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促进新疆文化安全的传播策略探析

2019-04-15 11:22:31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4月中   作者:任洪涛 石小川

摘要:  民族文化、意识形态文化与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需要我们根据文化特征制定出正确的文化安全保证机制,最大限度

  民族文化、意识形态文化与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对于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需要我们根据文化特征制定出正确的文化安全保证机制,最大限度地追求行之有效的文化安全建设成果。从传播学的视角看,文化是由话语建构的意义来支撑的,而且这种建构是一个不断变化、永不停歇的过程。现代社会,传播以及大众传播媒介是制造话语的途径,文化存在于传播中,不能外在于传播而成立①,因此文化安全与传播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

  新疆文化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两个领域。民族文化是纵向考察文化与特定人群的传承关系的,它包括由民族的历史所形成的信仰、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民族文化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先天获得性,来自出生而获得的群体身份;二是理解包容性,在本群体内部可以实现包容与理解;三是文化隐形特征,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成为群体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知识。意识形态文化则是由人的社会集团所确立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观念所构成,它也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主动选择性,有利于群体发展的先进内容可以被主动选择为该群体的文化;二是对抗性,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竞争抗衡;三是文化显性特征,意识形态需要通过持续教育,才能成为本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念。

  当今世界,“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不但不是一个文雅平静的领域,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互相角逐”②。本文中文化安全是指国家主流价值不被非主流、反主流因素所干扰、破坏,保证文化主权、文化利益及文化尊严的完整性、有机性③。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渗透到了政治、经济以至文化领域。就地缘政治而言,新疆地处中亚,西方曾有“谁控制了中亚,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④的说法。这就使新疆的文化安全出现了世界背景、国家形势、新疆区情的三维动力结构特征。

  新疆特殊区情对文化安全态势的影响

  新疆的文化安全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首先是国际文化安全环境对新疆造成的外部影响。中亚诸国的意识形态在苏联解体后出现了真空,新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有些势力把宗教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宗教狂热、宗教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

  其次是受到新疆“三股势力”搞分裂的政治图谋影响。他们“掀起宗教狂热以形成民族分裂主义的社会基础;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以获得西方敌对势力予以支持干涉的口实;通过文武两种方式以进行长期和目标广泛的渗透破坏”⑤。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分裂国家进而成为社会统治者的政治野心。

  再次是受到民族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矛盾的影响。上世纪前中期的新疆,阶级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各民族劳苦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斗巴依分田地”,结成亲密无间的阶级兄弟。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新的社会矛盾,给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将民族情感引向宗教狂热提供了温床。

  新疆的文化安全态势不但充分展示了上述文化特征,而且已经进入了诸种因素合流共振的发展阶段。国外极端组织、敌对势力长期渗透,借助极端宗教思想或以把文化差异进行产业化包装的形式,组织一些排外的文化活动引诱本族群民众接受分裂宣传。这就使新疆文化安全领域反分裂斗争更加尖锐、更趋复杂,维护新疆文化安全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促进新疆文化安全的传播策略

  就以往历史与实践而言,文化安全的核心在于意识形态安全,而意识形态代表着国家意志,决定着文化安全的性质和方向⑥。因此,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就抓住了文化安全的核心,这是破解这一现实命题的核心与关键。

  从传播学角度看,维护新疆地区文化安全,关键就体现在国家文化的传播及其效果上。只有围绕我国文化的核心思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定因地制宜的传播策略,才能促进新疆文化安全,进而保障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就宏观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向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中观及微观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又集中体现在大力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它同时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最新成果和核心价值取向。二者共同构成了国家文化的核心内涵。由此,促进新疆文化安全的传播策略可以包括:

  1.构建各族群众的共同文化基础,促进民族间的不断杂居与融合。从近年新疆的区情来看,乌鲁木齐“7·5” 事件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个临界点,同时也是加强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转折点。“7·5”事件使得反分裂、反极端化陡然上升为国家安全的焦点;新疆文化安全遭遇巨大威胁,来自文化领域的威胁不仅直接影响了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影响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基础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基础。而构建各族群众共同文化基础则成为应对文化威胁的基本途径;强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在新疆基层地区的传播力度,提升其传播效果,成为维护新疆文化安全的关键。

