单兵作战的工作方法无法适应现在的工作。精细化分工、流程化制作、前后强沟通,将原来压缩单人工作时间的精力用在现在压缩沟通成本上才是目前视频新闻最适合的工作方式。而分工导致了岗位的细化,进而影响考核和分配制度的变革,这对每个转型中的媒体中都是大挑战,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正不断调整适应。

  张由琼:我觉得当下,新闻“视频化”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两个难点。一是当下采编队伍青黄不接,有些记者无法适应采编模式的变化。过去记者都是单枪匹马的单兵作战,而到了短视频时代,团队分工日趋精细化,需要合力打造更为出彩的集体作品,很多同仁尚未适应这种工作模式的转变。一些拥有较强新闻素养的老记者在转型过程中无法掌握新媒体技术,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年轻记者在新闻素养方面较为欠缺。二是媒体在视频赛道竞争力略显不足。对比商业机构搭建的庞大视听内容平台,媒体自建的客户端影响力有限,视频生产的投入有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着差距。

  《青年记者》:的确,媒体在发展新闻“视频化”的过程中,主流媒体普遍面临着自有客户端影响力受限的问题,大多数媒体会选择入驻(短)视频平台并将自产视频内容搬运到视频平台,以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但这也与其他商业媒体、自媒体形成直接的竞争。两位老师能否展开谈谈,在新闻“视频化”竞争中我们有哪些较为明显的短板?商业媒体、自媒体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经验?

  张由琼:移动互联时代,用户不再只是内容接受者,同时也是内容生产者,以及内容运营者。商业机构搭建的是视听内容平台,传统媒体入驻平台,代表的只是一个用户,要与海量的其他用户进行竞争,这里面不乏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和新闻第一现场的见证者。与商业媒体和自媒体相比,传统纸媒的新媒体产品仍存在隔阂感,尤其体现在共情和互动两方面。前者是影视工业生产流程,成本大大降低,后者只是单兵或小作坊生产模式,前者产品思维更加大胆,后者受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较多。

  我觉得以下经验可供参考。一是生产模式贴近网络化,放下党报党刊架子,多从微博、抖音、快手等第三方平台筛选热点选题。二是在配乐、音效、动画特效等后期制作方面,尊重网络传播规律,在坚持底线原则下,配乐可以适当选用“网络神曲”,音效、特效也可以选取时下流行的形式。三是在保证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扩展与用户群体互动的空间,资讯发达的时代,用户们还追求互动感,都渴望参与到报道的讨论中。

  郎豫风:我想就地方媒体谈谈这个问题。目前全国各个地方媒体不论大小都打造了各自的本地化新闻客户端,这些客户端上主要会发布一些本地化的视频新闻内容,同时为了扩大主流媒体在网络上的影响力,这些内容也有很大一部分会在商业视频平台进行传播。这时候我们会碰到两大问题。

  一是这些商业平台都是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上面的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所发布的内容不分地域,甚至不分时间,往往当下什么热门就发布什么内容,这样可以抓住高频词,推出热点新闻,在注意力碎片化的现在,这样更容易留住受众。而地方媒体因为本地不会经常发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事件,在商业平台上的传播更像是“看天吃饭”。有大新闻就火一阵,没有新闻就哑火。

  二是商业媒体和自媒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关注度是他们的立命之本,在运营上首先关注的就是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如何留存观众。而地方媒体在生存方面的压力会小很多,在商业平台上的传播运营更像是增加自己影响力的辅助手段。因此在原动力上,地方媒体注定竞争不过商业媒体或自媒体。

  我们在和商业媒体、自媒体的交流中也发现,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并不是没有办法。要将自己的视频新闻当作一件商业化的产品,找到目标用户、挖掘目标用户的需求、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来黏住用户,要生产被观众喜爱、被“需要”的产品,生产能够产生传播的产品。传播是新闻的生命,如果一个新闻产品没有传播,那么它就没有生命。而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青年记者》:郎老师提到,视频新闻是将“新闻”放入“视频”中去,媒体每天都会生产和传播海量的新闻,将“新闻”放入“视频”中,首先面临的就是取舍的问题,两位老师能否根据实践经验归纳一下哪些类型或内容的新闻适合“视频化”,哪些不适合?

