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新媒体 > 正文

抖音内容生产机制及弊端

2018-11-21 18:16:1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9月中   作者:杨琼 施威

摘要:  抖音的崛起造就了狂欢式的视觉技术革命,但在其时尚创新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层次的伦理问题,剥开资本、市场、用户等外层要素后,内容生产

  抖音的崛起造就了“狂欢式”的视觉技术革命,但在其时尚创新的外表下隐藏着深层次的伦理问题,剥开资本、市场、用户等外层要素后,内容生产所暴露的诸多弊端令人警醒。因此,从技术角度探讨抖音的内容生产机制及其弊端,有利于促进短视频平台完善自我,从“旁门”进入“正统”。

  抖音内容生产机制及其特征

  1.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情感集聚机制。根据互动仪式链理论,网络互动仪式包含四个基本要素:身体在场、对外设限的圈内关注、共同的关注焦点和情感体验。抖音在音乐短视频领域成功践行了这一理论,构建了独特的题材挖掘与传播机制。通过场景直播营造“身体在场”情景。构建这一机制绝不止于获得受众,其实质是“基于日常生活以空间面向为主导的多元实践”,旨在让用户集结成相对稳固的虚拟社群。借助于UGC素人创作制造持续的关注焦点。一方面,抖音强调低门槛和草根化,内容以生活记录、才艺展示、个人创意等为主;另一方面,抖音不但响应了受众的碎片化、娱乐化需求,还通过点赞、评论、关注等规则满足他们对塑造个性形象、构建人际关系、管理个人情绪等特定需求。利用互动仪式引发群体性情绪共鸣。虚拟社群成员通过领袖塑造、暗示、分享等行为建构价值共享仪式,使群体空间始终保持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在互动中产生高情感能量。

  2.基于“议程设置”的题材挖掘和内容生产机制。与美拍、快手等平台采取的用户自由创造方式不同,抖音激活了个体的经验、知识、技能等“沉睡资本”,利用“议程设置”来引导、暗示和诱发用户的内容生产行为。一方面,抖音通过视频分类、话题引领、热点排行等方式进行题材挖掘,这种“议程设置”不仅使内容划分和题材管理更加精准有序,而且实现了对用户创造力的高度集聚,从而维系了内容生产的继承性、发展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抖音全力推动内容生产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实现了从UGC向PUGC的转变。这种“专业用户生成内容”是一种兼具用户和专业属性的复合式生产模式,有利于实现作品创作的规模化、多元化和高黏性,进而形成良好的流量效应。

  3.基于大数据算法的内容分配机制。在移动媒介环境下,受众需求已从同质化而转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凝聚性。因此,抖音一方面构建了精确化内容分配体系,利用大数据来判断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审美情趣,既充分满足用户对垂直细分内容的需求,也能够增加抖音在潜在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而用户囿于自身的认知局限,会逐渐形成对平台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赖性,甚至过度沉迷于算法推送构筑的“假象”之中。另一方面,抖音以聚合化社区吸引受众主动性参与,通过内部互动和外部勾连构建了内外联动的多维立体互动圈。其中,内部互动旨在维系社群内的关系存续、创造性和活跃度,而外部互动注重与外部社交媒介的信息共享,以实现大范围、高强度的交互传播。

  抖音内容生产机制的弊端及影响

  在商业逻辑及其话语体系之下,抖音内容生产不可避免地存在泛娱乐化、无厘头、非理性等特征。这些倾向固然代表着新兴的话语形式,反映出网络亚文化的反叛性及其对传统话语的消解,但本质上是一种“表面热闹、富有吸引力但缺乏深度”的文化形态,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具体而言,抖音存在定位失衡、文化失位、价值失范等弊端:一是泛娱乐化。抖音鲜明的即时性、快餐化、重娱乐等特性,迎合了受众“只看热闹不思考”的心理需求。但“泛娱乐化”无疑会消磨人的思考能力,导致受众低智化和社会公德丧失。二是消费主义导向。作为商业化媒介,抖音必然会渗入大量“功利”“空洞”和“速朽”元素,能够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或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无法成为支撑主流价值的力量。三是内容监管不力。在“以流量定胜负”的竞争氛围下,部分用户通过打“擦边球”违规提供庸俗、低俗、媚俗类作品,造假售假、危害公共安全等失德行为也不断出现。

  批评者认为,抖音诉诸娱乐、炫耀、攀比乃至色情等人类最底层本能,这种“全民狂欢”将公众智力“向下拉平”,“似乎忘记了我们生活的本质”。从传播角度看,抖音所产生的低俗、偏见、谣言等内容严重挤占了正面信息的生存空间;同时,短视频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且易产生集体情绪共鸣,有碍于社会稳定。从文化角度看,抖音面临表层化、感性化和泛娱乐化危机。一是碎片化、浅表式观看模式导致受众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弱化,不利于理性和严肃思考;二是模仿、拼贴、包装、戏说等技法必然弱化作品的艺术性和导向性,导致低层次、无意义的表达日益泛滥。从伦理角度看,抖音互动中大量不明确、浅表且任性的情绪表达侵蚀了传统社交伦理,使人类情感交流方式及其意义发生了转向和变异。此外,人人参与再造的“狂欢式文化”不但产生不了优秀作品,还在潜移默化中生成一种隐形力量,对传统文化、伦理精神、文化身份等形成了强有力的渗透与冲击。

  完善抖音内容生产机制的策略

  进入移动传播时代,媒介就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新技术不但构建了一系列个性化、精准性的传播场景,而且“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和知觉,并构建出新的实践和生活方式”。根据维尔比“道德物化”理论,主宰社交方式的媒介必然会影响受众的伦理抉择和道德判断。

  首先,实现定位转换、思维升级和航向校正,构建优秀作品创作机制。一是要摒弃“低俗”“噱头”“有趣”等模式,加快从用户思维到技术、产品、价值思维的全面升级;二是强化健康“网感”,通过与专业MCN机构合作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实现从有意思向有意义、从唯娱乐向价值弘扬的跨越;三是要消除“信息茧房”效应,通过构建高效、友好的数据分析模型以及信息筛选、推送系统,以优质化、精品化内容引领受众的审美情趣、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

  其次,健全法律治理体系,强化平台公益性质。鉴于抖音的“外部性”效应,一是要将抖音纳入伦理和道德评判范畴,使公共理念融入技术体系;二是要从法律层面明确公共利益保护的底线,围绕过度娱乐、内容低俗、价值导向偏差等弊端制定一系列规范;三是要建立高效、透明而理性的预警和追责机制,有效引导平台和用户强化自律精神,并通过强制性“倒逼”措施促进运营规范化。

  再次,加快内容监管技术升级,实现管理逻辑转变。随着“文字时代”向“影像时代”转变,短视频生产和传播速率实现了指数级增长,要求监管部门做好“事前防范”。一是要实施全方位和全流程监管,避免违规信息的大面积传播;二是突破传统理念束缚,实现从“电视/视频节目”管理到“短视频信息流”管理的逻辑转变;三是加强媒介素养和专业技能教育,提升受众在复杂信息环境中的判断力。

  结  语

  任何媒介发展都离不开内部创造力的延续和推动,缺乏内容承载、价值引导和人文关怀的媒介形态,遑论革命性意义和发展前景?对于抖音而言,只有不断完善内容生产机制,以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己任,才能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在这一议题上,媒介伦理和行业规范无疑是保障其良性发展的“灯塔”和“纠偏器”。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9月中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