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效度

2019-12-24 11:16:58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2月下   作者:史慧琴 丁韬文 崔潇

摘要:——以“一带一路”为视角的观察

  “一带一路”倡议从全面实施到走实走深、行稳致远,被公认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走过了“英式全球化”和“美式全球化”时代,“中式全球化”模式会在国际社会的新闻传播领域愈加流行。①因此,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尤为关键,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的“一带一路”正是讲好中国故事2.0的新起点。

  “一带一路”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探索

  丝绸、瓷器、茶艺曾诉说着海上丝路古往今来的中国故事,香料、皮革、毛毯也曾见证着海路迢迢的交流交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来,中国故事在“丝路”中找到了“思路”。中国故事不断创新实践路径,积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叙述,不断积蓄讲好中国故事的人才力量,努力激发讲好中国故事的个体能量,深度预测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旨在让中国故事进一步讲清中国道路、中国理想、中国改革和中国方案。

  “形于中”“发于外”的中国故事成为新闻界融通中外的宣传新方式,传统的报道形式与“一带一路”专题故事、新闻动画、短视频及Vlog等相继发力,旗帜鲜明地设置中国奏响开放型世界经济主旋律的国际议题。“蓝海云平台”将中国故事素材交由国际团队制作,美联社、彭博社、非洲新闻通讯社、菲律宾ABS—CBN等6000多家媒体用户注册,2000多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在“一带一路”沿线以细腻的方式描画中国形象,制作出《波兰妈妈与中欧班列》《新丝路上的荷兰生意人》等“一带一路”专题故事。

  相较于新闻界注重以新形式盘活中国故事价值的实践,出版业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探索更加注重深度性、体系性和针对性。两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发行量突破千万,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念提供参考借鉴。《摆脱贫困》聚焦脱贫攻坚战,为讲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提供深邃立场。《黄鹤楼童话故事》将黄鹤楼的故事与德国读者文化背景衔接,并且基于大数据建立数据库,开拓出为德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样本,使得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从情节认同走向城市认同、价值认同。

  影像传播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形式,纪录片《中华好故事》《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塑造眼见为实的代入感,书写跨文化民族志;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生活启示录》打入亚非市场,实现跨文化交流;电影《大鱼海棠》《流浪地球》深度凝练中国文化,打造“中国剧场”。2005年,央视与日本NHK以“丝绸之路”为题材拍摄双生版《新丝绸之路》,日本视角下的丝路故事掀起羌笛声胡旋舞的丝路研究热潮,但中国视角下的丝路故事则因忽视传播对象文化差异,导致内容叙事和意义建构局限在本土认同的狭窄空间,国内外传播效果均不尽如人意。因此,2016年纪录片《一带一路》将“自我表达”和“他者叙述”相结合,讲述了国内外60多个不同阶层人群与“一带一路”的故事,多维视角见证“一带一路”互通互联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中国故事自我表述与互动传播的共同建构,为世界画卷贡献了特殊的中国色彩。

  “一带一路”背景下精心讲好中国故事的困境

  当“故事”与“中国”这一具有具体指向性的概念加以组合形成“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时,其交叉叠加的复杂性便会凸显出来,“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讲故事”,而更加强调整个国家和民族在明晰自我认知基础上所进行的“全面、客观、立体”的自我描述与自我表达的主体行为。②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改进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有了质的突破,但国际舆论基本格局、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人才储备、精准化程度及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折扣”依然阻碍着中国声音的清晰传递,阻碍着中国故事的丰富延展。

  (一)西方对华“锐实力”的污蔑延续“话语霸权”

  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西方国家的“影响焦虑”形态下,中国故事的“他者”建构从“唱红”到“唱衰”,从“黄金国度”到“问题国度”,从“贡献论”到“威胁论”,西方媒体调整话语策略,改用“锐实力”污名化中国崛起,试图通过操纵目标国家的信息环境和政治环境进行挑拨离间,从而实现对目标群体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拒绝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方对华“锐实力”的污蔑和对中国的“颜色革命”从未停止。英国《金融时报》抹黑“中巴经济走廊”,美国《华尔街日报》曾挑拨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称跟着中国走只会害惨自己的国家,瑞典电视台播出辱华视频,使用的地图缺少台湾省和西藏部分地区。西方中心论下的“认知错位”“价值错位”“形态错位”和“话语错位”仍然延续着“中心-半边缘-边缘”世界体系下西强我弱的话语霸权。

