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谈谈我们的新闻理想

2024-01-09 17:22:04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1月上   作者:钮迎莹 杨思琪 许耀文

摘要:  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杨思琪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领衔记者、总编室融合采访部主任      许耀文 半岛都市报社风口财经编辑部

  主持人:钮迎莹

   宾:杨思琪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领衔记者、总编室融合采访部主任

      许耀文  半岛都市报社风口财经编辑部记者、

  主持人的话:新闻理想是什么?每个新闻人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新闻行业之于社会的责任是每个新闻人都应时刻铭记的。第二十四个记者节之际,“茶座”栏目邀请两位年轻一代记者,共同分享关于“新闻理想”的话题。

  我眼中的新闻和新闻工作者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好,欢迎做客本期“茶座”。新闻工作是一项植根社会、充满活力的工作,很多新闻工作者是带着憧憬和想象步入新闻行业的。两位老师在接触新闻行业之前,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有着怎样的想象?

  杨思琪:我并非新闻专业出身,本科和硕士都是社会学专业。不管是学科要求专业训练,还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我都保持对各类社会现象的关注。2016年在研究生毕业时,我得到了几个工作机会,但心里始终觉得,记者这个职业是更加开放、丰富、新鲜的,不管是对自己视野的开阔、思维的训练、阅历的积累,还是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这份工作都会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特别是2016年1月,从北京一路北上哈尔滨,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实习,我发现只要自己愿意,每天都可以接触不同的人、采访不同的事,等稿件播发后,会产生成就感和获得感,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这个职业走近很多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于是,我选择了新华社,成为黑龙江分社的一名记者。

  许耀文:我对新闻工作与新闻工作者最初的认知,其实是来自主持人,尤其是在综艺节目中机巧应变的主持人。这对于大学时期正在塑造职业观的我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时期我的性格比较张扬,十分向往主持人的“光环”。后来,延续对主持人的追踪,我将目光落在了出镜记者上。出镜记者脱离了既定的台本与流程,随机性更强,无论是采访问答还是现场报道,都要尽可能通过对语言和文字的把握与运用达到既能传递信息,又能穿透感情的目标。因此,与主持人相比,出镜记者在“光环”之外还多了一重“力量”的色彩。也是因为这一份力量感,让我觉得出镜记者好像比主持人更“酷”了。有“光环”、有力量,就是我在接触新闻行业之前,对于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想象。

  《青年记者》:成为“有力量”的新闻工作者确实是很多同行的理想和目标。步入新闻行业以后,两位老师对新闻业和新闻工作者的身份的认知和看法是否发生了改变?能否结合实际谈谈哪些发生了改变,改变的原因何在?

  杨思琪:在工作之前,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闻训练,很多认知和理解都是在入社之后慢慢形成的。社内有非常完善丰富的党史、社史和业务培训,为刚入社的记者配备青年导师,还有不少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跟随这些优秀的新闻前辈和新闻作品,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和积累,我发现“新闻”能做的事情太多了。正如“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所言,每名记者肩头都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而选题和线索更是无处不在,大到国际外交,小到民生琐事,有时候一篇稿子可以催生一批新规新政,一组报道可以推动一系列重大改革。所以,每当新闻发生时,我都想离现场更近一些,离真相更近一点,而当我知道这些事实之后,又迫不及待通过手中的笔和镜头让受众知晓,我觉得这就是记者的职责。新闻是一项政治性、实践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一方面得益于自己的亲身实践,一方面得益于文化熏陶、代际传承和业务氛围,我对“新闻工作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许耀文:在步入新闻行业之前,我所理解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发声”。至于“说”什么、怎样“说”,我都没有思考过。当时对新闻行业的向往,似乎只停留在“光鲜亮丽”。而当我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后,一切都不一样了。首先,是对自身认知的颠覆。我是怀抱着对新闻的热爱进入这一行的,也自以为能通过层层选拔进入报社,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认可。但当我第一个月只写出一篇能整版登报的报道时,我深切感受到个人能力与工作所需的差距。其次,是对新闻从业者认知的颠覆,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认知更“立体”。哪有这么轻易就能有“力量”,又哪有这么容易就能有光环?我看到的“光环”背后,是要为民生百姓服务,是要展示出更立体的城市形象,是要让全世界听到最美的中国故事……这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实现的。而且作为记者,要写出扎扎实实有影响力的作品,只有热爱是没有用的。作为记者,要向下扎根于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擦肩而过的人,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思考,也离不开一篇篇稿子的积累,这个过程远比我想象得辛苦。

