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找回“融没”的自己:媒体人定位二人谈

2023-08-11 14:27:48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上   作者:钮迎莹 王长善

摘要:  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王长善 正观新闻副总编辑  主持人的话: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对媒体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具备媒体

  主持人:钮迎莹

   宾:王长善  正观新闻副总编辑

  主持人的话: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对媒体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既要具备媒体融合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又要掌握先进的传播技能和内容创新能力。很多媒体人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开始着重提升个人新媒体采编、运营等方面的技能,传统的新闻采编在实际工作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有的媒体人感觉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越来越模糊,发出“融媒”快把自己“融没”了的感叹。本期“茶座”,我们邀请了正观新闻王长善副总编辑,共同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人的自我定位等话题。

  “融媒”不能“融没”

  《青年记者》:王老师您好,欢迎您参加本期“茶座”。您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感叹现在“‘融媒’快把自己‘融没’了”,引起很多同行的关注和讨论,当时为何有这个感慨?

  王长善:大概因为“两个女人和两个男人”吧。一个女同事是经营部门的,在家生娃后,加上经营线口的惨淡,回来没有太合适的岗位了,暂时在其他部门做些杂务性的辅助工作。她感慨道:“像我这样年近40的二孩妈妈,啥都不会,也跑不动了,如果被辞退只能去做保洁了。”另一个女同事是客户端编辑,也是一位妈妈,最近被调整做报纸编辑。她专门跑来找我:“王老师,我编报纸一点思路都没有,两手空空的不知道咋办,你经验丰富能给我讲讲吗?”还有一个共事20多年的男同事,五十好几的L先生,不管我忙不忙,他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跑到我办公室吐槽、谈想法,忆往昔做报纸大家如何激情满满,说当下新媒体各种“病变”,想法多多,理想不减当年。另一个男人,就是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他关于“孩子报新闻专业,我一定把他打晕”的言论一时搅动社会和业界对新闻学的讨论,让新闻从业人员顿生感慨。

  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已经第十个年头了,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这是备感压力和焦虑的十年,也是迷茫和探索转型的十年。十年融合,成效到底如何?是不是媒体有些传统优势融没了?是不是有一部分人跟不上转型步伐找不到存在感、价值感了?趁周六安静,我专门跑到单位写了《“融媒”快把自己“融没”了?你需要8种意识和能力》,没想到被多家公众号转载并引发共鸣。

  《青年记者》:媒体人把自己“融没”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长善:不可否认,不少媒体的融合工作进展缓慢,说白了就是“假融合”。有的融合只是“物理相加”,没有“化学相融”,融合不彻底造成的结果就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没有打破原有部门条块壁垒,没有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假融合”导致不少媒体从业人员找不到存在感、归属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精干队伍流失。众所周知,如今新闻单位盈利能力差、新闻工作者社会地位下降,引发了新闻人才的大量流失。近些年,受商业传播平台和“自媒体”崛起的冲击,报社、电视台影响力日渐式微,报纸“关门大吉”的不在少数。大多数媒体人员属于聘任制,干新闻挣钱不多,当初的新闻理想也难以实现,不少人选择考公求个安稳的编制或者转向待遇更高的大厂拿年薪,也有一部分自主创业。媒体融合的声浪进一步加剧了从业人员的流失,因为融合意味着“合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少人感觉“前途未卜”主动退出,或被搁置或留观,客观上造成“越融越没人”的现象。

  媒体影响力弱化。人员老化和流失后,由于没有及时补充,造成全媒体人才短缺,优质内容的数量上不去,产品单一、创意不足、质量不高,服务能力跟不上。纵观各大融媒,“中央厨房”“大数据技术”喊声震天响,但不少只是“形象工程”而已,并未真正起到期待中的作用。舆论监督乏力,精品内容跟不上,与读者贴心贴肺的连接没有了……种种原因导致媒体影响力弱化,以至于有老新闻人发出“十年融合,白忙一场”的感慨。

  业务风气没了。新闻应该是媒体的主业和安身立命的根本,但困于生存压力,不少媒体在融合中存在轻内容重经营的现象,殊不知,内容做不好,媒体愈发没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经营也很难起色。媒体除了做好主题报道外,投入精力和人员搞创收,连接用户的优质内容生产不受重视,不少媒体连基本的评报制度都没有了,做好做坏一个样,记者编辑渐渐失去了职业荣辱感,匠心没有了,脚力没有了,能电话采访的就不去现场,能网上扒拉线索就不去一线找新闻,记者编辑越来越懒,快餐易碎品越来越多,复制粘贴现象严重,真的是把自己的创造性、能动性“融没”了。

  《青年记者》:王老师,您觉得“融没”了的背后透露了当下有些媒体人怎样的心态?

