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形象的媒体呈现与变迁

2021-06-30 16:17:03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作者:陈周宇

摘要:研究媒体报道中的新闻图像不仅是因为图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图像能以更直接深刻的方式塑造呈现人物形象。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国策,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农村是改革的起始点,改革进程中始终有“三农”的身影。作为“三农”中的主体,农民对农业发展、农村振兴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媒体对农民形象的塑造不断发生着变化。

  研究媒体报道中的新闻图像不仅是因为图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图像能以更直接深刻的方式塑造呈现人物形象。因此,本文选择从新闻图像的角度探究农民形象的呈现与变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研究设计

  本文选择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收集并筛选与农民相关的新闻图像,在编码归类后整理分析所得数据,从而把握农民形象的特征及变化。

  (一)研究问题。目前,传播学领域对农民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报道文本上,缺少对报道图像的研究。因此,本文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图像中的农民形象,力求得到农民视觉形象的整体特征,并探究形成该特征的社会原因。为此,本研究想解决几个问题:农民形象在建构和变迁过程中呈现什么特征?媒介是如何建构农民形象的?农民形象塑造和变迁的背后隐含着什么社会因素?与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有何关系?

  (二)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是1978年至2020年出版的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政策变化,其新闻图像能以主流的方式去塑造媒介形象,可以使本研究更具权威性。

  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为197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农民”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得到14474篇报道,从中筛选出带有新闻图像的1322篇报道。再收集其中的新闻图像,选择以农民为中心人物的图片,剔除国外农民、有关农民的会议、接待等图片,且图片为摄影作品,非漫画、图表等。由此,得出本次的研究样本为1062张新闻图像。

  另外,根据学者对我国“三农”政策演变的时期划分,本研究把时间变量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6年),是我国农村改革探索时期,确立并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第二阶段(1987-2003年),是我国农村改革的调整与稳定时期,制定与落实了农地延包政策,改革了农业税;第三阶段(2004-2013年),是城乡统筹发展时期,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四阶段(2013-2020年),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

  (三)类目建构及编码。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图片主题、生理形象、身体形象及社会形象等方面对新闻图像中的农民形象进行分类和编码。

  研究发现

  (一)农民图像数量及变化。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农民新闻图像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峰值出现在第三阶段。2004年是我国“三农”政策的转折点,自2004年我国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重新回归到“三农”领域起,连续17年聚焦“三农”问题至今。由此可见,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大力推进,农民图像在人民日报新闻报道中得到更多呈现。

表1:类目建构及编码表


图片
主题
工作/农牧业活动;科教文卫;
日常生活;政策/福利;其他
生理
形象
性别 男;女;男女都有
年龄 未成年;青年;中年;老年
身体
形象
表情 正面(微笑喜悦);
中性(沉着平静或无法看到人物表情);
负面(愤怒沮丧)
服饰 便装(日常生活服装);
工作服(有明显工作特征的服装);
时装(款式新潮的服装、西装等);
传统民族服饰;演出服装;其他
社会
形象
民族 汉族;少数民族
活动
环境
工作场合(农牧业工作环境);
公共场所;家居环境;
无背景(证件照、无法分辨背景)

  (二)农民图片主题及变化。农民图片的主题及其变化可以直接体现出我国媒体对农民的报道主题的变迁,也可以间接反映出国家各个阶段农民工作重心的变化。

  结合农民报道的主题,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农民图片主题的变迁特点。将收集到的1322篇带有农民图像的新闻报道标题文本进行数据清洗、借助NLPIR汉语分词系统进行中文分词处理后,筛选出词频大于1的词汇,以词云图形式呈现出各个时间段报道重点的变化。“工作/农牧业活动”主题的新闻图像在第一阶段中占比最多,这与第一阶段词云图中占高比例的“拖拉机”“生产”等词有一定联系,可见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民生活以农牧业活动为主。“科教文卫”主题的图像数量在第三阶段最多,第三阶段的词云图显示了“科技”“文化”“培训”等词汇,这与当时我国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进行农村科技文化培训的背景相关。另外,“政策福利”主题的新闻图像在第二阶段最多,从词云图中的“承包”“小康”“致富”等词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土地承包期延长的政策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民的影响。而“日常生活”主题的图像在第四阶段最多,词云图中的“运动会”“摄影”等词汇也体现出农民日常生活的多样化。

  (三)农民生理形象及变化。本文从年龄和性别两个角度对农民的生理形象进行分析。“根据201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标准,将年龄段分为未成年人(0-17岁)、青年人(18-65岁)、中年人(66-79岁)、老年人(80-99岁)。”[2]

  样本总体以青年为主,青年人是农村中的主要劳动力。未成年人出现的比率最小,而中老年农民群体虽占比不多,但自第二阶段起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自2000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农村中的留守老人现象突出。另外,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图像以男性形象为主,男女都有的图像数量居中,女性农民的新闻图像占比最少,但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可见媒体逐渐加强对女性以及性别平衡的重视。

