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城市群核心城市形象“他塑”研究

2022-10-20 15:42:52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0月下   作者:钟怡

摘要:  摘 要:已有研究对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文化沟通与认同而形成的城市协同鲜有涉及。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个案,通过分析合肥、南京

  摘  要:已有研究对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文化沟通与认同而形成的城市协同鲜有涉及。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个案,通过分析合肥、南京和杭州三地的政务微博对上海这一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的城市形象的他塑机制,剖析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各城市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进而探讨传播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城市形象;他塑;框架理论;城市群;政务微博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城市群协同发展阶段。城市群指的是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所组成的在空间、经济等多个层面联系紧密,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一体化的城市群体。[1]以往的城市群研究集中于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宏观层面。但在城市群发展中,各个城市不仅需要有合理的区域规划、顺畅的交通连接以及在经济层面共享资源,也需要在沟通和互动中实现文化和价值层面的认同。

  一直以来,媒介对城市形象的呈现,是城市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共鸣的重要源泉。[2]在城市群发展中,核心城市是最受瞩目的焦点。通过对城市群中其他城市对核心城市的报道进行分析,归纳核心城市的城市形象,可以窥见城市群中各个城市对自身的定位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国家形象研究中,“他塑”被用以指称外媒对本国形象的建构。[3]本文认为,在城市群中,其他城市对核心城市形象的建构,实际上也是一种“他塑”。

  基于此,本文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以及其龙头城市——上海作为研究对象。文章将从“他塑”的视角出发,选取合肥、南京、杭州三个城市的政务微博中对上海的报道以及相关评论,对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上海城市形象的“他塑”进行分析,探索“他塑”背后的机制,由此对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问题展开回应。

  框架理论:探讨城市形象“他塑”机制的锁匙

  美国社会学者戈夫曼指出,“框架”是一种“认知范式”,帮助人们“定位、感知、明确和标记各种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4]新闻传播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新闻框架,用以指称新闻呈现的一套原则。新闻框架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加工,强调和突出一部分内容,从而表达特定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与媒介所处的社会情景密切相关。

  美国建筑学研究者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形象的产生是一个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5]因而,城市形象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呈现不同的样态。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城市形象的形成与以人们的认知经验、特别是针对城市本身的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认知框架密切相关。而这一认知框架的形成,除了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媒介对城市形象的建构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握媒介在建构城市形象过程中所遵循的新闻框架,对理解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价值。

  事实上,在媒介生产和建构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媒介遵循一个特定的框架,对城市特质、城市场景、城市故事等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和加工。而这一框架的形成,如果参照新闻框架的来源,则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超越个人经验之外的、渗透于一般文化中的人类、组织和制度的互动。这种互动进一步扩散和强化了框架,同时也塑造和铸成了框架;二是个体或团体优先提出自己的目标和获取目标的手段,有意识地建构公共话语。”[6]延伸到媒介对城市形象建构的过程中,媒介所在的城市与被建构的城市之间的互动,以及媒介建构城市形象的目标是框架形成的重要来源。

  潘霁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对中英文媒体建构的澳门城市形象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英文媒体在建构澳门城市形象时遵循了不同的框架规律。[7]受到这一研究的启示,在长三角城市群,不同的城市在建构上海这一核心城市的城市形象时,其框架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抓取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当中安徽、浙江和江苏三省的省会城市的政务微博“合肥发布”“杭州发布”“南京发布”中带有“上海”关键词的微博博文作为经验材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抓取相关博文1621条。其中,“合肥发布”相关微博574条,自2012年始;“杭州发布”相关微博44条,自2014年始;“南京发布”相关微博603条,自2012年始。之所以选择政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官方框架在城市形象的他塑中具有对其他框架的引导性意义,因此最具研究价值。

  总体形象:作为“节点城市”的上海

  美国学者卡斯特认为,网络建构了新的社会形态,而网络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节点构成的,节点将地域性与整个网络连接起来。[8]援引卡斯特对“节点”的定义,“节点城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连接和沟通区域内、区域与全国以及区域与全球的互动。

