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首页>新媒体 > 正文

诗词类客户端的发展瓶颈及优化策略

2019-03-06 19:37:21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中   作者:卜凡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等综艺文化类节目的热播,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诞生了许

  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等综艺文化类节目的热播,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诗词类客户端,对诗歌的生产和传播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诗词类客户端还存在着趋同化严重、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发展动力不足等瓶颈问题。

  诗词类客户端的发展瓶颈

  1.诗词类客户端的类型趋同化。随着我国“诗词热”的快速升温以及庞大的用户基数,诸如“飞地”“每日一诗”“为你读诗” “最美诗词”等诗词类客户端纷纷出现,给我国手机应用市场带来一缕清风。但是诗词类客户端存在严重的类型趋同化特征,即教育型诗词应用占有较大市场份额,且风格定位大同小异,而针对细分市场的诗词类客户端则比较稀缺。

  “飞地”是一款细分化定位的社区型客户端,其中除了有中外当代最先锋的诗歌内容以外,还有美文、民谣和艺术家的音频、视频等内容。此外,应用内还有与诗歌有关的付费课程供用户购买,其月活跃用户已达数万人之多,这个成绩对于一个垂直类客户端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未来诗词类客户端的发展将主要围绕细分市场来进行,虽然教育型应用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只有抓住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才能充分刺激市场,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2.诗词类客户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虽然诗词类客户端的出现大力推动了诗词的生产和传播,但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也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第一,许多诗词类客户端的走红并不是依靠优质的内容质量,而是以热点炒作、明星效应为卖点,进而达到商业目的。

  第二,目前诗词类客户端在内容上还存在厚古薄今、中多外少的情况。从时间跨度层面来看,许多应用在选材方面比较注重古代的优秀诗词,而忽略了近现代的优秀作品;从内容地域划分来看,目前的诗词类客户端对中国诗歌比较重视,对外国的一些优秀作品则较少涉猎。

  第三,许多诗词类客户端内容存在矫揉造作、悲春伤秋的问题,几乎看不到弘扬正能量、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时代旋律的作品。

  这些缺陷不仅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由于这些应用的受众大部分是学生群体,长期受这些负能量内容影响,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3.诗词类客户端发展动力不足。目前流量变现和知识付费是移动应用最主要的两种盈利方式。从流量层面来看,诗词类客户端的用户流量无法与社交类、影音类、新闻类应用相比,变现能力相对较弱;从知识付费层面来看,长期以来受众习惯了免费获取知识的方式,付费让许多受众放弃了对该应用的使用,这也是诗词类客户端所要面对的问题。变现能力制约着诗词类客户端的发展,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诗词类客户端就无法建立起完整的生态链,更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动力。

  诗词类客户端的优化策略

  1.不忘文学初心,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诗词类客户端不仅拓宽了诗歌文化的传播面,而且颠覆了诗歌传统的生产和传播模式。因此,客户端的运营主体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抛弃以低俗炒作为主的运营方式,通过优良的诗歌内容凸显诗歌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将诗歌的“价值”作为重点加以宣传;其次,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可以通过应用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创作空间,但是如果向公众传播,诗歌就必须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以及时代的主旋律,这是每位诗歌作者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受诗词类客户端的影响,诗歌的传播模式和渠道逐渐多元化,客户端运营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决定着诗歌的传播效果。所以,客户端运营主体还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为受众提供优质的诗歌作品,在向受众输送娱乐信息的同时,还要向受众传递正能量的、符合主流文化的知识,使诗歌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感受到诗歌的新活力、新面貌。

  2.以精良求精进,坚持打造优质内容。只有创造出符合社会精神和时代潮流的作品,才能为我国诗歌的繁盛提供助力。如果运营者利欲熏心,利用粗制滥造的产品来滥竽充数,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而且对我国诗歌产业的发展也是一种伤害。

  作为一名优秀的诗歌作者,首先要找到诗歌与时代、社会的切合点,而不是利用诗歌传播低俗、媚俗的思想和文化;作者还要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提升诗歌的内涵深度,使读者从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另外,应用在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厚古薄今、重内轻外,在使内容类型丰富的同时,还要注意受众审美体验的提升。

  随着人们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一些精悍短小的内容愈加受到受众的喜欢,而我国的古代诗歌正是凭借自身高度凝练的语言,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具有艺术美和音韵美,能够很好地满足受众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需求,而且由于古诗独有的深远意境,能够舒缓由社会压力所带来的焦躁情绪。所以,诗词类客户端在内容选择时要将受众需求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有意识地增加中国古代诗歌的内容比例,以精良的内容来打动受众,激起受众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重沟通强互动,坚持传播模式的创新。虽说诗歌的创作活动从未停止,但传统的创作模式无疑是“孤芳自赏”,作者与受众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在新媒体语境下,诗词类客户端赋予了诗歌社交性,通过应用平台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沟通模式,他们能够共同讨论诗歌的创作模式,为现代诗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所以,运营者应当有意识地创新传播模式,提升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的便捷程度。以“飞地”为例,该应用别出心裁地设置了可以发布用方言朗读的诗歌板块,而且允许用户自己发布原创诗歌,并附有评论区,作者可以与读者形成很好的互动,读者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诗歌分享给朋友。平台定期举办“主题征稿”活动,激励平台用户的创作热情。

  除此之外,“为你读诗”客户端还主打明星读诗,在明星读诗板块中邀请到车晓、苗圃、郭京飞等明星嘉宾参与其中。“为你读诗”除了推送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以外,还吸纳受众的原创作品,受众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学素养方面的优势,在平台中充分展现自己;受众利用平台的社交性,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互动交流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实现共同进步。

  4.依平台树品牌,坚持打造品牌影响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构建起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才能脱颖而出。运营主体应具备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那些有实力、有潜力的作者或作品,建立起完善的、高认可度的评价系统,借此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优质的内容应当成为平台最基本的价值追求,这是对作者的最高敬意和对受众最真实的承诺。

  特别是目前移动互联赋予了诗歌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传播模式,诗歌作品可以通过多渠道、多终端的方式推送给受众。目前很多运营者习惯于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将没有甄别和编辑过的诗歌内容直接推送给受众,不仅造成平台内容参差不齐,而且浪费了读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会造成读者对诗词类客户端的审美疲劳,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由此,诗词类客户端运营者应当以互联网思维为抓手,以出版精神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在丰富的诗歌资源里发现优质的作品,为受众提供充满诗情画意的平台。

  参考文献:

  ①蒋岩:《论后现代视域下诗歌的声音回归——以手机电台客户端中的诗歌朗读节目为例》[J],《文艺争鸣》,2017年第5期

  ②金石开:《诗歌网络平台与传统出版精神》[N],《中国艺术报》,2017年8月14日

  (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2月中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