  郎豫风:新闻内容并不存在适不适合视频化的问题,同样一件事用文字或者视频的方式都可以表达得清楚、完整。只不过有一些内容在视频化以后能够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另一些则没有。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即越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内容,越与个人有关的内容越适合视频化,同时它的传播量也越高。摄影中的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同样适用于视频新闻,只不过这里的近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近,而是指它对普通人生活的贴近。

  还有一种新闻特别适合视频化,那就是感情丰富、情绪化明显的内容,不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都可以,同时新闻主角有着强烈的情绪冲动。这样充满张力有着很强表现力的内容在文字新闻中很难体现或者说无法体现,在视频中观众却可以明显感受到画面传递出来的情绪,从而引起共鸣。

  张由琼:我觉得新闻专题(微纪录片)比较适合视频化。许多新闻事件,最先到现场的是“公民记者”,但是他们并不会对事件中的很多细节进行核实,这时候就需要专业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和深度剖析,挖掘背后的故事,虽错过了第一现场,但仍可以做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报道。2021年2月28日是第14个国际罕见病日,南方日报、南方+推出报道《生而罕见 爱是永恒》,一岁半的“米粒”患有罕见病SMA——脊髓性肌萎缩症,由于呼吸肌无力,小小的痰液堵塞都有可能致命。全家人为此花光了所有积蓄,并欠下高额债务。由于需终身用药,“米粒”后续的治疗费用出现短缺。记者前往茂名,蹲点记录下这个SMA患儿的家庭日常,报道成为当天全网关注度最高的报道,数百家媒体进行转发,共筹得73万元捐款以及部分医疗物资,并推动卫健委和医保局前往医院调查患儿用药情况。12月3日,2021年的医保谈判结束,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纳入医保,这个治疗SMA的天价药从70万元一针降到了3万多元一针。此外,还可以尝试创新创意视听产品,加强主流宣传创新表达。

  短视频新闻是最具有传播力的音视频产品,从各家媒体生产的音视频产品来看,虽然总体数量较大,但真正属于自主原创的现场短视频新闻仍较少,第一手素材、核心素材的现场短视频更少。对于一些只能够通过整合网络素材来完成的网络新闻,可以弱化。因为,它一方面不利于打造品牌和传播,另一方面也存在版权风险。

  视频新闻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青年记者》:媒体在推进新闻“视频化”过程中,除了两位老师刚刚提到的版权风险等问题外,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由同质化引起的“数量多、精品少”——大量同质化的内容不仅每日要消耗掉大量的采编人力,发出后也无法在视频新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郎老师,您觉得媒体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郎豫风:“同质化”源于新闻采编的“简单化”。如果一条新闻的内容仅包含新闻“五要素”等基本信息,那么各媒体发布的同一新闻必然雷同,同时为了追求时效性,报道的深度也会欠缺,我认为“数量多、精品少”现象就是这么来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发挥传统媒体曾经的优势。在记者单独跑线的时代,找选题、挖热点、长跟踪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在新闻“视频化”中仍然可行。记者深挖内容,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在同一新闻中寻找更细分的切入点或者从一到十做延伸性的视频报道。这更像是把内容生产里垂直领域的概念搬到了一个新闻中,在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里寻找和大众不同的关注点,形成同一新闻的二次传播,这样自然也就避免了“同质化”问题,能在众多的同行中竞争出位、脱颖而出。

  《青年记者》:张老师,您觉得媒体应如何持续培育精品视频新闻?

