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智慧相融:媒体智库的新面相

2023-07-12 16:58:29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   作者:王进业

摘要:  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戴学东 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院长      黄乐曼 浙江在线舆情中心主任  主持人的话:我国媒体智库自

  主持人:钮迎莹

   宾:戴学东  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院长

      黄乐曼  浙江在线舆情中心主任

  主持人的话:我国媒体智库自产生到现在已经历数十年的时间,媒体智库正逐渐朝着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咨询和研究服务的研究咨询机构、建起各界之间智力沟通平台的目标发展。当然,在实际建设中,媒体智库仍存在定位不清晰、路径依赖较强等问题。媒体智库如何与新闻生产实现相辅相成,为媒体融合发展带来新想象与新空间?本期“茶座”,我们邀请了来自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和浙江在线舆情中心的两位老师,共同讨论媒体智库建设话题。

  主流媒体智库化、智能化的智慧转型发展趋势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好,欢迎参加本期“茶座”。首先,两位老师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所在的媒体当前在媒体智库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

  戴学东:近年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大力推进以智库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转型,逐步打造了包括南方经济智库、南方法治智库、南方城市智库、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等在内的系列传媒智库,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南方气质的南方传媒智库矩阵已初步成型。媒体智库协助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掌握舆情态势,优化决策。以我所在的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以下简称“南方舆情”)为例,是专注于“治理现代化”研究的复合型智库,现已初步搭建起遍布广东全省的舆情处置网络,实现了“省市—县区—镇街—企事业”的全面覆盖,为各类用户提供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对引导和技能培训等“一揽子”舆情智库服务。通过大数据采集与挖掘,南方舆情还原社会真实意见构成,洞悉舆情事件发展趋势,提供科学应对方案,成为助力广东治理现代化的首席舆情服务平台。

  南方舆情自建了舆情智能监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全天候采集网络舆情信息,可实时监测境内外数万个重点目标信源,全面覆盖新闻客户端、论坛、微博、微信涉用户的相关信息及数据,采集频率最高可达分钟级别。南方舆情现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2项。南方舆情先后获得传媒业界最权威的“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并获得中国报业协会“2019中国报业技术创新企业”“2020全国报社媒体融合技术创新优秀企业”等荣誉。

  黄乐曼:近年来,浙报智库按照“统分结合,分步推进”总策略,打造立足党报集团资源优势,合力构筑与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相匹配的新型一流党报智库。浙江在线紧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智库化转型东风,以重点打造的大数据舆情项目为基础,迭代形成有主流媒体鲜明特色的新型智库——紫藤智库。历经多年探索和实践,紫藤智库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导向,围绕“数据洞察大势,智慧成就价值”的总体定位,打造形成“数览网络舆情”“数享案例库集”“数研指数榜单”等八大产品体系,内容传播和智库经营等能力在全国省级同类媒体智库中走在前列。

  紫藤智库近几年的成果主要是构建了两个“大脑”。一是让数据用起来,构建助力社会治理的“数字大脑”。基于媒体在融合浪潮中沉淀的海量数据,媒体智库与其他智库机构相比更有基础实现从定性分析到“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的转变,赋能智库产品数字化升级。二是让智库动起来,构建助力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在内部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的同时,建立一支阵容强大的“外脑”专家团队,几乎已成为媒体智库的“标配”。紫藤智库建立之初就立足于“让智库动起来”,遴选整合国内网络舆情、新闻发布、网络评论等领域“政产学研”专家学者,以分众化智库培训、多形态智库共建、全媒体智库报道等智慧服务,构建助力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

  《青年记者》:在媒体智库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当下仍有一些媒体智库的定位和属性不够清晰,路径依赖比较强,有的媒体智库虽冠上了“智库”的名字,但没有智库的实质,做的仍是从前的业务;有的媒体智库缺少“媒体”特色,两位老师觉得媒体智库应如何结合媒体自身特色,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

