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存量带动增量:媒体优质内容的再开发

2023-06-30 16:53:18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上   作者:钮迎莹 王晓映 张鹏

摘要:  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王晓映 新华日报全媒体社会新闻部主任      张 鹏 北京日报客户端编辑部副主任  主持人的话:当

  主持人:钮迎莹

   宾:王晓映  新华日报全媒体社会新闻部主任

       鹏  北京日报客户端编辑部副主任

  主持人的话:当前,内容市场竞争激烈,主流媒体存量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逐渐受到重视。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媒体拥有大量优质的以图文、版权、IP等为代表的存量资源,怎样更好地再开发、利用存量资源,成为未来媒体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期“茶座”邀请新华日报和北京日报的两位老师,共同讨论媒体存量资源开发利用的话题。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史官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好,欢迎参与本期“茶座”。近年来,很多媒体开始重视对存量资源的开发,如通过技术翻新、艺术再造、衍生开发等方式,让经典内容再现,从而形成新的流量吸附力。两位老师能否归纳一下当前主流媒体有哪些可开发的内容方面的存量资源?

  王晓映:新闻是历史的底稿,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史官。因此,假以时日,媒体凭借积淀起的宝藏,即“存量资源”,自身足以担当重要、权威、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叙事。可开发的存量资源,首先无疑是内容,即日积月累的新闻报道,文字、图片、影音等,是这些构成了“历史底稿”。其次是记录者,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闻工作者本身成为“有故事的人”,他们见证、亲历、书写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时刻,或对时代变革、社会进步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调查研究。而真正决定一个媒体的“存量”具有资源价值的,还有品牌与IP。在经历了时间淘洗之后还具有钩沉、重叙价值的,必然是那些在当时就具有真实客观、权威可信特点的内容,它们会形成一种有长久生命的品牌公信力。概括言之,就是主流媒体经过长期专业、优质经营而积淀起来的所有“物质和非物质新闻遗产”。

  张鹏:我很同意两位的观点。以我所在的北京日报为例,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北京日报有7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源。广义来看,包括丰富的版面内容,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老记者的亲历回忆,采访名人名家的人脉资源,多年来在读者中形成的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党媒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等等。北京日报社已经把日报、晚报的所有内容和版面,以及照片进行了数字化保存,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资料库,以便随时供开发利用。

  存量资源的开发并非简单的编排堆积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能否展开谈谈,当前媒体面对深厚的存量资源,除了基础的资料库建设外,还有哪些开发模式?

  张鹏:据我了解,不少主流媒体都在进行存量资源的开发。例如,有媒体利用多年拥有的优质版权优势,经过技术翻新等方式,将曾经万人空巷、争相追捧的顶级内容重新再现,从而形成新的流量吸附力。新华社的《国家相册》和央视的《国家记忆》等是利用老照片和采访独家优势打造历史类的爆款产品;还有一些地方媒体依托自身优势和资源拓展全域服务,实现流量变现。我所在的北京日报社就是利用库存老照片和版面打造了多个历史类的新媒体名牌栏目,如《光影记忆》《温故》等。

  王晓映:我注意到当前媒体存量资源开发的产品大致有以下三类。基本款:对过往权威新闻记录的盘点梳理;发现款:在存量中发现新闻,被淡忘或遗失的重要记录重新被发现,或因当下的特别时点、事件等诱因激发引爆旧闻,而成为新闻;议题款:立足于当下,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在存量资源中寻找到传承与勾连。

  存量资源的形态不同,所激发的开发方式也不同。就其共性来说,大致有追溯、续写、激活、IP融合活动等方式。追溯是基本动作,从当下时态向过去时态的回望,对新闻而言都是追溯。正如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存量资源的追溯并不是为了做死材料的编排堆积,新闻人一定有当下的动机,最常见的便是用当下的视角、价值对存量资源“接着说”,进行续写。新闻作品有新闻属性的要求,体现于深入的新闻采访、恪守真实性原则、具备新闻价值、相应的时效性或新鲜性等,因此开发存量资源需要通过新闻手段来体现新闻属性,从而达到对存量资源的激活。当下,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赋能,内容的内涵与外延都在扩大,媒体品牌、IP越“头部”越扩张,融合+服务、跨界、共生的边界大为拓展,传统的“存量”概念也被改写。一个IP的塑造、媒体品牌的形成,莫不赖于长期的坚守与维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品牌与IP是媒体最优质的存量,同时也是最大的增量。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能否结合实践分享一下,您所在的媒体对存量资源开发有哪些典型案例,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晓映:在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日报系列报道“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获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这是一件典型的存量资源创新开发案例。系列报道28篇通讯作品于2021年4月—8月,在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等多个媒体平台同步分发,形成矩阵式传播,被众多媒体平台转载,广获好评。中国新闻奖评委会给予高度评价:这件作品从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讲述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实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历史题材的新闻性转化做出创新探索;作品发挥新华日报历史悠久、红色基因浓厚这一独家资源优势,主题重大、角度精巧,取材跨越时空,政治性、思想性、新闻性较强。

