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闻思辨 > 正文

一篇稿件背后的十年坚守

2018-04-22 22:05:5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上   作者:王兆锋

摘要: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习总书记对“棚二代”新闻的关注,是对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编者按: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谈到乡村人才振兴话题时,他说看到一篇采访报道,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现在有一个好现象,就是种大棚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了。引起习总书记关注的这个案例,大众日报今年2月19日“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之一《田里多了“棚二代” 乡村振兴有力量》作过报道。这篇报道的内容引起总书记的关注,是大众报人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用行动实践“走转改”的生动例证,体现出大众报人多年一贯的职业追求和业务要求。

  偶然中的必然

  2月19日,大众日报2版头条发表了我和郑兆雷等同志采写的稿件《田里多了“棚二代”  乡村振兴有力量》一文。没想到,这篇稿件内容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

  仔细想来,这个结果有偶然也有必然。这是大众日报编辑部长期坚持“走转改”,提倡深入基层抓活鱼,尤其是连续十多年要求记者春节期间坚持“新春走基层”,密切关注反映基层现实的一个生动体现,是大众日报多年来众多“走基层”新闻报道中的一篇。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谈到乡村振兴时,说看到一篇采访报道: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现在有一个好现象,种大棚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了,70后、80后、90后占到八九成。这个村发展蔬菜产业已有20多年,过去只有60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现在耿店村成了鲁西“小寿光”,年轻人纷纷回村种菜。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收入有保障,全村户均3.4个棚,保守算年收入10万元没问题,不少超过20万元;二是配套服务好,村里建起育苗场、批发市场、合作社,从买苗到卖菜,不用出村,省心省事;三是生活有品质,村民住上了楼房,通了暖气、有线电视、互联网,还有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卫生室等。

  笔者注意到,这是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总书记说:“这个典型很有说服力。乡村有了富民产业,就能吸引人才,就能留住人、留住年轻人,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这篇稿子,从选题到采写,到定稿,有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对于耿店村,记者长期关注,以前作过报道。曾以《鲁西缘何长出“小寿光”?》为题,在2014年12月7日的大众日报上作过报道,后来在大众日报聊城新闻版上也作过几次报道。

  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发布后,加上耿店村村支书耿遵珠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们就想从耿店这个点上做做文章。但是,往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到村里去座谈了几次,觉得这也可以写,那也可以写,比如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耿遵珠个人的感人故事,都可以写,却难以选择从哪里下手,一时间陷入了停摆状态,十分苦恼。

  我没有放弃,认真研读乡村振兴的相关文件、报道,又数次与耿遵珠沟通,与熟悉耿店村情况的茌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兆雷商议,终于找到耿店村的特点:种大棚菜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

  笔者家在农村,长期在基层采访,对农村比较熟悉,一直密切关注一个现象,就是在农村,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村的青年人多外出打工,到农忙时回来忙两天,或者干脆不回来。而且,农村小伙子找媳妇越来越难,彩礼越来越高,订婚需二三十万元,再加一套楼房一辆车,让男方难以承受。几十年后谁来种地的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

  在中央提出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农村令人担忧的现实情况中,耿店村的新现象就有了典型意义。于是我们确定写“棚二代”,并准备在“新春走基层”栏目发表。

  腊月二十九,我和记者杨秀萍去采访了一次,写出初稿。因为采访对象在忙年,谈得不细致不深入,只采访到两位“棚二代”,当时的写作重点也放在他们忙年的喜悦上了,标题是《田里多了“棚二代”  大棚村里人气旺》。稿子写完,总感觉缺点什么,考虑再三,没有投出,准备再次采访。

  大年初三,我又去采访。钻大棚,到农户家拜年、座谈,力求找到“棚二代”愿意留在农村最打动人心的那个“魂”。

  为啥现在“棚二代”愿意留村?“棚二代”任传华说出了心声:“村里创业环境这么好,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打工?”我们还去村集中供养中心,给那里的老人拜年,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城里人没有多少区别,有暖气、空调、冰箱、直饮水机。77岁的商孝会老人说:“以前担心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村里只剩下我们这些老家伙,真害怕有个意外时没人管。现在不担心了,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于是,我们和耿遵珠一起分析,将“棚二代”愿意留村的原因总结为三个。这三个原因,总书记在讲话中直接采用,说明他对这三个原因是认可的。