  一代新闻人有一代新闻人的理想

  《青年记者》:老一辈新闻人的职业理想历来为人们所崇敬,李大钊提出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了一代代新闻人的座右铭和理想追求。邵飘萍提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范长江认为“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就是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穆青坚守“勿忘人民”等都成为后辈新闻人效仿的典范,两位老师能否结合实际谈谈是如何看待前辈们的新闻理想的?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对其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许耀文:如果生于战争年代,我想我一定会让自己成为一名战地记者,抑或是在炮火中铿锵发声的播音员,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才让我的心中充满向往。如今,岁月静好,已经不需要我们以笔为枪、冲锋陷阵。甚至更现实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新闻理想早已被拉下神坛。但是,这样的现状正是当代记者的“战场”。打胜仗的标准也变了,比如能不能让自己的新闻作品影响到该影响的人。当然,一定有人会说,我做一个“自媒体”账号,做好了也能影响很多人。可是,我认为新闻与“自媒体”是有本质区别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面对一些社会乱象,或是某些公众人物的行为失当,大家会特别关注某些主流媒体对这件事或这个人的评论,这就是引导的力量。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从浅层来讲,可以影响人的意识,从深层来讲,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仍以我自己为例,作为一名财经记者,主要围绕资本市场、企业发展进行报道。那么,面对纷繁的信息线索,每当有最新政策推出,能否在第一时间进行解读,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能否挖掘出财报数据之外的真相,成为会讲故事的记者,用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来宣传企业风采?能不能做到以企业为点、串联出城市经济轮廓,更全面立体地展现城市发展优势与形象……这些都是我要持续思考的问题,要一步步攻下的山头。

  杨思琪:新华社是党一手创办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回顾92年社史,一代代新华人前仆后继,形成了独有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作风,与党的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独特的红色基因已经渗透新华人的血脉,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一大批新华社记者脚下有泥、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以兼具思想性、建设性的新闻报道,记录着、书写着重大成就凝结的历史瞬间,思考着、揭示着典型实践蕴藏的时代价值,同时也跟踪推动着党和国家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实施和问世……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一代的新闻记者,首先要继续传承好和发扬好老一代新闻人的新闻理想和优良传统,力求反映真情况、直陈真问题、提出真见解。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更要成为一名社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履行好新华社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职责。

  《青年记者》:新闻理想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每个新闻人对此有不同的注解,不论时代如何流变,总有一些观念是值得坚守和弘扬的。杨老师,您觉得新闻理想的哪些内涵是我们当下必须坚持和强化的?

  杨思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职责和使命,一代新闻记者有一代新闻记者的挑战和任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深入践行“四力”、加强调查研究,都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强化的内核。我们常说,调研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是新华社记者的看家本领和核心竞争力。很多调研大家的成名作、精品力作的诞生都已经证明,只有锤炼调研本领、提升调研能力,才能打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担负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调查研究,对新闻媒体来说始终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制胜法宝”。

  我所在的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全国每九碗饭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之所以产粮多,广袤肥沃的黑土功不可没,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2021年春耕时节,得知一个黑土被盗挖的线索,我和同事立即实地调研。沿着春耕育苗的运土车、高速路边停放的大挂车,我们周旋于挖土者、卖土者和大型绿化公司之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1500多公里,终于挖出一条完整的盗卖黑土产业链。当时各方说法纷繁复杂,最终我们发现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约束是黑土被破坏屡禁难止的关键,于是我们着重从立法角度提出建议。一系列文字、图片、视频报道播发后,引发广泛关注,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出台,黑龙江省也出台地方性法规,为黑土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这次难得的调研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做新闻,一定要有信念、有方法、有原则,有不容突破的底线。面对不法分子、黑恶势力、丑陋行径,新闻现场就是新闻战场,考验着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考验着记者的良知与责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艰难险阻,做好新时代的新闻报道。

  新闻理想的新内涵

  《青年记者》:当前,新媒体技术实现普遍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发展。新闻人对自身的角色认知等都面临新的挑战,两位老师觉得新时代的新闻理想是否具有新的内涵?

