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茶座 > 正文

新闻人如何保持热情和创造力

2024-02-18 17:08:32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2月上   作者:钮迎莹 梁开文 刘海琴

摘要:  主持人:钮迎莹  嘉 宾:梁开文 大众日报平台合作工作室副主任      刘海琴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互动评论部主任  主持人的

  主持人:钮迎莹

   宾:梁开文  大众日报平台合作工作室副主任

      刘海琴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互动评论部主任

  主持人的话:当我们谈起新闻工作,第一印象大多是节奏快、日程紧凑。尤其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人在追求时效、创新内容等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体力和精力难免会有一些不适。但在紧张和压力的背后,肯定也充满了收获和快乐。新闻人在忙碌中不妨偶尔停下来,回顾一下工作中的收获,重新思考如何使自己在工作中保持热情和创造力,从中汲取更多前进的动力。

  新闻工作的积极影响是显性的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好,欢迎做客本期“茶座”。新闻工作是一项时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也代表着新闻工作整体周期性相对短、工作成果和收获可见性相对高。作为从业多年的新闻人,两位老师认为新闻工作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收获?

  梁开文: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进入第12个年头,踏着传统媒体“黄金时代”的尾声入行,见证并经历了媒体融合转型的第一个十年,回头一看,感慨良多。

  新闻工作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有行业属性,更有公共属性,要求从业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以对世界各个角落、各个行当的变化进行总结观察为工作内容,这也给从业者提供了保持好奇心的平台。

  仅就个人而言,新闻工作带来的收获,我觉得可以归结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这三种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久而久之可以反哺人生体验。不同阶段对新闻工作的需求不同,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就不同,收获也会不同。举一个例子,刚工作时,家人和朋友经常问我“有没有这样的新闻?”“这个新闻发生在哪儿?”而这几年,被问得最多的是“这个新闻是不是真的?”“这个消息会不会反转?”通过这个变化,可以看出传播环境愈发复杂,这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进行能力建设,适应不断发展的传播需要。与之相对应的,新闻工作者的成就感来源也就从“如何采写一篇有影响力的稿子”,变成了“如何在互联网主阵地中赢得主动”。

  刘海琴:我觉得新闻工作带给我最重要的收获是内在的一些特质:辩证的思考方式、专业的认知能力、敢于创新的勇气、“国之大者”的心怀,这也不断影响我的整个人生和职业发展。

  我2002年毕业后,一腔热情地进入了新闻行业,成为一名都市报记者。那时仍是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南京可谓全国媒体最“卷”的地方之一,仅都市报就有《扬子晚报》《服务导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6份。当年“媒体大战”体现在记者身上就是千方百计地抢独家新闻,为此南京的坊间还有一个说法:防火防盗防快报。在每天对“漏稿”的提心吊胆中,我们锻炼了较强的采访突破能力、与人打交道能力、快速输出能力以及调查监督的能力。采访突破能力,在今天看来有些“生猛”。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时,我曾在卫生间“堵”到过他的夫人;为了做一个体验稿件,我曾在女子监狱里住了36小时;调查阜阳奶粉大头娃娃事件,我和同事乔装打扮采访……也正是在这种一天刷两个版的高强度的训练下,我锻炼出了超强的新闻敏感和熟练的业务能力,受益至今。

  2013年我开始接触新媒体运维,24小时关注热点新闻Push,持续跟踪和关注新闻进展,有效地引导舆论走向,这一转型也使我培养了新媒体的感觉,培养出了用户思维。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我也正在逐步转变为“全媒体记者”,除了写新闻还要写脚本,做产品、短视频、互动、网评、运维……从单纯的记者正在向编导、产品经理人转型。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能否具体谈谈这些收获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梁开文:我觉得所有职业都会对生活产生影响,新闻工作也不例外,而且影响是显性的。因为采访养成的习惯,我对生活中的“反常”事物一直保持兴趣和好奇心。今年10月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孩子去大明湖玩,在岸边看见特殊的一家人,与其他脚步匆匆的游客不同,他们在岸边摆着茶具,悠然自得。感觉他们很不一样,我就过去和他们聊了聊,原来这对母子来自天津,儿子和儿媳带着父母旅行养老。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一站为什么选择济南?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孩子对父母的孝心、一家人对济南的认可,这个线索的每一个侧面都有意义。上班后,我把这个线索分享给了正在报社实习的几个学生,采制的相关报道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有好奇心和共情能力,对新闻工作是积极的驱动。发现线索的过程,就是考验观察能力的过程。通过这个例子也能看出来,新闻工作是一门考验交际能力的职业,用现在的话说,我刚参加工作时是绝对的“社恐”,有时打电话都要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十多年后,我已经变得有一点点“社牛”了。所以,新闻职业的获得感既来源于业务能力的精进,也来源于经历和资源的积累,这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工作能力的提升。