  张由琼:我认为要想在种类繁多的短视频产品中脱颖而出,优质内容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重大事件新闻现场的报道、深度报道以及策划报道仍然是专业媒体的优势。此外,技术赋能在媒体制作与传播上越来越重要,也能成为破除同质化的利器。新技术能生产出更具创意的优质新闻产品,也能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互联网也为新媒体报道提供了无限大的展示空间。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穿越机航拍系列短片《百秒穿越百年南粤》。该系列穿越机航拍短片主打最新的FPV(“第一人称”视角)穿越机技术,解锁飞行的速度与激情,通过穿越机的翻飞、360°旋转、俯冲等拍摄视角,以第一视角空中游览广东21个地市的红色印迹、锦绣河山。该系列作品广受好评,成为打动年轻读者的“红色爆款”。

  《青年记者》:当下,视频平台尤其是短视频平台存在明显的“泛娱乐化”倾向,两位老师在之前的分享中也提到了新闻“视频化”制作中,可以加入“网络神曲”,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表达方式。请两位老师谈谈媒体在采纳网络化表达时,应如何把握尺度,避免过度娱乐化?

  郎豫风:娱乐和严肃是一个相对概念,适当的娱乐化是需要的,自古就有“寓教于乐”的说法,这说明适度的娱乐化可以帮助产品更好地进行传播,从而达到增大品牌知名度、掌握舆论主动权、扩大影响力等目的。

  娱乐化适度而不能过度,这就非常考验视频新闻生产者和审核员对视频产品整体呈现的把握能力。从大的方面来说,需求决定生产,大众对新闻产品价值的衡量标准决定着新闻生产者更愿意生产哪种类型的产品。因此在宣传方面,各媒体就应尽到责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价值观。另外,大众传媒如果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自然会无意或者有意地进行错误的价值引导,让享乐主义、泛娱乐化等社会风气进一步滋生蔓延。作为媒体,经济效益不是追求的第一目标,在新闻生产中坚持以事实为基础,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同时选择更亲民的表达方式,将严肃和娱乐完美融合才是最终应该追求的目标。

  张由琼:在流量为王的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平台的视听内容产品,越来越注重迎合受众的心理需要,新闻娱乐化有其必然性,在高强度的社会和工作节奏下,人们希望通过短视频内容的感官刺激舒缓紧张的情绪。媒体发展新闻视频化,需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撇除虚假、恶搞、低俗的内容,需要流量,但不能一味迎合受众追求流量,因为新闻泛娱乐化最终会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从需求端匹配新闻“视频化”人才

  《青年记者》:目前,各媒体中负责新闻“视频化”的人员,一部分是通过特定人才招聘、一部分是原有媒体从业人员“转型而来”,还有一部分年轻人才是由媒体自己培养。两位老师可以结合所在媒体,分享一下媒体发展新闻视频化匹配合适人才的经验吗?

  张由琼:我所在的南方日报负责新闻“视频化”的人员,大多是在原来视觉新闻部(摄影部)的基础上进行转型,每年根据部门需要补充新生力量,目前队伍年龄梯队较为合理,既有新闻素养丰富的老记者,也有玩转新技术的年轻人。我们主要通过创新用人机制体来留住人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16年实施的名记者培育工程,打破了传统的以资历选人用人常规,以专业能力论高低,将传统记者单干模式变成了团队作战模式,带动形成一批灵活作战的创新团队,新闻“视频化”人员在团队中都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

  郎豫风:人才的匹配还是要从需求端入手,视频新闻的生产工序多、岗位复杂,粗略算起来至少有策划、编导、摄像、主持、剪辑、后期、设计、运营、编辑等。有些岗位需求的技能会有重叠,而有些岗位需求的技能则是完全不同,因此一定要以人为本,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擅长的领域来分配人才。从原有媒体转型的从业人员适合策划、编导等工作,如果是有拍摄经验的摄影记者也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转型为摄像。而通过特定渠道招聘的人才适合一些专业性强、培养成本高的岗位,例如主持、剪辑、后期、设计等。还有一些需要在新闻行业经过长时间浸润培养出新闻嗅觉的岗位,例如运营、编辑等,则更合适由媒体自己培养。新媒体各个岗位职责天差地别,万不可生搬硬套强行转型,还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将正确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青年记者》: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祝两位老师工作顺利,佳作频出!○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月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