  杨思琪:当前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媒体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带来新机遇,也带来许多新挑战、新问题。这要求我们勇于跳出舒适圈、积极拥抱新变化,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坚持守正创新,善于利用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挖掘新内容、新线索、新故事、新案例。与此同时,面对“新闻反转”“舆情翻车”,我们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当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身临一线的调研、脚踏实地的调研、去伪存真的调研。在重大敏感问题上,只有敢于交锋、敢于亮剑,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新闻报道的根本路径,才能破除舆论场中的杂音和噪音,让不实言论没有立足之地,真正形成凝心聚力、澄清谬误的重大影响力。

  许耀文:我认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转变视角”。理想是向内的,是自我的延伸,但新闻作品终究要面向受众。我们在谈论新闻理想时,大多会以自我为出发点。而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发声有力”,更要做到“发声有利”。这个“利”,应该在社会中形成共振。要形成共振,可能就不只是写好稿子那么简单了。记者的生命在于内容,在于对根本的把握。而生命是需要绽放的,做好融合、做好传播,恰恰是让生命绽放的关键。因此,时代要求记者向“六边形战士”的方向发展。对于老一辈新闻从业者而言,落在纸上的文字才是功夫,胶片呈现的画面才有感情。现在有了新技术的加持,相当于多了很多“帮手”。所以,我们也应该主动拥抱技术,成为新能力的学习者,甚至成为新能力的创造者。

  《青年记者》:作为追求自由和个性的年轻一代,许老师,您如何看待新闻理想和个人自由发展之间的关系?

  许耀文:我是一个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人。作为一名记者,每一个选题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借助记者这一身份,我了解到许多新鲜事,也时刻期待着下一个挑战的到来。可是在工作之余,我看起来又有些“无聊”: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重复“睡觉-跑步-吃饭-闲着/躺着-吃水果”的动线,专注之后的安心,对我来说就是很舒适的自由。或许因为我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太多“可能性”,也或许因为“可能性”带来的好奇心,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精彩,给了我持续探索的冲动。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个性与理想之间的扶持加成。新闻理想是走过职业生涯的内生动力,而个人的自由发展决定了我们会从哪一条路、用什么样的方式走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一直相信,自由与个性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要在正道上,所感所想都会变成日后所用。

  《青年记者》:对于新闻责任的坚守、新闻理想的坚持是新闻人不懈的追求。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差距与冲突。两位老师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冲突?能否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新闻工作中平衡理想与现实,充分发挥新闻理想的作用?

  许耀文:对于我而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我还没有达到好记者、优秀记者的标准。而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也是非常清晰的,要想达到目标,一定会很难、很累,与想要轻松生活相违背。有一句网络热梗,我觉着对我来说挺适用的:“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要平衡新闻理想与现实,我可能首先需要一个好的心态给自己“打底”。的确,从宏观来讲,新闻理想就在那里,没有人是不想成功的。但是正如前文提到的,哪有这么轻易就能有“力量”、有光环呢?一味追求成功、追求实现新闻理想,是会浮躁的。无论是动脑、动手,都是积累的过程,有的时候让自己慢下来,可能会帮助过滤掉前进道路上的风沙。让自己慢下来,又不浪费时间,我会选择多看、多学,甚至硬逼着自己这么做。这或许是最通俗的办法,但我现在越来越能明白这三点的重要性。关注最新的、最专业的、最贴切的,然后思考总结、内化于心,再勤快一些、敏感一些,多多“举一反三”,相信即便是笨鸟也能飞得高。而我也确实从中受益,有了明显的进步。而至于该如何发挥新闻理想的作用,目前我能想到的还比较浅显,大概就是,心中有这份理想,我的热爱就还在,就能让我跑得更远一些。

  杨思琪:没有理想是不行的,空谈理想也是不行的,不能把新闻理想和现实对立起来。发现新闻、报道新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特别是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督报道,要挖掘真相、得知全貌,有的需要时刻保持职业敏感、细心敏锐,有的需要历经万难、直抵现场,有的则考验记者如何攻坚突破、冲出阻挠……这些过程本身也是新闻的一部分,而要做到,就需要新闻理想做支撑。真正好的新闻不会属于坐在办公室里晒太阳、翻材料、喝咖啡的人,只有那些敢于碰触热点、不怕吃苦的记者,所写报道才能更加接近本质、震撼人心。如果说新闻工作只有一种理想状态,那便是走近她、了解她、看清她,再继续热爱她、拥抱她、成就她。

  《青年记者》: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祝各位同行记者节快乐!愿我们面对未来之路,继续怀揣理想、勇毅前行。○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1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