  张鹏:以北京日报盘活存量资源打造的短视频系列节目《光影记忆》为例。北京日报社创立于1952年,与共和国共同成长,旗下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全程记录了70多年来共和国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照片,成为珍贵的时代记录。这些老照片记录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记录着首都北京的发展变迁,这是北京日报社的重要资源,更是有待开发的新闻富矿。北京日报社从创办之初就一直有专门的资料员负责整理、保管这些老照片,2000年以后,报社投入专项资金,将胶片进行高清数字化处理。开发利用北京日报社的这些无价之宝,不让它们沉睡在资料库里,让它们成为活的历史,就需要把这些珍贵的文化积淀通过当前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出来,然而,用什么方式来呈现呢?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一讲话对于强化正面引导,壮大主流声音,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传播力,点准了穴位、指明了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日报社融媒体中心大力发展融媒体产品,《光影记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照片记录了历史,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艺术价值,党媒独有的资源,也是互联网稀缺资源;而网络短视频是目前互联网中最受欢迎的传播方式,把它们相互结合,用短视频的方式把照片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在互联网上传播出去,这不正是一条创新融媒体之路吗?就这样,《光影记忆》诞生了。如今《光影记忆》上线3年多了,每周坚持一更、二更,甚至三更,已经推出300余期,成为北京日报新媒体的著名短视频品牌,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视频专题),赢得了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光影记忆》是京报集团第一次与互联网平台联合推出的系列短视频。这是北京日报社进军网络主阵地的一次尝试,也是延伸新闻价值,盘活主流媒体存量资源的重要途径,更是北京日报按照市场逻辑生产内容的创新之举。

  存量资源开发应融汇当下、启迪现实

  《青年记者》:刚刚两位老师分享的新华日报、北京日报存量资源开发的典型案例,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存量资源开发的背后肯定也有不少的难点吧,能和我们具体分析下难点及其背后的原因吗?

  张鹏:主流媒体存量资源的再利用不是形式化的“新瓶装旧酒”,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堆砌,如何把优质的内容用适合互联网的方式传播,用适合现在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包装再生,以旧创新,做出爆款,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背后是一条艰难的转型之路,其中的难点在于,传统媒体记者编辑大多在纸媒工作多年,有些同志技术单一,思维固化,对新的制作方式和技术手段不了解,难以适应新的传播环境。还是以北京日报新媒体产品《光影记忆》为例,“光影记忆”团队人数不多,一共4人,初期主创人员都是报纸记者转型而来的,我作为写了20多年新闻稿件的传统媒体记者深深感到了转型之痛,以前写5000字大稿全无负担,如今写1000字的脚本却举步维艰。合作的商业传播平台提出,为了牢牢抓住读者兴趣,要求15秒到30秒就要抛出一个悬念,3分多钟的视频要不断制造高潮。改变思维方式和写作定式,正是转型的第一步。作为一个老记者,就要从“小白”重新起步,放平心态,用心学习新技能,才能在新的领域把握主动权。

  王晓映:还是以“号角催征”系列报道为例,存量资源开发的共性和个性难点都碰上了。2021年,建党百年重大主题摆在新闻人面前,这是一场媒体人的同题大考。讲述百年党史,阐释伟大历程,不能简单“复述历史”。历史讲述要与当下紧密关联,要以新闻报道的力量让党史迸发新的生命力,这是建党百年主题策划报道的基本考量。作为同题大考的共性难点在于:历史讲述,如何找到恰当的载体?如何在宏大叙事下细化“颗粒度”,抓取到历史的细节刻画?如何在同质化故事中建立起个体辨识度?战火纷飞的年代,新华日报曾牢牢占据国统区的舆论制高点,成了“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报史映射着党史,可谓独家“物证”,独特的报史资源有着天然优势,“号角催征”系列的创意火苗就这样闪烁起来。

  正如很多专家所言,新华日报报史知名度很高,不是没人讲述过,但系统性新闻化讲述没有、存量内容开发不深。从一个创意到一份翔实的策划方案,再到一篇篇鲜活厚重的报道,这中间有漫长的路要走,更有重重关山需要跨越。新华日报不仅记录了党史上的风雨兼程,也开创了党的新闻事业史上的先河样本。怎样高屋建瓴地阐明报史和党史的关系,对记者的政治功力和历史底蕴均是考验。新华日报的品牌和故事颇负盛名,如何避免老生常谈、原地打转,如何进行全新表述、全貌还原?党史、新闻史,在国统区发行的3231期老报纸……众多文献和海量资料,对以90后为主力的报道团队来说,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是挑战。选择哪些历史新闻报道作为切入点最为恰当,怎样用新闻化手法激活,把“昨天的新闻”变成“今天的新闻”?老报纸的基础研发薄弱,旧报内容尚未电子化,专家资源较少,部分选题存在研究盲点和空白,考验着记者的调查研究能力。

