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新闻思辨 > 正文

主流媒体环境报道的议题格局及其变迁

2020-12-08 17:16:44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上   作者:张乐 黄河

摘要:——基于1949-2019年《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

  环境新闻在建构环境问题、形塑环境议程、促进环境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作为我国环境新闻的主要生产与传播主体,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在环境新闻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着国家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与价值导向,影响着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及行为,事关环境保护工作全局。基于这一视角,研究主流媒体环境新闻报道的演变与特点,对把握、理解、预判我国环境保护与环境传播的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发展道路可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本文选取1949年至2019年共70年间《人民日报》的环境报道并对之进行全样本分析。之所以选择《人民日报》,一方面是因为《人民日报》创刊于1948年,其报道可以完整覆盖1949-2019年这一研究时间跨度,其自身也是最早开始进行环境报道的主流媒体之一,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主流媒体环境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设计;另一方面,《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其环境报道在较大程度上可代表党和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主张及导向,在主流媒体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在样本选择上,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0),对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报道进行检索,检索主题关键词为“环境保护”“环保”“污染”“节能减排”“低碳”“生态”,筛选排除不相关文章后共得到自1949年12月24日第3版的《东海专区重视群众卫生工作 一年抢治病人三万余 改进农家环境卫生大批改造巫婆》到2019年9月23日第4版的《共同描绘美丽山河》共7166篇有效报道样本。

  在类目构建方面,本文关注的核心变量包括“议题类型”“文章类型”“消息来源”“报道倾向性”与“关涉主体”。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对部分样本的预编码,将各变量分析维度确定如下。

  1.议题类型。本文将环境议题划分为常规议题与突发事件议题两类。常规议题是指在环境报道中经常关涉的日常议题,一般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和性质上的紧急性。突发事件议题是指针对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的议题。在此一级议题下,本文依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对重点环境议题的分类,进一步设定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核与辐射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处理处置”“化学品环境污染防控”“环境政策法规”“自然生态保护与监管”“环境宣传教育”“节能减排”“全球环境发展与国际合作”“公众参与”和“其他”等十四个细分议题,作为常规和突发事件议题之下的子议题。

  2.文章类型。基于新闻体裁一般划分标准,本文将文章类型区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科普和研究类文章及其他六类。

  3.消息来源。消息来源即新闻报道涉及的背景、事实及观点从何而来,由谁提供。本研究将《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消息来源分为以下十类:(1)中央政府部门;(2)环境主管部门;(3)地方政府部门;(4)环保组织;(5)媒体(自采自评);(6)企业;(7)公共意见领袖;(8)普通公众;(9)外国政府/组织/个人;(10)其他。

  4.关涉主体。关涉主体,是指环境报道中向受众表达新闻事实的行为主体。环境报道所指涉的主体一般包括:(1)政府;(2)企业;(3)环保组织;(4)环保人物;(5)公众;(6)国际主体。在编码过程中,如一篇报道中涉及的主体有多个,则选择占据核心地位的主体,上限为每篇三类。

  5.报道倾向性。报道的倾向性,可理解为报道调性,本研究将报道的倾向性分为三类:积极报道,指环境报道中表现出了积极、肯定、支持等正面态度,其价值导向较为积极乐观;消极报道,指环境报道中表现出了消极、批评等负面态度,往往带有冲突色彩,价值导向偏向悲观;中性报道,即此类报道中无明显正负面的态度体现,或无法判断其报道倾向性。

  数据分析与环境报道的整体特征

  1.常规议题偏好监管治理,突发事件议题侧重污染防治。在7166篇报道中,常规议题报道为6952篇(占97.0%),突发事件议题报道为214篇(占3.0%)。在两类议题内部,前者侧重“自然生态保护与监管”“节能减排”和“环境政策法规”三类议题(分别占41.8%、12.9%与8.9%,合计近65%);在突发事件议题中,污染防治议题(占79.3%)、自然生态保护与监管(占13.1%)两类议题较为突出。其中,水污染防治不仅在污染防治议题中占据72.2%的高比例,在突发事件议题中的占比也达到近五成(48.6%)。

  2.报道类型多元共存,传达消息为首要目标。通过对《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类型的统计,可以发现70年间使用频率最高的报道体裁为消息(3125篇,43.6%),其次为通讯(1786篇,24.9%)与评论(749篇,10.5%),使用频率较低的是深度报道(685篇,9.6%)和科普及研究类文章(419篇,5.8%)。这说明《人民日报》环境报道在功能上主要定位于及时传达具有时效性的环保政策和环保管理的具体措施与行动。