  采访完毕,婉拒了耿遵珠在“大棚餐厅”吃风味农家饭的邀请,我回记者站修改稿件。对于标题的修改,我琢磨了好长时间,改为《田里多了“棚二代”  乡村振兴有力量》。“乡村振兴有力量”,朗朗上口,比“大棚村里人气旺”,更切合中央的大政方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见报稿就是用的这个标题。

  大众日报名记者逄春阶曾说:“把稿子投出去之前,就像送女儿出嫁一样——让我再看你一眼。”我将稿件修改到自认为没法再改之后,才投给报社。当天晚上,编辑杨鹏又给我打电话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他的意见,我又做了修改。算起来,这个稿子修改了三四遍。

  一个情结,一个梦想

  我有走基层的情结,喜欢到基层去,到一线去。这个情结,缘自2004年冬天,我孤身一人到贵州大山深处去采访徐本禹的经历。

  我是山东省第一个去大山深处采访徐本禹的记者。徐本禹和我聊了一下午后,以为我第二天就回去,而我却在山里跟着他跑了一周。在偏僻的深山里,一个村里这家离那家都能有10里路,我跟着他去家访,经常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由此也深深感受到他坚守深山的不易和伟大。

  吃的差,住的差,不怕,要命的是,第二天凌晨,我的左下侧小腹开始剧烈疼痛。上厕所、揉、走动,都不见效。天亮后,一口早饭也吃不下。那天我们坐着唯一一班开往县城的公共汽车,去炉山村调查贫困生的情况。车在山路上颠簸,肚子痛得更加厉害,我不住地冒冷汗,几次要吐出来。下车后,采访一阵就得去房子后面呕吐一阵,吐不出东西来,就吐黄水。后来,在一个学校找到止疼药吃下,睡了一会,才缓过劲来。可惜的是,在我睡觉那会儿,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到该学校调研,偶遇徐本禹,交流了10多分钟。

  当天晚上10点多钟,我在乡机关整理采访材料,徐本禹笑眯眯地进来,递给我一个香喷喷的烤地瓜。我还没接过来,左小腹又猛烈痛起来。我赶紧吃两片药躺下,可是不管事,翻来覆去止不住痛,只能隔几分钟在地上蹲一会儿缓一下。我一分钟一分钟地硬熬着,盼望着天亮。想着千里之外刚刚两岁的女儿。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活着离开,回家抱抱女儿。天亮后,我到乡里惟一的一家诊所,打了大剂量的止痛针和消炎针,稍好一些,就坐在电脑前,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敲键盘写稿子。一整天,一口饭也吃不下。直到几天后去贵阳坐飞机回山东时,还是不住地想呕吐,后来也没查出什么病来。

  离开时,徐本禹对我说:“王哥,来了那么多记者采访我,你是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跟我跑山路最多,看得最多的一位。咱山东人踏实,这是我最大的感受。”有了这句话,我觉得这几天吃的苦,值了!

  《徐本禹:感动中国的山东小伙》见报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获得了山东新闻奖一等奖。从那时候起,我就有了一个梦想:采写出一篇影响力超过这篇稿子的新闻作品。

  好新闻在基层,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基层行走,努力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奇妙的是,一到基层,有时候原本滞涩的思路会豁然开朗。这是走基层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自2013年7月份以来,我协助大众日报聊城分社社长对分社进行日常管理,版面策划、稿件统筹等工作占用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而春节期间,是我写稿发稿的好时机。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春节期间走基层,至少有5年,初一的午饭没在家里吃(老家菏泽郓城当地的风俗,最看重初一中午的团圆饭)。好在聊城与郓城交通很方便,火车一个小时就到,白天在聊城采访,晚上坐火车回去,来回15元,如同坐班车,也不影响陪父母过年。父母也理解,说工作更重要。