  本文将三市的微博以内容进行分类,并选取最主要的12类进行分析。去除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事件的影响,这12类分别为:交通、社会、服务、城市排行、旅游、美食、文化、体育、经济贸易、教育、长三角和医疗。从数量上来说,交通类、社会类、文化类和旅游类的新闻在数量上占据前四。对这些博文展开细读,三市对上海城市形象的他塑共同指向了上海作为连接区域、连接全国、连接全球的“节点城市”的城市形象。这也是在三市的他塑过程中,上海城市形象最显著的面向。

  总体而言,三市政务微博对上海作为“节点城市”的他塑,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上海作为长三角“节点城市”的形象较其作为全球“节点城市”的形象更为凸显。

  分析发现,大量博文聚焦上海作为交通枢纽、旅游目的地等在长三角的“节点”意义。例如,在交通类新闻中,“上海铁路局”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关键词,然后依次是“上海虹桥”“上海”和“上海浦东”。上海铁路局作为管辖范围涵盖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特大型交通机构,在长三角的交通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词汇的高频出现,体现了三市对长三角往来交通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一是与政务微博立足本地,强调对本地的服务功能有关,因而在博文内容上强调接近性;二是在对上海的城市形象他塑过程中,实际上也隐含了立足“长三角”的逻辑。而对于上海作为全球“节点城市”的他塑中,则更多呈现了上海在汇集众多的中外文化演出资源、作为中外文化交汇地的“节点”意义。毫无疑问,迪士尼在上海的落成是上海作为全球节点城市形象的“高光时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2016年6月16日迪士尼开园当天,三市的微博都对此展开了报道。由此可见,“迪士尼”作为全球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沟通了地方与全球,同时也进一步构筑了三市对上海作为全球文化节点和全球城市的丰富想象。

  另一方面,对上海作为“节点城市”的“他塑”,呈现了一种多元化的“节点”样态。

  通过对博文类别的分析,虽然上海作为交通枢纽、旅游目的地、文化交汇地等“节点城市”的城市形象在三市的建构中最为凸显,但博文亦从其他维度,对上海作为“节点城市”的形象进行建构,包括:上海作为长三角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作为提供更多国家和地区签证服务的城市、作为各类大型赛事和重要活动举办地等方面的“节点”意义。对上海作为“节点城市”的城市形象建构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既有宏观层面的交通运输、经济贸易、国际交流等,同时也有微观层面的美食共享、文化交流等。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相互呼应下,共同形塑了上海作为区域、全国与全球“节点城市”的意义和价值。

  多元交织:城市关系与上海城市形象

  戈夫曼指出,“如何看待‘真实’,直观重要的是关系而不是实质”[9]。而在长三角,“合肥发布”“南京发布”和“杭州发布”对上海城市形象的他塑,基于三座城市与上海不同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了多元交织的上海城市形象。

  具体而言,在三市对上海的城市形象建构中,围绕上海与自身的互动关系,对“我所在的城市与上海相比,到底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这一问题,展开了十分多元的回应。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塑造了内涵丰富的上海城市形象。

  本文发现,在三市含有关键词“上海”的博文中,将自身与上海展开对比,相当普遍。这当中,既有在城市排行类新闻中将上海与自己所在城市进行对比,同时,在社会、经济、美食、体育相关主题的博文中,也有类似的对比存在。本文将上述涉及对比的博文进行筛选后,根据博文发布城市与上海之间的对比状况,将上海在博文中呈现出的城市形象分为“案例城市”“前排城市”“同位城市”和“后排城市”共4类展开分析。其中,“案例城市”指的是,将上海的一些创新做法作为案例,尝试在本地推广;“前排城市”指的是,在城市排行中,上海位列本地之前;“同位城市”指的是,上海与本地共同具有某一资源或者某一特征;“后排城市”指的是,在城市排行中,上海位列本地之后。根据分析,发现上海的城市形象呈现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

  一方面,上海作为长三角“前排城市”的城市形象较为凸显。

  但具体而言,“前排”的内在含义则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其中,上海在经济发展、旅游、城市治理等方面所取得“前排形象”在三市的建构中均有所体现。而差异化则体现在,在“合肥发布”的建构中,还关注到了上海的科研实力、政务服务等层面的领先度;而在“杭州发布”的建构中则更加具体化,侧重对上海在城市品牌建构、重大赛事举办、上市企业数量等方面作为“前排城市”形象的建构;而在“南京发布”的建构中,上海作为“前排城市”的内涵则指向其在城市创新、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另一方面,不同的城市对上海与自身关系的描述呈现多元化特征。