  王长善:兵荒马乱,进退两难;半死不活,熬熬看看——不知道这样概括是否夸张。一方面,目前媒体人员老化严重,年轻人才流失较快,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思维理念和知识技能跟不上融合传播的需要,新闻单位晋升通道狭窄,不少同行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守摊、熬退休心态。他们多数人年龄超过35岁这一分水岭,固有思维方式很难打破,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二次择业又存在一定的门槛和困难。但他们的新闻理想余火尚存,对供职多年的传统媒体有着深厚的感情,还在苦苦支撑着,大多数期待焕发第二春,而不是 “躺平”。另一方面,新人太年轻,缺乏传统媒体历练的宝贵经验和价值判断及新闻导向等全方位的把关驾驭能力,很难独当一面。部分年轻人对新闻缺乏敬畏感,很难沉下心来吃苦做内容,他们对传统媒体没有太多的感情连接,干得不开心,待遇不够好,随时准备卷铺盖走人。总之,在当今传统媒体走向衰落和融合改革摸石头过河背景下,存在媒体人才的断代和代沟现象,新老媒体人对单位都没有太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观望,或许是当下的主流心态。

  “融没”背后的焦虑感与本领恐慌

  《青年记者》:当前技术推动社会各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越来越强调要突破“舒适圈”,寻求自我突破。媒体人投身媒体融合、积极求变,也是突破“舒适圈”的具体表现。但是,有的媒体人对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深感疲惫,觉得太“卷”了。您身边的媒体同事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您觉得媒体人应如何在其中寻找平衡?

  王长善: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各种“卷”。醒来就是“卷”,一家新闻单位由于存在好多子媒体,每天一大早光“早报”产品就有好几个,朋友圈铺天盖地转都转不过来,疲惫、困惑和焦虑在所难免。但这不是媒体人独有的,各行业都普遍存在。传统媒体人有坚持已久的新闻理想与新闻执着,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不容易被裹挟。做到有改变有进步也有坚持,就能找到平衡。

  首先,还是要不忘初心。坚持热爱,保持理想,相信未来。选择一份事业就像选择一个人谈恋爱,如果初心没有了,信念产生了动摇,不够爱了,那趁早“分手”吧。其次,是做好心理调适。试想,哪一行容易呢?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个行业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都需要攻坚克难。再次,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不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多想想自己做了什么,如果离开单位这个平台,能有多大的本领施展?最后,要积极应变。以主动的态度勇敢迎接改变,打破自己,颠覆自己,重塑自己,挑战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与事业共存。

  《青年记者》:王老师,您觉得媒体人有“融没”了的感受,是否也从侧面体现了传统人对于自身优势丧失的焦虑,还有年纪大了无法拼搏的遗憾?

  王长善:确实是这样的。融合过程中,会有部门的合并裁撤和产品的整合升级,有一部分人因为思维陈旧、技能缺乏、年龄偏大、心劲不足等原因被边缘化,产生融合把自己“融没”了的感觉。行业的变革注定是大浪淘沙,适者生存,勇者先行,智者先觉,拓者先立。但对于大多数媒体人来说,失了先机如何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迎头赶上,不至于泯然于众,才更重要。

  其实,任何时候优势都不会丧失,它会以不同的形式和能量渗透在新媒体产品中。年龄不能成为实现梦想的束缚,学会忘记年龄,保持与新媒体一样蓬勃有力的心态,那些口口声声说“老了,干不动了”的人,实际上是在为懒惰和逃避找借口。传统媒体人的优势在于岁月沉淀下来的沉稳和判断,新型融合人才的优势在于拥抱互联网新思维新方式新技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两种优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需要找到恰当的匹配和结合点。给自己一点点时间,让自己多一些改变和提升,未来,你不是一无是处,而是有无限可能。

  《青年记者》:您觉得媒体人应如何破除融合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和本领恐慌,化焦虑为发展的动力?

  王长善:媒体融合中的焦虑感和本领恐慌来自两方面,既有对自己能力是否跟得上行业发展需要的焦虑,也有大环境等方面带来的焦虑和恐慌,这都是变革必经的过程。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这是大势所趋。融合发展道路是坎坷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首先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未来,这是最重要的。

  有句话特别形象和犀利:说起来激动,听起来感动,但就是不动。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说到底我们还是要行动起来,以归零的心态、空杯的思想拥抱变化,朝着正确的方向一点一滴改变自己。比如拓展自己的认知维度,学习新知识补充新技能,以活到老学到老的奋进姿态完成自我升级换代。

  我觉得缺啥补啥,只要行动永远都不晚!我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很多情况下试都不试就觉得自己不行、不会,自己草率地把自己吓跑了。其实,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发现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那么高不可攀。

  “融没”背后的“守正”与“创新”

  《青年记者》:发出“融没”了的感叹,一方面是对职业新闻人影响力弱化的深深遗憾,另一方面也是本领恐慌带来的焦虑。说到底,是不是就是一个守正和创新的问题?