  就传播策略而言,要加强国家文化的正面传播。从传播活动类型看,应主要包括:(1)组织传播。比如通过升国旗及宣讲活动、开办基层夜校、自幼加强各族群众的意识形态培养等途径,让传统文化搭台,意识形态唱戏,提升群众的国家认同,营造积极健康的国家文化氛围。(2)大众传播。将国家文化类节目普遍融入各类大众媒介的文化节目当中,积极引导受众树立健康向上的国家文化观。当前,新疆城乡各地的广播、电视信号、宽带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乡镇基层组织普遍实现了现代网络化办公。这些条件的具备为国家文化节目的大众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人际传播。可以通过基层干部和“结对亲戚”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使者,宣讲党和国家利民惠民的政策、自治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从而传达党的声音,表达党的关爱,让基层群众知党恩、感党情,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公民意识。

  2.从媒介治理入手正本清源,肃清危害各族群众的思想文化流毒。威胁新疆文化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三股势力”及其“双泛”极端思想是核心;“三股势力”这一实体的长期存在,源于其“双泛”极端思想借助各种媒介渠道的反复传播。新疆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桥头堡,也是国家西北对外开放的战略屏障,但同时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20世纪,宗教极端和分裂分子借助传统媒介,在国外敌对势力的支持怂恿下,通过口头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阴谋煽动仇汉、排汉、反汉情绪,鼓动群众闹事并借机制造恐怖事件;进入21世纪,随着新疆社会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宗教极端势力以互联网作为其分裂思想及活动延续发展的新出路。尤其近年以境外“东伊运”为首的宗教极端组织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向新疆境内传播大量的暴恐音视频,以此作为宗教极端思想传播、恐怖成员招募动员,乃至煽动仇恨和鼓吹圣战的新渠道。从中国警方已破获的大量暴恐案件来看,暴恐分子基本上都是通过网络媒介散布圣战思维、灌输宗教极端思想、交流制暴施暴经验的⑦。在此背景下,以网络媒介为重点,全方位强化出版物、音像制品的检查和审核力度,从媒介源头切断“双泛”等毒害思想存在和传播的渠道,由此营造积极健康的媒介环境,是确保新疆文化安全的必经之路。

  3.强化正面教育和引导,提升新疆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2015年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五个认同”为中国文化安全的构建与维护指明了方向。对于新疆而言,提升多民族的认同意识是促进新疆文化安全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在传播策略上,应结合新疆实际,围绕“五个认同”制定新闻舆论传播方案,重点应包括:(1)提高各族群众对“五个认同”的理解。“五个认同”是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命线,是新疆文化安全的“红线”。在传播内容上要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形成国家主体的思想共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各族群众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中华民族核心精神,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共有文化精神。(2)于传播中提升公民身份意识,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的价值观。通过建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社会体制,以共同的国家公民身份意识去消减民族区隔意识,进而促使各民族群众自觉维护国家这个共同体,强化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3)利用一切媒介技术手段对各民族群众开展深入细致又形式多样的认同教育或文化活动。新疆各民族文化当中都应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道德义务的部分。在传播中凸显各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向上谋求整体发展的思想,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群众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念的高度认同。

  结  语

  近年在党和国家的综合治理下,新疆的整体社会安全环境大幅度向好发展,但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维护新疆文化安全、坚持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领域的斗争必须坚持不懈。仅仅以文化为切入点应对新疆文化安全领域的挑战远远不够,还须坚持以综合的社会治理措施铲除威胁新疆文化安全的敌对势力实体和思想的生存土壤,斩断文化威胁得以产生、传播、发展的根源。而如何更好地维护新疆文化安全,在现在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乃至全国安全稳定的重要课题。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恐怖主义信息的新媒体传播及其应对研究”(编号:16CXW03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单波 肖珺:《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版,第80页

  ②【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③李梅峰:《论国家文化安全》[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④张立斌 李佩涵:《涉疆网络舆情的文化性成因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下

  ⑤杨征:《论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三股势力”的反动性》[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⑥刘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影响》[J],《学理论》,2011年第29期

  ⑦马凤强:《网络恐怖主义对新疆安全的危害及其防范》[J],《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任洪涛: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石小川: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4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