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8日 星期日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你采访了我,还一黑而过”

2015-07-14 12:40:32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人物稿也许难以摆脱记者的个人色彩,但无论如何,作为新闻业永恒的价值追求,坚持客观公正永远都不会错。

  “我想象有一天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们把你我也可以当作人看待,不要把我们当作怪物和工具,不要用恶意对待真情。”这是摇滚歌手汪峰早前在演唱会上向爱人表白中的一句。但耐人寻味的是,表白就表白吧,怎么还不忘捎带着黑一把新闻从业者?

  也许还幻想用大爱感染媒体朋友,汪峰最近又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采访,据说其间也是和乐融融。但稿件刊发后,文中的紫色劳斯莱斯、有关前妻的内容都让汪峰觉得难以自处。特别是一些细节处理,让汪峰觉得记者将他描述成了一个“虚伪”的人。“你采访了我,还一黑而过”汪峰团队悔之莫及,为何与记者认知相差这么大,早知道应该先审再发。

  真的是汪峰太天真吗?翻翻现在各种杂志的人物稿,普通读者也会感觉汪峰确实有点亏。因为时下很多明星访谈、创业者特写等文章,篇篇都有软文既视感。原因很简单,杂志靠受访人的名气出销量,受访人靠杂志的影响攒人气,各取所需。于是乎,这种情形下出土的人物稿都相当油滑,语言雾蒙蒙到不知所云:出名的必然历经艰辛、卧薪尝胆;不出名的八成性格淡然、不争不抢,关键是所有女明星私下都爱素颜。也不知道机场拍到那些浓妆艳抹的、发布会上答题不着调的人,是杂志里那些人生感悟深刻的明星吗?

  对汪峰“何苦黑我”的冤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也坦率回复:“艺人和媒体,是受访对象和报道者的关系,不是甲方与乙方的关系,不要因为你是大牌艺人就把接受采访当作一种施舍,也不要因为你还寂寂无名,就对媒体近乎谄媚。”但抛开娱乐圈的人物报道,即使采访寂寂无名的人,这种采访、受访之间的“交易期待”也同样存在。谁都没有受访的责任,但采访确实是记者的任务。所以,我帮你完成任务,你怎么可以黑我?实际上,此处“黑”也并非刻意的“抹黑”,很多受访者甚至无法接受“客观描述”。在铺天盖地的人物软文的攻势下,在宣传稿中高大伟岸形象辈出的氛围里,谁能接受一个真实的、有人性缺点的自己,毫不修饰地暴露在公开的媒体上?也许受访者不需要夸张的“花式夸赞”,但随手记录当事人情不自禁的爆料和不愿广为人知的真情流露,也很容易引起反感。和媒体打交道,至亲至疏都不是上上策,时而远在天边时而近在眼前更高一筹,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种功力。

  审稿与否并非问题焦点,对媒体来说,独立的采访和写作的权利基本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可记者笔下是否客观,谁也不能打包票。人物报道是出了名的“极具记者个人风格”的领域,最难把握事实尺度和客观立场。性格是内向或外向、活泼抑或内敛,这本身不但没有对错,也没有评判标准。即使是事关个人命运的重大选择,都不好妄下判断——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所以,指望记者一点不带个人情感和价值判断,去置身事外地白描另外一个人,并不现实。理论上,热奈特的新叙事理论认为:“叙述者对故事的直接或间接的介入也可采取对情节作权威性解释的、更富说教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职能可称作叙述者的思想职能。”人物报道属于新闻叙事,记者作为和当事人的直接接触第一人,能否承担起这种“思想职能”,即使最终的解释未必能得到故事所有者的认可?

  现实中,人物稿也许难以摆脱记者的个人色彩,但无论如何,作为新闻业永恒的价值追求,坚持客观公正永远都不会错。如汪峰事件所示,双方容易在人物性格、人生选择等问题界定上产生分歧,那么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逼近社会公认的价值取向?曾因人物报道而备受争议的《人物》杂志就此立下一个规矩:尽可能多采访人物的外围,多些他人视角和评价;文章每隔一千字就必须有非本人的采访内容,以此减少记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办法虽然总比困难多,但在以还原真相、逼近真实为原则的新闻中,人物报道无疑是距离这种理想状态最遥远的一种文体。如果人人都拘泥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评价体系里,黑与被黑就是常态。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