  在对难点逐一剖析的过程中,“解题”思路也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围绕“解码百年初心”宗旨,以新华日报九年一个月零十八天的国统区办报历程和3231期老报纸为主要依托,立足新时代新坐标,以重要新闻版面和珍贵新闻报道为线索和切入点,重访重大历史事件现场,寻访当事人亲属、关联人及研究者等。调焦、聚焦,立足报史与党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交汇点,细分选题,注重时代意义、新闻价值,融汇当下、启迪现实。最初拟定的70多个选题被精简优化到不足30个。其中,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事件,也有鲜见报道的党史新视角;有宏阔的时代风云,也有珍贵的个体事件;有高屋建瓴的思想路线梳理,也有重要的历史节点呈现;有伟人身影,也有普通人物的生动剪影……

  《青年记者》:媒体内容方面的存量资源,数量多、种类广、时间跨度也相对较大,如果能对存量资源进行有效整理,可以为其开发提供便利。两位老师觉得媒体应如何对存量资源进行梳理和整理,以便在再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选择和整合?

  张鹏:对媒体的存量资源进行梳理整理和保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值得的。以北京日报为例,2018年,北京日报社报刊文献资源数字化及数据库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当时这是中国报业最大的历史报刊数据化加工项目。该项目完成了北京日报1952—2017年66年间全部共计180957个版面的全文数字化并入库,可进行浏览、查询、检索和统计。在日报和剪报数据库基础上,建成了“京报集团报刊文献资源数据库”系统平台,包括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6个子数据库。对各类型的数据资源进行科学部署,设置三种访问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访问到的数据内容不同,实现了对资源数据的管理和保护。建成后的数据库系统先进,功能十分强大,输入时间和关键词等,可在文本和PDF版面双平台上进行反显,检索速度快,达到“秒级响应”。

  王晓映:我觉得可以注重三个方面,首先是建设数字化基础工程。正如刚刚张老师提到的,国内媒体普遍对近几十年的内容建立了数字化系统,有条件地追溯到以往传统出版时期。“号角催征”系列报道进行时,新华日报历史报尚未数字化,报道的查找极为艰难。眼下,新华日报1938—1947年武汉版、重庆版数字化加工及入库、数据库内外网在线访问使用的架构部署均已完成。

  其次是设置研发岗位。新华日报内设了“报史研究所”,专职研究报史,此外还有研究室、新闻期刊等部门兼做报史研究开发。当专题项目启动时,会组建跨部门团队,报社内部有一大群热爱报史研究的员工。对于并无悠久历史的媒体来说,虽然未必专设机构,但设置从事自身存量资源留存、研究的职能岗位还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媒体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是与专业机构合作。对存量资源进行数据处理、史料分析、影音修复等,媒体本身并不具备技术与学术优势,大可借助学术力量、科技公司等专业机构,合作盘活。近些年来,很多媒体与技术公司合作的影像4K高清AI修复,就推出了不少流量作品。

  《青年记者》:王老师您能否进一步谈谈,媒体应如何利用存量资源反哺内容创新,为媒体内容创新续航?

  王晓映:价值识读与传承。并不是所有的“存量”都是“资源”,有必要梳理出真正闪光的存量资源,并进行深刻的解读、阐释,辨析确认其在当下的价值。媒体自身也应当建立起文化精神上的传承。比如新华日报基于自身丰厚的存量资源,就确立了Slogan:传承红色基因,勇立时代潮头。

  独特创意为灵魂。确认过价值的存量资源,一般都有过硬的内容,但可能存在观念过时、载体受损、含义隔膜等新闻“时差”,需要独家创意来进行激活与包装。近年来文博系统的全行业出圈,一举打破传统的文博报道模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网感十足的创意思维,是值得学习的存量资源出新。

  技术赋能旧变新。2021年建党百年重大主题策划,不可回避对历史题材的再使用,涌现出了很多巧用技术点亮历史的佳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百家广播电台及新媒体推出的365集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每期节目通过2—3分钟的“短音频+”形式进行呈现,其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就是总台及各地广播电视台保存的珍贵历史声音,以原声重现历史。同时还与阿基米德FM等平台合作,再次开发深度传播产品。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一等奖作品——《2021,送你一张船票》《复兴大道100号》,都是以长图、H5、SVG交互、线下互动体验馆等多元形式,对党史进行历史重叙,带用户沉浸式“走入”历史。

  《青年记者》: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祝两位老师工作顺利,佳作频出。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