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新媒体 > 正文

用数字说话:大数据时代的精确新闻

2017-01-03 14:46:1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下   作者:米华

摘要:  精确新闻学,是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的一种新闻报道。在西方,精确新闻学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73年菲利普·梅耶的《精确

  精确新闻学,是“运用数学语言来报道、分析新闻事件的一种新闻报道”。在西方,精确新闻学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1973年菲利普·梅耶的《精确新闻学——一种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出版,标志着精确新闻学的定型。它在中国的发展,是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新闻改革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栏目、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栏目等。

  为了加深对精确新闻学的理解,笔者有针对性地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中国青年报》和《北京青年报》“精确新闻”相关栏目的报道。1996年1月3日,《北京青年报》将《1995年,北京人你过得还好吗?》的公众调查以“精确新闻”栏目的名称,刊登在“公众调查”的专版上,这是国内报纸中最早明确使用“精确新闻”一词的报纸。其编辑人语为:“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社会。”《中国青年报》于1993年成立了旨在“明确了解读者需求”的社会调查中心,开始尝试“精确新闻”的报道模式。该社会调查中心成立时的一则宣言写道:通过“开展广泛的读者调查、舆论调查、青年调查、市场调查,进行科学的而不是随意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真正有说服力的而不是牵强穿凿的、客观的而不是赞美诗式的调研和分析”。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带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广泛的影响。“从行动主体来看,大数据新闻涉及政府、商业、媒体等机构,媒体是大数据新闻的主要参与者,约占55%。”①大数据给精确新闻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对《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精确新闻报道方面各自鲜明的特色有了初步了解,进而归纳出大数据对精确新闻报道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大数据改变了传统精确新闻的生产模式,使其数据的获取方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在报道题材的选择上,因为精确新闻要利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来采集、加工和报道事实,需要进行社会调查,这种操作层面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精确新闻以时效性要求不高的非突发性事实或非单一概括事实为报道对象。例如:《中国青年报》2008年的报道《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民意2008》,《北京青年报》有一篇题为《北京人的期望是什么?》的报道。上述这些报道,都没有特别强的时效性,但这些选题很多都是与读者联系密切的,或者说是读者比较关注的。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精确新闻数据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就意味着:精确新闻的报道对象正在慢慢突破这一既有的限定。以《人民日报》的“中国人亲子旅游的热度调查”为例,这次精确新闻的调查活动,与传统精确新闻的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方式相比,鲜明地体现出依托大数据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人民日报》结合去哪儿网,通过对旅游平台的基础数据的抓取和分析,获得更丰富、翔实的数据和资料。

  大数据时代对记者的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纵观国内新闻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更多地倾向于把新闻教育划分到文科的大范畴下,重视新闻的文字功底,弱化运用调查、实验、数据分析等社会学的系统科学方法,量化、分析新闻的能力培养,简言之,新闻的“动之以情”的能力强些,“晓之以理”的能力弱些。而精确新闻是以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来获取数据信息,用数据说话的,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记者或新闻传播者,既要有基本的新闻学的深厚功底,又要有相应的理科知识储备。新闻专业知识与IT专业技能结合,才能形成大数据处理的强大团队。比如2014年《中国青年报》的《数字解读职场女性》中,记者用严谨的数字来说明问题:“77.11%升职时处于绝对劣势;40.89%沟通能力是最大优势;1.25%的人30岁后辞职回家。”通过数字,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报道对象——职场女性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北京青年报》2010年《见义勇为也该付酬》的报道中这样写道:全票通过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被访问的所有人都认为有必要推出保护“见义勇为”的法规;七成以上的人认为应该设立全国性法规:从调查结果看,所有接受访问的人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保护“见义勇为”的法规,并且,73%的人认为应该把这项法规纳入全国性的法律制度中。68%的人认为应为在见义勇为中受伤、致残的人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在内容上,以精确的数据来反映新闻事实,也正是精确新闻的特点之一。上述报道中,不仅呈现调查的结果,而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述,这也正是精确新闻的一个特点。

  大数据要求精确新闻报道打破思维模式的束缚,选题要出新意,告别传统静态图表的模式,内容展现要生动形象。例如《中国青年报》2015年的精确性深度报道《外来农民在北京》中,记者不仅用数字说明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忧虑,他们的希望,还用饱含深情的笔写道:“北京的春天,早上4点钟,天还没亮,32岁的清洁工钟万枝,便骑着自行车直奔清洁大队”。通过这种描述,记者拉近了新闻和读者的距离。后面的段落中,记者还写道:“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对于社会并没有什么敌意……在他们看来,主要能在北京继续待下去,他们就有希望。”通过新颖的选题,深入受众的生活甚至内心,从而体现精确新闻报道关怀人的终极目的。

  由此可见,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谁能向公众提供全面的社会信息,并能够作出准确的理性判断,谁就将获胜。我们能找到国内外非常多的精彩的例子,但同时也出现不少需引以为戒的问题。近年来,一些有争议的精确新闻报道引发了社会与民众质疑、不满的情绪。这从根本上有悖于精确新闻科学、客观的本质,极大损伤了媒体的公信力。例如:2014年中央电视台和百度合作推出的新闻报道中,主持人通过找到的大数据得出分析:“春节期间,搜索相亲的人中,78%是男性,这中间,20~39岁的人数占79%。因此该节目得出结论,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可能正在路上,心里盘算着怎么躲过父母安排的相亲呢。”事实上,在利用数据进行数据还原时,记者如果先入为主,带有既定的预设去利用数据,而不是按照科学的逻辑从数据推理出结论,那新闻客观性会受到受众的质疑。

  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几点之外,基于大数据的精确新闻还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诸如:基于数据库基础的精确新闻互动模式的推广,立足于大数据的具备个性化特色的精确新闻作品的制作等,都是大数据给精确新闻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大”数据并不意味着大、全、准,正因为其大、全的特点,反倒是增加了其“准”与“不准”的甄别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数据是否等于精确数据”这个命题,我们需要在慎重思考后再回答。

  今天,报纸正在积极地深化对现实世界的介入程度,努力提升自身的理性品格,而精确新闻报道必将成为报纸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武器。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虽然为精确新闻报道带来了更为丰富、规模更加庞大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或数据库彼此之间是缺乏紧密关联的,或者说是零散化、碎片化、平面化的。同时,大数据并不意味着“全数据”或者“准数据”,这就增加了精确新闻数据处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正如《原始数据只是一种修辞》一书的作者丽莎·吉特曼所说:“数据从来都不可能是原始存在的,因为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依照一个人的倾向和价值观念被构建出来的。我们最初定下的采集数据的办法已经决定了数据将以何种面貌呈现出来。数据分析的结果看似公正客观,其实价值选择贯穿了构建到解读的全过程。”②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精确新闻对技术和人才的依赖更加明显。

  注释:

  ①喻国明 王斌 李彪 杨雅:《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范式》,《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

  ②徐端:《大数据战略》,新世纪出版社,2014年版,第59页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2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