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新媒体新闻故事
2018-04-10 15:14:51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中 作者:曹茶香
摘要: 新闻需要理性和严谨,故事读来形象又感性,用讲故事的方式叙写新闻,将理性和感性融合,衍生出一种特殊的新闻类别——新闻故事。获普利
新闻需要理性和严谨,故事读来形象又感性,用讲故事的方式叙写新闻,将理性和感性融合,衍生出一种特殊的新闻类别——新闻故事。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将这种新闻的写作概述为“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显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新闻故事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情理交融,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片断,揭示人性的闪光点,激活人类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①新媒体新闻故事是指在新媒体平台运用新媒体手段传播的新闻故事。
新闻故事本身的价值不容被忽视。故事化表达方式赋予新闻故事天然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寓意,寓理于事,寓教于事,寓德于事,新闻故事应该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扬“中国好声音”的一支轻骑。新时代呼唤新闻故事。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要肩负记录历史、讲述时代故事、展现新时代社会生活的使命。
新媒体新闻故事的特点
1.新媒体新闻故事主题开放多元。弘扬主流价值立场鲜明,负面警示性故事也不避讳,奇趣故事受到新媒体用户欢迎。笔者选取人民日报APP上有具体人物、故事情节、真实时空环境、符合富兰克林定义的新闻故事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4月28日至30日三天里该平台共推送新闻故事报道32篇(条),其中奋斗励志、帮扶亲善、正义诚信等充满正能量主题的新闻故事报道有21篇,占绝对多数;轻松又充满趣味性、奇异性的故事报道有7篇;涉及凶杀、拐骗、性侵、出轨、暴力等带有负面警示意味的故事报道有4篇。
2.新媒体新闻故事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多形式融合讲故事是趋势。新媒体有纯文字故事,图文并茂故事、组图或动画故事、视音频故事、文图视音频多形式融合故事等。人民日报APP上的32篇新闻故事中,“简要文字+图片+视频”融合报道的新闻故事为23篇,占72%。多种形式融合讲故事契合了新媒体用户快速轻简的阅读取向。
3.用户反馈对新媒体新闻故事报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新媒体用户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线上互动方式表达对新闻故事选题和呈现形式的偏好和感想。用户点赞量、评论数、转发量越高,表明新闻故事话题性越强,传播效果越好。用户的反馈快速直观衡量新闻故事报道效果,为后续新闻故事选题及呈现形式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参考。
讲好新媒体新闻故事的建议
1.强化一线采写力量,提升新媒体新闻故事报道比重。新闻故事是时代转型背景下的大众生活与精神面貌的鲜活反映,能起到“小故事大命运,小视角大格局”的传播效果,是一种用户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但从人民日报APP的数据来看,新闻故事类报道比例不高。这与新媒体时代尤其自媒体时代编辑多于记者、新闻不够用的媒体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曾撰文论述自媒体时代“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问题,可谓对当下自媒体传播现状的有力针砭。②新闻故事,首先要具备新闻真实性,要挖掘事实细节,这必须建立在充分深入的采访调查基础上。要提升新闻故事报道比重,首先要有充足的新闻故事来源,归根到底要有充足的新闻采写力量。就目前形势来看,培养和壮大一线新闻采写队伍要寄望于有新闻采访资质的主流和大型媒体机构,规模小、资质受限的自媒体难以承担这样的使命。
2.凸显用户意识,从新媒体用户角度来确定新闻故事的选题和呈现形式。用户与大众视角,就是要讲述老百姓关心的、与他们的生活和追求息息相关的真实故事。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中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其中“有温度”就是要俯下身亲近普通民众,体察民众欢喜哀愁,就是用普通大众的视角去挖掘身边人的故事并且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钰教授认为:“从国际传播经验看,来自普通民众的声音与命运也是最能被关注、最能打动人心的报道内容。”③
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社会阶层剧烈流变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精神文化等领域都有了重大变革。从人民日报APP新闻故事的传播效果来看,用户对反映民众生活现状、精神文化追求、社会管理矛盾的新闻故事关注度高。新媒体就应该大力挖掘和报道这些领域的新闻故事。
3.坚定图文视音频多形式融合讲故事的方向。图片与视频让新闻故事可视化,可以直观呈现新闻故事的场景和细节,增强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鲜活性;文字叙述可以揭示人物关系、理顺故事逻辑、凸显并升华主题,将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融合讲述新闻故事,可以充分展现新闻故事的魅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此外,图文视音频等多元素融合也符合新媒体报道的发展大趋势。
新媒体新闻故事融合报道是其自身特性与媒体发展的共同需求,是新闻故事报道发展到较高水平的表现。但要实现这种丰富的报道形式并不容易,需要在事实采访、素材搜集、视音技术、整合编辑等环节投入大量精力,往往需要团队协作完成。
4.新媒体新闻故事写作要在传承中创新。用文字表述新闻故事是新闻故事最本原的样式,在新媒体时代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本具有揭示叙述逻辑、延展故事背景、强化内涵释意、点明深化故事主题等功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新闻故事报道,文本写作都不可忽视。新媒体时代文字新闻故事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必须在风格和形式上大胆革新。
首先,新闻故事标题既要有亮色吸引力,也要有感染力。遵循新媒体用户阅读习惯,新媒体新闻故事需要有亮点的标题,即把这个故事最重要、最特别、最打动人的信息体现在标题中。
其次,新闻故事开头要讲究技法,要快速吸引人。好的新闻故事开头,是吸引用户读下去的重要因素。与新闻通讯不一样,新闻故事只需要选用一个侧面或一个矛盾点来写人记事,以小见大,从小入深。因此,新闻故事开题不需要导语或引语,直接叙述事件或人,节奏明快,扣人心弦。
传统新闻故事写作,采用倒叙或设置悬念开头比较常见,但并非适合每则故事。选择事件的一个特别的点,营造一种特别的意境或氛围,是新闻故事写作开头可借鉴的做法,这个点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场景等。
再次,用描写的表达手法呈现形象质感的细节。形象质感的细节是新闻故事的精髓。新闻故事与新闻消息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新闻故事有形象感强的细节呈现,包括活动场面、人物外形、人物语言等真实且形象的描写。
最后,使用新媒体用户的语言来讲故事。新闻故事讲述的本来就是普通百姓的故事,自然要用百姓常用的、能懂的语言来讲述。使用百姓的语言讲故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多用通俗、形象化的语言,少用行话术语、成语或文言文表述;多用原汁原味的现场语言或有个性的人物语言,甚至是方言来表述。④
结 语
新闻故事的魅力不会因媒介形式的变化而消失。讲好新媒体新闻故事,要丰富新闻故事来源,选择用户关心的题材,运用新媒体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此外,新媒体新闻故事报道还必须守住不失实、体现人文关怀、好看但不能丢失媒体责任等基本底线。
注释:
①刘寒娥:《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人文意识》,《新闻实践》,2005年第12期
②曹林:《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 事实不够用》, http://news.sina.com.cn/o/2016-04-21/doc-ifxrprek2841558.shtml,2016年4月21日
③胡钰:《把握讲故事的规律》,《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2期
④康化夷:《传媒商业化下的新闻平民方式》,《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作者单位: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