  其中,杭州除了认同上海作为长三角“前排城市”的城市形象外,也在多个方面认为上海与自身是“同位城市”。相关内容涉及文化资源、创新创业氛围、基础建设、外籍人士喜爱度等多个方面。这与近年来杭州在创新创业、城市建设、城市影响力等方面取得飞速发展,以及杭州一直以来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密切相关。

  在“南京发布”建构的上海城市形象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则是其经常将上海作为在城市治理层面的“案例城市”。例如,“南京发布”将“共享餐厅”“禁打车软件显示乘客目的地”“共享雨伞”“地铁逃票与个人信用挂钩”等诸多上海的创新举措作为案例,在微博上征求网友的意见,决定是否将这些举措运用到南京本地的城市治理之中。由此可见,南京不仅将上海视为长三角的“前排城市”,还在城市治理上视上海为值得学习的“案例城市”。

  合肥则由于其经济体量相对较小,是三个城市中最认同上海“前排城市”形象的城市。并且,合肥对“长三角一体化”相关议题的博文也是三个城市中最多的,内容涵盖经济合作、科研合作、城市合作等维度,体现出合肥对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实现对接上海、区域联动,从而谋求自身发展的强烈期待。

  在网民评论中,“城市对比”也受到高度关注,从中体现出在城市群发展中,本地与区域、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复杂交织的关系。例如,在“合肥发布”一条以“投资安徽发展热土”为主题的博文中指出,“……合肥与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的差距,缘于特定历史原因……明天的合肥,就是今天的上海,这不是在攀比,而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博文评论中,有网友指出,“为什么要追上海?每个城市定位不一样,合肥理应有自己的定位,自己的特色。一味追英超美,最后只能四不像”。这一评论体现出在城市互动的过程中“地方性”的凸显。而在“杭州发布”众多围绕“城市对比”“城市互动”议题的评论中,网民同样围绕上海和杭州的城市互动,发出了多元声音。例如,有网友对博文“支付宝与上海地铁、南京地铁、杭州地铁、合肥地铁共同签订合作意向书”发表评论,评论包括“果然是江浙沪皖包邮区”“上海人的我要再次到杭州去玩玩”等,这些评论体现了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市民微妙的心理变化,他们一方面对自己的城市充满了深刻的“地方之爱”,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群发展和城市互动即将带来的城市发展、区域之间的连通和带动效应充满期待。

  结语:“连接互动”框架与城市群发展中的城市关系

  通过分析可知,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三市对上海这一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城市形象“他塑”背后存在相当复杂的作用机制,这一机制的形成受到包括城市间的互动、城市本身在区域中的定位、先天禀赋、发展状况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连接互动”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框架。“连接”指的是,围绕区域连通、全国连通和全球连通等去观视城市在区域中的意义;“互动”指的是,将自身与上海之间的关联放大,作为建构上海城市形象的框架。

  个案还展现出媒介与传播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对推动城市间良好的互动和区域认同的重要意义。在三市微博对上海城市形象的“他塑”过程中,一方面,与城市群协同发展具有一致性的媒介框架构建了一个特殊的、立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城市形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向公众说明了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他塑的过程也给予了公众参与城市群发展讨论的机会,从而唤起了公众对城市群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与公众、与地方、与区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在城市群发展中有连接有互动,有个体发展有区域联动,有全球想象也有“地方性的伸张”[10]的中国特色的城市群景象。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新时代我国新闻宣传使命研究”(编号:18JD710022)成果】

  参考文献:

  [1]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2014,69(08):1130-1144.

  [2]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43.

  [3]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02):61-66.

  [4][9]Goffman.Frame Analysis[M].New York: Harper & Row,1974:xiv,21.

  [5]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

  [6]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40.

  [7]潘霁.本地与全球:中英文媒体与澳门城市形象——框架理论的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8,40(08):156-165.

  [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07,569-570.

  [10]孙玮,潘霁.空间争夺战——中国大城并区的媒介话语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6(10):118-123.

  (作者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0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