  3.媒体主导消息来源,超三分之二的报道涉及政府部门。在各类消息来源中,媒体自采自评占《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比例最高(共计3836篇,占53.5%),其次是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部门、环境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为2408篇(33.6%)。与此相比,环保组织(1.3%)、企业(1.4%)、公众(1.8%)等其他信源出现的频率则较低。

  在报道所关涉的主体上,政府部门是《人民日报》环境报道涉及最多的对象,占72.2%。其次为企业,共有1241篇(占17.3%)报道涉及。环保组织、环保人物、公众是报道数量最少的三类主体,数量仅为为237篇(占3.3%)、514篇(占7.2%)与705篇(占9.8%)。

  4.报道调性以正面为主,彰显党报宣传职能。7166篇报道中超六成报道呈现出了明显的价值倾向。其中,51.4%的报道对环保政策、措施及其成绩等持正面、积极态度,负面报道占11.7%。具体来看,常规议题报道中,积极报道的比例为52.2%,消极报道为11.0%,中性报道占36.8%。在环境突发事件议题报道方面,负面报道的比例超过了正面报道,两者分别为33.0%与24.4%,中性报道的比例为42.6%。可见,《人民日报》的环境报道在总体上以积极报道为主,彰显出自身作为党报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等职能。

  70年间《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历史演进

  1.常规议题报道方面:政府议程影响报道议程,议题多样性有所下降。站在70年的历史跨度上,《人民日报》在环境常规议题的报道中,以1980年为节点可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其一为1949-1979年,这一时期《人民日报》虽然对环境议题有所报道,但报道规模较小,且不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报道数量平均每年不足6篇,最多的一年也仅有34篇(为1972年,其中82%为对我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的报道),而在诸如1954、1955、1964等一些年份则没有环境报道出现;除此之外,在报道涉及的环境议题方面,这一时期也不甚全面,各年份均未能出现前述分析框架提及的所有子议题,其中涉及议题最为多元的年份也仅包含前文议题类型部分所提到的七类议题中的五类(为1973、1978与1979三个年份)。

  1980年《人民日报》环境报道首次超过50篇(为76篇),亦是第一个完全覆盖上述七类议题的关键年份。发生这种变化,最直接的因素应是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得到了国家的特殊重视:1979年9月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随后,中国环境保护开启了法制化、制度化与行政力量建设进程。受此影响,《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数量也在此后持续稳步增长,到2007年一度达到最多的539篇,同时在议题结构方面也逐步完善与成熟。

图1:1980-2019年常规环境报道的子议题分布

  综观1980-2019年《人民日报》环境报道的演变,可发现如下趋势与特点(见图1)。第一,污染防治议题呈现出由强转弱的态势,其比例从1980年的54%降至2019年的4%。第二,自然生态保护与监管议题在整体报道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13.7%升至2019年的53.3%,成为最为显著的环境保护议题。第三,在特定时期部分环境议题会得到重点呈现,如2007-2012年前后报道数量快速增长的“节能减排”议题、1990-1995年间迎来相对高峰的“全球环境发展与国际合作”议题等。而其原因多与当时国内外环境政策议程有所关联,如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以《能源发展“十一五”计划》《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为代表的政策文件及对“节能减排”基本国策地位的强调,增强了节能减排议题的显著性;又如上世纪90年代初“全球环境发展与国际合作”议题的报道也聚焦于当时的全球热点话题“可持续发展”与“21世纪议程”。除了上述几类议题,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等议题在整体报道结构中的比重较低,且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这种趋势实际上在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全球环境发展与国际合作等议题上亦有体现。从这一角度看,《人民日报》环境报道在议题结构上呈现出多样性降低、集中程度增强的特点。

  2.突发事件议题报道方面:报道数量保持稳定,水污染议题长期为重。相对常规议题报道复杂的演变态势,突发环境事件议题报道的结构和特征在70年间保持了相对稳定。在报道规模上,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道占全部报道的比例总体维持在1%-10%之间,且多数年份处于低位,仅在个别年度因发生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而明显增长,如2005年底发生了松花江水污染和珠江北江镉污染事件之后,2005年与2006年初突发环境事件报道数量大幅提高;2011年发生的日本3·11地震、云南曲靖铬渣污染、南方多起血铅中毒事件等,也推高了当年的突发环境事件报道数量。在议题构成方面,突发的水污染议题一直在各类污染议题中占比最高,其次为大气污染议题,反映出《人民日报》在选择突发环境事件议题进行报道时具有一定偏向。