  (四)农民身体形象及变化。本文将身体形象分为服饰及表情两个维度。其中,服饰的变化可以侧面反映出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水平。便装占比最高,可见大部分农民日常穿的大多是便装,体现我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和质朴品格。演出服在第三阶段达到顶峰,与第三阶段“科教文卫”的主题图像出现次数最多有关。另外,工作服、时装、传统民族服饰出现的频率不断增长。工作服比例的上升体现了我国农民穿着专业服装进行相关工作的意识不断增强;时装比例的提高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开放性思想的蔓延;而传统民族服饰出现频率的增加则与少数民族的占比增加有关。图片中人物的表情能够反映该人物当下的状态,农民的表情可以体现出农民对国家政策、农村生活的感受。可以发现,表现农民正面情绪的新闻图像占比最多,而表现负面情绪的最少,可见我国农民对当下生活的满意。同时,从新闻选择性生产的角度出发,人民日报作为党媒,其报道需要以正面宣传为主来达到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因而大部分报道选择性地呈现出在“三农”政策的实施下我国农民幸福积极的生活状态。另外,正面情绪的占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中性表情的占比逐渐上升,预计今后正面与中性的占比会越来越接近。可见虽然人民日报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但是其报道取向和生产也不断趋向客观中立,秉持着新闻媒体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

  (五)农民社会形象及变化。本文从民族和活动环境来分析农民的社会形象及变化。在农民的新闻图像中出现的大多是汉族,但少数民族的农民图像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体现出我国对少数民族“三农”问题的重视。

  本文将活动环境大致分为工作场合、公共场所、家居环境和无背景。农民大多出现在工作场合中,其中,大部分的工作场所基本都是在田间,呈现出在工作场所中辛勤劳作、勤劳质朴的农民形象。

  另外,“公共场所”的占比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中最多,这与第二、三阶段出现较多的“科教文卫”“政策福利”图片主题相关,农民进行相应活动基本都是在公共场所进行。同理,“家居环境”在第四阶段占比最大,与“日常生活”主题的新闻图像在第四阶段出现次数最多有关。而“无背景”在第二阶段出现频次最高,是因为在1987至2003年间,人民日报中多次刊载《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等报道,其中的新闻图像大多为获得荣誉的农民的一寸照,因此使得“无背景”在第二阶段占比最大。

  结论与讨论

  根据研究发现,可以总结出各个阶段的农民形象特点,并通过与国家“三农”政策的联系来探究出农民形象变迁的原因。

  (一)1978-1986年:调动生产积极性,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1978年至1986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农村出现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现象。198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聚焦“三农”问题,并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得到推广。另外,1985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取消了实施30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统派制度,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3]这一时期国家关于“三农”政策的相关举措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自主权利,实现了劳动力的进一步解放。

  这一时期人民日报主要展现的是在国家政策实施下被激发生产积极性而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农民图像以农牧业活动的主题为核心,且在四个阶段中占比最多。新闻图像中的农民大多是在工作环境中进行劳作,让读者能够从图中感受到农业发展的欣欣向上以及农民的辛勤劳作。

  (二)1987-2003年:享受国家政策,脱贫致富的农民形象。1987年至2003年,我国的改革重心转向城市,虽然这17年间中央1号文件不再以“三农”问题为主题,但是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仍在实施中。针对农民税费负担过重的问题,我国逐步落实农业税改革,实施了农业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993年明确提出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政策,使得农民能够继续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

  这一时期的农民在前期满足温饱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这一时期较多地呈现了以政策福利、科教文卫为主题的农民新闻图像,且农民更多地出现在公共场所中来参与这些活动。另外,人民日报多次报道“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的照片来展示农民中的先进模范,这些杰出农民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率先致富,展示了农民中的脱贫致富形象。[4]

  (三)2004-2012年:多方权益得到保障,全面发展的农民形象。2004年至2012年是城乡统筹发展时期,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关注重点重新回到“三农”问题上,确立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新理念。这一时期的“三农”政策聚焦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其中,国家大力开展惠农政策,增强农业科技力量,为农村产业提供保险、贷款、补贴等财政支持。同时,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社会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将“三农”政策的关注点从经济生产领域转向社会生活领域,使农民的多方权益得到了保障,让农民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塑造了在国家福利政策下获得发展的农民形象。研究发现,以“科教文卫”为主题的新闻图像在这一时期数量最多,且公共场所的背景比例最高,可见人民日报紧跟国家政策步伐,向读者传递着农民正在全面发展的视觉信息。

  (四)2013-2020年:彰显新时代特色,精神富足的农民形象。从2013年至2020年,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发展。截至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致力于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发展的新时代农村,我国农民不再着眼于实现物质生活的富裕,而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

  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更加注重对农民日常生活中精神富足形象的塑造,通过保护生态、参加演出、开展农民运动会等事件来呈现出农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展现新时代的农民形象。正如本文的研究发现,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和以家居环境为背景的新闻图像在这一时期出现最多,可见农民的生活出现了大量文化娱乐活动。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人民日报中1062张与农民相关的新闻图像,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媒介形象的变化特点,并找到了农民形象变迁背后与我国“三农”政策之间的联系。农民形象的变迁史也是我国“三农”政策的变迁史,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呈现了农民从辛勤劳作到脱贫致富,再从全面发展到精神富足的视觉形象转变,体现出我国“三农”政策关注重点从最初的经济生产领域转向了社会生活领域。农民形象在各个时期所呈现出的特征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符号标识,通过观察分析农民在新闻图像中所呈现出的视觉形象,可以体会到在“三农”政策实施下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作的实践与成就,展示出人民日报在传递政策信息、宣传引领导向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关注,我国农民将会有更全面的发展,媒体也会在视觉文化的推动下展示出更生活化、全面化的农民形象。

  【本文为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政务短视频用户参与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XXJC02CD)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琚琪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与启示——基于政策演进视角的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

  [2]彭祥丽.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画报》封面人物形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9.

  [3]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发(1985)1号[A],1985-01-01.

  [4]潘跃.程显新等被授予“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N].人民日报,1999-10-15.

  [5]卢向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政策回顾、评价及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作者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6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