  王长善:你说到根上了,守正和创新,就像足球比赛,守正就是防守,创新就是进攻。防守做不好,创新就是冒进,就会乱了方向和方寸。同样,一支球队光会防守是不行的,做好稳固防守的同时,一定要进攻,而且进攻战术要多样化,要多点进攻。这就好比媒体融合中的创新,要大胆发挥想象力,争取百花齐放,争取更多进球,最终赢得比赛的胜利。

  《青年记者》:那您觉得在融媒体时代,对于传统采编技能和新媒体技能的提升,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王长善:融媒体时代,传统采编技能和新媒体技能是媒体人应该强化的“两翼”,过硬的采编技能,可以让作品更有力度深度,在嘈杂的信息洪流中过滤出真实,传递出价值;新媒体技能可以为好作品赋能,锦上添花,让好作品以年轻态、网络化方式更迅速更人性化地抵达用户。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细分是方向,术业有专攻,专业人干专业事。凤凰卫视有一个理论:每个岗位都是100分,那么作品出来就是100分。不要求每个人什么都会,而要求每个岗位要做到最精。实际上这就是医院的专科管理的理念。现在的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实际上就是医疗系统的全科医生的理念。从运行的实际结果看,效果是不好的,让所有的人都成为优秀的全科医生,很难。

  一位同行打趣道:让一个记者三头六臂,这也干那也干,这是少花钱多办事的无奈(无赖)之举。话糙理不糙啊。既当文字记者又当摄像记者,既会剪辑又会制作,既做文案撰写还做播音主持,既能写得长篇大作还会做短视频,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可能吗?啥都会一点但啥都不精,其实就叫“样样通,样样松”。所以我还是认为,传统采编技能和新媒体技能应该有所侧重。当然,关键还是看平台实力和资金扶持力度,养得起专精的人才,那就专精,养不起,那就一肩挑,出活儿是第一要务。从融媒体实际工作出发,实操难免涉及跨平台,分太细似乎也不利融合,记者应该采写、拍摄、制作、出镜都会,就像打仗一样,需要时十八般兵器都会用,但必须有自己的独家绝活,专精才有可能出精品。

  《青年记者》:融媒时代,很多年轻人进入主流媒体,带来了新的力量和观念。您觉得有哪些优良传统是需要传承下去的?

  王长善:传统媒体人尤其领导层眼下或许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相当一部分新记者的新闻基础素养不扎实,找一个靠谱的年轻人真难!有时候遇到一个重大选题,想挑一个信得过、能胜任的人很难,没有办法只得老将出马亲自操刀。

  从事20多年的采编工作,我无数次看到不少新人犯各种稀奇古怪的错误。诚然,这背后有经验缺乏的问题,没有在传统媒体长期浸染的人是不知道哪儿有险滩暗沟的;但最重要的是意识问题。刚毕业的大学生入职报社,还没怎么熟悉基本功就匆匆上岗了,有的没做过记者就直接做编辑了,不少小编的文字漏洞百出,更谈不上精品和把关意识了。这时候就显示出“老师领进门”的重要性了,所以传统新闻人深厚的新闻素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扎实的采编功底,是需要新生代学习和继承下去的。

  融媒时代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变化,公众对有思想、有价值、有营养、有温度的作品的追求是不变的。不可否认,一个“惨痛”的现实是,随着媒体的没落和新闻快餐的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人们越来越心浮气躁,传统媒体一些优良的职业传统和习惯在逐步淡化甚至舍弃,如对信源的交叉求证,对真相的还原,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对一个作品反复的打磨。所以,我们呼唤传统的回归,回归内容,回归价值,回归常识,回归匠心。

  传统媒体人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的职责和使命,要坚持判断力引导力,做好价值观的筛子,过滤掉杂质和有毒的流量。唯有如此,在众声喧哗的“自媒体”时代才能让网络世界更加清朗,才能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记者笔下人命关天,记者笔下财产万千。新闻人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就像盖一座大厦,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所以,新媒体的“新手”还需要传统媒体的“老司机”传帮带和把关护航。

  《青年记者》:最后,请您谈谈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媒体人应如何结合个人自身特点,对自身进行有效认知与自我定位

  王长善:融合发展过程中,媒体人的心要定下来,依据兴趣与擅长领域进行自我定位,且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迭代优化。新闻的本质是提炼信息、找准受众、推动信息有效传播,同时控制风险。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导向意识是硬素质,文字功底是基本功。这两项,作为必备条件必须坚持下来,不能自废武功。做新闻积累的知识、打磨出来的基本功让人受益一生。因为对现实的敏感、对信息的搜集、对文字的提炼、快速学习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这些素质是很多行业需要的,即便不做新闻,转行也有很多机会。

  融合媒体是个大平台,也是个大舞台,创意策划、内容生产、用户互动、品牌营销、技术渠道、政务商务服务等都需要人才,媒体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很大。所以,你喜欢做内容,能沉下心做内容,就坚持做内容吧!你擅长捕捉商机、会谈判、能社交,那就去做经营吧!

  《青年记者》:感谢王老师的分享,希望每个媒体人都能在转型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8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