  3.报道类型方面:前期体裁相对丰富,近期由述转评。从报道类型看,1949-2019年间,《人民日报》环境报道呈现出三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8年,环境报道体裁多为消息和通讯两种,其他类型的报道还未形成常态,出现频次不稳定且远低于前者。第二阶段为1979-2007年,在《环境保护法》颁布、环境保护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后,这一时期的环境报道在数量和体裁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与丰富,其中尽管消息和通讯仍占较大比重,但包括深度报道、评论、科普及研究类文章等多种类型的环境报道开始常态化、规律性地出现,呈现出媒体对环境议题逐步加深的关注与探讨,也反映了我国环境报道逐步走向体系化与成熟化。第三阶段则是从2008年至今,2008年消息与通讯体裁在全年报道中的比例下降至60%以下,并且这一低比重在此后年份中不断被突破;同时,评论、科普及研究类文章的比例不断增加;特别是在2016年之后,后者成为环境报道中的主导体裁。这一趋势表明,《人民日报》的环境报道正在从以往的注重报道事实类信息,转向对意见价值类信息的输出与传播。

  4.报道来源方面:媒体与政府维持主导,其他信源松散分布。70年间,媒体自采一直是《人民日报》环境议题最为主要的报道来源,其次则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新闻。相较于此,来自其他信源的报道在70年环境报道中的呈现则相对松散:作为环境报道主要对象之一,企业自身却并非环境报道的常规信源,出现频率落点较为分散;以普通公众作为信源的报道在2000年前出现得较为密集,但在此之后愈发稀疏,2012年后则基本“销声匿迹”;形成对照的是,以公共意见领袖为信源的环境报道在近十年呈现出愈加密集的趋势,这种变化应该是受到2008年后评论、科普与研究类文章数量逐步增多的影响。

  5.报道对象方面:“政府”地位不断强化,非“政府”主体比例压缩。如前文所述,政府是《人民日报》环境报道中出现最多的主体,超三分之二的报道涉及政府部门。而从过去7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政府作为环境报道客体的地位及其报道比重呈现出不断被强化与提升的趋势。按百分比计算,上世纪80年代,以“政府”为报道对象的环境报道所占比重一直处于各年度报道总量的40%上下,这一比例在90年代上升至50%,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提高到60%左右,而在2015年之后,涉及“政府”的报道数量三度超过了当年报道总量的80%(分别为2015、2017、2019三年),成为《人民日报》环境报道中的绝对优势主体。不仅如此,在这些涉及“政府”的报道中,57%为积极报道,消极报道的比例(8.4%)仅高于环境组织(6.8%),是所有报道对象中调性最为正面、积极的主体。

  “政府”主体在环境报道比例中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主体的呈现空间。1980-1989年,包括环保组织、环保人物、公众、外国政府/组织/个人在内的四类非“政府”主体在整体报道中占据的平均比重为58.4%,这一数字在1990-1999年间下降至51.6%,2000-2009年为36.3%,而在2010-2019年降低到29.6%。这种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人民日报》环境报道主体的多元程度日趋减弱,而这种报道方式能否反映现阶段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实践进程值得商榷。

  结  语

  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伴随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萌芽、起步与蓬勃发展,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环境新闻报道经历了从缺乏稳定到常态化与机制化,议题结构与报道形式从相对的松散、单一走向体系化与精细化,环境新闻作为一个报道领域日渐成熟。但在此过程中,一些近期出现的新趋势值得关注与思考,如环境报道向单一议题高度集中、非媒体与非政府信源作用弱化、关注主体逐步向“政府”自身聚焦、报道类型转向意见输出等,不仅可能会对环境报道的多样性与多元化造成影响,其自身也有陷入报道模式固化的风险。而这对于主流媒体环境报道积极融入多元信息生态,有效引导环境信息传播,扩大自身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而言,亦可能形成阻碍。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环境公共议题的多元话语建构与互动研究”(批准号:17BXW055)成果】

  (张乐: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黄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1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