  戴学东:要把传媒智库定位于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党报集团服务党委、政府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体现在智库工作的方方面面。媒体办智库,一定要发挥媒体的资源优势和传播优势,使之成为聚合资源要素的新平台、转换研究成果的新路径、激活传媒功能的新力量和经营服务创新的新模式。智库的影响力,最终要靠产品来说话。媒体智库产品需要在思想深度、能量密度等方面进行提升,智库产品的决策影响和社会影响也有待增强。媒体智库的发展应立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敏锐捕捉热点,积极设置议题,推出更多特色化、定制类服务,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和常态化品牌效应。媒体智库可以利用强大的传播力优势,对智库成果进行多载体、多形式、高密度、全覆盖的立体传播,以媒体的传播力提升智库产品的影响力,拓宽应用转化渠道,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黄乐曼:我认同戴老师的观点,媒体智库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要掌握三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作为党报智库,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更能体现党的政策、反映社情民意的智库报告,展现民之所望、改革所向。用智库观点赋能社会治理,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需求提供党报的智力支持。必须坚持“内容为王”,媒体智库必须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理念,多呈现人民群众真正急难愁盼的问题,多反映互联网上网民的模糊认知,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理性建议,当好党和政府的智囊团这个角色。必须明确研究方向,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媒体智库需要找到擅长之事与政策需求的交叉点,选择某一块跟自身契合的领域作为研究方向。如浙江在线紫藤智库按照“数智治理”发展战略,运用大数据的手段,把对互联网舆情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媒体独特视角反映真问题、总结好经验、揭示新特征。

  让智库产品与新闻生产形成合力,互为补充

  《青年记者》:有研究者提出当前部分媒体内部存在新闻生产与智库产品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即智库产品生产游离于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之外,一些媒体将媒体智库建设边缘化,甚至把智库产品生产作为临时性工作任务来看待。黄老师,您觉得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黄乐曼:我认为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主要是三个“有没有”。一是有没有顶层设计。媒体智库的发展离不开媒体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需要清晰的目标和一定的政策、经费支持。二是有没有专业机构。智库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作,需要一个独立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三是有没有智库人才。人才是智库发展的根本保障。媒体智库除了培养内部的智库内容、运营人才外,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外部专家库。各类人员常态化参与到智库的日常项目中,才能在团队内外部形成良性循环互动。

  《青年记者》:戴老师,您觉得媒体应如何避免上述问题?

  戴学东: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需要机制体制上不断优化,让智库产品与新闻生产形成合力,互为补充。以南方舆情为例,南方舆情与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协同单位在采编工作上实现了高度的默契合作,各项数据产品为新闻生产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南方舆情报告类产品已纳入南方日报采编部门职务作品系列,与南方日报纸质报纸稿件和南方+客户端稿件一样按质按量计酬,南方舆情继续发挥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势,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包括生产协同、经营协同、内容协同、技术协同、服务协同等方面。新闻生产与智库建设是能有效形成合力并相互支撑发展的。以新闻生产的影响力为基础,打造智库产品,又以智库产品的研究能力反哺新闻生产,提高新闻产品的能量密度和思想深度,形成新闻生产与智库产品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为主流媒体融合转型探索新路径,增添新动能。

  《青年记者》:您刚刚提到了“新闻生产与智库建设是能有效形成合力并相互支撑发展”,能否展开谈谈,哪些媒体智库的成果具有再加工、生产和传播的价值,可以被媒体用于再开发和内容创新,其选择标准为何?

  戴学东:结合近十年的媒体智库工作实践,我认为媒体智库以下成果具有再加工、生产和传播的价值。一是政策咨询类。这类成果主要是针对国家或地方的重大战略问题,提供决策建议或政策方案。有质量、有影响的智库产品和服务,涵盖深调研报告、指数榜单、测评鉴定等多种形态,可以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二是理论创新类。这类成果主要是在理论层面上对媒体发展规律、媒体融合机制、媒体传播效果等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南方舆情出版了《粤治新篇》《粤治撷英》等书籍,聚焦梳理了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广东的实践探索和创新成果。三是舆情分析类。这类成果主要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社会热点、公共议题、网络舆情等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南方舆情为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多种舆情产品及智力服务,为省内各级党政机关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四是社会服务类。这类成果主要是通过媒体平台或活动形式,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功能。

  关于评判标准,我认为有以下三点。首先,要有助于增进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媒体智库的成果应该符合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能够为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提供有益参考和支撑,也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其次,要有助于提升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媒体智库的成果应该展现媒体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在理论创新和政策引领方面发挥作用,也能够在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升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信任度。再次,要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媒体智库的成果应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能够与其他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进行有效对话和合作,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向社会公众传播知识和智慧,从而推动学术进步和文化发展。

  以“智库”推动“传媒”的升级变革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能否结合实践谈谈媒体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智库连接、盘活,开发、挖掘等功能,使得其成果既具专业性、思想性、前瞻性,又有新闻的敏锐性与现实性?