  (二)中国故事话语叙事与国际传播理念断裂

  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的困境既有“东方学叙事”扭曲中国故事的现实瓶颈,也有中国故事本身叙事策略大切口、仪式化的实践盲点。在很大程度上,把国际传播与国际宣传等同起来,片面强调“以我为主”,而忽视了中国故事的“国际诉求”,“我们想讲的”和“国际社会想听的”在内容上出现断裂,宏大的国家话语叙事在异质的文化背景下难免出现对接不畅,甚至出现斯图亚特·霍尔式的“对抗性解读”。

  “一带一路”视域下,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道路、道理、形象、价值等,而西方所理解的中国故事更具贴近性、个人化和生活化,是自然流淌的,“仪式化”恰是他们排斥和不接受的③。既要突出中国特色,又想为西方所认同,就要聚焦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和能引发共鸣的价值理念,寻求中国故事与西方价值的同心圆,以大同之道、君子之道的共享价值探索完善中国故事的叙事体系。

  (三)“文化折扣”削弱了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

  合理运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政治红利,积极共享中国故事的优势资源为跨文化传播探索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中国文化处于高语境的顶端,而美国和西方国家倾向于低语境,同一象征元素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由于传播行为方面的差异会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文化折扣”现象④,导致不同文化系统的民众不能准确理解传播中国文化产品中的内涵性意义和外延性价值,或出现文化误读。

  要在“一带一路”的多元文化语境中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考虑讲述中国故事时的跨文化语言表达。采用汉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还原度最高,但在传达度方面存在不足:采用“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母语讲述中国故事在理解度方面有所提升,但在精准度方面又有所欠缺;运用英语这一“世界语”讲述中国故事在接受度和通识性方面效果良好,但要兼顾中国故事的原汁原味和世界范围的传播广度,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中国故事”世界化表达的组织逻辑及受众客体对英语思维下中国故事的解读逻辑。

  (四)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人才匮乏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高晓虹教授等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大国外交扬帆起航,提升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2019年国际传播发展的重要议题,要打牢传统功底,讲好立体多彩的中国故事。⑤当前的国际传播人才在价值观念、语言能力、话语体系、融合传播、综合素质等方面仍有待突破。

  “一带一路”是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而非文明冲突的引线,在此背景下打造“中国故事2.0”,需要优化国际传播体制,精心培养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国际传播人才。从2019年5月的刘欣福克斯约辩准确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8月的《新闻联播》以“令人喷饭”直斥对华强硬派的荒唐观点,全球观众看到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中国和一个更为多元的世界。

  (五)中国故事海外传播效果精准化程度不足

  “一带一路”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网络互通互联,沿线各国政治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法律法规、民众偏好各有特点,以一套宏观话语体系不能有效回应不同国家民众的现实关切,也不能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民众需求与内容甄选的精准匹配。

  “一带一路”倡议下由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成的“五通”指数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东南亚地区在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方面均得分较高,中亚蒙古则在政策沟通和设置联通方面更具优势,南亚和中东欧各国的“五通”建设整体较为落后。“五通”指数不仅反映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通互联水平,也为怎样精准化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什么中国故事内容提供了参考,以便真正做到区域协同与国别差异的统筹兼顾。

  “一带一路”机遇下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效度

  随着“一带一路”宏伟蓝图的全面铺展,中国故事的理论深度不断走向纵深,中国故事的传播力度稳步迈上高阶,但要跳出旧有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框架,以多重维度、互动视角打通中国与世界、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的逻辑,精心打造好“一带一路”机遇下的中国故事2.0,还需要在继承和超越中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效度。

  (一)多元互动提升中国故事的传播力度

  早在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曾提出要在国际舆论场中构建起新的国际信息秩序,新时期新世界主义成为建构世界各国关系的普遍原则,“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成为全球传播理念,依靠多边机制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故事的多元互动提供了机遇。

