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失去内容“故乡”后只能在新媒体“流浪”

2017-03-13 16:24:01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内容价值理念”对一家媒体至关重要,它能用价值黏性深度黏住媒体人、撰稿人和用户。

  最近媒体人王以超又火了。去年一篇《“史上跳槽最频繁”媒体人王以超又跳槽了》曾刷遍很多媒体人的朋友圈。王以超以跳槽频繁闻名于媒体江湖,17年间跳了10家媒体——去年5月底跳槽时,甚至有人打赌,待不到一年肯定又会跳槽。果然,最近又跳了。

  王以超频繁跳槽成为同行调侃的话题,这种跳槽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可以发现一个远非个案的现象:媒体人跳离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后,一般在新媒体的跳槽节奏会不断加快。但是,在传统媒体待数年甚至十数年的人,在新媒体平台待的时间多很短,我认识的好几个朋友都这样。从王以超的跳槽也能看出来,在传统媒体时,他虽然跳过,但相对比较稳定,甚至在《财经》待了七八年;从传统媒体离开后,跳槽节奏骤然加速。这种现象,能否称为“王以超效应”?

  离开传统媒体后,骨子里带着内容信仰和价值关怀的媒体人与新媒体的关系会越来越疏离,拿钱干活,不爽就走人,没有了那种基于内容依赖和价值认同所产生的心理依赖。传统媒体时代,自由撰稿人与媒体的关系非常紧密,一家媒体身边常能聚集一批忠诚的核心作者。作者借媒体沉淀个人品牌,媒体靠作者提升平台品牌,这些稳定的作者也成为媒体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而新媒体时代,成为自媒体人的“自由撰稿人”与媒体平台的关系似乎越来越弱。读者与媒体的关系也是如此,传统媒体时代两者关系很紧密,而当年的读者变成今天的用户后,与平台的关系也越来越弱。

  问题出在内容价值理念的缺失而导致的价值黏性缺失上。一个优秀的记者之所以长期坚守在一家收入并不高的媒体做深度调查,很大程度上是对媒体专业理想的认同——一篇调查报道给记者带来的成就感,远非高薪所能替代;一个自由撰稿人之所以愿与一家媒体深度合作并成为专供的核心作者,也受到这家媒体内容精神的感召,甚至能骑很远的车给报社送自己刚写好的文章;一个读者之所以成为一家报纸的铁杆粉丝,以“我是看这份报纸长大的”为荣,必然是因为超越几篇报道之外的精神引力。“内容价值理念”对一家媒体至关重要,它能用价值黏性深度黏住媒体人、撰稿人和用户。

  传统媒体要靠内容生态,新媒体更是。2000年左右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论坛应算那个时代的新媒体了,论坛上活跃着当时国内一批写手(如今已成资深网红的和菜头、魔鬼教官等人的网红资本都是从那时开始积累的),引领了那个时代很多热点话题的讨论——这个论坛天然带着中国青年报的内容生态基因,以其理念凝聚了一批当时出色的写手,优质内容为论坛吸引了很稳定的用户。如今“腾讯大家”也已成为腾讯内容的一个名片,这品牌靠的是什么?平台的理念气质感召了一批很牛的作者,以追求品质的内容生态留住了作者,自然积累了用户的好口碑。如果没有好的内容生态,澎湃只能是一个可以复制的低端平台;如果没有好的内容生态,知乎也吸引不了那么多高端用户。可以发现,对有好的内容生态的平台,用户和作者都会有强烈的价值归属感,比如自称知乎网友、“腾讯大家”作者、中国青年报读者,等等,否则,不会将自己与平台联系在一起。

  当下新媒体多如牛毛,新媒体平台都以各种“新媒体红利”吸引作者入驻。有的强调自己的高流量和影响力,有的给出诱人的分红计划,有的强调自己的技术优势,可多数很快进入“僵尸”状态。如果没有打造内容生态的耐心,缺乏专业的追求和理念的感召,吸引来的自媒体人很容易流失到另一个更新的、收入更高的平台。没有独特的气质和内容生态的感召力,蹭热点吸来的读者也会很快流失。

  新媒体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在觉醒,开始致力于建构有气质、有个性的内容生态,比如有阿里巴巴雄厚资金背景的UC在内容生产上锤炼自己独特的“垂直+优质”模式,带着传统基因的“红星新闻”,用传统的独家新闻去拼江湖地位。新媒体再新,技术再酷,算法再精准,如果脱离内容生产的逻辑,传播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超内容生产,没有理念的灵魂,缺乏内容生态,所凝聚的海量用户就是随时会散的乌合之众。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7年3月上

编辑:qnjz