  戴学东:我认为,媒体如果要更好地发挥媒体智库的各种功能需加强以下三点。一是加强媒体与智库的沟通和协作。媒体应该主动与智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智库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为智库提供传播平台和资源,同时也向智库反馈社会舆情和公众需求,为智库提供研究素材和方向。二是提高媒体对智库成果的筛选和加工能力。媒体应该根据不同的传播目标和受众,对智库成果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加工,把握好政策性、思想性、新闻性、可读性等方面的平衡,使智库成果既能够反映深刻的理论见解和政策建议,又能够吸引广大的公众关注和参与。三是创新媒体对智库成果的呈现和传播方式。媒体应该利用融媒体技术和手段,对智库成果进行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的呈现和传播,运用图文、音视频、数据可视化、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强智库成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扩大智库成果的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从“传媒”迈向“智库”,核心优势还是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智库建设并不是脱离传媒主业另起炉灶,而是立足于媒体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开展智慧服务。反过来看,以“智库”来倒逼“传媒”的升级变革,有助于真正实现“融媒”到“智媒”的脱胎换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黄乐曼:媒体智库在积极整合资源的同时,可以通过智库合作等形式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首先是链接资源。虽然具备诸多优势,但受专业领域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等条件制约,媒体智库仍有必要秉承开发合作的心态,强化与第三方研究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力度,获取专家等核心资源。其次是合办平台。媒体智库可以利用自身的传播优势结合其他智库的研究优势一起合办平台,实现“1+1>2”的效果。例如,紫藤智库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打造平台“社科在线”,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和党媒的资源优势,及时发布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开展人文社科普及,努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进一步提升社科智库专家成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打造社科智库网络新形象,共同打造“社科+传媒”合作良好示范。

  《青年记者》:最后,两位老师能否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媒体应如何推动新闻生产与智库产品生产的相互支撑、相辅相成,从而形成叠加倍增效应,并为媒体未来发展带来新想象和新空间?

  戴学东:未来,传媒智库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为新闻传播、宣传提供多元的智力支撑,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进一步提升新闻的深度和质量,媒体智库可以为新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参考,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入、全面、客观、有力,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提供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宽新闻的领域和视野,媒体智库可以为新闻开辟更多的研究领域和话题空间,使新闻报道更加广泛、多元。进一步增强新闻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媒体智库可以为新闻提供更多的专家资源和社会资源,使新闻报道更加权威、专业、有说服力、有引导力。随着机制进一步完善、技术进一步革新、数据进一步精准,新闻生产和智库产品的联动会更加紧密。基于数据积累,媒体智库将通过建立关键词解析体系、数据信源标签化、数据检索、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组织架构管理、系统管理等基础服务模块等为新闻生产提供支撑。南方舆情正在建设的互联网数据中台项目,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媒体数据服务能力。互联网数据中台将同步建设内容风控、新媒体运营、采编线索发现、传播效果评估等功能应用,推动舆情业务与主流媒体传播力建设的相融共进。

  黄乐曼: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媒体智库带来的想象空间非常大。比如,数字化。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数字化改革,媒体智库如何抓住这个风口,进一步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构建可靠安全的大数据智库系统,让大数据更好地赋能智库发展。再如,技术化。实事求是地讲,媒体智库要引领技术的发展很难,但是必须紧跟技术的发展。面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媒体智库要抓住自身的传播特点,重视技术与人、与产品、与业态的全面融合,探索技术赋能“媒体+智库”发展的多种可能。与其他智库机构相比,媒体智库的优势在于上传下达的沟通渠道和传播功能,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舆论愈发复杂多变多元的大背景下,媒体智库能充分联系决策部门、链接社会资源,既做喉舌,又做耳目,既有效引导舆论,又积极建言献策,更为敏锐、理性和务实地整合优势资源,实现“思想+技术+传播”的深度融合,走出新时代主流媒体智库化转型之路。

  《青年记者》: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祝两位老师工作顺利。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