  美方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从不重视到消极再到官方采取行动抵制,利用媒体对“一带一路”设置“破坏世界秩序”“转移落后产能”“输出中国模式”等消极议题,而要突破“新殖民主义”“锐实力”“修昔底德陷阱”等话语霸权困境,中国故事就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寻找“天下情怀”,联动“中国表述”与“他国表述”通力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和声共振的中国故事方可有效击退定势思维和西式“魔弹”、美式“黑帽”,“复调传播”⑥的多元格局才能提升中国故事的传播力度。

  (二)策略性叙事构建中国故事的内容体系

  “一带一路”机遇下,中国故事的脚本经过语言转化和策略性叙事可更具本土韵味、地方风味。其中,宏观策略性叙事深度挖掘“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微观策略性叙事清晰阐明“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加大“小而美”“短平快”的民生项目倾斜力度等具体议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当前,意大利、瑞士等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发达国家同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协定主要出于经济考虑,因此有别于对发展中国家讲述中国故事的策略,文化成为对其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支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现状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关于“中国故事应着重讲什么”的看法中,48.2%的被调查者认为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第一选择传播效果最好。⑦利用文化例外的原则多语种翻译出版当代优秀文艺作品,制定“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专项计划,推出如台州广电总台《台州刺绣》《章安剪纸》等讲述中国故事的落地作品,切实转换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从而为构建中国故事内容体系添砖加瓦。

  (三)全民化广度培养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时代沟通中外和连接世界的使命引领,更加精心地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式新表述,才能切实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一带一路”背景下要将中国故事引向深入,需要“借船出海”“造船出海”整合多元传播力量。既需要国际传播媒体舰队提升脑力、笔力、眼力、脚力,善用国际话语体系传播中国故事,还需政府加强国际传播顶层设计,通过G20峰会、上海世博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借非政府组织增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渗透力,把跨国企业打造成中国故事的闪亮名片。

  此外,中国人民也可用好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资源,通过UGC参与中国故事讲述并助力国家形象塑造,积极进行国家形象的自我建构,国家故事的自我讲述,国家声音的自我传递,以中国故事讲述者全民化的广度、中国故事渠道全媒体的优势、中国故事认同全球化的气魄取得跨文化传播的实效。

  (四)精准化传播提升中国故事的价值认同

  全媒体、精准化、“一国一策”是国际传播的三个关键。⑧ “一带一路”背景下要实现精准化的跨文化传播,不仅需要考量中国故事内容体系的针对性和垂直性,从而实现中国故事的“点对点”讲述,还需要精准推送勾勒“一带一路”国家用户画像,从而实现中国故事的细致分层。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发展中国家与部分发达国家的“大合唱”。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在政治文化上有较强的相似性和接近性,对发展中国家讲述中国脱贫攻坚的故事、中国改革反腐的故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故事,更易于在借鉴“中国方案”中引发共鸣。而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则要从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维度讲中国故事,更利于改善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增进对中国故事的价值认同。

  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一带一路”传播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剥离,5G技术推动下的大连接、大数据、多场景、多终端的媒介环境改写着跨文化传播的图景,科学定位“一带一路”国家用户群体、聚拢沿线国家用户数据、准确匹配中国故事传播场景打造差异化传播效果,用精准化的内容产品和推送渠道协同提升中国故事的价值认同度。

  结  语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曾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写道:“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随着国际传播从规模导向到效果导向的转变,我们需要打通中外话语壁垒,突破跨文化传播困局,将讲实效的中国故事融入全球议题,提升“一带一路”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效度,真正实现中国故事讲之有底气、传之有广度、品之有底蕴、读之有价值。

  【本文为山西省社科联2019至2020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山西影视剧中乡贤文化的建构与传播研究”(课题编号:SSKLZDKT2019113)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议题的国际舆情分析》[J],《对外传播》,2017年第5期

  ②③张毓强 黄珊:《中国:何以“故事”以及如何“故事”——关于新时代的中国与中国故事的对话》[J],《对外传播》,2019年第3期

  ④徐志:《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传播》,2019年第9期

  ⑤高晓虹 赵希婧:《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对外传播》,2019年第1期

  ⑥史安斌 盛阳:《“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8期

  ⑦王艳:《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现状调查分析报告——基于“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调查问卷》[J],《对外传播》,2019年第4期

  ⑧胡正荣:《国际传播的三个关键:全媒体·一国一策·精准化》[J],《对外传播》,2017年第8期

  (史慧琴:山西传媒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丁韬文: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崔潇: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2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