  刘海琴:新闻工作是强实践性的,职业的收获也给了我“厚脸皮”,为我提供了生活中的解题思路。自己遇到难题和瓶颈想要退缩时,想想曾经多么难的采访最后都搞定了,通讯录里还有那么多采访对象可以请教,就重新拥有了信心和动力。媒体工作还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和朋友圈,很多采访对象成了挚友,甚至有的变成了家人。有些职业习惯融入我们的DNA,成了行为准则。如“辩证的思考方式”,媒体要追求公信力,既要独立于权势,又要独立于利益,也要独立于多数人的意见。这就使得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保持客观,不做乌合之众。我目前还在负责网评的工作,我的要求就是独立思考,不被舆论裹挟。在“流量至上”的传播环境下,追求新闻客观,坚守新闻舆论公信力,永远是我的责任和追求。

  将“短暂的愉悦”转化为“持续的活力”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觉得新闻人应如何及时发现和总结日常工作中的收获与成绩,并将其转化为工作的热情和活力?

  梁开文:工作十余年,我经历过报纸记者、报纸编辑、新媒体编辑、平台合作等岗位,一个切身感受是,总结收获与成绩很重要,复盘失误和遗憾也很重要。收获与成绩会带来掌声,会带来短暂的愉悦,也会带来经验,可以为后续工作确定新的起点,注入新的动力。但是,新闻工作其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传统媒体阶段,当记者时,无论是采访还是表达,总会有意犹未尽之感。当编辑时,以版面传输到印刷厂为界限,有时候在回家的路上就会突然心里一动:“版面这样编排会不会更好看?”“标题这样改会不会更点睛?”这些遗憾,只能留待下次机会弥补。而到了新媒体传播阶段,忘掉收获与成绩,摆脱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收获升级版幸福感。

  刘海琴:媒体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其实很简单,可能是10万+,可能是粉丝数的增长,可能是拍了一个好片子、做出了一个新产品、获得了某个奖项……这就需要及时的鼓励和奖励。在我们自己的工作群里,每天早晨大家开始将主流媒体的网络评论转发到群里,大家一起点评学习,晚上将部门写的网评也转进来,群里实时讨论、互相激励。除了新闻的月度好稿外,我们还设立过多样奖项:“金点子”“金剪刀”“金裁缝”“火眼金睛”“金标题”等,有的奖项是在工作群里投票决定的,奖金是楼下超市的现金券,非常受欢迎。另外,给予领导层面的智力加持,也会让大家更有“奔头”,比如我们推出的“名师带徒”,集团内打通,各个领域特别优秀的前辈带后辈,手把手带徒弟,这些也让年轻记者迅速成长,迅速收获。

  《青年记者》:梁老师刚刚提到收获和成绩会带来“短暂的愉悦”。确实,成就感和幸福感很多时候是阶段性的,如何延续积极正向的情绪成为关键。两位老师能否谈谈新闻人应如何将阶段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发展为可持续性的,从而起到不断“充电”的效果?

  刘海琴:新闻业目前是最“卷”的行业,再加上技术升级迭代飞快,业务“充电站”必不可少。充电的过程,也是热情的转换的过程,越是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和学习,转换效率越高。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有8件作品获奖,随后全集团召开了“精品生产表彰分享会”,8名主创人员进行了获奖分享,这个分享会已延续了多年。另外,不定期举办业务分享会,请不同领域的同事分享优秀作品和做法;每年中国新闻奖公布后,我们开闭门会,研究分析经典案例,这些都是热情的“加油站”。

  给自己定获奖KPI也是保持热情和动力不错的办法。我的KPI是每个月最少要有两篇报社的月度好稿;每年自己独立完成至少一个报社的年度一等奖(含策划),独立冲击省级新闻奖二等奖好稿;参与单位的重点策划努力冲击中国新闻奖的不少于三个。有了这些具体的KPI,你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才会珍惜发现的每一个好的线索,学习同行们更优秀的产品和作品,持续输出自己的能量。

  另外,以我个人的经验,平时要有可以聊业务的朋友。我的闺蜜群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的闺蜜们在集团不同的业务部门,大家以群聊的形式分享工作生活,转发各种链接,进行业务研讨,有时候还互相“夸夸”,这相当于24小时续航的“充电宝”。