  2013年以来,每年春节假期期间,我都在大众日报发稿5篇以上,有时还能“每日一稿”或者“一日多稿”。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春节,我发稿8篇,其中头版头条1篇;2015年春节,发稿6篇;2016年春节,发稿8篇;2017年春节,发稿6篇,其中头版头条2篇,分别是《“好日子都在账本上记着哩” 》《“希望喜鹊是来报喜的” 》;2018年春节,发稿7篇。

  《“希望喜鹊是来报喜的” 》一稿,是跟踪采访的结果。东昌府区农业局举办了一次新型农民培训班,我从培训班上了解到,一名叫殷梦飞的年轻农民和他父亲殷洪珠一起流转了200亩地,第一年却赔了9万多元。采访这位农民的稿件见报后,我继续关注这家农民的情况。春节期间到他家走访,和他们深入交流,冒着寒风,到地里看果树苗、看烂白菜,看高高的杨树上的喜鹊。当时,殷洪珠看着高高杨树上的喜鹊说:“希望喜鹊是来报喜的!”稿子的题目就有了。

  我通过这篇稿子给老乡们提了个醒:“规模经营的重点不在多大,在于适度。”稿子次日在头条位置见报。东昌府区农业局的同志通过报道了解到这位农民的情况后,专门组织专家去给他把脉,帮助他走出了困境。

  走基层,在采写新闻的同时,也收获了感动。四年前,我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三年级小学生王如平父亲患脑瘤去世,跟着妈妈和哥哥艰难生活。孩子虽在逆境中成长,但品学兼优,我便通过蒲公英志愿者协会对她进行了资助。每学期结束,小如平都会通过短信发来她的考试成绩,始终稳定在班里前三名。今年春节前,我去看她,离开时,她流着泪送出好远,一个劲儿地说:“叔叔再见,叔叔再见。”让她回家,走了几步,一回头,她还在后面跟着,说“叔叔再见,叔叔再见”。那一刻,我和同去的朋友都哭了。

  3月21日,山石麦尔乐器公司的总经理刘冰找到我,说:“你可能不记得我了。9年前,我大学毕业刚创业时,你报道过我。那篇报道出来后,我成为市政协委员,是当时最年轻的政协委员。我的企业也做大了。相亲,见过100多个女孩,都没成。后来,见到一位我钟意的女孩,对方家长开始不同意,但是,他们看到你写的那篇报道后,改变了态度。你的报道,成就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这些年来,我一直想对你说声‘谢谢’!”

  不断提高自己的眼界、格局

  《田里多了“棚二代” 乡村振兴有力量》记录的农村新现象受到总书记的关注,让我充分感受到党的新闻工作的魅力和职业自豪感。我想,总书记之所以关注这个新闻,一方面是选题重大,另一方面,应该是有来自一线的乡土气息吧。

  所谓“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在田间地头找感觉”,这次经历给我的启发是:作为党报记者,胸中一定要有大格局,要围绕中央的大政方针选题。一个记者如果只盯着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新闻”,基本就“废”了,难以在业务上有所作为。

  长期驻站,眼界难免受限,这就需要加强学习,认真阅读人民日报是必修课。多年来,我坚持每天阅读人民日报,如果工作忙,不能逐版逐篇细读,就到周末时沉下心来,仔细研读一周来的人民日报,受益颇多。

  记得人民日报微博上有句话:“你总说梦想遥不可及,可你却总是在刷手机。”我的一个体会是,作为党报记者,平时要少在手机上进行碎片化阅读,否则不利于学习能力、工作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每天认真阅读人民日报等中央党报党刊,这是对党报记者的起码要求。我现在依然坚持对重要文章做剪报或摘抄,这是笨功夫,但是最有效果,坚持下来,耳濡目染,对党的大政方针就会有较好的把握。特别是理论版的文章,要反复阅读,特别锻炼人的思维能力。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习总书记对“棚二代”新闻的关注,是对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我将牢记新闻职责,继续坚持深入基层抓活鱼,写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闻作品。

  (作者为大众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4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