  梁开文:获得可持续的成就感,我觉得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刚才谈到的业务层面的创新和突破。二是要有共情能力,无论是报道典型人物还是进行舆论监督,共情能力都能促进甚至升华采访和表达的呈现。这在城市宣传和主题报道中也是相通的,今年淄博烧烤为山东带来一波流量,一些平台联动的外省同行纷纷点赞,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三是经验层面的传递和碰撞,包括与年轻同事的沟通,也包括和更年轻群体的交流。我是受大学期间的媒体实习经历影响而从事新闻工作的,这几年有个明显感受,那就是媒体工作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没那么强了。大概在三年前,我建了一个实习生群,不同阶段带过的实习生都在群里,一方面方便大家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另一方面也想了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真实想法。通过连贯性的交流,可以帮助大家科学理性地看待媒体工作。今年,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实习生就考入报社,师生变同事,这种奇妙的缘分带来的幸福感也是可持续的。

  将兴趣融入工作,实现工作到事业的跨越

  《青年记者》:两位老师都经历了媒体转型期,很多媒体人都表示相比传统媒体时期,当下新媒体时代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体力和精力难免会跟不上,久而久之产生疲惫感。两位老师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能否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新闻人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合理转化工作中的紧张感和压力?

  梁开文:当前,媒体工作节奏非常快,基本是“白+黑”“5+2”的工作模式。对体力、健康和发量都是考验。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付出的努力都是可以量化的,新闻产品的触达率也会更高。新闻人自我调适,一方面应该平衡好工作、生活、运动,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结合,或许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新闻工作既需要专家,也需要杂家,这就考验新闻人如何将兴趣融入工作。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大量流量涌入这一话题,也是各家新媒体平台“亮剑”的时刻,恰好我喜欢足球,于是就加入了“泺源观澜”球评小组,写了《大圣回了花果山》《爱世界杯,更爱你孤身走暗巷》等新媒体球评。既要忙于本职岗位的工作,又得在晚上看完球后接着写稿,很辛苦。但能在稿件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又能提升自家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兴奋感会压倒疲惫感。

  刘海琴:有同事形容现在的新媒体工作节奏是“滴滴接单”,这单刚干完下单又来了,一直在不停歇地干活。这不仅会造成人身心疲惫,也不利于优秀产品的生产。我觉得媒体人一定要有跨界的爱好、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运动、一定要培养一点文艺细胞。举个例子,我们社今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Home story in Jiangsu(“家”在江苏)》紧扣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重大主题,以外国建筑师团队调研视角,行走江苏城乡,观察百姓生活“家故事”,真实展现中国十年发展图景。正是因为主创喜欢建筑,喜欢看各种艺术展,才引发了此次跨界灵感。我认识的很多著名网评员,都是体育爱好者、文化爱好者。给个建议,跑跑马拉松,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看看音乐节,绝对有助于写出好的评论员文章。

  《青年记者》:新闻工作并非短暂、机械性的工作,而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更新的长期工作,是与我们成长息息相关的。作为热爱新闻行业的新闻人,也应该学会把工作当成事业,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两位老师能否谈谈如何在思想上、行动上实现工作到事业的跨越?

  梁开文:为人民抒写,与时代同行,新闻工作是一个良心活儿,干这一行,是需要情怀和理想的,个人的投入程度和热爱程度,会直接影响结果。长期从事媒体工作,面对年复一年的“四季歌”,除了要克服身体上的疲惫,还要调整心理上的审美疲劳。保持职业兴奋感和饥饿感,个人知识更新很关键,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表达形式、采编技巧、AI等新技能、新技术都可以为工作赋能。我刚工作前几年,写好文字稿件就够用了,但是没几年就成了“无视频不新闻”。我向年轻的同事学习,同步积累其他媒体优秀的视频表达方式,基本掌握了视频新闻入门的剪辑能力。现在AI、数据新闻等领域也很火热,而且门槛不是很高,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向优秀同行学习、向优秀媒体取经,然后学以致用,就会有很大的获得感。

  让新闻工作者保持活力,供职单位的关怀也很重要。通过对标先进、组织学习、业务培训,为从业者平衡日常工作和业务学习提供保障,有助于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我们集团为例,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需要,大众报业集团把2023年定为“强学习、深调研、勇突破”年,通过“强学习”,增强真功夫、硬本领;通过“深调研”,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通过“勇突破”,实现量变到质变。以此为抓手,以助力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传媒文化集团为目标,对个人来说,对实现工作到事业的跨越有重要帮助。

  刘海琴: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就是知道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它。唯有热爱不负韶华,唯有热爱才能将工作当成事业。热爱落地生根,媒体人就是做好每天的内容生产,坚守自己的“看家本领”。

  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做思想的奔跑者,让我们的报道更具针对性、启发性、思辨性,增强感染力、穿透力、影响力。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认知能力,深刻地认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深刻地认识所深耕的行业,努力去做专家级的复合型记者。以自我探索、自我开拓、自我进取的精神和勇气,走好媒体融合发展这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青年记者》:感谢两位老师的分享,希望新闻人能在工作中收获累累硕果,保持对新闻的热爱与活力!○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